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不佳治理混乱 半年10基金公司掌门人离职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位离职的总经理,有5位在任期间所在的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出现下滑或停滞不前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此话用来形容今天上任,明天就可能离职的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来说,也很贴切。
  2010年10月,《投资者报》曾以《管理2万亿市值的人》作为专题报道的封面标题,对60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群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之后,从12月开始,彼时在任的60位掌门人至今已有10位挂靴。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这10位总经理所在公司规模都是中小型(九成规模在100亿元上下)。从各公司公告看,大多在换届期离职,原因有个人及健康因素,也有因“水土不服”甫一上任就离职。
  而据《投资者报》记者调查,真实原因其实在于,不少基金公司总经理难以面对股东要求的管理规模、利润压力,以及公司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内耗严重所致。
  记者统计发现,这10位离职的总经理,5成在任期间资产规模下滑或停滞不前。在整个行业规模连续三年下滑的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评说,他们其实当了“替罪羊”。
  
  成绩不突出导致离职
  
  中小基金公司掀起一股总经理变动潮。
  从去年12月1日至今年5月初,益民祖煜、天治刘珀宏、华富谢庆阳、天弘胡敏、民生加银张嘉宾、金元比联易强、万家李振伟、长盛陈礼华、国海富兰克林金哲非和申万菱信毛剑鸣相继离职。
  “离职大多与其在任期间的业绩有直接关系。”分析原因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据《投资者报》数据,在任期间,这10位总经理所在公司总资产规模缩小的分别有益民、天治、万家、国海富兰克林、申万菱信。
  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上述5家公司总资产规模分别为61亿元、40亿元、133亿元、169亿元和125亿元。
  民生加银张嘉宾、金元比联易强均为所在基金公司的“开山元老”,公司一成立即任总经理,目前规模分别为31亿元和10亿元,在任期间总规模并无明显增长。
  而陈礼华所在的长盛基金,虽为第一批成立的“老十家”公司,其资产规模与同期成立的华夏、嘉实、南方相去甚远,截至一季度仅388亿元。
  


  对基金公司而言,规模即意味着利润,而规模增长是股东对管理层最直接的考量指标。
  “正如总经理对基金经理提出末位淘汰一样,董事会也会对总经理提出类似的要求。在整个行业规模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一些总经理其实当了替罪羊。”一位基金公司高管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公募基金行业资产规模持续缩水,由2007年高峰时的3万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4万亿元。
  
  治理混乱引起离职
  
  近年来,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小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也越来越频繁,10位离职总经理中,益民、天治的总经理任职均不满一年。
  天治成立于2003年,成立8年来,已有3位总经理离职,依次是屈年增、祖煜、刘珀宏。刘珀宏上任时只有32岁,创下国内公募基金史上最年轻总经理纪录,到天治前,他为海富通基金公司总裁助理。
  然而,其刚登台,就谢幕。
  2010年4月27日上任,12月1日刘珀宏就辞职,在任仅7个月。刘珀宏上任初曾表露要用2至3年使天治总规模扩大到300亿元以上,但业界流传,在“吉林帮”统辖下的天治,“外来的和尚”难念经。
  刘辞职后,赵玉彪辞去董事长接任总经理一职。2009年8月,祖煜辞职至刘珀宏上任期间,赵玉彪就曾代任总经理。
  任职不满一年的还有益民总经理祖煜。2009年,祖煜在天治当了5年总经理后,匆匆赴益民救火,其命运与刘珀宏如出一辙。
  以公告日期来看,2009年12月上任,2010年12月离职。祖煜离职时,《投资者报》曾做了《益民基金两度整改未改业绩困局》报道,详细披露了从2008年底至2010年中,北京监管局先后两次发函要求益民就公司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进行整改,而这些问题,或是引发祖煜离职的原因之一。
  
