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学汉字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无价瑰宝。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尤为重要。汉字以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部形象的图形,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因此,我们就应该追根溯源,认识汉字最初的形态,了解其演变过程,寻找其中的规律,这样的识字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追根溯源 识字习惯
  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因此,如何引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交给学生科学识字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汉字,这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施茂枝教授指出:识字教学的目标无非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基础。以下我就从这三方面联系自己平时教学经验,谈谈如何通过追根溯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做基础。可见预习是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薄弱的环节,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同时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得先完成预习工作,首先读一读生字,其次在文中为生字标上拼音,并读读文中的生词及整个句子,乃至整篇课文,最后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找一找这个字是否还有另外的读音,可以组什么词。我所教班级是二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完全具备了自学字音的能力,因此,把这个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引导学生通过象形认清字形
  象形字是由图画逐渐进化而来的,即象形字具有与事物近似的性质。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有两个单元是专门进行识字教学的,课本首先出示了古代的图形文字,而后是甲骨文、楷书乃至简化字,由图到字的认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识记规律。我在教生字的时候注意追根溯源,引导学生观察古代象形字与简化字之间微妙的联系,如“衤”上面像领口,两旁像袖筒,底下像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而学生经常把“衤”写成“礻”,如果我们让学生把“衤”和古代的象形字联系起来,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再如“折”,学生经常和“拆”混起来,我在教这个字的时候就找出甲骨文,让学生猜想意思,我们可以发现,“折”是一把大斧(“斤”)把一棵树(“木”)砍断,这就是“折”的本义, ——“折断”。
  三、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字义
  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读音和笔画的识记,而忽略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从根本上剥离了表意文字的灵魂,把脉络清楚,形义明朗的汉字教学变得方法机械,形义混沌。而我们如果追溯文字的原始图形,对字意思的理解便一目了然了,无须死记硬背。如教学“自”,“自”的现代字形好像和眼睛有关系。有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可能就会说是眼睛加上一撇眉毛,这样理解是在误导学生。 “自”在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鼻子是呼吸的外在器官,我们先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本。而气息一旦受阻,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就是今天,人们试探某个人死没死,还沿袭古老的方式,手放他鼻孔处,看有没有出气。所以,像呼吸一样正常的状态就是“自然”的本意。再如教音乐的“乐”,这个字还有个读音lè,它和我们今天的“快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到了最古老的字形就明白了。“乐”在甲骨文中像个乐器,现在学生就可以知道,原来乐器的“乐”这个字最早是乐器的象形,它发出的声音能带给我们快乐。再如“相”,通过观察甲骨文,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字形是一只眼睛在细细查看一棵树,我们很好理解它的本义,“相”是“细看”“观察”又有“相互”的意思。
  汉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去探索,去追求,去感受汉字独特的艺术美。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识字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源头抓起,追根溯源,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从中寻找到规律,更好、更快、更准确、更有效率地学好汉字。
  【参考文献】
  [1]施茂枝.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字理[J].福建教育,2009(8).
  [2]李祖贵.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 ——试论中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4B).
其他文献
【摘 要】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考试时,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往往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执教经验,从近几年高考作文拟题的失败案例和成功案例中总结了诗化拟题法等十二种拟题方法,旨在让学生拟出成功的作文题目。  【关键词】作文拟题 诗化 化用 引用 对联 比喻 双关 列锦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文题目恰似文章的眼睛,是窥视作文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阅卷老
期刊
一、教学设想  现实生活中,沟通无处不在,沟通是必要的。而学生生活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同时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感情脆弱,冰封的心灵亟需融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潜伏着一种“动”的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如能开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不断地在他们心灵的湖面上巧投“石头”,他们就会心动而辞发。这样做,一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可鼓励学生独抒性灵,张扬个性,写出自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缺乏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文以《力》设计为例,从兴趣驱动、尝试学习;学教互动、展示提升出发,利用教学案课前和课内的两大板块,精心设计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力学 作用 自主  一、教学案课前自主学习部分:兴趣驱动、尝试学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⑴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认真阅读书本P44和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小学生说话、写话、识字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高效阅读,领悟文本,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关键词】小学语文  领悟文本  阅读能力  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效阅读是每一个教师梦寐以求的期待。语文阅读是小学生根据已有的语文知识,自己阅读材料,主动获得语文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跨“人文与社会”和“自然”两大学习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选材丰富(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人文要素都是研究对象);诚然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丰富,可谓纵千古,横八荒,力图解释普遍性的规律,但这些规律也需与当地实际结合,与时代合拍,就是地理学科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是地理学科生命力之所在。鉴于此,《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基本理念,倡导“开
期刊
【摘 要】舞蹈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均衡教育理念的普及,农村舞蹈教育急需走出“象牙塔”,融入大课堂。【关键词】舞蹈教育  现状  对策舞蹈是美的一种表现。舞蹈可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素养、品格;舞蹈活动又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推进,乡镇艺术气息曾浓,音乐艺术培训班在不断地兴起,现在许多农村学校也逐渐正规开设音乐课程,专设音乐教室供师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的实质就是以美育人,以美的艺术造型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用美的心去发现美丽的事物,从而获得较高的审美能力。那么,什么是美术课的金钥匙呢?本文的观点是“兴趣教学”。【关键词】美术课  金钥匙  兴趣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外名人的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兴趣教学十分重要,是全世界都倡导的
期刊
【摘 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甚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除了拿手机上网或者阅读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电子书之外,几乎对文学作品、杂志报纸、文言诗词等都不接触。而出现被电视或者手机取代正当课外阅读的趋势,所以,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担忧和对策。【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北大教授孔庆东在2013年10月19号的微博中发出一条他曾在一个公开场合的发言,提出了当前国人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现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新课标三维目标写起,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被重视,造成许多高中生陷入了“情感沙漠”中。笔者结合教学,从寓教于“导”“读”“究”“文”“用”五方面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三维目标 渗透 德育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规定:“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语言运用,追求课堂教学的简单有效?深圳名师赵志祥老师六年级阅读课《狼和鹿》时的做法给我们启发:老师们要删繁就简,找到语言训练点,安排扎实的课堂训练,做到基础字词当堂抄默、配套联系课中选做、背诵积累留足时间、感悟理解及时批注。  【关键词】语言训练 教学策略  当前,老师们意识到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但语文教学重感悟,轻训练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老师们一是怕语言的积累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