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了解煎煮器具的起源及发展能为现代中药煎煮器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使其便于人们使用,更加贴合现代医疗需求。对汉唐煎煮器具的文物、文献进行分析,阐述其与中医学、工艺技术、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关系。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试图梳理熬药器具产生的原因,分析中药煎煮器具的造物特征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中药煎煮器具;工艺美术史;起源与发展
中药汤剂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运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的质量与所用煎煮器有着密切关联,明代李时珍指出,煎药忌用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古代医学家经过长期经验积累,逐渐掌握了煎煮汤剂的技巧,用陶瓷器具或者金银器煎煮汤药,受热均匀、稳定性高,不像铜铁器一样易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避免汤药变质,使煎煮出的汤剂质量更高。
纵观中药煎煮器具的发展史,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常见的中药煎煮器具有:古代饮食器具(如釜)、单流金锅、双耳护手银锅、陶瓷药壶等。中药煎煮器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中医学、工艺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下文围绕汉唐中医药壶的起源、发展进行论述。
一、蓄势待发:煎药器具的雏形
战国以前被视为中医药学的启蒙阶段,先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多种治疗手法和各种使用草药治愈疾病的经验。从战国到汉代,中医学在长期的经验累积下,渐渐形成中医学术体系。
在对中医药学发展过程的研究中,除了需要总结其自身的发展经验外,还需要研究社会文化和工艺技术等因素对该学科的影响。在社会文化方面,从战国“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核心地位,这场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大变革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两汉农耕经济的繁荣,使得国家富足,百姓安居,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汉代手工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制作环境,铜器种类已向小型日用器皿发展,器类众多。在汉代辉煌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全面发展,为熬药器具的生产和制造提供了经济和技术保障。
在医疗技术方面,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经验的积累,医疗器具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工艺技术的进步。器具的进步除了源自技术的积累外,也有赖于汤剂的成熟。药壶是古代煎煮中药常用的器皿,而研究药壶的产生和演变,也同时需要研究繁荣发展的方剂学,这两者密切相关。在西汉时期,由于方剂治疗突发疾病效果比较好,权贵们逐渐流行使用方剂治病。到东汉时期,方剂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开始的粉末状转变为汤剂。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可以看出,治病的药物大多采用冶末吞服法,并一直延续到东汉前期,直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人们才正式使用煎服之法。此后,煎煮药物的“汤剂”真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研究熬药器具,除了存世文献外,古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也给研究提供了依据。汉代流行厚葬,反映了当时迷信的社会风气和死后羽化升仙的美好愿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医药文物轰动一时,其中有相当多的医学用具,一方面反映了墓主生前所患疾病较多,一方面也可以为当时医学的相对发达提供佐证。汉代的金属熬药器具也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和中浚在《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具》中认为,煮食器釜是刘胜煎煮中药的器具,死后作为陪葬品。三釜的器型和尺寸数据,如表1所示①。
从金属熬药器具的体积容量看,每剂汤药只煎煮一次,所以药量和水量相对要大一些,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在中医学发展到使用汤剂的时期,起初,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尚浅,使用单位药物较多且直接使用生药,生药未经炮制,体型较粗大,煎药时用药量和用水量大,体现在器物造型上,就是器物的体积或是容积偏大。
汉代工艺美术总体追求实用和美的统一。汉代青铜容器多以素面或者弦纹装饰,未见奢华制作,设计简洁,青铜容器装饰往往趋于简素,造型常常延续前代,表明汉代人对其设计的完善尚未达到殚精竭虑的地步②。此三釜的装饰远远没有达到同时期其他工艺品的审美标准,但是基本满足使用需求,铜釜上多安置把手或者双耳,如Ⅰ、Ⅱ型釜口沿有直立双耳便于手提和手持。
