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集体艺术的形式之一,合唱对提升小学生想象力、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小学生集体意识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拥有艺术性的同时还拥有严谨性、科学性的合唱过程当中,提升学生合唱技巧、发展学生各项能力并非易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教师要讲究策略、方法。笔者结合多年小学音乐教学经验,从强化发声训练、运用趣味教学法以及以器乐辅助合唱等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策略
我国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小学音乐学科也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将其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教学当中。在音乐教学重要方式—合唱教学当中,存在着制约其教学质量提高的几个重要因素:在合唱过程中,不少小学生在音准的把握上有一定困难,音准把握不准确、跑调的现象严重,声音缺乏美感、缺乏穿透力等都是影响合唱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运用的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循规蹈矩,无法成功激发小学生参与合唱的动力也是造成合唱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另外,再从三年级开始的合唱教学当中,学生在呼吸方法的把握上、在发声技巧的运用上都有所欠缺。那么,具体而言,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呢?
1 强化发声训练,为合唱奠基
合唱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有一定难度的音乐教学内容,是学生平时所学音乐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过程,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发声训练当中、在歌曲演唱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合唱技能,让歌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感染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强化发声训练,为合唱奠基。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嗓音特征不同,小学时期(特别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声音正处于由清脆明亮的童声渐变厚重的关键时期,滥用嗓音的做法不仅无法起到训练的效果,还有可能损害发声器官。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嗓音特征,从音域上、音量上、时间上对发声训练进行科学控制,并指导小学生在饮食上引起注意,避免喉部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出现嗓音异常。除了对小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声训练,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在合唱姿势、呼吸的把握、起音上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师的引导、强化训练下,小学生的合唱技巧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才能更富有表现力。在加强发声训练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将声部之间的配合作为训练重点,让小学生在唱好自己所在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声部演唱,在配合过程中不断磨合,从而让声音配合更为和谐。
2 运用趣味教学法成功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表明那个时期他已经充分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合唱当中,也才能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深入领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唱出感染力。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水乡”一课《柳树姑娘》合唱教学时,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让小学生观看生长在池塘边的柳树枝条随风飘荡的短视频,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风景之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让小学生听录音范唱,仔细听判断这首歌曲究竟是合唱还是齐唱,在学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的过程中,一边把握曲调,一边融入欢乐的情绪。
3 以器乐辅助合唱,优化合唱教学
声乐原本就是声音、乐器的完美结合,在人的声音、不同风格的乐器所营造出的整体、统一的风格当中,音乐的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合唱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主动性,促进他们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在内的多种能力发展,教师也可以用器乐辅助合唱,利用器乐来优化合唱教学。在器乐的辅助下,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合唱的魅力得以充分体现,合唱教学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大家来唱》二声部合唱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把握音高、将两个声部的曲调都初步掌握并初步进行配合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鼓励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小学生一边合唱一边运用扬琴、三角铁、木鱼、双响筒、竖笛之类的为歌曲伴奏。在运用器乐辅助合唱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被成功激发出来,节奏感得以有效提升,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以萌芽。
总而言之,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想象力、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合唱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小学生合唱过程中的指导者,又要善于做小学生合唱过程中的合作者。教师要活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可以成功激趣、科学训练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合唱当中学会发声技巧、在美妙的和声当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在与其他伙伴的磨合、协调过程中增强团队精神,在高效的合唱教学中获得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2019(01).
[2] 陈越.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1).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策略
我国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小学音乐学科也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将其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教学当中。在音乐教学重要方式—合唱教学当中,存在着制约其教学质量提高的几个重要因素:在合唱过程中,不少小学生在音准的把握上有一定困难,音准把握不准确、跑调的现象严重,声音缺乏美感、缺乏穿透力等都是影响合唱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运用的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循规蹈矩,无法成功激发小学生参与合唱的动力也是造成合唱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另外,再从三年级开始的合唱教学当中,学生在呼吸方法的把握上、在发声技巧的运用上都有所欠缺。那么,具体而言,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呢?
1 强化发声训练,为合唱奠基
合唱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有一定难度的音乐教学内容,是学生平时所学音乐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过程,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发声训练当中、在歌曲演唱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合唱技能,让歌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感染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强化发声训练,为合唱奠基。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嗓音特征不同,小学时期(特别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声音正处于由清脆明亮的童声渐变厚重的关键时期,滥用嗓音的做法不仅无法起到训练的效果,还有可能损害发声器官。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嗓音特征,从音域上、音量上、时间上对发声训练进行科学控制,并指导小学生在饮食上引起注意,避免喉部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出现嗓音异常。除了对小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声训练,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在合唱姿势、呼吸的把握、起音上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师的引导、强化训练下,小学生的合唱技巧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才能更富有表现力。在加强发声训练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将声部之间的配合作为训练重点,让小学生在唱好自己所在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声部演唱,在配合过程中不断磨合,从而让声音配合更为和谐。
2 运用趣味教学法成功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表明那个时期他已经充分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合唱当中,也才能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深入领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唱出感染力。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水乡”一课《柳树姑娘》合唱教学时,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让小学生观看生长在池塘边的柳树枝条随风飘荡的短视频,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风景之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让小学生听录音范唱,仔细听判断这首歌曲究竟是合唱还是齐唱,在学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的过程中,一边把握曲调,一边融入欢乐的情绪。
3 以器乐辅助合唱,优化合唱教学
声乐原本就是声音、乐器的完美结合,在人的声音、不同风格的乐器所营造出的整体、统一的风格当中,音乐的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合唱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主动性,促进他们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在内的多种能力发展,教师也可以用器乐辅助合唱,利用器乐来优化合唱教学。在器乐的辅助下,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合唱的魅力得以充分体现,合唱教学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大家来唱》二声部合唱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把握音高、将两个声部的曲调都初步掌握并初步进行配合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鼓励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小学生一边合唱一边运用扬琴、三角铁、木鱼、双响筒、竖笛之类的为歌曲伴奏。在运用器乐辅助合唱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被成功激发出来,节奏感得以有效提升,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以萌芽。
总而言之,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想象力、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合唱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小学生合唱过程中的指导者,又要善于做小学生合唱过程中的合作者。教师要活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可以成功激趣、科学训练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合唱当中学会发声技巧、在美妙的和声当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在与其他伙伴的磨合、协调过程中增强团队精神,在高效的合唱教学中获得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2019(01).
[2] 陈越.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1).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