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u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l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研究的大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他人的成功经验,我在这里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教"凌驾于"学"之上,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轴,学生思路不能偏离教师设计的轨道,否则便是越轨行为。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极大地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只能束缚在狭窄的领地,失去了遨游的空间。现代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常规,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在这种民主的氛围里,我发现学生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于学生任何想法,我都加以正确引导,从不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于学生的细小进步,我都及时加以表扬。我发现哪怕是极简单的一句话"你说的真好","你真会动脑筋"等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在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通过交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保证的依据。
  二、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升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对于学习往往处于抑制状态,如何调整学生的心态,将思路回归课堂,这跟教师新课的导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及渴求的心理,上课开始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十二岁,但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很好奇,都急着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导入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我则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让学生去体会成功的喜悦。这种教学对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课堂提问是双向活动,它既有老师的提问,又有学生的提问。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传统教学往往是单向式的提问,教师设计一大堆问题,学生只要把老师的问题解决掉,学生就算完全学懂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打破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提问空间。无论是在课堂或课外时间,学生都会向我提出许多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无论质量与否,我都合理地作出评价,决不损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对学生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一份欣喜。
  四、克服学生心理定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心理定势受经验、思维、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人的大脑潜能的发挥。小学生各方面显得不成熟,极易受心理定势的制约。培养学生从小克服心理定势的制约,拓宽学习思路,增强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受经验、思维、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看问题存在片面性。在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是避免学生"思维单一化、模式化"的重要方法。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目的在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角度地寻找解题方法,提倡解题方法的新颖性。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应用题解题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很多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这种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中,既开拓了学生思路,又沟通了师生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五、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實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后,组织学生到商店进行购物操作。在实践中,学生懂得了人民币的用途及辨别人民币的真伪等生活常识。以上所谈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切身体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创新教育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科书课程改革后,与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这几年观摩小学数学优质课和我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感受。  一、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肺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建立,为老年肺癌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1)依据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标准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要求,
学位
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朋友学生的能力,在培养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考试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和一种评价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测验,阶段测验等考试形式,正是这种反馈和评价最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考试结束后数学试卷的讲评,谈谈本人的认
期刊
李国文先生在《人之老》一文中写道:“上了年纪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常常觉得自己吃得下,走得动,身子骨硬朗,还不到廉颇‘一饭三遗矢’的地步,总不甘心自己的老。”(载《读者》2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新世纪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多维智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数学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特别论述了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注重"问题解决"方面的培养和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和造就会学习能创新人才
期刊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
期刊
【摘要】 高中数学教材中引入"向量和导数"的知识,我认为其目的很明确: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  【关键词】 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   高中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    作为"工具性",性质(
【摘要】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参与;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能参与;竞赛激励,使学生乐于参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让学生会参与;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想参与;学习内容"降格处理"让学生易参与;精心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参
【摘要】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引导语学生的主动思维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建立数学情感,做到能够喜欢学数学、灵活学数学、学中用数学。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性的模拟和还原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