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情画意中解词赏诗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快乐读诗,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快速浏览,并思考:跟常见的儿童诗相比,你认为这首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这首诗由三节小诗组成。
  生:每节诗前面都有一个题目。
  生:这三节诗都是写童年的一些场景。
  师:其实,这是一首组诗。(板书:组诗)组诗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并且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我们开展学习活动一。
  (师出示学习活动一:读一读,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圈出来多读几次;想一想,三节儿童诗分别在写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请三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生读第一节诗)
  师:读得真不错,这里有个多音字“当”,你都读正确了。
  (生读第二节诗)
  师:“拨”这个字念“bō”,大家要把“拨”“拔”的字形区分开。
  师:“扇”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ān。
  (生读第三节诗)
  ……
  师:这三节小诗分别写了什么?
  生:第一节写的是孩子们在溪边钓鱼。
  师:你瞧,在小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词语就能够概括出来。(板书:溪边钓鱼)其他两个小节,谁来说一说?
  生: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评析:一开始就请学生关注组诗的特殊表达方式,很有文体意识,然后根据诗歌的特点提供路径让学生把握大意。】
  二、快乐赏诗,赏出画意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作《童年的水墨画》,大家见过水墨画吗?(出示汉字“墨”)一看这个“墨”字,就知道墨的颜色是黑色的。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同学们想看看吗?
  (师播放三组图片)
  师:看,有的画面淡淡的,有的画面是浓浓的。你从浓浓的、淡淡的画面里感受到什么呢?
  生:淡淡的画面感觉很安静。
  生:墨很浓时,感觉那幅画很热闹。
  师:是呀,水墨画用墨淡时,会给人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用墨浓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热烈的场面。有时候呢,既有淡淡的背景,又有浓墨重彩描摹的点睛之笔,特别有意境。你觉得,这三节小诗用墨浓淡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第一节诗有些地方淡,有些地方浓。淡的是美丽的景,浓的是指鱼儿在草地上蹦跳,小朋友在欢笑。
  师:原来是有静有动啊!看来,文字和图画真是异曲同工呀!
  生:我觉得第二节诗给人的感觉是浓浓的,因为第二节诗描绘的画面是很热闹的。
  生:我觉得第三节诗是淡浓结合的。诗中有动,也有静。
  师:多么美的童年画面啊!难怪诗歌的题目叫——
  生:(齐读)童年的水墨画。
  【评析:用水墨画的浓淡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字的动静,虽然略有难度,但是实现了绘画和文字之间的互通。】
  三、快乐品诗,积累《溪边》
  师: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第一幅画,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清澈的小溪,溪边的垂柳,垂柳的影子倒映在了小溪里,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师:来,让我们捧起书,一起读一读。(生齐读)看来大家从诗歌中读懂了很多。那么,有哪些词语或句子是你读不懂的,圈一圈,画一画,打上“?”。
  (生默读并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
  生:人影为什么碎了?
  生:鱼儿可以在草地上蹦跳,为什么“笑声”也可以蹦跳呢?
  师:同学们都非常会提问题,善于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共同解决吧。大家看,“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出示: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读,看看你能不能从诗里找到答案。
  生:我从“绿玉带”看出溪水碧绿碧绿的,人影倒映在水里,所以像染绿了一样。
  生:我从“平静”看出溪水很静,所以能够倒映出人影,再加上绿色,就染绿了。
  生:我从“镜子”可以看出溪水很透明,所以人影像被染绿了一样。
  师:有同学关注到了“镜子”这个词,你从镜子想到了什么?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你还能说说溪水照出了什么吗?
  生:溪水照出了蓝天白云。
  生:溪水照出了红花绿叶。
  生:溪水照出了在溪边喝水的小鹿。
  师:怪不得溪水绿绿的,倒映在水里的人影也是绿绿的。
  【评析: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在可视化的学习路径中习得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为后面的操练提供了示范的支架,值得借鉴。】
  师:刚才,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就能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继续交流,你们还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或者句子呢?
