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生肖排列属牛。牛年谈牛肉,当别有一番韵味。
牛为我国最主要的役、肉兼用家畜,食用牛肉历史悠久,《礼记》所记周代八珍中,捣珍、渍、熬、糁四种都用牛肉制作。《管子》介绍过一位叫坦的屠夫可日解九牛。《庄子》所载“庖丁解牛”,运刀如神,游刃有余,被传为佳话。传说姜太公吕望在未发迹时,也曾在朝歌城干过屠牛的营生。到了西汉。我国食牛经验又有新发展,《淮南子》云:“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说明用牛做原料,可以“齐味万方”。
牛肉味美,常博得文人雅士的赞美。早在春秋诗篇《招魂》中就有“肥牛之腱,臑若芳些”的描写。清代杨静亭对烤牛肉赞美有加,在《都门杂咏·食品门·烤牛肉》中赞道:“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烧刀,酒名)清代诗人张澍对兰州“马家爷牛肉面”情有独钟,在诗中直言:“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由于古时我国农业多以牛为役使畜,肉用较少,除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一些少数民族外,一般都于冬闲以淘汰牛供食用。如今。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用牛饲养量的不断增加,牛肉消费也在逐步增长中。
牛为哺乳纲牛科的统称,按用途分为肉用、乳用、役用以及兼用等。牛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牛、牦牛、水牛、犏牛、奶牛等。我国供食用的牛,主要有黄牛、水牛和牦牛。黄牛,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牛种,较著名的品种有三河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晋南牛、贵州黄牛等。黄牛肉一般肌肉纤维较细,色深红近紫红,脂肪分布较均匀,肉味细嫩芳香,经酱卤冷却后,收缩成较硬实的团块,可刀切成如纸样的薄片。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以青藏高原最多,较著名的品种有天祝牦牛、麦洼牦牛和大通牦牛。牦牛肉一般肌肉组织较紧密,色紫红,脂肪较少,肉味嫩香可口,口味甚佳。水牛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纤维粗,色暗红或暗紫。烹调时肉不易煮烂,风味较差。
牛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其营养丰富,每百克牛肉中约含蛋白质20克。比猪肉约多3.3%,比羊肉约多10%,含脂肪仅4.2克,约为猪肉的八分之一,堪称为一种优良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尤其是牛肉所含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中医认为,牛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肾之功效,可治虚损赢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本草拾遗》称牛肉“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医林纂要》称:“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此外,牛胃、牛肝、牛筋、牛鞭、牛脑、牛血、牛骨等亦具有药用功效,如牛鞭可补肾益精;牛脑味甘性温,可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牛筋可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等。
牛肉烹调时多作主料,可作主食、菜肴、小吃。做菜肴时可制成冷盘、热炒、大菜、汤羹、火锅等。牛的各个部位由于其肉质特征不同而适于不同的烹调方法,做菜时应“量才而烹”,通常里脊、外脊、上脑、短脑、三叉、仔盖等部位的肉,丝粗、筋多,宜于酱、卤、焖、炖;而脖子、脯腹等部位的肉,肉质较老,而且筋膜较多,宜于做馅。
葱爆牛肉、红烧牛肉、卤五香牛肉、萝卜炖牛肉、土豆烧牛肉等。都是家庭餐桌上的美味。而经过名厨烹制后,牛肉也能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名菜,如四川的“水煮牛肉”,色泽红亮,麻辣烫嫩,鲜香适口;广东江东地区的“爽口牛肉丸”,色泽艳红,肉质爽软,滋味香醇,汤清味鲜;四川达县名吃“灯影牛肉”,吃起来麻辣香脆,化渣味美,为佐酒、开胃的佳品;广西玉林名吃“牛肉丸”,食之肉质爽脆有弹性,细嚼无渣,鲜香味美;福建名菜“当归牛腩”,以牛腩为主料,佐以当归、水发香菇等配料,经微火慢焖烹制而成,食之余味不尽,齿颊留香。另外还有安徽的“牛肉煎饼”、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四川的“小笼蒸牛肉”、甘肃的“兰州牛肉面”等,都足令食客津津乐道。此外。牛的头、鼻、舌、耳、尾、蹄、筋、骨及胃、心、肝、肾、肠等全部脏器均可入馔。其中有些经烹调还是著名的菜肴及小吃,如广东以牛肝、牛心、牛肚制成的“牛三星”,湖南以牛瓣胃、牛蹄筋、牛脑髓制成的“牛中三杰”,以及陕西的茄汁牛舌、河南的卤牛心、四川的枸杞鞭汤、福建的沙司牛尾、辽宁本溪的熏牛百叶等,各具风味,诱人馋涎。
牛年即将到来,您家的餐桌上,是不是也应该增添一道牛肉美食呢?
