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农村中学而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学体育竞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考体训生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农村中学在场地器材设施、生源素质、师资力量等方面发展滞后,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很多年,但“高考升学率”仍旧是家长、社会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使得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重智育,轻体育”,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体育训练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者所为。在这种背景下,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值得我们基层体育工作者去探索和寻找对策。
一、影响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发展的诸多因素
1组队困难
课余训练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周期系统训练,才可能练就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而农村中学“重文轻武”的观念很强,使得体育教师选中的“苗子”不愿意参加课余训练,更多的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参加训练,认为学学文化就够了,另外部分学校训练队没有长期训练,学生竞技水平差,有时甚至接到竞赛通知后才匆忙组织一支队伍,临时安排训练,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直接阻碍农村中学运动训练的发展。
2体育设施不健全
体育训练场地、器材是课余体育训练的保障,农村中学普遍存在体育经费困难、体育场地和器材简陋的现象。大部分学校资金投入不够,无法购置必备的器材,导致许多的训练项目无法开展,一定程度地打消了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
3教练员素质有待加强
教练员训练态度的好坏是出训练成绩的保障,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训练成绩的关键。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是体育教师负责,许多农村中学体育专业教师有限,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出现体育教师担任多个训练任务的现象,有部分学校体育教练缺乏专业的训练知识,更有部分教练由非专业教师担任,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成绩。另外,部分体育教练积极性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影响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4训练时间不充分、不合理
运动训练时间的安排及时间长短是保障学生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农村中学的训练时间定在早、晚两个时间段,然而学生的文化课繁重,面临高考的压力,不能达到每次训练课的时间要求,为不耽误文化学习,学生匆忙下训、匆忙洗漱、匆忙吃饭,使得训练课中某些重要环节被忽视,如每次训练课后的放松就马虎对待,甚至于没有进行,导致当天的疲劳没有及时地缓解。久而久之,使得大多数运动员伤病缠身,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
5奖励、管理机制乏力
奖励是促进训练水平提高的直接动力,而大部分农村学校实行的是精神奖励。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捧一张证书,每个运动队捧一张奖状,打消了各参赛队员的积极性,加之各校对体育教练的激励机制不够,奖惩措施不明,目标要求不严,管理考核不到位,使得体育教练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训练时随随便便,没有用心投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也是阻碍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针对阻碍体育训练工作发展的因素,如何解决
1走出认识误区,协调处理学生学习、生活、训练之间的关系
针对许多家长、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影响文化学习的观念,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循循善诱,认真细致地做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关系的解释工作,同时体育教练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班主任、文化科任教师要协调好学生因训练而落下的课业学习,及时补课,从而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有利于优秀队员的选拔、安心训练。
2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健全体育设施
针对农村中学体育经费困难,体育场地、器材简陋现象,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训练器材,体育教师应因地制宜创造训练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农村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开辟学校周边的训练场所,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地开展扫清障碍。
3不断增强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要求全体教练员平时多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训练水平,必要时可与体校合作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同时必须加强选才、育才、竞赛的管理。
4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学校教育教学部门要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协调好体制上的各种关系,对体育训练给予支持。将体育训练纳入体育教师的业务考核,作为体育教师评优、评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体育教练和学生除精神奖励外,还要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承认教练的工作价值,做到既有人文关怀,又有制度管理,更有物质激励,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对待课余体育训练上,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研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逐步建立以体育传统项目为主的课余训练体系,把课余体育训练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同时,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寻找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的出路,为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影响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发展的诸多因素
1组队困难
课余训练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周期系统训练,才可能练就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而农村中学“重文轻武”的观念很强,使得体育教师选中的“苗子”不愿意参加课余训练,更多的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参加训练,认为学学文化就够了,另外部分学校训练队没有长期训练,学生竞技水平差,有时甚至接到竞赛通知后才匆忙组织一支队伍,临时安排训练,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直接阻碍农村中学运动训练的发展。
2体育设施不健全
体育训练场地、器材是课余体育训练的保障,农村中学普遍存在体育经费困难、体育场地和器材简陋的现象。大部分学校资金投入不够,无法购置必备的器材,导致许多的训练项目无法开展,一定程度地打消了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
3教练员素质有待加强
教练员训练态度的好坏是出训练成绩的保障,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训练成绩的关键。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是体育教师负责,许多农村中学体育专业教师有限,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出现体育教师担任多个训练任务的现象,有部分学校体育教练缺乏专业的训练知识,更有部分教练由非专业教师担任,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成绩。另外,部分体育教练积极性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影响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4训练时间不充分、不合理
运动训练时间的安排及时间长短是保障学生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农村中学的训练时间定在早、晚两个时间段,然而学生的文化课繁重,面临高考的压力,不能达到每次训练课的时间要求,为不耽误文化学习,学生匆忙下训、匆忙洗漱、匆忙吃饭,使得训练课中某些重要环节被忽视,如每次训练课后的放松就马虎对待,甚至于没有进行,导致当天的疲劳没有及时地缓解。久而久之,使得大多数运动员伤病缠身,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
5奖励、管理机制乏力
奖励是促进训练水平提高的直接动力,而大部分农村学校实行的是精神奖励。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捧一张证书,每个运动队捧一张奖状,打消了各参赛队员的积极性,加之各校对体育教练的激励机制不够,奖惩措施不明,目标要求不严,管理考核不到位,使得体育教练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训练时随随便便,没有用心投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也是阻碍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针对阻碍体育训练工作发展的因素,如何解决
1走出认识误区,协调处理学生学习、生活、训练之间的关系
针对许多家长、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影响文化学习的观念,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循循善诱,认真细致地做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关系的解释工作,同时体育教练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班主任、文化科任教师要协调好学生因训练而落下的课业学习,及时补课,从而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有利于优秀队员的选拔、安心训练。
2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健全体育设施
针对农村中学体育经费困难,体育场地、器材简陋现象,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训练器材,体育教师应因地制宜创造训练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农村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开辟学校周边的训练场所,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地开展扫清障碍。
3不断增强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要求全体教练员平时多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训练水平,必要时可与体校合作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同时必须加强选才、育才、竞赛的管理。
4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学校教育教学部门要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协调好体制上的各种关系,对体育训练给予支持。将体育训练纳入体育教师的业务考核,作为体育教师评优、评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体育教练和学生除精神奖励外,还要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承认教练的工作价值,做到既有人文关怀,又有制度管理,更有物质激励,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对待课余体育训练上,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研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逐步建立以体育传统项目为主的课余训练体系,把课余体育训练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同时,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寻找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的出路,为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