  Link
  记者手记
  
  其实,基金公司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好股东。
  很多基金公司长不大,主要原因是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耗所致。眼光短浅的股东,把基金公司规模增长作为其考核的主要指标,实际上,对于一个受投资者委托管理资产的行业,规模是建立在持续良好稳定的业绩以及广大持有人的信任上。
  为了迎合股东的“目光短浅”。有些总经理要亲自出马卖基金,而这可能远没有总经理亲自出马管理基金来得实惠。
  根据记者统计,2001至2005年期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7成以上是在2006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彻底脱贫的,从这个意义上,基金公司当前急需要做的是,把心收回来。加强投研投入,完善管理体系,认真管理好现有的旗下产品,等待在下一个牛市中破茧成蝶。这才是股东应该对总经理提出的现阶段要求。
其他文献
投资考量的因素就是人、技术、市场    《投资者报》:你如何看待投资圈内的竞争?比如大家都去争抢一个项目、拼价格?  初家祥:现在很多人做投资都是追寻主流目标,这也不能说不好。但如果一个项目大家都很密集地在看,就不可避免有竞争,但是我认为vc是不应该竞争的,我们不是做销售,我们是助人兴业,没有人跟我说你跟我要竞争,我要帮助他,这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一个案子大家都应该理性地去看,只要有价格上的竞赛,就
期刊
可转债拥有股债双重属性,能灵活兼顾股市和债市两大市场,比较适合目前波动市场投资的要求。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将于近期发行,这是市场上第5只可转债基金    对可转债,几乎遇到的每位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都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今年很看好。随着可转债市场快速扩容,公募基金也掀起了一股抢食高潮,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发行以可转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  据悉,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将于5月16日发行,成为市场上第
期刊
产品和渠道竞争激烈,行业人才紧缺,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都是新基金公司面临的难题    如果13岁的基金业可以用年轻形容,2010年7月至今新获批的4家基金公司,可以说是行业的“新新人类”。  但基金业的4位新成员——纽银梅隆西部、浙商基金、平安大华和富安达,诞生环境并不乐观——基金业良好形象消失,管理规模长期滞涨,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消褪。  在管理费与规模决定生死的行业发展背景下,这些“新兵
期刊
Property 地产    变化]保利4月“一升一降”  ■5月10日,保利地产公布了其4月份的销售数据。不同于万科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的双双微增,保利地产这两项数据在4月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当月实现签约面积49.5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0.28%,但签约金额却出现同比大涨,达到了66.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41%。  有地产分析人士认为,保利地产这种“一升一降”的局面,可能是4月
期刊
光大证券对《投资者报》确认了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传闻为真,目前正在走审批程序,并表示有信心获得通过    国内资产管理业务正大踏步发展。  一方面,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放开,新的基金公司接二连三地出现;另一方面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也在纷纷建立。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光大证券已经向证监会提出申请,将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批复。  光大证券品牌公关部门也向记者确认了消息:“光大证
期刊
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做什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现在的工作如何与你的人生规划相结合?    《投资者报》:银华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连续5年稳定在行业第5至10位之间,什么时候有望迈入行业前5?  王立新:什么时候达到?不知道,顺其自然(微笑)。  我们内心确实有目标要做大一点,因为做大了才会有影响,才能为更多的人服务,但不想将排名看成唯一的目标,做大了,肯定说明投资者认可你,这是一个基本逻辑。如果你各方
期刊
基金公司的大佬们,不止一人曾公开声称,十年后中国将涌现万亿级的基金公司。与那个遥远的目标相比,过去的成败不算什么,关键是对成败要有所思考和感悟    做一名称职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可不简单。上要对得起股东,下要对得起持有人,内要稳得住军心,外要撑得住场面。  这是一份体力活儿,更是一份脑力活儿。东跑西跑、加班加点乃至推杯换盏,没个好身体,不行;同业竞争、规模变化、基民怒吼,没有超强的抗压能力,更不行
期刊
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产品业绩,易方达和银华都走在同龄基金公司的前列,宝盈和长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    易方达、银华、融通、长城、宝盈,已经10周岁了!  在这10年里,它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成长,可是“身高”却大不相同。  它们是行业内第二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与华夏等“老十家”一道走在行业的前列,让投资者在更早的时间了解基金领域的专业理财知识。这些先行者,为后来的40家基金公司做出了尽责诚信的榜样。  
期刊
在美国抢滩全败的原因在于不透明,华为不反思此点则永无定日    4月的《财富》杂志正式发布了“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榜单,华为的CEO任正非第五,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家。之前华为公司也发布了2010年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预期1852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238亿,同比增长30%,净利润达12.8%;其业绩源自海外市场的显著增长以及电信网络、全球服务与终端业务部
期刊
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做一个综合理财服务商,在王立新看来可能是公募基金未来的一条路    第一次见到王立新,是三四年前银华基金公司主办的一次大型投资策略报告会上。他A站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宴会厅的门口,礼貌、安静的和陆续进入的来宾逐一交换名片。换完之后才知道,“哦,原来他是银华的总经理。”  平和、随和——是对他的第一感觉。之后才知道,这也是银华员工对他的评价。  王立新认同此评价,但他也向《投资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