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阐述当前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景观破碎化、水资源危机及综合管制方式单一等方面比较分析,揭示出苏北盐城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了盐城城镇生态空间结构布局的基本思路,以及结合盐城地区的生态绿地斑块分布、生态网络节点与生态廊道等分析,指出了较为优化的生态网络方案。
关键词:生态空间;生态恢复;生态网络规划;空间格局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D760101)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解析
(一)区域基本概况
本文选取的实证主体是江苏盐城,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并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有着得天独厚的滩涂、海洋资源,是一座有着很浓厚的海盐文化的城市。
其总体上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地貌,地势较低,海拔高度不足8米。境内有水稻土、盐土、潮土、沼泽土四类,其中水稻土占地面积最大,盐土次之,且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季风气候,因此,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不太适宜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盐城市内河流纵横交错,号称“百河之城”。城市中心还有大洋湾湿地,大丰片区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其中,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通榆河等是盐城主要的生态走廊和生态水脉。可以看出,盐城基本现状还非常可观,也有利于后续进一步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二)城镇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是指某区域范围内,除建设用地以外的绿色生态空间或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绿地和闲置空白区域。区域生态空间主要包括草地、水域、湿地、缓冲用地、旅游休闲用地、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等。
生态空间的作用是以对其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控制为主,衔接各个城市的郊区与城市的内部,从而控制区域发展连绵蔓延。功能上具有生物生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水土涵养、维持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旅游与休憩场所、美化区域与城市景观、隔离和缓冲有害环境因素的作用。
与生态空间同属一层面的还有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其他用地等,而生态空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城镇生态空间。然而,生态空间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与基础,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生产空间的同时,也有必要为当下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空间格局,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区域生态空间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混合扩张,边缘开发迅速
为了能够迅速扩大及提升城市面貌,各大城市往往都努力在主城的基础上再建新城。盐城也不例外,表现出由老中心区向四周蔓延扩散的态势,以南移东扩地推进发展,并通过建设外环路高架及各个商业圈,将城市设施服务半径逐渐扩大。区域内现状建设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盐城南部的大丰区、便仓镇、伍佑镇、步凤镇,东部的南洋镇,这些地区原来多以村庄、田地为主,而今,各类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已经从中心城区转向了外围的城郊结合部,区域内空间尺度增加、土地利用粗放、边缘空间深入开发程度不够、镇与镇衔接空间的设施廊道缺失等现象也因此出现。
(二)生态用地侵蚀,服务功能下降
城市中心区域的蔓延扩散,打破了原来用地平衡,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均覆盖在原有的农业用地或绿色植被或林地之上,原有城镇大片的生态用地不断减少,以至于城市生态环境碎片化。
盐城市城东区城市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农耕土地都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一直以来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也只能另找养家糊口的工作,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态用地的开发中,庆幸还保留了少量的林地、水域等其他类型,但由于城市用地增加,产业空间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污染排放量增大、热岛效应增强、生态失衡,保留的生态用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污水及废弃物随之增加,无法形成很好的自然进化与循环利用,从而破坏了生态服务功能。
(三)生态管治单一,保障体系薄弱
在城乡过渡边缘区,还有很多非建设用地或非开发地块,这些地块暂被荒废,无人问津,某些闲置地块被周边的居民用来当自家田地进行使用或遭其他因素蚕食。还有很多在住宅区周边的沟渠、河流、非公益林等,多是很多部门协同管理,这必然会导致后期管理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出现。从而,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稍弱,但更主要的还是需要完善针对非城市建设区的生态空间规划管理措施,从而明确各类生态要素的空间控制边界,严守生态防线,并依据一定的法律保護,对越界行为依法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