牛为我国最主要的役、肉兼用家畜,食用牛肉历史悠久,《礼记》所记周代八珍中,捣珍、渍、熬、糁四种都用牛肉制作。《管子》介绍过一位叫坦的屠夫可日解九牛。《庄子》所载“庖丁解牛”,运刀如神,游刃有余,被传为佳话。传说姜太公吕望在未发迹时,也曾在朝歌城干过屠牛的营生。到了西汉。我国食牛经验又有新发展,《淮南子》云:“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说明用牛做原料,可以“齐味万方”。
牛肉味美,常博得文人雅士的赞美。早在春秋诗篇《招魂》中就有“肥牛之腱,臑若芳些”的描写。清代杨静亭对烤牛肉赞美有加,在《都门杂咏·食品门·烤牛肉》中赞道:“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烧刀,酒名)清代诗人张澍对兰州“马家爷牛肉面”情有独钟,在诗中直言:“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由于古时我国农业多以牛为役使畜,肉用较少,除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一些少数民族外,一般都于冬闲以淘汰牛供食用。如今。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用牛饲养量的不断增加,牛肉消费也在逐步增长中。
牛为哺乳纲牛科的统称,按用途分为肉用、乳用、役用以及兼用等。牛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牛、牦牛、水牛、犏牛、奶牛等。我国供食用的牛,主要有黄牛、水牛和牦牛。黄牛,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牛种,较著名的品种有三河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晋南牛、贵州黄牛等。黄牛肉一般肌肉纤维较细,色深红近紫红,脂肪分布较均匀,肉味细嫩芳香,经酱卤冷却后,收缩成较硬实的团块,可刀切成如纸样的薄片。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以青藏高原最多,较著名的品种有天祝牦牛、麦洼牦牛和大通牦牛。牦牛肉一般肌肉组织较紧密,色紫红,脂肪较少,肉味嫩香可口,口味甚佳。水牛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纤维粗,色暗红或暗紫。烹调时肉不易煮烂,风味较差。
牛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其营养丰富,每百克牛肉中约含蛋白质20克。比猪肉约多3.3%,比羊肉约多10%,含脂肪仅4.2克,约为猪肉的八分之一,堪称为一种优良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尤其是牛肉所含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中医认为,牛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肾之功效,可治虚损赢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本草拾遗》称牛肉“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医林纂要》称:“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此外,牛胃、牛肝、牛筋、牛鞭、牛脑、牛血、牛骨等亦具有药用功效,如牛鞭可补肾益精;牛脑味甘性温,可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牛筋可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等。
牛肉烹调时多作主料,可作主食、菜肴、小吃。做菜肴时可制成冷盘、热炒、大菜、汤羹、火锅等。牛的各个部位由于其肉质特征不同而适于不同的烹调方法,做菜时应“量才而烹”,通常里脊、外脊、上脑、短脑、三叉、仔盖等部位的肉,丝粗、筋多,宜于酱、卤、焖、炖;而脖子、脯腹等部位的肉,肉质较老,而且筋膜较多,宜于做馅。
葱爆牛肉、红烧牛肉、卤五香牛肉、萝卜炖牛肉、土豆烧牛肉等。都是家庭餐桌上的美味。而经过名厨烹制后,牛肉也能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名菜,如四川的“水煮牛肉”,色泽红亮,麻辣烫嫩,鲜香适口;广东江东地区的“爽口牛肉丸”,色泽艳红,肉质爽软,滋味香醇,汤清味鲜;四川达县名吃“灯影牛肉”,吃起来麻辣香脆,化渣味美,为佐酒、开胃的佳品;广西玉林名吃“牛肉丸”,食之肉质爽脆有弹性,细嚼无渣,鲜香味美;福建名菜“当归牛腩”,以牛腩为主料,佐以当归、水发香菇等配料,经微火慢焖烹制而成,食之余味不尽,齿颊留香。另外还有安徽的“牛肉煎饼”、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四川的“小笼蒸牛肉”、甘肃的“兰州牛肉面”等,都足令食客津津乐道。此外。牛的头、鼻、舌、耳、尾、蹄、筋、骨及胃、心、肝、肾、肠等全部脏器均可入馔。其中有些经烹调还是著名的菜肴及小吃,如广东以牛肝、牛心、牛肚制成的“牛三星”,湖南以牛瓣胃、牛蹄筋、牛脑髓制成的“牛中三杰”,以及陕西的茄汁牛舌、河南的卤牛心、四川的枸杞鞭汤、福建的沙司牛尾、辽宁本溪的熏牛百叶等,各具风味,诱人馋涎。
牛年即将到来,您家的餐桌上,是不是也应该增添一道牛肉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