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阅读故事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老师不喜欢教低年级,因为孩子们整天叽叽喳喳,小麻烦不断,一切习惯都得从头培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尝试着利用经典阅读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儿歌,打开阅读之门
  度过了三年无忧无虑的幼儿园,要上一年级了,你知道孩子们前一天晚上有多激动吗?有人做过调查,超过一半的儿童会睡不好,因为对第一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但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忙于排座位,发新书,而忘了准备一节小小的开学第一课,一节足以让孩子喜欢上你,喜欢上这个新的、陌生的班集体的第一课。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儿歌: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大树上有许多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写上学生的名字,并在旁边配上一首儿歌——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大树是树叶的家。一(1)班是一棵大树,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住在大树上。(学生依次到大树上摘下属于自己的那片树叶)我是×××,一(1)班就是我的家。
  起初,一群孩子整天叽叽喳喳,做操排不好队,写字姿势不对,行为习惯得手把手地教,我把儿歌请过来帮忙,效果还真不错。
  列队歌
  抬头挺胸看前面,
  前后保持一条线,
  小手垂直放两边,
  行进路上不声言。
  课前准备歌
  上课铃声响,
  赶快进课堂,
  准备工作快做好,
  我们不动静悄悄。
  《课间活动歌》《吃不言,睡不语》《学好样》等一首首儿歌,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们说着做着,习惯养成了,对儿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事没事就来上一段,引得邻班的小朋友都来看热闹。
  二、 漫画,增添阅读兴趣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我们要蹲下来看孩子。”我们只有蹲下来,才会了解孩子的想法,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从而更好地交流和引导。而不是想当然,以自己的喜好代替孩子的喜好,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的想法,认为自己是“全知全能”,自己说了算。学生喜欢的东西,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成为很好的教育教学素材。
  孩子们到了二年级,慢慢喜欢上了漫画,小到巴掌大,大到书本大,什么《豌豆笑传》《爆笑校园》《阿衰正传》……一个个躲躲藏藏,生怕被老师发现,被同学揭发。我在课间随意翻阅了几本,感觉部分漫画书除了内容不适合孩子,印刷也相当粗糙,既有损视力,又污染大脑。其实,健康有益的漫画内涵丰富,能让孩子明辨是非,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乐观向上的品质。于是,我就顺着孩子们的兴趣,将我儿子阅读过的《父与子》带到课堂上,并陈述如下:“我班同学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漫画。什么《豌豆笑传》《爆笑校园》《阿衰正传》……书有好坏之分,漫画也有好坏之分。看好书,我们能成为好人,看坏书呢?”孩子们拉长声音说道:“坏——人!”接着,我就讲了《父与子》的前几页,孩子们完全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吸引了。第二天,班里就有十几本《父与子》出现了。接下来的情景让我始料未及,一群平时不喜欢看书的孩子,也捧着《父与子》如痴如醉地读起来,时而紧锁眉头,时而捧腹大笑。于是我又心生一计,何不把《父与子》当作写话素材?果然,“命令”一下,孩子们唰唰唰写了起来,多则两三百字,少则五六十字,并且大部分语句通顺,契合图意,其中也不乏“上乘之作”。
  第二学期,在我的“忽悠”下,孩子们拿起画笔,画画写写,一个个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绘画是最具想象力的东西,孩子们一般从小就喜欢涂鸦,吃的、玩的、现实生活中的、想象世界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画,画完了再写,自然也轻松了许多。有的还模仿《父与子》,画起了连环画。为了让孩子们把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要求他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为孩子们学会写日记做前期准备。从此,每周五的“漫画日记”交流课,是我班最热闹的,当然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课堂。
  三、 诗文,涵养诗心诗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诵之能怡情、养性、增加智慧。古人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3—13岁)诵读经典,犹如在孩子们心灵的田野里播种下经典文化的种子,能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但要让孩子爱上它们,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却绝非易事。
  每天二十分钟的晨诵课,我除了带领孩子背诵经典童谣以外,经典的古诗文也是孩子们背诵的一项重点内容。如何使经典诗文被孩子们熟练掌握,却又不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精神负担,这就需要老师变着法子来带领学生背诵。
