生活痕迹的博物馆 罗冰一家的城市巢穴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毕竟只是浮光掠影,我喜欢每个地方都生活工作几年,然后再离开。”
  多年来,罗冰和家人带着所有家当,从法国到中国,从上海到北京,从客居友宅到自己亲力亲为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巢,频繁时曾三年中搬七次家,不断迁徙,不断溯游而上,如同她丰富多变的人生经历,选择、重构、改变,只为追随自己的心。
  如今,她与家人定居在北京已经八年。与瑞士老公Cedric共同创立了A+Design Solutions设计公司 (大千意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前身)之后,身兼董事长和艺术总监的罗冰不得不告别了以往“风中行走”的生活。
  罗冰出身于书香门第,外祖父是著名教育家,上海名校的创办人。父母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师从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师。家里一直期待她研习建筑设计,继承衣钵。她却偏偏一次次逃离已经设计好的人生路线,不断试错,不断修正,不断选择。
  很难想象“理科尖子、演员、摄影师、驻外记者、翻译、服装设计师、自由撰稿人、公关活动策划”这些名词可以同时指向一个人—罗冰曾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与吴秀波、傅彪、张秋芳和王志飞等著名演员同班;也曾在留学巴黎期间背包旅游,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还曾跟随《Collection》杂志的意大利摄影师奔走于各大时装秀场;甚至,作为法籍华人,罗冰还曾经分别与法国著名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张曼玉一起拍过片子
  这是需要何等精力才可以支撑的丰沛人生,又需要何等勇气才能不断寻求改变。
  于细微处见用心
  罗冰的眉毛非常好看—很少女人会有这样的剑眉,让整个人流露出一种英气,同时又质朴自然不做作。这如同她的私宅给人的第一印象:简洁大方,细微处又体现出设计者的用心。
  罗冰的家是三层跃层结构,采光和通风都很好。一进门,便是斜线喇叭形延伸的玄关,厨房和储物间藏身于左手边,客厅则一览无余,光线透过大玻璃窗,毫无阻挡地铺洒到暖色木地板上,“原来的结构是方方正正的直线型,后来被我们改造成了斜线型,视野会开阔一些。”罗冰说。
  清浅的纯白色矮柜顺墙面延伸,提亮室内光线的同时,也从视觉上挑高了层高。柜子的储物空间较大,柜上则摆放着一些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特色装饰物,像是从葡萄牙带回来的系列陶瓶,配上外边折回来的小枯枝,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
  让人惊叹的是罗冰对于室内楼梯的大胆设计—摒除传统的楼梯扶手,木色楼梯独立延展而下,与同色木地板巧妙融合,如同一条流沙瀑布缓缓流淌到水平面,凝成一片安谧港湾。楼梯并没有割裂视野,反而由于匠心独运的设计,使视觉更加流畅。这是罗冰最喜欢的角落,“唯一的危险是没有把手,‘小人儿’每天上来下去都扶着墙,时间长了就形成一道小黑印。”这道小黑印,也成为了罗冰一家充满记忆的生活痕迹。
  囤积生活的痕迹
  罗冰和家人都喜欢囤积东西,当年从法国回国,几十个大箱子承载着全部家当漂洋过海也带了回来,其中大部分是书和杂志,还有各地旅行时带回来的特色物品,“越走东西越多,但都舍不得扔,它们跟博物馆一样,都是我们生活的痕迹,真的放不下。”
  罗冰说,有一次东西实在太多,她只好把旧杂志中喜欢的页面裁剪下来存着,其余部分恋恋不舍地扔掉,“就是没办法像别人一样可以边走边扔。”丈夫Cedric也是喜欢囤积的人,他笑着指了指楼上,说:“我们现在还有十年前你们的杂志。”
  平日里,罗冰喜欢光着脚丫,直接坐在沙发旁边的地板上看书和杂志,今年5岁的小女儿Tate就趴在旁边画画。罗冰的大女儿米拉即将升入高中,中瑞混血的米拉面部轮廓立体分明,颇具气质,偶尔会在罗冰公司客串平面模特,拍摄的《春夏秋冬》系列让人惊艳。去年,她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儿童绘本《小牧羊女和魔鬼桥》。
  米拉曾用树叶做了一件手工作品,“特漂亮,可是被老师收上去就不还了幸好我们拍了一张照片。”罗冰开始翻箱倒柜找照片,抽屉里满满当当,像拼图一样挤放着又大又厚的相册和CD。
