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木古郎草原追寻“小飞”的足迹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小飞”11月1日返回地球,预定落点跟神舟系列一样,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10月27日,按照社领导全媒体发布此次事件新闻的筹划部署,内蒙古日报社抽调蒙文报、汉文报及《北方新报》6位记者组成全媒体综合报道小组前往采访。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也是一个报道受限的新闻事件。因为飞行器落地这样的报道采访受限,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到达现场,6个人能不能全部进到现场,是考验我们报道组各方面能力的大问题。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记者分成两组,一组在乌兰花等待证件,一组跟随执行本次飞行器降落部分安保任务的某单位采访,跟着他们往现场走。这样,不管哪一组先到达现场,都能够采访到第一手新闻。
  我们分组时发现,尽管有6个人,人员还是不足:不是人头不够,是每个人具备的素质不够全面,特别是专业摄像人员急缺。要保证每一组都有文字、摄影和摄像是做不到的。我们专业一点的、曾经搞过摄像的记者只有一个人,而且拿的也是照相机,不是摄像机,而且没有长焦镜头,所以分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摄像就成了问题。经过讨论,蒙文报的一位同志的照相机也有不错的摄像功能,那就只有她了。但是她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照相机的摄像功能,专业摄像只好给她进行了临时的摄像培训。
  因为对摄像心里没底,采访也有不确定性,即使能到现场,因为有管制,谁能够“闯”到最前面都不确定。我们临时开会设定了预案,如果都能到现场,能打出配合战,那最好;如果不能,那不管是谁进到现场,“闯”到了最前面,都要当成报社只派了你一个人,你要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回去,包括文字、照片和视频。因为设备所限,先不考虑视频效果,当紧的是要有东西拿回来。好在每个人都有相机,都有手机,这一点就有了保障。
  前期采访,我们发回大量关于安保工作的照片,发回稿件1篇,报社都通过报纸、网站、微博等进行了全媒体发布。由于视频素材有十几个G,网上传了一夜都没传回来,最后我们托大巴车司机把这些素材捎回了报社。
  这次全媒体新闻实践,飞行器返回现场的采访应该说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因为定位准确,本报记者是首批赶到现场的记者,当时警戒线还没有拉起来,搜救人员也没有几个。所以本报11月2日报纸4版发的一张照片天空还是黑的,“小飞”的周边还没有人,包括搜救人员还没到跟前,那张照片应该是独家的第一现场。
  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先进入的那辆车上只有我和蒙编的一位文字记者,虽然我们经过了临时的摄影培训,但毕竟不够专业,对摄像设备运用不好,镜头一个是晃,一个是焦点不准,现场出镜的画面根本没法用,反倒是我们在现场用手机拍的视频画面派上了用场。另外,因为现场信号屏蔽,无法传输。我们虽然拿到了第一现场,但发布还是比新华社晚了很多。
  本报另一路人马赶到现场后,有了专业摄像,我们进行了现场出镜。
  按照社领导叮嘱,要做出特色。我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是:从内容上跟新华社稿件有所区别,着重现场描述;形式上创新,我们想到的办法之一是买了两件蒙古袍出镜,加强民族特色。
  从发布时效来讲,微博、蒙汉文网站、手机报、纸媒都发布很及时,做到了全媒体发布。到11月4日下午,新浪、腾讯、人民微博共发本报“小飞”原创内容36条,包括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等,其阅读量近15万人次,转发、评论、点赞1221人次。内蒙古新闻网本报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5日上午已有2万多人。正北方网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7日累计达52288人次,《阿木古郎草原,晨曦中迎接“小飞”归来!》单条报道正北方网点击量近2万人次。报纸则通过11月2日蒙汉文均整版推出“小飞”回收现场文图的形式进行了发布;《北方新报》由于11月2日没有报纸,在11月3日整版进行了文图发布,效果都还不错。
  通过这次报道,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对全媒体报道重大事件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解放双手有助于采集更多全媒体发布的内容
  本次采访我们的体会是,全媒体跟我们之前理解的有偏差,最重要的还不是设备多么专业的问题,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譬如,我们现场拿比较专业的相机拍摄的视频,因为掌握不够熟练,反倒不如手机拍摄的东西可用,而且传输也是手机最为方便快捷。在突发事件新闻要求第一现场、迅速传播的条件下,拍摄短视频,用自己顺手的设备(譬如手机),完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和传播所需要的效果。
  这次采访,要求每个记者尽量能够身兼文字、摄影、摄像多个职位,这就要求,尽量解放自己的双手出来。
  很多记者喜欢用手拿着手机录音,这就影响到你照相、摄像的任务。所以,这次的经验是,我们在对录音声音的质量要求不那么高的情况下,录音设备可以尽量配备能挂在脖子上的,完全能够达到记录的功能;相机有带子也可以挂在脖子上。这样,手就可以随时腾出来拿手机、相机拍视频、照相,也不耽误现场提问采访内容的记录,可以省去手写记录采访内容的过程,一手拍摄、一手照相也可以做到。
  我们给内蒙古新闻网传了3个现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新闻网的同志说画面很好,但是现场的声音有一些不合适播出去,需要处理,所以,我们一路奔波到有网的地方传回的第一现场的视频,当天只播了一个“小飞”起吊的,“小飞”落地第一现场的视频几天后才播出去。这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场记者的全媒体意识不够强,没能提供更多不用剪辑制作就能播出的视频内容。