  生:“垂柳”是綠的,所以溪水也变成了绿的。
  师:是啊,这碧绿的溪水把人影也给染绿了,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能给“染”换一个字吗?
  生:变、照……
  师:是呀,句子中的“染”换成“变”“照”都是可以的。那课文中诗人为什么用“染”字呢?“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染”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三点水、九和木。古时候染料多用植物,所以下面是个“木”;染布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染布需要许多工序,所以右边是“九”。生活中有染布、染发,画水墨画经常用墨渲染。现在大家更能理解“染绿”的意思了吧。   生:人影被溪水一点一点染绿了,水墨画的感觉跃然而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朗读)其他的问题,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解决呢?我们一起完成学习活动二。
  (师出示活动二:第一步,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如果你找到了,也可以像刚才那样圈一圈,连一连。第二步,小组内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人影碎了”的。溪水像镜子一样,鱼儿扑腾一声,镜面就破了,水中的人影摇晃起来,就像碎了一样。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蹦跳着笑声”的。鱼儿被钓上来了,落在草地上蹦跳着。孩子们欢笑着,上前捉鱼儿。鱼儿滑溜溜抓不住,孩子们就朝着鱼儿扑、抓、闹……清脆的笑声洒落在草地上。
  师:你们钓过鱼吗?当时是否也是这样的画面呢?
  生:我们组觉得“蹦跳着笑声”其实是指小朋友们很开心,笑声就像皮球一样在草地上蹦跳。
  师:多么快乐的画面呀!同学们,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吧。
  (生配乐齐读)
  师:这幅美妙的溪边钓鱼图,
  我相信你已经深深地印在心里了。现在,你还能读吗?(出示关键字:垂柳、山溪、人影、钓竿、忽然、草地,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真了不起!我再加大一点难度,你还能读吗?(师出示空白页,生再次背诵。)
  【评析:用上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完成背诵的任务,润物细无声。】
  师:这里的几个字,你们会写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什么呢?(出示诗歌,标红生字:墨、染、竿、腾、碎。)
  生:“碎”底下的竖不要穿上去。
  师:拿出学习单,把这几个生字写进诗歌。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第一节诗歌中难懂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将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后面两节诗歌,并比较三节诗之间的异同,相信爱学习的同学一定会提前准备。
  【评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的童年”,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梁鸯鸯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聚焦“理解句子”这一目标,为多种理解方法搭建必要支架,使学生顺利突破理解难点,并在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欣赏中感受
  童诗乐趣,领略童年快乐。
  1.把准“理解”的起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已学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换近义词”“借助想象、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与其基本相同。因此,梁老师打破教学的零起点,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从而把准学情,找到“理解句子”的起点。
  2.搭建“理解”的支架
  学生虽已学过不少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操作支架,这些方法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是操作层面。梁老师在教学中能顺势搭建支架,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一是为“联系上下文理解”提示操作路径。“联系上下文”是常用的理解方法,但因具体操作时缺少必要的路径,部分学生虽知有这样的方法,却不会运用。梁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一句时,先提示思考路径:找找上下文,圈出某个词某个句子。学生找到“绿玉带”“垂柳”,从而让理解有了指向,有了路径。然后,梁老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做了小结,指出可以“圈出关键词,上下連一连”,用可视化的图示进一步明确强化该操作路径。通过小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将方法运用正确,还理解到位。
  二是为“联系生活理解”唤醒真实体验。生活体验是学生理解文字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唤醒真实的体验,会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如梁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钓鱼时的情境,回忆钓上鱼后的心情与表现,学生重温当时快乐的心情,重温当时的欢快笑声,理解“草地上蹦跳着笑声”就水到渠成了。唤醒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走进了诗歌,走进了童年。
  3.享受“理解”的乐趣
  一是乐在理解艺术之美。梁老师借助水墨画,让学生与诗歌内容相映照,引导学生发现了诗歌题目的拟题原因,发现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发现让学生着实兴奋。
  二是乐在运用方法之趣。梁老师请学生迁移解决其他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学生独学时的沉静,讨论时的热烈,反馈时的自信。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学会方法的快乐。
