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精准手术矫正问题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较为常见,而以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散光并未得到精准矫正,严重影响术眼术后的屈光功能和视觉质量。术前精确测量角膜散光的大小和轴向是白内障屈光手术术中确定角膜切开位置或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关键。联合应用IOL Master计算IOL球镜度数、利用Pentacam测定全角膜曲率、采用VERION导航系统可提供精准的术前检查数据和良好的术后效果,使得白内障术中可以通过改进手术切口、弧形角膜切开和植入适宜的Toric IOL来矫正角膜散光。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联合白内障超
其他文献
后发性白内障,即后囊膜混浊(PCO),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视力的再次下降,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PCO的发生机制研究是提供其防治靶点的主要环节。PCO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机制与PCO形成有关,此外研究也证实与PCO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在PCO的发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白内障术后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可激活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内
视网膜变性疾病可引起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最终可致盲。对于罹患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相关疾病的患者,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地替换这些细胞的方法进行治疗。神经干细胞(N
近年来,众多的眼屈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探究眼屈光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大量眼成像技术及分析系统孕育而生,并被应用于眼屈光问题,如近视、老视等的机制探究以及全眼的生物参数测量等方面。伴随着实验室研究的进展,眼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在眼科各领域中广泛应用。眼成像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眼屈光研究至关重要,其发展应以"在体无损、客观精准"为基本需求,向着"实时动态、智能化分析"的发展方向,以实现"
眼遗传病是一组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眼部疾病。2018年4月27日在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http://www.omim.org/)中以"eye"作为关键词搜索
给出了交错二项式系数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定义,得出了它通解的形式,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彻底解决了它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几个实例说明了交错二项式系数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
讨论有耗介质TE波时域棱边有限元方法,导出电场矢量波动方程边值问题的弱解形式,应用棱边基函数给出单元矩阵方程,通过组合获得时域全域矩阵方程,详细讨论棱边有限元组合中符
眼内肿瘤对患者视力,甚至生命有严重影响,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早期正确诊断可以指导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保留眼球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有用视功能,甚至挽救患者生命。我们从事眼内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是近年来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进步而提出的新概念。眼底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扫频源OCT在扫描速度、深度、扫描模式以及扫描软件方面的突破,克服
随着慢性病逐渐成为我国人群健康的首要威胁以及大众对眼健康质量要求的迅速提升,眼病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模式必须尽快转变,即应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和前瞻性的人群队列研究,在具
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致盲眼病,降低眼压仍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但一些患者眼压虽然得到合理控制,视神经损害却难以恢复,甚至持续发展,因此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和视神经损害的防治研究一直是近年来青光眼治疗研究的热点。最近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尽管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机制已得到阐明,但是鲜见证据充分的、有确定疗效的临床研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