  新闻网的同志给提了几个建议我觉得很好,譬如拍摄时可以顺便配上记者现场的同期解说,这样观众能看得更加明白;要避免现场出现不符合播出规定的声音,这样可以不用后期处理就能放到网上,加快传播速度。
  我们以前理解,就觉得视频是只有摄像和文字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事实上,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果现场只有一位记者,也可以独立完成文字、图片、视频报道。可以边拍摄边自己介绍这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腾出手来发回手机报短讯,再进行现场拍照,深度文字之后再做。虽然紧张一些,也可以做到。这些体会,是我们回来后跟视频后期制作人员沟通时才体会到的。所以,通过这次報道,我们觉得对记者全媒体意识的培养和简单的摄像常识的培训很重要,我们感觉经过简单的摄像技能的培养,每一位记者都应该能够达到全媒体记者的初步要求。   必要的装备不可或缺,否则新闻的时效和深度会打折扣
  本次采访最遗憾的是:采集到了第一现场的新闻,但是因为信号所限,没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现场观察,新华社是通过卫星电话等设备,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了出去。
  本次采访,我们虽然是本报历次飞行器落地采访人员和装备配备最强的一次,有两位比较专业的摄影记者,有专门的摄像人员,有两辆车,但是依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有些必需的装备还是欠缺,譬如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的车辆和相机的长镜头。
  我们分了两组人员,江岸采访小分队那一组的车跟着新华社的车跑,跑不多远就跟不上,被甩掉了。司机说:“草原路咱们的车速度上不去。”
  还有就是长镜头,因为这次采访是有警戒线的,警戒线一拉起来,就只能在警戒线外拍摄了,这个时候没有长焦,视频画面和照片的效果就受限。
  此外,摄像记者总结,如果采访队伍中能配备一台便携式的编辑机和相应的视频编辑人员,视频发布的速度就可以更快一些。如果能够有一个收音的话筒,声音的效果也会好一些。
  前后方需要无缝连接,统一取稿平台有助于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和效率
  本次全媒体实践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就是:前后方配合对提升传播力太重要了。
  譬如前方前期的一个视频,素材通过大巴车捎回报社后,后方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11月1日凌晨还在加班进行加工。“小飞”11月1日6点多落地,前期准备迎接“小飞”的视频必须在这之前发布,否则就失去了新闻性。到1日凌晨一点多,第一个视频放到了网上,我们前方记者才松了一口气。后方同志加班加点,我们前方非常感动,也更有工作动力了。
  11月1日凌晨,我给负责本报官方微博的春芳打了招呼,说可能会很早给她发东西,让她有个熬夜等待的心理准备。春芳就一直都在线,跟我们一样一夜都没好好休息。但因为着陆场没有信号,发回现场图片是从着陆场出来了。一出来,微信上就看到春芳在问有没有文字和图片,記者们特别感动。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赶紧发稿。还有就是本报出报部、内蒙古新闻网、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都和我们的前方记者一起加班。我们的文字稿件晚上一两点了,传给新闻网,立马就上了;发回的视频,除了没有条件剪辑的,也第一时间上了。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11月2日凌晨加班到两点多做出了视频,视频新闻做到了和报纸新闻同一时间发布。
  这次采访几位记者一致的感受是:一个统一的平台很重要。我们这次组队采访由吴海龙总编辑亲自统筹,前方记者、后方出报部门、网站、网络视频、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通力协作,打出了有力的组合战,虽然赶上周末,但是大家全体加班,没耽误新闻发布。
  从长远看,如果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记者们都把文、图、视频传到这个平台,加急的标上加急,由统一的人审核,通过的就放上可用稿件平台,各个媒体都可以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生成,这样发布新闻,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也就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这种状态应该更加接近全媒体新闻生成、发布的常态。
  我们感觉,从长期来说,全媒体采访、写作、发布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和考核体系再造来达到长远的目标。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实力,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推进转型和升级,加强精品期刊的打造,文章认为应由七个方面去努力:品牌、内容、队伍、创新观念、专业程度和农业化平台建设。  关键词:精品期刊 创新 竞争力  作为创办30多年历史的专业期刊,《现代农业》杂志立足内蒙古,以打造专业精良的农业科普杂志为宗旨,以新闻出版业的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品牌、内容、队伍、创新观念、专业程度和农业化平台建设上同时发力
期刊
从事电视新闻的人都知道,一篇好的电视新闻作品,只凭画面加解说是远远不够的,完整的现场同期声、背景声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无论是在拍摄会议、典型、系列、连续报道还是一些突发事件,记者在完整拍摄事件发展过程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打开机身话筒将现场同期声记录下来。因为电视新闻有了同期声,才有了生命,才有真实感、现场感,才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反之,干巴巴的画面加上解说,新闻就会索然无味,电视新闻的优势就不
期刊