  罗冰拿出米拉小时候的照片,“看,米拉小时候和现在的Tate特别像我想,孩子们长大了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你是没法控制的,那么你能做的,就只有给她们一个美好的童年,这样,万一以后她们被哪个坏小子伤了心,还会明白人生是美好的。”
  小女儿Tate活泼可爱得很,罗冰总是亲昵地叫她“小人儿”。聊天过程中,她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偶尔蹦到沙发上,抱住妈妈脖子说悄悄话,罗冰则是一脸的宠溺和幸福。
  沙发、靠垫与地板同是暖色调,沙发还是根据尺寸订做的,比正常规格偏大一些,手感细腻,低矮设计秉承罗冰的一贯理念—“可以随时坐下或卧倒”,舒适自然。白色和原木色构成了房间的主色调,简洁质朴中点缀着现代性的装饰物,比如银色金属质感的鹅卵石摆件,与客厅中英国设计师设计的吊灯形成有趣的呼应。
  欣赏北欧简洁风格的罗冰并没有装饰壁纸,墙壁四面落白,唯一的装饰是去年圣诞节时,Cedric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环保圣诞树,捡的小树枝涂上色彩,与圆形彩纸一起勾勒出圣诞树的轮廓,形神兼具。
  简洁中渗透灵魂
  简洁中渗透灵魂,这个主题贯穿于整个室内的设计理念。比如白色的通顶落地书架,虽然挤满书籍杂志并占据着一整面墙,但由于简洁的风格和清淡的色彩,并不显得局促拥挤,反而落落大方,其中的点睛之处是居于书架正中的佛像,低眉垂眼,淡然超脱。“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信仰,但是很喜欢这种意境,我们在国内旅游,每逢寺庙,Cedric都会进去拜一下,这也是一种尊重吧。”罗冰说。
  错落有致点缀在格子里的,是罗冰和Cedric从各地带回来的小物件,还有许多手工作品,比如Cedric喜欢的飞机模型等—米拉曾经给爸爸做了一架木飞机模型作为圣诞礼物,几块小木块经巧手用心堆叠,昂首挺胸振翅欲翔的形象呼之欲出。
  书架一旁是国内设计师刘峰设计的白色鲸鱼椅,与伫立一旁的白色工作台材质和颜色相仿,工作台背后的墙上挂着金色雕花古典镜子,则是Cedric的外祖父留下的古董。   罗冰喜欢错落有致的结构。书架和工作台所在的地方被垫高,形成一个半独立的空间,以便与客厅这种公众性的开放空间相区隔。书架一旁的窗外是狭窄的花草栏,罗冰曾经跨过窗子在里面种玫瑰花,Cedric一直反对她从事这么危险的“空中作业”,“他死活不同意,但我每次都出去。结果有一次吓到了对面住的台湾邻居,那位先生跑过来敲门气喘吁吁地说‘不要这样啦,好危险的’,而且先生一直反对,我只好废弃了这片小花园”。
  最近几年,北京雾霾天气愈发严重,罗冰本来在阳台上栽种了几盆小树和各种花草,后来也无奈相继荒废,“我们让阳台和室内地面齐平,本想着这样一开落地窗,就会有一种地板延伸出去的感觉,但是现在土真的太大了,平时都不能开窗。”罗冰说。
  小窗台上点缀着几块Cedric用鹅卵石做的小鸭子,圆头圆脑,憨厚质朴。罗冰和先生都喜欢手工制作小东西,用她的话说,两个人都“有些孩子气”,这个爱好极大地影响了两个女儿—米拉会用小铁丝做成中国龙的形状,会捏小动物,做纸塑,连食物包装锡纸也被Tate的巧手变成了恐龙等小东西。这些手工作品与其他艺术品夹杂着摆放在一起,透出一股子灵气和调皮劲。
  家是最接近想象的地方
  沿着没有扶手的楼梯拾级而上,是罗冰一家四口的卧室。私密空间注重区隔,但小空间也有大作为,二层到三层的楼梯转角,存放着罗冰和Cedric的水墨画练习作,两幅缂丝收藏品斜倚在墙边,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为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被称为“一寸缂丝一寸金”。“我其实不懂,但一方面技术已经失传了,另一方面也挺好看的。”罗冰收藏了四五幅这样的缂丝作品,其中一幅缂丝牡丹就摆放在进门玄关处。
  浴室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大浴缸买回来后,才发现浴室门留小了,无论怎样摆放,浴缸都无法塞进浴室的门,无奈之中只好把墙敲开一个大洞,把浴缸滚进去,再把墙重新补上。
  三层运用清浅的色泽和简约的造型,延续了整体空间风格,白色书架占据了一面墙,厚重的原木长条桌本来计划安置在窗与墙之间,“结果量尺寸的时候出了错,桌长又比预订的尺寸多了一点,索性将错就错摆在了一边,现在看来放这里刚刚好。”