两汉时期,熬药器具开始出现定制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汉时期大量的“经方”以及“经方”类著作的出现,标志着药物治疗方法的一大进步。即以《山海经》所载各种自然物产治疗效用为代表的单种药物治疗方法,向多种药物组成一个药方的转变。同时,在药物剂型与服药方法上已呈现逐渐丰富的趋势③。另外,草本学和方剂学的发展,提高了汤剂的使用效率与频率,直接促进了熬药器具的产生。
(2)汉代工艺技术的改良和发展为医疗器具的产生提供了原始的积累。无论是金属冶炼和加工工艺的提高,还是陶瓷器具的生产技术的提高,都从客观上促进了熬药器具的产生。
(3)贵族生活的需要。权贵,尤其是统治者,一方面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求医治病,以延长其寿命。医疗事业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权贵的支持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4)汉代人对于医疗卫生认识的深入。初无定制的熬药器具,是饮食器具、炊煮器具的混用形式,但遗留在锅体的药味定然影响后续的食物风味,烹煮食物留下的油污也会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汉代先民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深化了对医疗卫生的认识,意识到要将熬药器具与饮食、炊煮器具分离开来。此后,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药和膳食要分开对待,专门的熬药、温药器具开始出现。
二、别致奢华:熬药器具的成熟
两晋南北朝至唐代的晋唐时期,是中医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中医学在当时的医术与医药卫生条件下,着力发展实用经验范式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行业的人才将晋唐数百年的经验积累和药方荟萃加以总结,并深刻把握其规律。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虽然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给医者提供了医治疾病的机会,诸多实践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官僚士人面对现实形势十分失望,隐退索居,独善其身,远离闹市,求医问药的艰难促使这些文人墨客和官僚知识分子们关注医学,促进了医方的整理和理论著作的产生。
唐代国力繁荣昌盛,科学文化发展到历史的高峰。在医学方面,医事机构庞大,医事制度完善,使得知识分子能够进入医疗行业并带动医疗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大批著名的医学家。另外,唐朝文化政策较为宽容,改良的造纸手工业遍及全国,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直接促进文化的总结与传播。同时,唐代又是中国封建时期的鼎盛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盛行,打破两汉时期独尊儒术的局面,形成了儒、释、道并行的格局。唐代上层社会热衷于使用金银器,一方面是受唐代道士炼丹活动及道教升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唐代达官贵人追求延年益寿的风气盛行,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贵族对奢靡生活的追求。他们使用精致的金银器作为药具,对金银器的需求猛增,进一步推动了金银器的生产,将金银器具的制作引向辉煌。
由于唐代人对于金银器具的偏爱,自然其墓葬中也存在不少金银器具。在考古中发现,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其中有很多医用的器具。如:单流折柄银铛、单流金锅、双耳护手银锅,分别如图1、2、3所示。其数据如表2所示。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单流金锅和单流折柄银铛较小,容积有限,有流有柄是便于使用的重要特征。考古文物器皿内有“暖药”字注证明了其是温药器具。另外,有双耳护手银锅一件,如图3所示,比起单流金锅,此银锅容量大数倍,可推断是煎煮药器具。
对上述器具手持部位进行分析,如图1中的单流折柄,可以显示当时古代金银器具技艺精湛,长的折柄日常摆放不便,但装有铰链的折柄就能够反扣到铛口上,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再如双耳护手银锅,有两个对称的莲瓣状护手,且有宽折沿,在护手上装有两个半圆环形竖耳,便于提放银锅。折沿下有两条凹弦纹作为装饰,弦纹中间外鼓,造型简练,无复杂精致装饰。
唐代金银制造业的突出成就,不仅表现为金银器的数量众多、造型别致、工艺考究,更表现在其纹饰丰富、装饰绚丽④。图2单流金锅即具有道教色彩,唐人喜用的纹饰题材和崇尚的装饰风格,均受道教的影响。
唐代金银器具的使用還取决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宫廷仪制,百姓很难享受精致的金属器具,因此,民间的煎煮器具还是以陶瓷药壶为主。唐时的越窑,在国内外享有数百年的声誉,直到北宋末年才走向衰落⑤。考古中还出土了不少越窑青瓷药壶,在陶瓷类的煎煮器具中,以瓷药壶居多。如图4为唐代越窑盘口带銎药壶,高12 cm,口径为7.5 cm,底径为7.4 cm,盘口,束颈,矮圈足,肩腹部饰有一道弦纹,瓜棱形的鼓腹使得器具造型别致。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色,釉面光洁莹润。从其容量、造型上来分析,一是其容量以唐代的标准而言较小,适合家庭温药使用;二是造型较前朝有了明显突破,与中医药和陶瓷制作技艺的发展密不可分,其造型借鉴前朝的盘口壶,在銎柄方面改进了鸡首壶的造型,使得器具造型小巧、精致。
三、结语
