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南京、香港汇聚到皖南的宏村,21世纪和民国时代影像的交错重叠,传统水墨效果与现代数码技术、静态照片与动态视频,周围投射和自我的回归,多样的元素、理念、表现形式等交织是宁港青少年微电影训练营的作品给观者的感受。本刊为您在随刊光盘中全面呈现这些精彩作品,虽然有些是初试啼声之作,但其用心和创意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才情。更多幕后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从老师和营员的文字中去了解,帮助我们走进如今年轻学子的丰富内心,建立起微电影创作的流程概念。让我们共同为这次微电影训练营喝彩,为这些独到的影像表达喝彩,为青春喝彩。
本次的宁港青少年微电影训练营是由教育部港澳台司主办,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体承办的对外交流项目。参加本次训练营的不仅有来自项目的直接合作方—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生,也同样包括了华东地区各大高校的师生。
本次训练营历时三周: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拍摄阶段与后期制作阶段。事实上选择理论课程的内容并不容易,因为学员的起点并不平衡:一部分学员已经接受过良好的影视方面专业知识的训练,从而具备了拍摄的基本能力;另一部分学员,尤其是若干跨专业选秀的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如何协调大家的学习进度,让每个人在理论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成了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最后我们的解决方式是将课程分散到每个任课教师手里,每人主讲一门课。在具体的课程当中并不要求老师将课程深入,但是一定要讲明个人对微电影这一艺术形态与文化现象的认知观点。这样在理论教学阶段不仅让大家对微电影有了直观的感官印象,也让大家在拍摄之前留下了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的空间。这种碰撞与交流很快在剧本的筹备阶段体现出来:虽然同处于大中华文化圈,但是宁港两地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方式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过这也让大家迅速建立起了合作的关系与友谊,为接下来的拍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将所有学员按照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由两名指导老师带领,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拍摄过程。宏村景区山清水秀,民风古朴,各小组的选题基本上也都围绕着“传统—现代”这一独特的戏剧文化冲突展开。最令我吃惊的是虽然大家普遍没有编剧的经验,也相对缺乏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从前期的文学剧本与分镜头脚本来看,大家的立意还是比较成熟的。各组的选题基本上都摆脱了束缚当下微电影创作已久的“都市—情感”模式,思路清晰眼光宽阔,这点很让人欣慰。
拍摄的过程自然是紧张又丰富的。正值7月酷暑,为了避开中午毒辣的阳光,学员们凌晨4点多就起床,拍摄到上午7点回来吃早饭,然后继续外出拍摄到上午10点回来补觉(也为了避开中午的酷暑),下午4点外出拍摄到傍晚7点回来吃饭。晚上有时候大家会继续拍摄到深夜;没有戏份的时候则会抱着笔记本讨论白天的拍摄结果。这些学员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程度也让我始料未及的。先前我甚至有点担心拍摄过程会变成走马观花的形式,目前来看这种想法实在多余。
幸好天空作美,从第三天起台风临近,便基本上告别了酷暑。临近结束拍摄进程也越来越紧张,中午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起来。阴天与多云的天气营造出相对柔和的光线氛围,让人感觉宏村不仅美丽,也开始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潘玉良》的剧本正好需要一个雨景,在大家天天求雨的召唤之下,最终淅淅沥沥的小雨如期而至,于是《潘玉良》开头那诗情画意的一幕终于出现,其效果让所有的人为之欣慰。
由于大家对于微电影制作的起点不一,在拍摄过程中犯错误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加以指导、纠正。最常见的拍摄失误莫过于曝光与焦点失误了。曝光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只需要老师耐心讲解斑马线的原理之后便很少再出现相同的问题。但是焦点失误却很难防范。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的拍摄,剧组成员很有限,加上演员每个剧组的规模都控制在8人以下,因此并没有给各组配备导演监视器。而本次活动所用的机型基本上都是APS-H以上的画幅,画幅大景深浅,稍不注意便会失焦。而此时摄像机上的“峰值对焦”提示往往无动于衷,应该是灵敏度不够所致。在客观的拍摄条件下对此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修改拍摄脚本,加强分镜头脚本的设计,尽量减少镜头内的场面调度,在拍摄固定画面之前用放大对焦的方式确认焦点位置,尽可能降低失焦的风险。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5位南京摄影艺术家协会的老师。他们都是业内的平面摄影名家,不过也没有微电影拍摄的相关经验。他们在活动中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两点:一是认真,这点主要体现在理论课学习与后期制作的阶段。摄影家老师做笔记时的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确实感染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老师与学员们。二是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这些老同志仿佛年轻了好几十岁,竟然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这些“老顽童”们与孩子们一起拍摄的影像也成了本次活动宝贵的回忆。而他们带给大家最多的是他们有过真正的农村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们给予了年轻孩子们太多的指导与启发。而“老顽童”们与年轻孩子们共同“出镜”的画面也成了彼此珍贵的回忆。
此次活动中,香港城市大学7名同学的表现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他们都在各个小组中担任了重要的工作:编剧、导演、剪辑、摄影、原创音乐等。获得本次活动多项大奖的《芥子》主要表现的就是一名来自香港的女摄影师来到宏村后的一系列经历及对她的感悟。该片从剧本的构思、制作、表演都能够体现出浓厚的香港风,这种感觉又跟宏村的民俗风交融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基本的文化冲突。结局里女主角决定用宏村人的生活理念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是香港同学的想法,他们对以宏村为代表的内地传统民间生活方式不仅持认可的态度,而且还很向往。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离开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那么就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一个角色来代替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吧。
