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历史学科能力培养进行的四步解题法例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刊文梳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很具指导性。历史高考“考核目标”依然是四项能力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何落实这四项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释事物 论证探讨问题 四步解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112
  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的体会和经验,试举例分析如何运用材料解析题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 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6分)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信息。这里指的是发现、收集有效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表信息等,完整准确理解、鉴别、综合分析信息。首先,让学生粗读材料,划分材料层次。不一定按句号划分,应按材料本质类别划分。引导学生找出关于秦朝统一度量衡这项重要措施的有关实施状况,材料有三种记载说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权铭文记载、出土秦简记载。其次,让学生精读材料,扫清材料阅读障碍。关于以下关键名词,师生探究得出解释。一甲:一副铠甲。工室:秦简整理小组注释为“管理官营手工艺的机构”。再次,让学生概括归纳有效信息。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去粗取精,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可知:工室由政府设立,并由政府任命官吏管理的制造器物的机构,秦朝设置比较普遍; “县及工室”暗示一定程度上是并列的;统一度量衡的实施情况是比较复杂的。第一步训练学生往往没有耐心,粗枝大叶,因此就要在“读”上下工夫,读懂读透材料,教给学生读题审题的基本方法,以便其获取和完整准确理解信息。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头脑“记忆库”里的相应知识与题目建立正确联系,实现两者无缝对接与迁移。首先,要求学生抓关键词,解释分析含义。啬夫:秦汉地方基层官员,执掌收取赋税。再结合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第2课中的“历史纵横”分析理解。其次,获取材料信息,激活原有知识体系,与材料问题联系起来,提升思维速度与品质。学生阅读材料得出要旨:为保证赋税收入,制造标准度量衡器。引导回忆课文知识:秦朝为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有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有保证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便利,清除地方割据等积极作用。那么由材料“赀官啬夫一甲” 说明秦重视军事装备,同时想到秦“重农重战”的治国思想。第二步训练中,学生往往看到题目无从下手,无法调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导致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适当构建知识网络,重视训练,顺利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
  第三步:描述和阐释事物。首先,描述的不是漫无边际地罗列内容,而是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所谓阐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能力目标”。其次,据第一步中关于秦统一度量衡的三种说法,依次将描述和阐释具体化,组织第(1)问答案如下:文献记载秦统一度量衡的法律规定;秦权铭文记载,中央丞相总体负责度量衡统一;秦简记载县级和基层官员每年负责校正度量衡,并规定误差和惩罚标准。在组织答案中,学生暴露问题太多,如历史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牢,语言表述专业性差,对问题缺少分析等。为培养此项能力,就要引导、鼓励学生观察事物要细致全面,表达清晰简洁。
  第四步:论证和探讨问题。首先,论证和探讨是对学生创新层次的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前三项能力基础上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批判、借鉴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观点一定要有清晰的表述支持,表述一定要以观点为灵魂,有内在逻辑联系。其次,本题第(2)问就是让学生论证和探讨历史求证方法——双重证据的方法。材料中《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统一度量衡一笔带过,人们因无法了解秦朝这一重大措施自然疑问丛生:统一度量衡是真的吗?实行了吗?如何实行?然后秦权铭文与秦简记载详尽充实,使人豁然开朗。所以,本题立足点不在于是什么,而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办”。行文至此,可归纳、概括第(2)问答案如下:文物可印证文献;文物可补充校正文献的记载。在以上训练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观点不明确,论证方法不合理,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应该使学生会运用一些基本论证方法。再次,关于本题还可以拓展到如下内容:如对有关人员的惩罚标准我们想到秦朝“严刑治民”的法家思想,材料内容联系到现实,就是质量管理的古今思考。从更远来看,也可引导学生思考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的违法犯罪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将违法犯罪教育融入知识点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坚决抵制违法犯罪,从思想上杜绝犯罪案件的发生。  [关键词]违法犯罪思想教育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60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对学生知识上的引导,更多的是对学生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入学校课堂,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多媒体技术和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创设政治教学的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眼界。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政治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68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备都在
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发展,提倡进行新式的教学,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成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把握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使学生从改变的授课方式中真正学到
针对质量特性为轮廓(profile)的输出响应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满意度函数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相结合的Linear-profile优化方法。首先利用两步建模法拟合响应模
[摘要]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对促进学生思维成长具有现实意义。课堂教学设计时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重要支撑;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知的机会,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采用模拟实验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宜体验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实践认知。  [关键词]高中生物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常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