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悖论,终于悲悯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贾颖曾经是报社同事,后来,她工作调动,离开了报社。
  此时,已经是2017年的8月,距她的小说《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获第六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已过了三个月,距她的童话《野狼老巴布》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也已七年。作为曾经的同事,为她笔耕不辍和取得的成绩祝贺的同时,集中阅读了她的若干个中短篇,有感而发。
  1
  对小说家而言,综合性地检阅其作品是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单独地阅读其某篇小说,作者的写作水平可侥幸地被该小说所固定,倘若运气好点,恰好读到那篇质量上乘的,很容易就把作者定位在极高的位置上。
  然而,当若干作品平铺于眼前,采取关联式的阅读时,高与低的呈现就明显了。作者的叙述技巧、语言拿捏以及故事的控制能力等,几乎一目了然。
  这种结果便是:要么露脸,要么露怯。该结论蛮横地提醒着作家,创作前须做好作品的差异化准备。
  贾颖在小说内容的设计上,保持了良好的排他性,作品间也很难找到那种相似关系。除了可见贾颖丰富的阅读与阅历外,她曾经的记者生涯也为创作带来了不少便捷。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知识的产生一部分来自经验。该理论用在创作上的意思便是:现在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根据。
  英国诗人T.S.艾略特有首诗歌叫《烧毁了的诺顿》,讲的就是这事。“现在的时间与过去的时间,两者也许存在于未来之中,而未来的时间却包含在过去里。”
  贾颖的小说也有这方面的特点,从作品内容、人物对白以及情节设计上,都能看出“经验”的痕迹。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痕迹并不涉及小说品质与价值的裁定。不是说用经验写作低级,想象写作就高级。在小说的范畴里,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式,这是作家的任务之一。
  2
  现在来看,贾颖对个人经验的运用已脱离了花边新闻式的搬运,她的策略之处在于:新闻事件只用做背景借鉴,更多的是通过事件来展现“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一点,在短篇小说《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该作品以一个十六岁少年阿东的视角, 通过生日当天说服母亲外出至陌生城市,寻找与“将军”(去世的父亲)相关记忆的经历,展现了当今社会单亲家庭中的伦理、再婚等问题。
  贾颖在本篇小说中设计出明、暗两条线来配合故事的开展。
  明线处,贾颖以儿子与母亲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阿东“出走—寻找—回归”这个闭合线路,讲述了父亲救灾牺牲后,阿东对他的无限怀念以及与母亲并不愉快的相处经历。涉及该线索的叙述方法,贾颖几乎是单刀直入式的白描。
  如写与母亲冷战的细节:
  *从初一开始,阿东和妈妈的关系,像是一场拉锯战。这个无形却无时不在的战场很有意思,交战的双方不是敌人,而是至亲至爱的两个人。他奋力往外挣脱,想要表现出独立的个性,而妈妈却努力地牵扯着他的手,不肯或者是不放心让他独立于她的目光之外。
  两个人争吵、冷战、交谈、妥协。
  ……
  *临睡前,阿东跟妈妈报平安。
  妈妈在电话的另一端欲言又止。阿东说:“我明天就回家。想吃糖醋鱼。”
  妈妈说:“好。”
  *如果妈妈让我喊那个男人“爸爸”,而我也真的喊那个人“爸爸”,是不是对亲生父亲的背叛?如果妈妈再婚,是不是对爱情的背叛?
  如写怀念父亲的细节: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报纸:2008年8月19日至21日,丹东地区再次降大暴雨,鸭绿江通远段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大洪水,部分地区电力、通信中断,房屋倒塌,通远镇沿江部分地段积水超过一米,全镇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他能背下来报道中的每一句话,可他更愿意把手按在报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在心里念叨。
  ……
  *将军所属的部队,先是奉命进驻通远镇疏散坝外群众。之后分散在各个坝门处封堵坝门。后来,又有部分官兵协助空中援助部队和舟桥部队营救被洪水圍困的群众。将军在随舟桥部队营救一对围困在树上一昼夜的母子时,飘浮在江上的一根树桩子被湍急的洪水裹挟着,直直地顶在他的腰上,只是瞬间,他便被洪水卷走。
  *泪水汹涌,几乎把阿东淹没。他哭出声来,他觉得这样心里会舒服一些。
  昨天晚上的夜空里,一片空白。我怕夜空寂寞,就画了一个月亮。我一共画了三十个月亮,这样,每一个夜晚,天空至少都会有一个月亮陪着。有月亮陪着的夜空,应该不会再寂寞。
  将军,阿东说,亲爱的将军,你现在是大海里的一条鱼么?或者,你是海里的一艘船,是飞翔在海上的一只海鸟?