  桌旁摆着一个转椅,铸铁转轴配厚实木块,穿越感十足。罗冰介绍,这是她爸爸妈妈当年在建筑设计院使用的绘图椅,使用的是苏联时期的铸铁,特别结实,“后来要被淘汰掉,我爸爸妈妈就拿了两把回来。”
  三层空间本打算用作画室,但逐渐偏向实用,作为给偶尔来访的亲人朋友驻足的独立空间,“我爸爸有时会过来,还有Cedric在国外的朋友,有时来北京就会住几天。”
  推开露台门,踩着木地板走出去,可以望到远方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生活。藤编桌椅立在藤架下,掩藏在绿色植物背后,又在喧嚣都市中营造出一种静谧优雅的感觉。
  罗冰一家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八年,她和Cedric共同创办了“大千意创”设计公司,为洲际酒店、华茂购物中心、中信出版社、BMW宝马慈善基金会、法国欧莱雅集团、惠普集团等企业设计LOGO和VI系统等,而广为人知的《乔布斯传》中文版、王石的灵魂三部曲之《灵魂的台阶》和《徘徊的灵魂》,,以及《科比24》、《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等书,都是罗冰公司的设计出品。
  摩羯座的她和金牛座的Cedric都是完美主义者,常常需要很多时间去磨一个LOGO,使其既具有艺术性,又能与客户的需求、产品和品牌的特质完美融合,虽然最终呈现在客户面前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形,背后却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推翻。
  对完美的追求延伸至罗冰对家的打造。“这个家还是做得比较用心,也比较接近我们的想法,就是白白的、很敞亮,但是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可以随时坐在那里看书,趴在地上画画做手工的一个地方。”但说到理想中的家,罗冰认为目前北京的家还算不上,“我们比较喜欢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也许,未来的一天,罗冰和Cedric、米拉、Tate这一家子,会把自己温馨的家建到山上,造在海边。
  罗冰 法籍华裔设计师,大千意创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艺术总监。
  Cedric Allemann
  瑞士籍装帧设计师,大千意创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
其他文献
从前一直以为,排演老舍的作品是北京人艺的专利,但是这个认知自从看了明戏坊的《我这一辈子》之后,就被彻底打破了。除了《我这一辈子》,明戏坊在这两三年里还排演了老舍的《猫城记》,以及《离婚》。  《离婚》是老舍在1933年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次改编成小剧场话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动,但所讲述的依然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里小科员的故事。通过几个小人物的生活与思考,展现的是那个时代老北平的生
期刊
《水浒传》有个邓飞,人称“火眼狻猊”,一生为人正直,搭救过多名梁山好汉。生活中有个邓飞,爱憎分明,热衷公益,被他解救的人,比梁山邓飞现实得多。  沅江,洞庭滨湖小城,山丘、平原与沼泽在这里汇集,典型的湖泊丘陵地貌让这片水土格外养人。邓飞便出生在小城的乡村里。他是个典型的农村孩子,外面世界的精彩让他刻苦攻读,指望考上大学能一飞冲天。然而,高考的残酷让他至今心有余悸。“我们班上除我全军覆没”。邓飞终于
期刊
这里是位于澳洲纳拉伯平原(Nullabor Plain)的盐矿。蔚蓝的天色衬托一座座白茫茫的盐矿,造就了这个独特而美丽的景色。  摄影师Emma Phillips说图片中看到的盐矿,其实是位于沙漠中的一个小型提炼厂。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建筑和机械设备。  Emma Phillips能够拍摄到这些相片,也是缘于偶然的机会。整辑相片大约拍摄了两个多小时,而且事前没有任何准备和申请拍摄许可。事实上,本
期刊
摒弃吃喝送礼的繁文缛节,连锁经营的会所商业模式让企业交流更加便捷,与东南亚地区政府、商会和企业的联盟,也让环球商务荟的国际色调更为浓郁。  7月30日,深圳华强北,环球商务荟的商机引荐会在朴素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在环球商务荟会长陈玉和的带领下,每周一次的商机引荐会,为无数中小企业项目洽谈合作创造了良机。“这种引荐会是我们的常规内容,达成合作意向的总有不少,我们的联合创始人也从此产生,这是多赢的结果。