三、生态空间结构框架分析与优化
(一)生态空间框架多样性
盐城地处平原水网地区,虽河流密布,但很多小河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导致各片区的生态要素相互独立、零散分布。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广阔,主要反映在市域层面,城区以及片区层面的生态空间,其相关性和衔接性较弱。
生态空间结构框架就是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因自然地理、水文条件以及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模式。生态空间结构要素不同的组合模式下,可能会有多种结构框架。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所适宜的生态结构要素,并利用绿心、绿廊、环带等基本模型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叠加,最终形成一个较为优化的生态空间框架。结构框架可能是单一的某种结构模式形式,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式相结合,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提高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适宜的结构要素体系
生态空间格局应该包含生态连接带、生态敏感区、网状廊道和生态基底这四种结构元素。
生态连接带,顾名思义,是指连接生态空间且自然形成的带状形态廊道。从不同地形来看,带状连接纽带可以是河流、山体、河谷等,与其他的生态廊道所不同是它属于某区域自然的地理形态,一切结构规划与设计都要顺应这一自然廊道。盐城核心地及水源涵养区有蟒蛇河饮用水水源地、西塘河水源涵养区、大纵湖湿地风景名胜区、射阳河口湿地滩涂。缓冲区主要是一些河道带状空间和周边农业地区,并通过秦东河道、通榆河道、新洋港河道、射阳河道形成线型连接的河流型生态连接纽带。 生态敏感区,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斑块。盐城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区域内有大片的水域及绿心。因此,地处东部沿海的盐城市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一些镇、县级的农业生态开敞区、自然形成的森林绿心和大小型湖泊湖荡,分布在盐都、建湖和阜宁等地。城市开发建设时,常常人为预留出这样的农业生态开敞空间用来控制城市蔓延与改善城市密集区生态环境。这些集中的生态空间是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可以保证当地的丹顶鹤、麋鹿、水生植物等和谐共生,改善小气候,具有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屏障保护区。
网状廊道,不同于生态连接带。生态连接带所联系的是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的生态网络;而网状廊道则是连接各区域内的生态空间,将分散孤立、零碎的生态要素进行整合与连接。基于盐城现有的生态空间分析与定位,可以利用线型绿色生态廊道进行整合。比如,围绕湖荡、滨河、风景道路等建设绿色骑行道或湿地文化特色游步道,将散置的风景资源连接成“网”,使景观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生态基底也称之为生态本底,是生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要素类型。比如沿海东方湿地的盐城,湿地生态系统就可以看做是本底,它对其他生态景观的功能利用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生态系统有主导性的控制作用。在基本生态基底的基础上,利用廊道、斑块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链。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使城市建成区内生态基质、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等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建筑物前后左右及顶部进行合理绿化,最终使各个城市成为镶嵌于农区的生态斑块,以达到增强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等等。
(三)盐城区域圈生态空间框架优化
盐城城市圈确立“一廊五心多带”的区域生态空间格局。一廊,即维系东部沿海湿地整体格局的廊道,所有其他生态绿心或者湖泊绿地等都需要顺应这一主要的廊道。五心,即前文生态敏感区所提到的大片水域和绿地,分别分布在滨海、射阳、大丰的湿地绿心,以及大纵湖、九龙口等内陆的湖泊湿地绿心。通过这五个主要敏感区,建立沿海和内陆的生态联系通道,控制和引导市域内生态空间的整合。多带,即利用河流型生态联系带,从南向北形成七个河流生态联系通道,有灌河、苏北灌溉总渠河、射阳河、黄沙港、蟒蛇河、斗龙港、东台河。这些河道完全覆盖联系了生态绿心及生态港城,从而系统整体地保护了整个生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以湿地生态主导的空间格局。
四、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空间视角,通过调研发现盐城地区所特有的生态基底往往具有潜在的整合与利用价值。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根据生态环境可承受的程度,科学适度开发,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维护自然原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推进生态本底修复,恢复自然形态,以低影响开发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再次,多系统协调,加强基础设施系统的完善与修复。利用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来整合路网、河流、海岸线、公园及休闲娱乐等系统。最后,结合地域城市特色风貌,彰显地域文化,充分利用本土景观元素,形成具有文化特性的自然生态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03):6-10.
[2]冯珊珊.矿物废弃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契机[J].中国园林,2017,(05):24-25.
[3]王越.基于MSPA的城市綠地生态网络规划思路的转变与规划方法探究[J].中国园林,2017,(05)68-70.