  纵览整篇小说,在类似细节的穿插中,贾颖不但有效地将过往的采访经验融合到情节中,在叙述手段上也巧妙地引入了新闻写法。该手法的运用不但提升了作品的语言张力,在小说的阅读体验上也产生了丰富的层次感。
  就此而言,贾颖在明线的安排上是灵活的,稳健的。
  但仅仅一条明线是无法支撑起小说结构的,如同自行车的行进需要两个轮胎做必要的配合。所以,于明线之外,还须有他者来协助、扶持,这就是隐藏在小说文字中的暗线。
  这些潜伏的关键性词语,如:将军(去世)、16岁的阿东、单身妈妈等,当我们将之与明线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后,暗线便浮出水面。如果说明线负责的是让故事顺利结束,那暗线负责的则是在故事中轴上,附着贾颖对“意义”的环绕。
  贾颖通过暗线的铺设,安插着她对单亲家庭这一社会特殊构成的思考,如:女人与再婚,孩子与成长。在此逻辑走向中,她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问题、丧夫女人的生活问题等都做了个人化的的解读。
  透过《为》这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贾颖对焦点问题处理及人物命运安排的态度上比较中立,她不是在文字里做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没有将结局设计得生离死别,这除了跟她的女性身份有很大关系外,也与贾颖思维方法有关。她是记者式的,新闻式的,即以艺术的形式将矛盾展示、公开,不做伦理、道德上的批评与站位。该方法让贾颖的作品保持着一种冷静与温婉,而非呻吟与指控。   但是,这种技术层面的运营是否是贾颖成为“贾颖”的关键,当剔除她的女性身份与职业经验,其背后到底是什么助力着作品脫颖而出?
  这是需要讨论的。
  换言之,回到贾颖的小说内部,将之与同类型作家进行绝对的比较,当减掉彼此的共性部分后,什么才是贾颖独树一帜的“武器”?这一点,正是我打算详细探求的部分。也只有将这部分分析清楚,这个隐秘于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元素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3
  从我对贾颖的综合阅读体验来说,她策略性地将人物置于悖论式的困境,以让故事的整体呈现出悲悯结局的手法,是贾颖写作的独特方法论。
  悖论,在哲学术语中叫“二律背反”。它是指同一命题,在“是”与“不是”的两种语境下同时成立。
  逻辑的常识告诉我们,是与不是,当面对同一命题时,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另一个命题必为假。
  比如,他是人;他不是人。这里只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不可能存在“他是人,又不是人”同时成立的可能。
  然而,在某些“二律背反”的设计中,这种情况却意外地实现了。
  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中的著名公式是:
  鉴赏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否则就不能对它进行讨论。
  鉴赏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否则连讨论都无法进行。
  细细品味康德的叙述,关于鉴赏确实如此。
  鉴赏不需要概念,就如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位读者都有权利对作品进行私人解读。
  但鉴赏在冥冥中又确确实实有标准,否则,面对一千人解读的哈姆雷特,哪个才是高明的结论就没有答案了。所以,需要一条标准线来做具体的衡量。
  这种悖论式的结论,魅力就在此。
  而当把“悖论”借用到文学中后,就产生了神奇的功能:它协助小说中的情节在故事的矛盾中裂变出一种两难,使得人物在困惑的环境下,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有着天然的合理性。
  像贾颖的小说《错位》,主人公杨庆来为了向儿子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片儿警”,故意在生活中找寻各种“大事”来做。但现实回敬他的,却是替百姓断家务、说服精神病、寻找猪主人等,在他看来生活的琐事。而当真正的大事件到来时(抓毒贩),以为能凭借自己抓到犯罪分子,却发现曾经的战友涉猎其中。