期刊
地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人物: 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坂本一成、郭屹民、张永和、王建国、孙一民、李兴钢、周畅等  筱原一男是谁?  这个连建筑专业的人都不一定知晓的日本建筑师,近日却在中国建筑界掀起了一场波澜,中国当代建筑界几乎集体向这位已故的日本建筑师致敬。  4月19日,筱原一男建筑回顾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开幕论坛于同日举行,日本当代建筑界大咖,伊东丰雄、坂本一成和长谷川逸
期刊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他是企业领袖,却常常被冠以“思想家”之名。他造房子,也写书,有《野蛮生长》这样的宏大叙述,也有“冯段子”经典语录流传于世。  到湖南,都要问一下“爸爸去哪儿”,我开玩笑说今天爸爸都在关心:房地产去哪儿?房地产今后几个时期我们怎么看?现在房地产处在什么阶段?我个人感觉现在是处在青春期结束以后。青春期之前人不分男女,人之初,一团肉。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个儿、长身体为主,到了
期刊
“我当年是学计算机的。可能是比较新兴的领域,国内国外的那种知识落差尤为明显。毕业以后,学的那点儿东西完全没用。”这种深入后才能了解到的落差,成了他内心一直耿耿于怀的根。  于向华,未满不惑。早年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踏上了互联网创业的列车,一走十二年。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他,看似满足而闲适,内心却有着隐隐的忧患。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聪明、活泼。我不希望他们走上我当年的路。我想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期刊
袁铁坚 本为大学教师,却投身商海,参与和主持了华侨城集团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深圳东部华侨城以及云南昆明华侨城相关项目从立项、策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去过世界的不少地方,大多与高尔夫有关。  主题,这个在念书时会在语文课上被老师反复提及的词汇,在今日中国的旅游、酒店以及地产领域中,成为了一个热门且时尚的话题,因为,时至今日,涉及这些领域的投资,参与前期方案论证的规划师、策划人,若不引出某个主题的话题,切入
期刊
拜访李曙韵的那天,三月底的天色正好,梨花也开得好,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三影堂对面走进去,右转,经过一间正在装修因而粉尘弥漫电锯声响的画廊,前行数步便是这位台湾著名茶人的“茶家十职”。  数十信众盘坐堂中跟着几个师父在念经。事后才得知,那是西藏才久寺的僧人在此地做的藏历新年祈福法会,而这临时的佛堂,其实是“茶家十职”平时的茶剧场。  穿过剧场便进入茶事厅。助理奉上茶,润口静心,让在门口的茶席上稍坐。
期刊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研究企业理论的学者,张维迎长期关注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对于“企业家”这三个字,有着独到而深度的认识。  在前不久世纪文景举行的讲座中,张维迎分析介绍了中国经济当下现状的许多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实现转型?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又要逾越哪些障碍?  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家精神”浮出水面。在张维迎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