本次的宁港青少年微电影训练营是由教育部港澳台司主办,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体承办的对外交流项目。参加本次训练营的不仅有来自项目的直接合作方—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生,也同样包括了华东地区各大高校的师生。
本次训练营历时三周: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拍摄阶段与后期制作阶段。事实上选择理论课程的内容并不容易,因为学员的起点并不平衡:一部分学员已经接受过良好的影视方面专业知识的训练,从而具备了拍摄的基本能力;另一部分学员,尤其是若干跨专业选秀的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如何协调大家的学习进度,让每个人在理论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成了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最后我们的解决方式是将课程分散到每个任课教师手里,每人主讲一门课。在具体的课程当中并不要求老师将课程深入,但是一定要讲明个人对微电影这一艺术形态与文化现象的认知观点。这样在理论教学阶段不仅让大家对微电影有了直观的感官印象,也让大家在拍摄之前留下了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的空间。这种碰撞与交流很快在剧本的筹备阶段体现出来:虽然同处于大中华文化圈,但是宁港两地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方式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过这也让大家迅速建立起了合作的关系与友谊,为接下来的拍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将所有学员按照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由两名指导老师带领,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拍摄过程。宏村景区山清水秀,民风古朴,各小组的选题基本上也都围绕着“传统—现代”这一独特的戏剧文化冲突展开。最令我吃惊的是虽然大家普遍没有编剧的经验,也相对缺乏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从前期的文学剧本与分镜头脚本来看,大家的立意还是比较成熟的。各组的选题基本上都摆脱了束缚当下微电影创作已久的“都市—情感”模式,思路清晰眼光宽阔,这点很让人欣慰。
拍摄的过程自然是紧张又丰富的。正值7月酷暑,为了避开中午毒辣的阳光,学员们凌晨4点多就起床,拍摄到上午7点回来吃早饭,然后继续外出拍摄到上午10点回来补觉(也为了避开中午的酷暑),下午4点外出拍摄到傍晚7点回来吃饭。晚上有时候大家会继续拍摄到深夜;没有戏份的时候则会抱着笔记本讨论白天的拍摄结果。这些学员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程度也让我始料未及的。先前我甚至有点担心拍摄过程会变成走马观花的形式,目前来看这种想法实在多余。
幸好天空作美,从第三天起台风临近,便基本上告别了酷暑。临近结束拍摄进程也越来越紧张,中午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起来。阴天与多云的天气营造出相对柔和的光线氛围,让人感觉宏村不仅美丽,也开始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潘玉良》的剧本正好需要一个雨景,在大家天天求雨的召唤之下,最终淅淅沥沥的小雨如期而至,于是《潘玉良》开头那诗情画意的一幕终于出现,其效果让所有的人为之欣慰。
由于大家对于微电影制作的起点不一,在拍摄过程中犯错误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加以指导、纠正。最常见的拍摄失误莫过于曝光与焦点失误了。曝光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只需要老师耐心讲解斑马线的原理之后便很少再出现相同的问题。但是焦点失误却很难防范。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的拍摄,剧组成员很有限,加上演员每个剧组的规模都控制在8人以下,因此并没有给各组配备导演监视器。而本次活动所用的机型基本上都是APS-H以上的画幅,画幅大景深浅,稍不注意便会失焦。而此时摄像机上的“峰值对焦”提示往往无动于衷,应该是灵敏度不够所致。在客观的拍摄条件下对此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修改拍摄脚本,加强分镜头脚本的设计,尽量减少镜头内的场面调度,在拍摄固定画面之前用放大对焦的方式确认焦点位置,尽可能降低失焦的风险。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5位南京摄影艺术家协会的老师。他们都是业内的平面摄影名家,不过也没有微电影拍摄的相关经验。他们在活动中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两点:一是认真,这点主要体现在理论课学习与后期制作的阶段。摄影家老师做笔记时的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确实感染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老师与学员们。二是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这些老同志仿佛年轻了好几十岁,竟然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这些“老顽童”们与孩子们一起拍摄的影像也成了本次活动宝贵的回忆。而他们带给大家最多的是他们有过真正的农村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们给予了年轻孩子们太多的指导与启发。而“老顽童”们与年轻孩子们共同“出镜”的画面也成了彼此珍贵的回忆。
此次活动中,香港城市大学7名同学的表现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他们都在各个小组中担任了重要的工作:编剧、导演、剪辑、摄影、原创音乐等。获得本次活动多项大奖的《芥子》主要表现的就是一名来自香港的女摄影师来到宏村后的一系列经历及对她的感悟。该片从剧本的构思、制作、表演都能够体现出浓厚的香港风,这种感觉又跟宏村的民俗风交融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基本的文化冲突。结局里女主角决定用宏村人的生活理念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是香港同学的想法,他们对以宏村为代表的内地传统民间生活方式不仅持认可的态度,而且还很向往。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离开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那么就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一个角色来代替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