  而在她的短篇小说《手纸》中,付大壮作为听力存在障碍的孩子,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手机。但,当他把手机视为身体器官的一部分时,却遭遇被偷的现实。最为绝望的是,来自家庭的种种不理解,使付大壮无法释怀“器官”被偷的悲痛。于是,如尼采在《现实中的自由人》所预测的:一个终于明白自己曾经被骗了多久多深的人,将会拥抱现实中最丑陋的东西作为慰籍——付大壮转而开始了在超市里偷手机。
  从这两个作品样本可以看出,贾颖在对“角色——情节”的处理时,从人类最普遍的困惑思维出发(悖论),让人物处于想做而不能做,做了等于没做的僵局里,这种观念的运用成为贾颖创作小说的重要武器。
  4
  不妨以贾颖的《一生能走多远》为例,系统地看下她的悖论方法。
  女主角徐海燕为了离开“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宁肯离婚到市内的“鸭绿江边韩朝风情街上开一家便利店”,给权永达当情人,也不愿接受对他热情主动的“老张”来做终生伴侣。
  按照小说给的提示:
  徐海燕晓得老张叫自己去的用意,是想告诉他的哥们儿,这个女人是自己的相好。她不点破他,刻意矜持着,让众人明白,这只是老张的一厢情愿。
  她不想断了和老张的关系。店里有个体力活什么的,也好张嘴支派。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想的是,权永达已经有些日子没来。于是,她对老张说:“和你吃烤肉,说明白了啊,咱俩什么关系也没有。”
  由于徐海燕的“野心”作祟,使得她明知做边贸生意的权永达拿她当玩物,却也要以此为赌注往返在情人与熟人的路上。
  于是,一个常见却又可笑的场面出现了:
  徐海燕小心谨慎地掌着她和老张的情舵。觉得近时,就稍稍远些,淡些。觉得淡得有些凉了,却又在没凉透之前,加一把火,把快要熄灭的热情,再燃起来。
  对于权永达,却不是这样。舵,掌在对方手里。如果他不来找她,不打电话给她,她就只有等着他来。来了,说些见闻,趣事,说哪里的女人绵软,哪里的女人泼辣,哪里的女人活儿好。徐海燕晓得他在丹东不只她一个女人。可是,她不说破。他来,她极尽所能,哄他开心。他帮过她,她还需要他。
  这个女人的命运就如此地漂泊于两个男人之间,如同当初她离婚前,在那个小岛上漂泊的船只一样,徐海燕没有找到她可停靠的港湾。
  小说的意味便在此,当我们反问作品中的徐海燕,你能说她为了理想而选择离婚是对还是错;为了在市内能有物质保障,给“老权”当情人是对还是错;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拒绝无法给他幸福的男人是对还是错?
  若说徐海燕错,她当然是错。
  她为了自己的野心而抛弃家庭,这是错;为了自己的私心,给已婚者当情人又是错;为了自己的“爱心”,而玩弄老张的情感于股掌更是错。
  但这种错,是否真的就是错,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是非”之错?
  并非如此。
  贾颖通过“女人——理想”这个命题的预设,让徐海燕始终游走在是非、伦理的中间地带。当读者移情式的介入到女主角的命运,与她一同感受故事的发展时发现,她的错,其实都情有可原。贾颖也就此处适时地发问:当女人为“理想”而与世俗伦理形成对抗关系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人是怎样的命运走向。
  在小说的结尾,贾颖残酷而写实地让徐海燕离开了她曾经向往的城市,同时离开了情人老权,也离开了爱她的老张。她重新上路,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既然回不去,不如索性走得再远些。徐海燕于风雨之中,对着海那边的小岛子,在心底道了声:“再见。”   贾颖目的或许就在此,她用绝望的收尾宣告,女性在社会进阶中的艰难,在谋取个人幸福历程中的艰难。尽管徐海燕的方式可能难以让人接受(离婚、情人、欺骗),但以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中的说法:“尊重他人的自由决定,虽说你可能不愿意或不同意”。贾颖的弦外之音也在此:不是所有事件都有对错这一种标准,面对芸芸众生,还要有尊重、平等与自由。
  5
  逻辑发展至此,我们会自然地对贾颖的“悖论”观念进行追问,这种悖论产自哪里?