[4]董兆等.地域生态技术的现代演绎——2017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竞赛获奖作品“风·巷”设计思考[J].设计,2017,(15):69-71.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关键词:生态空间;生态恢复;生态网络规划;空间格局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D760101)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解析
(一)区域基本概况
本文选取的实证主体是江苏盐城,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并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有着得天独厚的滩涂、海洋资源,是一座有着很浓厚的海盐文化的城市。
其总体上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地貌,地势较低,海拔高度不足8米。境内有水稻土、盐土、潮土、沼泽土四类,其中水稻土占地面积最大,盐土次之,且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季风气候,因此,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不太适宜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盐城市内河流纵横交错,号称“百河之城”。城市中心还有大洋湾湿地,大丰片区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其中,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通榆河等是盐城主要的生态走廊和生态水脉。可以看出,盐城基本现状还非常可观,也有利于后续进一步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二)城镇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是指某区域范围内,除建设用地以外的绿色生态空间或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绿地和闲置空白区域。区域生态空间主要包括草地、水域、湿地、缓冲用地、旅游休闲用地、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等。
生态空间的作用是以对其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控制为主,衔接各个城市的郊区与城市的内部,从而控制区域发展连绵蔓延。功能上具有生物生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水土涵养、维持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旅游与休憩场所、美化区域与城市景观、隔离和缓冲有害环境因素的作用。
与生态空间同属一层面的还有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其他用地等,而生态空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城镇生态空间。然而,生态空间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与基础,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生产空间的同时,也有必要为当下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空间格局,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区域生态空间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混合扩张,边缘开发迅速
为了能够迅速扩大及提升城市面貌,各大城市往往都努力在主城的基础上再建新城。盐城也不例外,表现出由老中心区向四周蔓延扩散的态势,以南移东扩地推进发展,并通过建设外环路高架及各个商业圈,将城市设施服务半径逐渐扩大。区域内现状建设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盐城南部的大丰区、便仓镇、伍佑镇、步凤镇,东部的南洋镇,这些地区原来多以村庄、田地为主,而今,各类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已经从中心城区转向了外围的城郊结合部,区域内空间尺度增加、土地利用粗放、边缘空间深入开发程度不够、镇与镇衔接空间的设施廊道缺失等现象也因此出现。
(二)生态用地侵蚀,服务功能下降
城市中心区域的蔓延扩散,打破了原来用地平衡,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均覆盖在原有的农业用地或绿色植被或林地之上,原有城镇大片的生态用地不断减少,以至于城市生态环境碎片化。
盐城市城东区城市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农耕土地都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一直以来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也只能另找养家糊口的工作,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态用地的开发中,庆幸还保留了少量的林地、水域等其他类型,但由于城市用地增加,产业空间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污染排放量增大、热岛效应增强、生态失衡,保留的生态用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污水及废弃物随之增加,无法形成很好的自然进化与循环利用,从而破坏了生态服务功能。
(三)生态管治单一,保障体系薄弱
在城乡过渡边缘区,还有很多非建设用地或非开发地块,这些地块暂被荒废,无人问津,某些闲置地块被周边的居民用来当自家田地进行使用或遭其他因素蚕食。还有很多在住宅区周边的沟渠、河流、非公益林等,多是很多部门协同管理,这必然会导致后期管理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出现。从而,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稍弱,但更主要的还是需要完善针对非城市建设区的生态空间规划管理措施,从而明确各类生态要素的空间控制边界,严守生态防线,并依据一定的法律保護,对越界行为依法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
三、生态空间结构框架分析与优化
(一)生态空间框架多样性
