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官方观点可以说是“民间观点”——电影节的组织者、参与者、观看者都是“大学生”。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个19岁的“年轻人”就像是爱好电影的年轻人们共同呵护的孩子,而其保持下来的纯净也是中国电影的底气。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何威和王韵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然顶着秘书长的头衔,但斯文的何威老师和爽快的王韵老师流露出的却都是对电影节的热爱与期待。他们传递出今年电影节在秉持着一贯的热情、向上、年轻风格之外的突破。
【多元化的国产电影】
今年参加电影节国产片竞赛单元的影片可谓求同存异。在拿到排片表后,观众对影片的期待确实出人意料。
《龙门飞甲》、《武侠》、《失恋33天》、《LOVE》这些在院线中成绩不俗的影片入围电影节自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表示对《杨善洲》、《辛亥革命》等影片的期待。除此之外,类似《倭寇的踪迹》这样导演个人风格明显的影片或许在院线爆冷,但电影节观影现场的观众反馈却出乎意料的好;而尚未上映的《与妻书》带来的新视角也是颇具突破的尝试。
风格迥异的电影同时入围,体现出电影节的特色。大片可以带来视觉的冲击和震撼,但是小成本新片的尝试同样能够带来新鲜和感动。多元的影片结构也给观众更多的选择。
【未来大师的温床】
越来越多元化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正统的、学院派的内容正在逐渐减少比重,而民间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扩大。学生可以通过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展示作品,这也逐渐成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温床。本届电影节代言人宁浩当年就凭借短片《星期四、星期三》在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短片大赛中脱颖而出。而近几届的获奖者都可以得到创作资金的支持,这种方式无疑对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从某种角度来讲,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人才。这些怀揣着美好梦想,刚刚接触电影的年轻人就这样被大学生电影节不断被激励着。
【纯粹理想主义】
多年的积累让商家对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品牌有相当的认可度,而出于学术品位的保持和对商业气氛一定程度的拒绝,使电影节在商业运作中显得不那么成功。但这种坚持也成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保持自身公正性和独特性的基础。
对在现场忙碌却依然保持微笑的大学生志愿者,甚至在电影节办公室熬夜设计制作LOGO和海报的同学来说,不希望劳动中掺杂金钱和虚伪的成分,这大概是他们满怀热情工作的最后底线。这也就不难解读为什么在众多奖项纷至沓来的今天,众多导演和制片方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当做影片的“试金石”。
【微电影的关注度】
今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八个单元中,“网络影像新势力”被重点推出。在全民“微电影”的大环境下,电影节为“网络电影”做出概念性的界定:非广告的,专门在互联网播放的,就是“网络电影”。
数字影像给思想的权利和载体,但是给这些群体展示、评选的平台却是有限的。电影节的这次尝试,无疑鼓舞了很多既不是专业也不是学生的电影和DV爱好者,更多人能够借此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梦想。
新媒体平台的火爆与便捷让大众和媒体对电影的概念逐渐从大银幕、大制作、高成本中抽离出来,也给来自民间的小草根、小制作、低成本电影参与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一种可能。
电影《倭寇的踪迹》是知名武侠文学作家,武术研究者和道教学者徐浩峰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大银幕处女作。
所谓尚武精神的最高境界,到最后,都是心的较量。这些,在小说里面都是经典的情节了,但是用影像表现出来,就缺乏可看性了。所以,武侠电影发展到今天,各种特效的使用反而成为了武侠电影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于是《倭寇的踪迹》在今天的武侠电影中就显得尤为特殊了。
武侠的概念本身很纯粹,只是被习惯了被现代科技渲染的观众忽略了功夫本身就是写实的。而导演的出色之处在于确实考证过功夫本身,一招一式都有迹可循,这样完全写实的武侠作品反而从一贯的特效中跳脱出来。
就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何威和王韵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然顶着秘书长的头衔,但斯文的何威老师和爽快的王韵老师流露出的却都是对电影节的热爱与期待。他们传递出今年电影节在秉持着一贯的热情、向上、年轻风格之外的突破。
【多元化的国产电影】
今年参加电影节国产片竞赛单元的影片可谓求同存异。在拿到排片表后,观众对影片的期待确实出人意料。
《龙门飞甲》、《武侠》、《失恋33天》、《LOVE》这些在院线中成绩不俗的影片入围电影节自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表示对《杨善洲》、《辛亥革命》等影片的期待。除此之外,类似《倭寇的踪迹》这样导演个人风格明显的影片或许在院线爆冷,但电影节观影现场的观众反馈却出乎意料的好;而尚未上映的《与妻书》带来的新视角也是颇具突破的尝试。
风格迥异的电影同时入围,体现出电影节的特色。大片可以带来视觉的冲击和震撼,但是小成本新片的尝试同样能够带来新鲜和感动。多元的影片结构也给观众更多的选择。
【未来大师的温床】
越来越多元化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正统的、学院派的内容正在逐渐减少比重,而民间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扩大。学生可以通过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展示作品,这也逐渐成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温床。本届电影节代言人宁浩当年就凭借短片《星期四、星期三》在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短片大赛中脱颖而出。而近几届的获奖者都可以得到创作资金的支持,这种方式无疑对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从某种角度来讲,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人才。这些怀揣着美好梦想,刚刚接触电影的年轻人就这样被大学生电影节不断被激励着。
【纯粹理想主义】
多年的积累让商家对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品牌有相当的认可度,而出于学术品位的保持和对商业气氛一定程度的拒绝,使电影节在商业运作中显得不那么成功。但这种坚持也成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保持自身公正性和独特性的基础。
对在现场忙碌却依然保持微笑的大学生志愿者,甚至在电影节办公室熬夜设计制作LOGO和海报的同学来说,不希望劳动中掺杂金钱和虚伪的成分,这大概是他们满怀热情工作的最后底线。这也就不难解读为什么在众多奖项纷至沓来的今天,众多导演和制片方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当做影片的“试金石”。
【微电影的关注度】
今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八个单元中,“网络影像新势力”被重点推出。在全民“微电影”的大环境下,电影节为“网络电影”做出概念性的界定:非广告的,专门在互联网播放的,就是“网络电影”。
数字影像给思想的权利和载体,但是给这些群体展示、评选的平台却是有限的。电影节的这次尝试,无疑鼓舞了很多既不是专业也不是学生的电影和DV爱好者,更多人能够借此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梦想。
新媒体平台的火爆与便捷让大众和媒体对电影的概念逐渐从大银幕、大制作、高成本中抽离出来,也给来自民间的小草根、小制作、低成本电影参与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一种可能。
电影《倭寇的踪迹》是知名武侠文学作家,武术研究者和道教学者徐浩峰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大银幕处女作。
所谓尚武精神的最高境界,到最后,都是心的较量。这些,在小说里面都是经典的情节了,但是用影像表现出来,就缺乏可看性了。所以,武侠电影发展到今天,各种特效的使用反而成为了武侠电影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于是《倭寇的踪迹》在今天的武侠电影中就显得尤为特殊了。
武侠的概念本身很纯粹,只是被习惯了被现代科技渲染的观众忽略了功夫本身就是写实的。而导演的出色之处在于确实考证过功夫本身,一招一式都有迹可循,这样完全写实的武侠作品反而从一贯的特效中跳脱出来。
就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