  哲学,美学,社会学?
  哲学作为近年来文学批判出镜率较高的名词,似乎已成为某些作家思想深邃与否的重要标准。仿佛作品不谈哲学,就不是优秀作品,作者不聊哲学,就不是一流作家。
  但是,哲学进化至今,其流派繁多。像哲学家康德便把哲学分为“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黑格尔则将之分成“逻辑哲学”、“精神哲学”、“分析哲学”,而每种哲学又有着严密的学科划分。试想,一句某作家有哲学性,便把这些哲学流派统统兼并进来,这是多么大的误会。
  因此,关于哲学,是需要厘清的。哪怕是简单论述,也该明确其范围。
  在贾颖的小说创作中,悖论是她的工具,贾颖只是做了适度的運用。所以,她的悖论式观念背景不在哲学范畴内。
  那贾颖的“悖论”式观念是否属美学?
  意大利批评家克罗齐在《美学的历史》中说,“美学是对幻象、意念的表现”,因此,美学终究是对意识层面的展现。照此看来,贾颖的悖论式观念,有着美学的意味,但若不加辨析地全部定义为美学,仍有不准之处。
  我比较倾向于贾颖的悖论与社会学之间的稳定关系。
  也就是说,贾颖被哲学启示后,借用了“悖论”的武器,并用美学的手段加以润色、调配语言,对她观念产生深深影响的是当下社会的多元化现实。
  在儒家思想、新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社会在思想层面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当这种多样性间接地辐射向家庭结构后,对市民判断的形成、决策的定夺、行为的规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贾颖的“悖论”式思维就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了文学化的表达。这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她作品中多是有着某种坎坷经历的小人物,如离婚女人、单亲孩子、智障少年等。我并不认为贾颖是要通过这些残缺角色来追问社会,她做的是一种事实的艺术化“复制”,并以文学的手法让这些沉积在现实中的问题向前挪了一步,使之可以站在更好的位置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尽管这些角色的声音有些模糊、诉求有点不清,甚至带着些许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正是贾颖用来提示社会在转型时期,百姓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真实写照,这种警示与预测,是她作为一个作家所具备的敏锐与态度。
  因此说,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社会所暗含的问题,被贾颖用悖论的手段,二元对立式的并置在小说里。尽管作品有着悲剧感、苍凉感,但当贾颖用一种遥远的光明做呼应后,整个悲悯变成了一种希望(如《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中,少年阿东回到母亲身旁,并打开了心理的枷锁。《一生能走多远》中,徐海燕离开了小岛,不再当别人的情人,而开始新的生活)。
  这是贾颖在小说创作中比较可贵的思想输出。
  〔责任编辑 宋长江〕
其他文献
丁奇奇:男,11岁,幻想学校五年级(1)班学生,外号“嘻哈小子”。爸爸是警察,妈妈是文化艺术工作者。他聪明好学、头脑灵话,善于推理分析,喜欢尝试、冒险和接受挑战。不过他特别反感死板的条条框框,有些不服管束,有时调皮捣蛋,老师对他又爱又恨。  彭佳敏:女,11岁,幻想学校五年级(1)班学习委员。母亲是外企白领,父亲彭诲峰是某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她品学兼优,时尚、活泼、漂亮,是丁奇奇的同桌和邻居。她具
期刊
理想像一股清泉,滋润心灵干枯的人;理想像一束阳光,温暖寒冷的人;理想像蒙蒙细雨在夏日炎炎中给人清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当一名园丁般的老师,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一个会发明许多东西的发明家。  而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开一家咖啡店,或许你会觉得我没有出息,可我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其实我本想做一个发明家,发明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给那些需要的人们以帮助。可是有天我去当志愿者,帮助贫困山区