盐城地处平原水网地区,虽河流密布,但很多小河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导致各片区的生态要素相互独立、零散分布。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广阔,主要反映在市域层面,城区以及片区层面的生态空间,其相关性和衔接性较弱。
生态空间结构框架就是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因自然地理、水文条件以及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模式。生态空间结构要素不同的组合模式下,可能会有多种结构框架。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所适宜的生态结构要素,并利用绿心、绿廊、环带等基本模型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叠加,最终形成一个较为优化的生态空间框架。结构框架可能是单一的某种结构模式形式,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式相结合,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提高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适宜的结构要素体系
生态空间格局应该包含生态连接带、生态敏感区、网状廊道和生态基底这四种结构元素。
生态连接带,顾名思义,是指连接生态空间且自然形成的带状形态廊道。从不同地形来看,带状连接纽带可以是河流、山体、河谷等,与其他的生态廊道所不同是它属于某区域自然的地理形态,一切结构规划与设计都要顺应这一自然廊道。盐城核心地及水源涵养区有蟒蛇河饮用水水源地、西塘河水源涵养区、大纵湖湿地风景名胜区、射阳河口湿地滩涂。缓冲区主要是一些河道带状空间和周边农业地区,并通过秦东河道、通榆河道、新洋港河道、射阳河道形成线型连接的河流型生态连接纽带。 生态敏感区,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斑块。盐城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区域内有大片的水域及绿心。因此,地处东部沿海的盐城市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一些镇、县级的农业生态开敞区、自然形成的森林绿心和大小型湖泊湖荡,分布在盐都、建湖和阜宁等地。城市开发建设时,常常人为预留出这样的农业生态开敞空间用来控制城市蔓延与改善城市密集区生态环境。这些集中的生态空间是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可以保证当地的丹顶鹤、麋鹿、水生植物等和谐共生,改善小气候,具有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屏障保护区。
网状廊道,不同于生态连接带。生态连接带所联系的是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的生态网络;而网状廊道则是连接各区域内的生态空间,将分散孤立、零碎的生态要素进行整合与连接。基于盐城现有的生态空间分析与定位,可以利用线型绿色生态廊道进行整合。比如,围绕湖荡、滨河、风景道路等建设绿色骑行道或湿地文化特色游步道,将散置的风景资源连接成“网”,使景观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生态基底也称之为生态本底,是生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要素类型。比如沿海东方湿地的盐城,湿地生态系统就可以看做是本底,它对其他生态景观的功能利用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生态系统有主导性的控制作用。在基本生态基底的基础上,利用廊道、斑块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链。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使城市建成区内生态基质、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等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建筑物前后左右及顶部进行合理绿化,最终使各个城市成为镶嵌于农区的生态斑块,以达到增强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等等。
(三)盐城区域圈生态空间框架优化
盐城城市圈确立“一廊五心多带”的区域生态空间格局。一廊,即维系东部沿海湿地整体格局的廊道,所有其他生态绿心或者湖泊绿地等都需要顺应这一主要的廊道。五心,即前文生态敏感区所提到的大片水域和绿地,分别分布在滨海、射阳、大丰的湿地绿心,以及大纵湖、九龙口等内陆的湖泊湿地绿心。通过这五个主要敏感区,建立沿海和内陆的生态联系通道,控制和引导市域内生态空间的整合。多带,即利用河流型生态联系带,从南向北形成七个河流生态联系通道,有灌河、苏北灌溉总渠河、射阳河、黄沙港、蟒蛇河、斗龙港、东台河。这些河道完全覆盖联系了生态绿心及生态港城,从而系统整体地保护了整个生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以湿地生态主导的空间格局。
四、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空间视角,通过调研发现盐城地区所特有的生态基底往往具有潜在的整合与利用价值。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根据生态环境可承受的程度,科学适度开发,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维护自然原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推进生态本底修复,恢复自然形态,以低影响开发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再次,多系统协调,加强基础设施系统的完善与修复。利用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来整合路网、河流、海岸线、公园及休闲娱乐等系统。最后,结合地域城市特色风貌,彰显地域文化,充分利用本土景观元素,形成具有文化特性的自然生态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03):6-10.
[2]冯珊珊.矿物废弃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契机[J].中国园林,2017,(05):24-25.
[3]王越.基于MSPA的城市綠地生态网络规划思路的转变与规划方法探究[J].中国园林,2017,(05)68-70.
[4]董兆等.地域生态技术的现代演绎——2017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竞赛获奖作品“风·巷”设计思考[J].设计,2017,(15):69-71.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