初无定制的熬药器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漫长发展历程,从饮食器具中分化而来。古代的中药煎煮器造型的演变历程,如釜—锅、铛—壶,保留了饮食器具的原型,同时也与饮水器具的发展密切相关。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不同用途的煎药器具,如熬药器具、温药器具等。中药煎煮器具的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是并行的,早期中医学草创阶段,只能借助饮食器煎煮中药,器具的容量较大;而到了晋唐时期,随着中医学体系的形成,再加上宗教的影响,药壶的造型和装饰就有了明显突破。
熬药器具主要是陶瓷和金银器材质,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变化。其器型的演变由简单的手持双耳到柄把或提梁;流道从无到有,使倾倒药液变得更加方便。如今的药壶只是在人机交互、智能煎药、药液分离、煎煮包装等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若要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熬药器具,需对熬药器具的历史不断进行深入追溯。
基金项目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南通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研究—以香炉造物为例(项目编号:JCZ19074);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3D打印技术的香炉产品开发项目研究(项目编号:201911052001Y)。
作者简介
肖汪冬,1991年12月生,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理论。
张威,1982年7月生,男,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王栋,1998年7月生,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
注释
①和中浚:《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四川文物》,1998年,第27-31页。
②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③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26页。
④武玮:《唐代金银器中的道教文化》,《殷都学刊》,2006年,第103-106页。
⑤李刚,王惠娟:《越瓷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参考文献
[1]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新世纪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和中浚.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J].四川文物,1998(3):27-31.
[3]武玮.唐代金银器中的道教文化[J].殷都学刊,2006(2):103-106.
[4]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中药煎煮器具;工艺美术史;起源与发展
中药汤剂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运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的质量与所用煎煮器有着密切关联,明代李时珍指出,煎药忌用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古代医学家经过长期经验积累,逐渐掌握了煎煮汤剂的技巧,用陶瓷器具或者金银器煎煮汤药,受热均匀、稳定性高,不像铜铁器一样易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避免汤药变质,使煎煮出的汤剂质量更高。
纵观中药煎煮器具的发展史,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常见的中药煎煮器具有:古代饮食器具(如釜)、单流金锅、双耳护手银锅、陶瓷药壶等。中药煎煮器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中医学、工艺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下文围绕汉唐中医药壶的起源、发展进行论述。
一、蓄势待发:煎药器具的雏形
战国以前被视为中医药学的启蒙阶段,先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多种治疗手法和各种使用草药治愈疾病的经验。从战国到汉代,中医学在长期的经验累积下,渐渐形成中医学术体系。
在对中医药学发展过程的研究中,除了需要总结其自身的发展经验外,还需要研究社会文化和工艺技术等因素对该学科的影响。在社会文化方面,从战国“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核心地位,这场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大变革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两汉农耕经济的繁荣,使得国家富足,百姓安居,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汉代手工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制作环境,铜器种类已向小型日用器皿发展,器类众多。在汉代辉煌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全面发展,为熬药器具的生产和制造提供了经济和技术保障。