期刊
康启昌 女,满族,1932年生,辽宁丹东凤城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九部:《心心集》《耐冬,黄叶》《黑夜的爱情》《海棠依旧》《投影黄昏》《文学与爱情》《哭过长夜》《似此星辰非昨夜》《阳光少年》。评论集三部:《散文我见》《理路情深》《我对我的朋友说》。长篇小说《迷途少女》一部,小说集《鲁野康启昌小说选》等。  我跟弟弟约定,十一点半,我在学苑楼门前等他。我住西苑宾馆,东行一华里,五分
期刊
黄金肉  黄金肉色泽金黄,口感香软,是满族菜肴中的一道名菜。传说,这道菜是努尔哈赤创制的。  努尔哈赤童年时,住在古勒寨的外祖父家。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兵马攻陷古勒寨,努尔哈赤被掳到李总兵的府邸,充当“幼丁”。幼丁就是小干活儿的,牧马、喂猪、端水、砍柴,杂七杂八的活儿什么都得干。努尔哈赤虽然年龄小,但是聪明、勤劳、好学、懂礼貌,李府的兵将、仆役、厨师、马倌等人都很喜欢他,亲切地称他“小罕”。李总兵的小
期刊
盛京清宁宫存放着一支皇太极生前所用糠灯。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东巡盛京,必恭瞻此灯,溯述家风。  ——题记  一  一弯新月挂在佛阿拉山城之巅,月光吻着一片被木栅栏圈成马蹄形的台地,台地上灯火荧荧,楼宇阁台影影绰绰。秋虫夜鸣,惹来远处几声马嘶。  一群剃发垂辫的阿哥正在一间屋舍内学一个汉字:灯。  教书师傅名叫龚正陆,这位祖籍浙江的汉人早年来往于辽东马市与江浙之间,做布匹生意,精通女真语,现
期刊
晓峰一共送过我四本书,即《看法——王晓峰文学笔记》《当下小小说》《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最后是《喜欢玉一定喜欢阳光》。  晓峰突然走了。听到消息,心下一片茫然混沌。怎么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朋友去矣,长歌当哭。  所幸还有记忆,会让自己想起从前的好时光,当初的缘。  最早读到晓峰的文字,是在1995年第四期的《艺术广角》杂志上。其中有“评论家特辑”栏目,那一期上了我和晓峰。照片上的他显得很斯文,在临
期刊
第七章 额森德里阿哥  《满文老档》记载如下: 由杏山(注:辽宁锦县内)启行,至十五里处,吴尔瑚达额驸之子额森德里阿哥(?-1622年)坠马身亡。令每牛录派一人,由费扬古贝勒、岳托贝勒率领,将其尸体送往辽东,汗躬临哭送。按推算,额森德里阿哥身亡之际不会大于二十五岁,也不会小于二十二岁。  当时,女真族人游牧而生。女真人在马背上出生,在马背上长大。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个马背上的大猴子,竟然掉下马来,
期刊
坐在夜里  像星星在天空一闪接一闪像机动车  在街上一辆接一辆像村庄在大地上  一处接一处像轮船在大海上一点接  一点像暴雨在黄梅时节一场接一场  像春夏秋冬在无休止的轮回中一季  接一季像报告在讲台上一个接一个  像事故在新闻中一起接一起  疼痛是美丽的在大拇脚趾的关节处  以秒针一样的速度清晰走着瞬间我  怀念鞋和道路呀穿鞋是美丽的走路  是美丽的我和夜晚面对面坐着中间  隔着失眠隔着疼痛隔着
期刊
蒲公英  春天刚刚开始  蒲公英的头发就白了  摇曳在风中  她悄悄地打发了一大帮儿女  如果镜头够快  奶奶一辈子也是这样  当她的头发白时  已经撒播了三十多个儿孙  不过啊  蒲公英年年都是一个模样  我从女儿手握蒲公英的照片中  意外地看到了人生的景深……  消 逝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名字里  一个名字生活在一个词里  一个词生活在一封情书里  一封情书生活在一首挽歌里  一首挽歌生活在一
期刊
在诗歌马拉松的长途跑道上,李轻松跋涉了将近三十个春秋。作为生命自由价值的体验者和书写者,她长袖善舞,精彩卓绝,大面积的精神收获与持之以恒的默默劳作成正比,当然在她不懈的求索过程中,遗憾和缺失也所在多有,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音色,以祭献的姿态畸变的风范始终如一为诗坛增光添彩。如今回眸打量研读这位极具个性和创造意识的诗人的整体发展脉络、风格嬗变特征乃至朝向未来跨越的动态趋势,大概在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