  三是乐在领略童年之趣。《溪边》这节诗先描摹了所处环境的“绿”与静谧,后描绘了儿童拎起钓竿、鱼儿出水、兴奋捉鱼的情景。学生在理解与反复朗读中,感受动静之趣、垂钓之乐。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保俶
  塔申花实验学校/浙江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绘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为学生课外读物的一种,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的感悟有着巨大的作用。绘本教学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纳。在绘本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绘本中的核心素养  1.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就是说,素养不是先天的,是后天习得的,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
【教材理解】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母爱是亲情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太多的爱,尤其是母爱,在很多孩子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的点滴付出却成了向父母索要报酬的“正当”理由。文中的彼得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给妈妈写了一份账单来索要自己每天帮大人做事的报酬,而妈妈却用一份写满0芬尼的特殊账单无声地教育了彼得,最后彼得知错就改
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乃至终身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语文教师普遍十分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与修改,耗费大量时间“精耕细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相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总结本单元的“对比、比喻、想象”等修辞手法。  2.结合资料运用方法进行片段习作。  3.小组合作运用“总分总”结构加上开头结尾形成一篇  习作。  【教学重点】  运用本单元例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习作。  【教学设计】  一、比较阅读,学习写法  同学们,在我来杭州之前,朋友们都推荐我一定要去看看“西湖十景”。你们都去过吧?“西湖十景”真的那么好看吗?恰好今天老师讲写景作
“只要我们多付出一点点努力,我们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能粘住别人。”“让这个世界记住你,让你的生活不再如烟消逝。”“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  第一次在封面上读到这样的话时,我就被吸引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  “为什么我努力了也尽力了,孩子们似乎还是不记得我讲过的内容?”“为什么每次测试,孩子们的收获不到三成?我的教学方法到底不足在何处?”  翻开《粘住》,现任斯坦
近年来,批判性思维是国际国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文化基础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部分,其中“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批判质疑”中特别强调“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等”。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将它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且用具
我对我童年生活的认知,源于母亲对往事的回忆。   那年,我们老家闹饥荒,母亲怕我和姐姐饿死在家里,带着我们到汉口来找父亲。母亲带着我们离开老家的时候,只知道父亲在汉口开车,连父亲的具体工作单位和住址都不知道。母亲不识字,父亲出去工作后,她跟父亲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爷爷和父亲的家书相互转达的。母亲带着我们出来前,跟爷爷说过她的想法,让爷爷写信告诉父亲,爷爷告诉母亲说,父亲不同意我们出去找他,因为父亲工
“1 N 1”读写一体化课型是我校提出的新型课型,它是在阅读语文课本一篇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拓展文章中,加以巩固运用,最后再将方法与写作联系起来。通过《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我对如何开发基于“1 N 1”课型的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立足课型,挖掘新的生长点  立足课型,阅读教学就有了抓手。《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就是建立在“1
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鲁迅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与现今所使用的语言不完全一样,因此阅读鲁迅,对于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统编本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却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特别设计了一个专题单元,从课文到习作再到语文园地,均围绕鲁迅而展开,系统勾连,立体全面。这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自己从学生时代起就非常喜欢鲁迅,大学
2013年9月,我南下深圳创办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这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我们的课程改革是从小学做起,由此我接触到了不少小学的名师、名校长,曾海玲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知道这个人物,大凡能够被称为“人物”的都非等闲之辈。这里借用了这个词语,是想突出曾海玲老师的不一般。那是她获得深圳市“年度教师”称号的时候,深圳市教育局为了传播“年度教师”的先进经验,组织“年度教师”到各地巡回演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