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家教宜“疏”不宜“堵”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有偿家教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地方对有偿家教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并将其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及举办或参与各种校外辅导班。所以本期我们选取了几篇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注:本文的“有偿家教”特指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下同)。而几乎是同时,山东省也颁布法规,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两个地方的巨大的立法差异将本就充满争议的“有偿家教”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实细细想来,有着这样大的分歧并不奇怪。教育是一种服务,但目前的教育机制,似乎告诉人们,教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学生在校六小时)、规定的地方(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但社会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旺盛的,六小时之内的教育服务交给了学校,六小时之外呢?孩子的教育是存在差异的,面对学业暂时不理想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怎么办?除“亲自操刀”外,家教似乎成了唯一的去处!再者现在孩子的学业知识专业性很强,小学的家长尚能自己对付着辅导,初高中的家长怎么办?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即便在晚上工作也很繁忙,应酬很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值得指出的是,诸多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他们同样是渴望孩子学业有成,于是,他们只能寻求家教的帮助。这也是家教市场火热,并将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然而“家教”一旦与“在职”“有偿”相关联,便注定会遭致挞伐,反对者的火力主要集中在“有偿”上,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一旦与“有偿”挂上了钩,便会引发了诸多问题,有违教育公平。公允地说,反对者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以前就曾经报导的部分从事家教的在职教师为了利益极大化,“课堂留一手,课后开小灶”。家长担心,上家教的孩子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否则会遭到教师的白眼,在很多方面“靠边站”。其实,家教本无错,错的是个别教师的不道德的做法引发了社会对整个教师群体师德的质疑。当然,教师不是神,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出售教育服务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理所当然,而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计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而付出一定的报酬似乎也在所应当。与教育界对在职教师从事家教一边倒的禁止相对比的是,广大的家长似乎更青睐在职教师来辅导他们的孩子,理由是在职教师与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相比更专业,更尽职,对孩子也更有影响力。
  有偿家教现象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他火热的背后是其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多年以来的禁令,也折射出一旦放开禁令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隐患。可是,我们也不可不知,长期的禁令并未能将有偿家教彻底消灭,只是从地上转为地下,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并不能掩盖“家教潮”的风起云涌!长期的“监管缺失”只能让家教市场混乱无序,鱼龙混杂,进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彻底取缔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且不说是否奏效,即便奏效,将无数家庭庞大的校外教育需求推给社会上良莠不齐的家教从业人员,这未必是一种对孩子负责任的作法。
  其实“有偿家教”所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并非“不可救药”,如为保证教育公平可以禁止在职教师为本班学生提供家教服务等,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服务是否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可通过学校方面的监督和考核来达到监管的目的。
  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一方面。社会有庞大的校外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也有出售教育服务的“自愿”。“有偿家教”的形成是长期以来是家长的“需求”和老师的“自愿”双方合力的结果。“存在即是合理的”,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这一教育行为,某种程度上,有偿家教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其存在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适当地“疏”可能更会符合市场规律,而一味地“堵”很可能会南辕北辙。
其他文献
尽管艺术氛围已经非常浓厚,但哈佛大学依然对艺术“情有独钟”。哈佛历来注重“三足鼎立“的大学教育:科学、入文与艺术。然而,2008年12月,哈佛大学出台了由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历时一年写就的长达63页的“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进一步强调艺术在大学中的崇高地位。  哈佛校长安德鲁·福斯特召集了一个校级的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要求他们检查艺术在哈佛的地位,并全面考察艺术在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特别是
期刊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对于英国大学来说,一方面既要保持自己深入骨髓的自治理念——防止政府或者其他任何组织对其事务的干预;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其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不得的苦恼。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作为既能够维持大学自治理念又能够解决大学资金困境的中介机构——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自然而然产生。  1992年前的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成立于1919年,1989年被取缔的大
期刊
初秋,旅行团来到以色列乡村,正是收获庄稼的季节,收割的人总是把田地四角的庄稼留在那里不收。游人不解,农人解释说,以色列人今天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如果没有上帝,以色列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田地四角的庄稼是留给那些过路没饭吃的人、四处流浪的人,还有大自然中的小鸟、田鼠等那些可爱的生灵们。只要你需要,留下的庄稼谁都可以收去,不会有人责备你。  听了农人的话,游人无不动容。  我想起了老家秋天摘山果。每
期刊
针对有关浙江立法允许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的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6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牟取私利的行为必须坚决反对,教育部对此态度非常鲜明。  教育部表态坚决反对这样的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上课该讲的内容可能不讲,要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去讲,甚至于有极个别老师利用职务方便组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此来谋取一些利益。发言人说,“这样的行为肯定是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秩
期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和可靠保障。它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力,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办高等教育。这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问题。    必须正确处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
期刊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高考期间,记者在吉林省九台、扶余、农安等县市的考场外采访,有家长、老师和学生反映,一些考场,监考秩序不严,有用耳机等电子设备作弊现象发生。  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去监考的长春市一些学校的老师,甚至遭到了当地学生家长的围攻殴打,上交的作弊学生的材料,也被当地学校的一些主考瞒报。  参加考试的诚信与守则也应该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全人格、如何做人的重
期刊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系和定向。  对任何人来讲,自我意识永远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有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自
期刊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近几年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不明、教学形式落后、研究生教育质量低下问题日渐凸显。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高校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仍需要从宏观、微观层面继续推进和深化。    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录取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
期刊
初识崔桂增,个子不高,身体微胖,一口地道的吉林省集安方言,语速有点快,充满质朴和亲切感。崔桂增1981年从集安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集安文治小学,后又在清河镇前进小学工作,1988年来到清河镇中学任数学教师,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是清河镇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班主任。     “是慈父,更是我的益友”     崔桂增家住清河镇前进村,离学校10公里。每天早上6点之前,他就到学校,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有时候为了
期刊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复杂化呈现出复合化趋势。辅导员在领悟和扮演其角色过程中,常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是影响辅导员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深入探讨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辅导员角色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缓解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对策,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