新闻敏感度是记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的价值的能力,是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的一种特殊的工作素质。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记者职业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业务能力。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而一个没有新闻敏感度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就如同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道理放之新闻界皆准。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而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中城市出现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热潮。如今,新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媒介融合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的都市类报纸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应对挑战,走出一条媒介融合发展之路?本文以《北方新报》的微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内蒙古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希望能为内蒙古都市报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媒介融合时代内蒙古都市类报纸面临的
期刊
一、《内蒙古日报》发稿的总体要求  《内蒙古日报》前几年提出“三服务”的办报理念,即:“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各级地方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服务。”这就是说《内蒙古日报》所刊登的新闻稿或宣传稿,时刻要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与自治区的大政方针相合拍,主旋律是积极的、健康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我们所采写的新闻宣传稿件,其内容都要贯穿和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期刊
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是和受众距离最近的一个媒体,贴近民生、服务大众是它的宗旨,也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石。呼伦贝尔市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开播10年来,始终在反映社情民意、进行舆论监督,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设连心桥等方面不遗余力。正因如此,节目热线不断、热度不减,让“听众来访”成为了此节目的一大特色。如何面对各类听众来访,解决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发挥“减压阀”“连心桥”的作用,
期刊
记者:请您简要谈谈传统媒体的历史。  方汉奇:报纸的历史最长,在中国,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北宋时期开始的“邸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报。同时期先后在开封和杭州两地出版的民办的“小报”,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此后的1000多年,基本上是纸质媒体的天下。1922年,我国才有了广播电台,东北的哈尔滨、华东的上海是最早有广播电台的地区。但是受发射功率的限制,开始的一段时期,收听的范围只局
期刊
摘要:媒介融合一直受到国内外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媒介融合发展的理念,发现在媒介融合初期,除关注网络技术对媒介业务和结构的改变外,国外学者的关注点还有:跨区域的传播立法、批判取向的公民新闻研究、媒介內部人员对融合的认同度等,这些领域国内相关研究都很少涉猎。云计算技术出现后,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的视角从“技术可能性”转为“人的主体性”,关注点包括,通过实验法找出人的个性特点与媒介管制接
期刊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于海东撰写的《乌达区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2014年7月1日第五版)一文,是一篇优秀的工作类报道。对于工作类报道任务集中的党报记者来说,此消息无论是立题角度、导语选择,还是结构的摆布,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标题取向——工作指向的群体  标题是读者投向媒体的第一着眼点。新闻能否得到有效传播,标题几乎起决定性作用。所以,邓拓曾说过:“谁给我作一道好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芬兰科学家博纳斯·李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进入新世纪,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也为传媒业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  很多人可能记忆犹新,在广播、电视出现前,报纸作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最重要工具时的辉煌。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格局就被打破,无线电广播的发明和使用在对外宣传史上打开了崭新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