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它直接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甚至影响到几代人。教学管理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的反思,适应社会的要求,人的发展的需求。多年来,我校所采取的教学管理模式,或多或少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数”管理。2.“规章”管理;3.“印象”管理;4.“考核”管理。以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新课程呼唤科学公正人性化的评价管理。为此建立新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我认为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上级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所需求的。如何建立这种多元评价体系,我以为所有的管理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多角度多渠道的使教师获得教师课堂教学的信息,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逐步使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最关键的问题。教育管理机构要构建一种多元对话制度,促使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自己。
  1.教师和教师对话。培养能自我发展的老师。牛津大学有一个喝下午茶的惯例,就是学校免费为教授们提供下午茶,其目的是为了教授们有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还可以加强不同的研究领域的信息了解与整合。这种宽松的环境容易使人进发出灵感和创造的火花,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就是在那里得到了灵感。新课程强调整合教师的智慧,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这样,学校的日常教学研讨要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要有学术研究的气氛。如何创造这种气氛?管理者要精心策划。
  笔者所在学校原来教研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教务处老师每次都非常辛苦的去等老师们签到,其结果还是有不少老师无视这种管理,请假的有,聊天的有,改作业的有。后来我们改进了管理方式,出台了“中心发言人”制教研活动,开展“课例展示”“教材研讨”“理论学习”“一周教学自我评价”等专题形式,定期进行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一周教学自我评价”要求教师写下一周来零散的、点滴的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把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予以同行分享。这样,在学中用,在用中思,在思中悟,教师们就能够快速的成长。
  2.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培养真正能让学生收益的教师。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平等对话,强调师生的交流、合作。教师不仅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有个性的学习等等。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乐于与学生交朋友。如何让教师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实现渗透这些教学理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教师信箱等形式多渠道的使教师从各个角度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打造一条师生良性沟通的“绿色通道”。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讲真话,讲实话。从评教的目的、态度、语言等等方面要求学生以一个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评价。评课不是为了挑老师的刺,打击对自己曾经有过严厉责罚的老师,而是为了激励教师“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
  经过对学生的一番事前思想教育,我们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评价,如:“老师,你的板书能不能清晰一点,这样你的可就很完美了。”“老师你的课堂很精彩,可惜有时节奏快了一点。”“老师,我们多么希望看见您美丽的笑脸。”这些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确实能对教师有很大的促进。我们要求培养真正能让学生收益的教师。
  3.教师和管理者的对话。培养有积极教研教改意识的老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平时深入教学一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课。以前管理人员听课总是以领导者的地位居高临下的评课:搜集、挑拣教师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以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经验模式对教师的课堂下定论。
  在课改的今天如何听课评课,显然需要改变。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转变:从评课的身份看,不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而是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从评课的目的上看,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研讨,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让教师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改之中;从评课的态度上看,与教师和平共处,多采用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摆正心态,共同商量,而不是一言堂,我说了算;从评课的语言看,以肯定为主,体现出研讨的气氛,如:“你认为这节课怎么样?…你想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备课前你为学生的学是怎样设计思路的?…你觉得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原因是什么?”;从评课的方式看,先让教师自己谈感受,领导再从他们的自我评价中解决观念、方法等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明显感受到这种深入教学一线的评课,既让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放下了思想包袱,能真正敞开心扉,乐于交流。又能让老师从“领导者”那里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这对于教师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系福建龙岩十中副校长)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引入PPP模式对提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意义。作为一种新型政社合作模式,PPP既契合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内涵属性,又具有在农业生产托管中应用的基础。文章客观分析了在农业生产托管中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效应,提出在农业生产托管中,应该整合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同时加强PPP模式技术支持、防范农业生产托管风险等对策措施,为在农业生产托管中推广和应用PPP模式提供可参考依据。
南宋书院与南宋书院记密不可分,南宋书院的类型、功能、性质、创建目的、繁荣原因决定了书院记的命名方式、内容选择、情感表达、作者构成以及时空分布.南宋书院记对于南宋书院的依附性以及实用性品格,深刻影响了南宋书院记的文体特征、创作范式.南宋书院记的创作深受宋代学记的影响,具有形态稳定、议论正大、文风古肃的体制特征,但是内容选择、书写策略、情感基调的偏异最终决定了书院记与学记的分野,两者各有其边界,不能混为一谈.文人士大夫与理学家构成了南宋书院记创作的两类群体,与之相应,南宋书院记也具有两种迥异的创作范式.一种是
后殖民小说发端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在后殖民时期,移民作家因时代所赋予的新的身份而处于一个痛苦与迷惘的困境中,他们在多元文化的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历史性的。同时多元文化意识所造成的移民作家世界观的扭曲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阎连科与卡夫卡在权力书写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指向权力和生存,权力的隐性运作通过写作呈现给公众.这并非偶然,而是与两位作家所接受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在卡夫卡的《城堡》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中,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权力息息相关.通过人的外显可以在小说中寻得内隐的权力.结合福柯的权力理论,探寻卡夫卡与阎连科展开权力书写的艺术手法、权力在中西文化语境下的形态内涵、人性在权力场中的异化表现,以此呈现卡夫卡与阎连科对人类生存的关照与反思.
双雪涛的“东北”叙事以“新东北作家群”的集体写作在文坛中亮相并备受瞩目.他基于个人经验的“东北”叙事颠覆了主流叙事中的“东北想象”,让被遮蔽的历史与人得以浮出地表.而当下双雪涛文学书写中已然出现了与“东北”作别的情绪与转型的倾向.本文即从其创作文本的细部入手,探讨双雪涛“东北”叙事的价值与转型,兼及其提供的新文学写作经验及超越性意义.
作为石黑一雄的开山之作,《远山淡影》已展现出其独特的创伤书写风格.作者不仅通过想象叙事构建出对创伤记忆的表达性陈述,还构建了积极疗愈创伤的叙事策略.将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积极想象”运用于小说的叙事分析,有助于挖掘想象叙事表达和疗愈的双重功能,并由此追寻作家对人类精神福祉的人文主义关怀.
川端康成在文学作品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东方美学的优美画卷,其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优美描写,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川端康成小说东方美学集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多元叙事上,下面文章将重点从基于神秘叙事的东方生命观、基于符号叙事的东方传统美学呈现、基于忧郁叙事的东方物哀审美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以及历史上人口迁移流动情况的复杂,导致了东北地区语言接触现象十分频繁。本文从语言接触类型与演化机制的角度对东北地区的语言生活状况加以研究和探索。运用语言接触的理论,从东北地区语言接触概况入手,分析东北地区语言接触的三种类型,即文化交流性接触,治化教育性接触和地缘性接触,指出了这三种接触类型的特点。同时提出东北语言接触演化机制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语言借用和语言转用。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行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借助一定的传输媒介,来帮助实现文化从传者到受者这一传播过程。为了彰显内蒙古的精神风貌、民族智慧及独特风情,进一步推动内蒙古民俗文化“走出去”,现对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传播问题和现象进行剖析,并探求在翻译与传播实践中出现失真、变味的原因,这对内蒙古民俗文化今后的翻译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二十七个春秋,当了二十七年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为师之本在于心。只有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才有收获,有所效果。我深爱这片沃土,爱融进了我的事业,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今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实施教材改革,实行新课程标准,回顾反思这一年的工作,汗水与泪水交织,忧思与欢乐并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的点滴体会。  一、走进家庭,体验亲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充满师爱的学习氛围,更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