  女孩喜欢跳皮筋,边跳嘴里还念念有词。干脆,把原来的“词”让步给正在背诵的《三字经》吧!征求她们的意见,一个个跃跃欲试。看,轻巧的身体和甩动的马尾辫一起飞舞;听,有板有眼的《三字经》和着阵阵笑声,在教学楼的游廊里回荡。过一段时间,喜欢挑战的她们,自己换了花样,我校校本教材里的童谣、古诗词也随着脚步一起跳跃。
  男孩们也不甘落后,瞧,他们正在玩“过桥”游戏:两个人伸出手臂撑出小桥的样子,别的男生排着队来回地钻。他们一边背一边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突然,搭桥的两个人手臂一沉,一个男生被捉住了,这个孩子立即接下去:“飞在青云端 。”他顺利过关了。充满趣味的游戏和经典诗文合二为一时,经典诗文就像源头的活水,让游戏之渠永远“清如许”。
  四、 故事,开启爱的旅程
  故事,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训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时,要求孩子讲究卫生,注意安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枯燥的说教只会让他们越听越烦,心生厌倦。那么,就把这些美好的东西放到一个个的故事里吧。
  《根本就不脏嘛》《小熊的粥》《小黑鱼》……一本本图画精美、故事感人、发人深省的绘本,被我带到孩子们面前,讲一讲,读一读,谈一谈,孩子们听着简单的故事,却收获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读着读着,这些短小的故事就让孩子们感觉不过瘾了,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读大部头的书。《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里,胆小的正也一步步地勇敢起来,为胆小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木偶奇遇记》中木偶皮诺乔就是低年级孩子的影子,读完书,孩子们知道,自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并不可怕,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真正的“孩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大头儿子的调皮、聪明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父母的爱,孩子们也铭记在心……
  一个故事,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学生幼小的心;一个故事,是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一个故事,是一眼生命的清泉,浇灌着学生精神的常青树。我们班在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宝贵的是孩子们的智慧得到了启迪,精神得到了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新街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承认美国间谍约翰·托马斯·唐奈和理查德·乔治·费克图在中国犯了罪,要求中国政府宽大处理,释
物理情景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掌握好物理情景,是学好高中物理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初中物理知识涉及到的物理情景大多数是比较直观的,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物理情景的建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因课程资源的介入而精彩纷呈。课程资源介入阅读教学主要有课始呈现、课中渗透和课余介入
常常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学?这是一个既容易回答又最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对每一个书写者来说,文学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尽管作为文学这种个人化的劳动,有着共同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一组台湾中学生优秀散文,读来令人击节赞赏。《老树》是一篇如歌如泣的祭文,反映了现代文明的悖论,它既是人类幸福的温床,又是摧残自然的一柄利斧! A group of excellent mi
以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为基础,采用等体积替代法掺加废旧橡胶粉,形成橡胶粉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RICC)。通过7种橡胶粉掺量的混凝土抗弯拉试验,分析RICC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
在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养老建筑的设计且受到了广大设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以重医大附一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项目为例,针对养老建筑中问题较多的6类空间(居住空间、餐
一、推广聚合浆瓦房喷涂补漏试验。北京市房管局东城区景山房管所技革组,试验配制聚合浆配比:水泥1。青灰1。白灰膏1。砖粉1。107胶1.2。食盐0.1。用喷涂方法作瓦房补漏工程
1992年的仲夏,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驱车穿行孔林,飘忽片片思绪,预测孔学的未来,预测21世纪孔学与中国、孔学与世界的关系。费孝通先生的《孔林思片》,以“世界公民”的眼光来
保护层的制作是三阶段制管工艺的薄弱环节。因此,研究保护层制作工艺,对于完善、发展和推广三阶段制管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振动抹浆工艺是制作保护层的一种较先 The p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