在医疗技术方面,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经验的积累,医疗器具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工艺技术的进步。器具的进步除了源自技术的积累外,也有赖于汤剂的成熟。药壶是古代煎煮中药常用的器皿,而研究药壶的产生和演变,也同时需要研究繁荣发展的方剂学,这两者密切相关。在西汉时期,由于方剂治疗突发疾病效果比较好,权贵们逐渐流行使用方剂治病。到东汉时期,方剂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开始的粉末状转变为汤剂。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可以看出,治病的药物大多采用冶末吞服法,并一直延续到东汉前期,直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人们才正式使用煎服之法。此后,煎煮药物的“汤剂”真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研究熬药器具,除了存世文献外,古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也给研究提供了依据。汉代流行厚葬,反映了当时迷信的社会风气和死后羽化升仙的美好愿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医药文物轰动一时,其中有相当多的医学用具,一方面反映了墓主生前所患疾病较多,一方面也可以为当时医学的相对发达提供佐证。汉代的金属熬药器具也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和中浚在《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具》中认为,煮食器釜是刘胜煎煮中药的器具,死后作为陪葬品。三釜的器型和尺寸数据,如表1所示①。
从金属熬药器具的体积容量看,每剂汤药只煎煮一次,所以药量和水量相对要大一些,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在中医学发展到使用汤剂的时期,起初,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尚浅,使用单位药物较多且直接使用生药,生药未经炮制,体型较粗大,煎药时用药量和用水量大,体现在器物造型上,就是器物的体积或是容积偏大。
汉代工艺美术总体追求实用和美的统一。汉代青铜容器多以素面或者弦纹装饰,未见奢华制作,设计简洁,青铜容器装饰往往趋于简素,造型常常延续前代,表明汉代人对其设计的完善尚未达到殚精竭虑的地步②。此三釜的装饰远远没有达到同时期其他工艺品的审美标准,但是基本满足使用需求,铜釜上多安置把手或者双耳,如Ⅰ、Ⅱ型釜口沿有直立双耳便于手提和手持。
两汉时期,熬药器具开始出现定制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汉时期大量的“经方”以及“经方”类著作的出现,标志着药物治疗方法的一大进步。即以《山海经》所载各种自然物产治疗效用为代表的单种药物治疗方法,向多种药物组成一个药方的转变。同时,在药物剂型与服药方法上已呈现逐渐丰富的趋势③。另外,草本学和方剂学的发展,提高了汤剂的使用效率与频率,直接促进了熬药器具的产生。
(2)汉代工艺技术的改良和发展为医疗器具的产生提供了原始的积累。无论是金属冶炼和加工工艺的提高,还是陶瓷器具的生产技术的提高,都从客观上促进了熬药器具的产生。
(3)贵族生活的需要。权贵,尤其是统治者,一方面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求医治病,以延长其寿命。医疗事业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权贵的支持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4)汉代人对于医疗卫生认识的深入。初无定制的熬药器具,是饮食器具、炊煮器具的混用形式,但遗留在锅体的药味定然影响后续的食物风味,烹煮食物留下的油污也会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汉代先民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深化了对医疗卫生的认识,意识到要将熬药器具与饮食、炊煮器具分离开来。此后,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药和膳食要分开对待,专门的熬药、温药器具开始出现。
二、别致奢华:熬药器具的成熟
两晋南北朝至唐代的晋唐时期,是中医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中医学在当时的医术与医药卫生条件下,着力发展实用经验范式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行业的人才将晋唐数百年的经验积累和药方荟萃加以总结,并深刻把握其规律。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虽然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给医者提供了医治疾病的机会,诸多实践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官僚士人面对现实形势十分失望,隐退索居,独善其身,远离闹市,求医问药的艰难促使这些文人墨客和官僚知识分子们关注医学,促进了医方的整理和理论著作的产生。
唐代国力繁荣昌盛,科学文化发展到历史的高峰。在医学方面,医事机构庞大,医事制度完善,使得知识分子能够进入医疗行业并带动医疗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大批著名的医学家。另外,唐朝文化政策较为宽容,改良的造纸手工业遍及全国,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直接促进文化的总结与传播。同时,唐代又是中国封建时期的鼎盛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盛行,打破两汉时期独尊儒术的局面,形成了儒、释、道并行的格局。唐代上层社会热衷于使用金银器,一方面是受唐代道士炼丹活动及道教升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唐代达官贵人追求延年益寿的风气盛行,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贵族对奢靡生活的追求。他们使用精致的金银器作为药具,对金银器的需求猛增,进一步推动了金银器的生产,将金银器具的制作引向辉煌。
