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本文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进行教学分析。
关键词: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36-0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实验教材,有情有趣,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化气息。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不仅蕴涵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一 巧设情境,多维对话,促进语言的生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1.在表演情境中生成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语言描绘、动画等创设表演情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学生进入文本,在表演中强化对语言的揣摩,对情感的体验;在对话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语言。
如:《四个太阳》第二段写到“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学生熟读这段话后,就可创设表演情境进行师生示范对话:
师(戴上落叶头饰):小松鼠,小松鼠,黄澄澄的梨熟了,快来尝尝吧。
生(小松鼠):谢谢落叶姐姐,我最喜欢吃香甜的梨了。
2.生生表演、对话
学生全身心地在教师创设的生动的表演情境中触摸语言。从生生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仅理解了“邀请、尝、香甜”这些词,而且在语言实践中学会了正确运用。此时,学生的表达已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话实现文本语言的实践与再创造。同时,学生还感受着人际交往的热情与乐趣,享受着秋天丰收的喜悦。
二 亲密接触,朗读品味,丰富语感体验
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充分有效地朗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我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读”贯穿了始终,通过个别读、齐读、默读、小组合作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学生欣然走进文本,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学生把海水的绮丽、珊瑚的斑斓、海参的慵懒、龙虾的威武,特别是鱼儿的多姿读得有滋有味。学生在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思中丰富着内心体验与情感世界,吸收、积累着生动的语言,感受着语言无尽的魅力。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修改),要“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就语文学科而言,对于阅读,过去的认识大都集中在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等方面,但没有把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年的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的文章”,用理性肢解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抽象意义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则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从而实现语文学科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转变。在发展学生情感、提高语言水平的过程中,阅读是一种有效而且难以被替代的办法。学生对作品的有效的、身临其境的阅读,语言感悟能力不知不觉增强,同时也必然会对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影响。
三 开放阅读,重新定位,撑起学习阅读的支点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课堂,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撬起地球的“支点”。
总之,发展儿童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务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新课标语)愿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更具有语文味,愿我们在新教材这方沃土上,让学生亲历有情有趣的阅读实践,享受儿童文化的熏陶,获得鲜活语言的飞扬。
关键词: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36-0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实验教材,有情有趣,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化气息。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不仅蕴涵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一 巧设情境,多维对话,促进语言的生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1.在表演情境中生成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语言描绘、动画等创设表演情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学生进入文本,在表演中强化对语言的揣摩,对情感的体验;在对话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语言。
如:《四个太阳》第二段写到“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学生熟读这段话后,就可创设表演情境进行师生示范对话:
师(戴上落叶头饰):小松鼠,小松鼠,黄澄澄的梨熟了,快来尝尝吧。
生(小松鼠):谢谢落叶姐姐,我最喜欢吃香甜的梨了。
2.生生表演、对话
学生全身心地在教师创设的生动的表演情境中触摸语言。从生生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仅理解了“邀请、尝、香甜”这些词,而且在语言实践中学会了正确运用。此时,学生的表达已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话实现文本语言的实践与再创造。同时,学生还感受着人际交往的热情与乐趣,享受着秋天丰收的喜悦。
二 亲密接触,朗读品味,丰富语感体验
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充分有效地朗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我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读”贯穿了始终,通过个别读、齐读、默读、小组合作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学生欣然走进文本,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学生把海水的绮丽、珊瑚的斑斓、海参的慵懒、龙虾的威武,特别是鱼儿的多姿读得有滋有味。学生在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思中丰富着内心体验与情感世界,吸收、积累着生动的语言,感受着语言无尽的魅力。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修改),要“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就语文学科而言,对于阅读,过去的认识大都集中在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等方面,但没有把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年的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的文章”,用理性肢解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抽象意义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则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从而实现语文学科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转变。在发展学生情感、提高语言水平的过程中,阅读是一种有效而且难以被替代的办法。学生对作品的有效的、身临其境的阅读,语言感悟能力不知不觉增强,同时也必然会对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影响。
三 开放阅读,重新定位,撑起学习阅读的支点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课堂,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撬起地球的“支点”。
总之,发展儿童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务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新课标语)愿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更具有语文味,愿我们在新教材这方沃土上,让学生亲历有情有趣的阅读实践,享受儿童文化的熏陶,获得鲜活语言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