由于唐代人对于金银器具的偏爱,自然其墓葬中也存在不少金银器具。在考古中发现,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其中有很多医用的器具。如:单流折柄银铛、单流金锅、双耳护手银锅,分别如图1、2、3所示。其数据如表2所示。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单流金锅和单流折柄银铛较小,容积有限,有流有柄是便于使用的重要特征。考古文物器皿内有“暖药”字注证明了其是温药器具。另外,有双耳护手银锅一件,如图3所示,比起单流金锅,此银锅容量大数倍,可推断是煎煮药器具。
对上述器具手持部位进行分析,如图1中的单流折柄,可以显示当时古代金银器具技艺精湛,长的折柄日常摆放不便,但装有铰链的折柄就能够反扣到铛口上,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再如双耳护手银锅,有两个对称的莲瓣状护手,且有宽折沿,在护手上装有两个半圆环形竖耳,便于提放银锅。折沿下有两条凹弦纹作为装饰,弦纹中间外鼓,造型简练,无复杂精致装饰。
唐代金银制造业的突出成就,不仅表现为金银器的数量众多、造型别致、工艺考究,更表现在其纹饰丰富、装饰绚丽④。图2单流金锅即具有道教色彩,唐人喜用的纹饰题材和崇尚的装饰风格,均受道教的影响。
唐代金银器具的使用還取决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宫廷仪制,百姓很难享受精致的金属器具,因此,民间的煎煮器具还是以陶瓷药壶为主。唐时的越窑,在国内外享有数百年的声誉,直到北宋末年才走向衰落⑤。考古中还出土了不少越窑青瓷药壶,在陶瓷类的煎煮器具中,以瓷药壶居多。如图4为唐代越窑盘口带銎药壶,高12 cm,口径为7.5 cm,底径为7.4 cm,盘口,束颈,矮圈足,肩腹部饰有一道弦纹,瓜棱形的鼓腹使得器具造型别致。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色,釉面光洁莹润。从其容量、造型上来分析,一是其容量以唐代的标准而言较小,适合家庭温药使用;二是造型较前朝有了明显突破,与中医药和陶瓷制作技艺的发展密不可分,其造型借鉴前朝的盘口壶,在銎柄方面改进了鸡首壶的造型,使得器具造型小巧、精致。
三、结语
初无定制的熬药器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漫长发展历程,从饮食器具中分化而来。古代的中药煎煮器造型的演变历程,如釜—锅、铛—壶,保留了饮食器具的原型,同时也与饮水器具的发展密切相关。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不同用途的煎药器具,如熬药器具、温药器具等。中药煎煮器具的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是并行的,早期中医学草创阶段,只能借助饮食器煎煮中药,器具的容量较大;而到了晋唐时期,随着中医学体系的形成,再加上宗教的影响,药壶的造型和装饰就有了明显突破。
熬药器具主要是陶瓷和金银器材质,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变化。其器型的演变由简单的手持双耳到柄把或提梁;流道从无到有,使倾倒药液变得更加方便。如今的药壶只是在人机交互、智能煎药、药液分离、煎煮包装等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若要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熬药器具,需对熬药器具的历史不断进行深入追溯。
基金项目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南通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研究—以香炉造物为例(项目编号:JCZ19074);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3D打印技术的香炉产品开发项目研究(项目编号:201911052001Y)。
作者简介
肖汪冬,1991年12月生,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理论。
张威,1982年7月生,男,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王栋,1998年7月生,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
注释
①和中浚:《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四川文物》,1998年,第27-31页。
②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③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26页。
④武玮:《唐代金银器中的道教文化》,《殷都学刊》,2006年,第103-106页。
⑤李刚,王惠娟:《越瓷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参考文献
[1]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新世纪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和中浚.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J].四川文物,1998(3):27-31.
[3]武玮.唐代金银器中的道教文化[J].殷都学刊,2006(2):103-106.
[4]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