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才必经的过程,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力求培养出全面型、发展型的人才,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应该以此为前提。作文教学一直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更要注重的是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布置写作内容单一,形式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们对写作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高中课堂上作文教学应该有创新意识,并能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初探
高中课堂上主要以老师们的引导为主,老师们应该以学生作文写作的主体,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的引入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对写作有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没有做到对主体的尊重,那么所写出的这一篇文章就会缺乏个性特点,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具有丰富的生命色彩的。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控制教学速度
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讲课节奏,如果速度过快,学生对于前面的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后面的知识又进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无法将知识充分应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师作为知识的先导者,要尊重、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展开分层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增强学生自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联系新旧知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是单向的向学生传输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简单的翻开教材,将课本内容一字不落地向学生传输,在作文教学上也是生搬硬套,缺少针对性,知识不能形成系统。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中心思想,便于形成正确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老师在讲述新知识前,可以复习学过的相关旧知识,学生能顺利的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旧知识的连接,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三)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习惯拟出题目让学生单纯的写作,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写作能力会逐渐下降。学生写作文时经常生搬硬套,词不达意,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在写作文上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身边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更好的学生把身边的所见所得形象生动的应用到写作中。
(四)过于注重分数,忽略能力培养
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当作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造成了很多学生“高分数、低能力”的现象,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才能切实提高理解能力,并将知识熟练应用于写作中[2]。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进行构思并自我写作;再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教优秀作文进行朗读点评,通过对不同文章的讲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手段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讲评优秀作文时,学生往往作为听者欣赏优秀的作文,并不能审阅自己的作文中是否存在问题改变写作方法,所以通过讲评优秀作文的方式无法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三、强化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为了改变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应该使学生的作文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通过一个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进行作文创作,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技巧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固定模式的培养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让学生们掌握技巧后千篇一律写出相似的作文[3]。教师要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教导学生一篇作文的点睛之处即得分点是什么。如辞藻华丽的开题让阅卷老师更有兴趣欣赏全篇文章,鲜明的扣题,果断有力的结尾能够让作文更具完整性,这类首尾呼应、词语优美的作文就会打动阅卷老师,成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实用性后,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加以练习,在日记、周记中鼓励学生借鉴优美词语或句子,长久以往积少成多,学生就能够把各种技巧、优美语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结合实际更能给作文增添色彩
不仅要注重作文的技巧与实用性,还应该在作文中运用事例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作文更具说服力、更加精彩[4]。随意编造的谎言不能运用到作文中,如为表达父爱写出这样的事例,“爸爸为了将高烧不退的我送到医院,抱着我在雨中跑了一个小时”,虽然有真实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不太符合常理致使这些的事例说服力低,无法吸引阅卷老师。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不同,可以讲述生活中与父亲发生的趣事,通过细节的描写表达父亲含蓄却浓烈的愛,真实的叙述更富有感情色彩,才能成为亮点为作文加分,提高作为分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在高中语文这一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写作时合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并融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考试时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教师也应该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美好,在写作时结合实际、运用实例,在教授技巧、手段之外教授学生写作的真谛,才能使学生创造出更好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徐竹.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研究[J]. 新课程(下), 2017(4):10-10.
[2]桑立薇.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考试周刊, 2018(16):54-54.
[3]杨文华.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2):82-82.
[4]张春燕.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34):141-141.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初探
高中课堂上主要以老师们的引导为主,老师们应该以学生作文写作的主体,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的引入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对写作有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没有做到对主体的尊重,那么所写出的这一篇文章就会缺乏个性特点,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具有丰富的生命色彩的。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控制教学速度
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讲课节奏,如果速度过快,学生对于前面的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后面的知识又进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无法将知识充分应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师作为知识的先导者,要尊重、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展开分层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增强学生自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联系新旧知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是单向的向学生传输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简单的翻开教材,将课本内容一字不落地向学生传输,在作文教学上也是生搬硬套,缺少针对性,知识不能形成系统。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中心思想,便于形成正确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老师在讲述新知识前,可以复习学过的相关旧知识,学生能顺利的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旧知识的连接,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三)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习惯拟出题目让学生单纯的写作,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写作能力会逐渐下降。学生写作文时经常生搬硬套,词不达意,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在写作文上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身边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更好的学生把身边的所见所得形象生动的应用到写作中。
(四)过于注重分数,忽略能力培养
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当作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造成了很多学生“高分数、低能力”的现象,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才能切实提高理解能力,并将知识熟练应用于写作中[2]。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进行构思并自我写作;再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教优秀作文进行朗读点评,通过对不同文章的讲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手段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讲评优秀作文时,学生往往作为听者欣赏优秀的作文,并不能审阅自己的作文中是否存在问题改变写作方法,所以通过讲评优秀作文的方式无法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三、强化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为了改变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应该使学生的作文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通过一个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进行作文创作,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技巧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固定模式的培养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让学生们掌握技巧后千篇一律写出相似的作文[3]。教师要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教导学生一篇作文的点睛之处即得分点是什么。如辞藻华丽的开题让阅卷老师更有兴趣欣赏全篇文章,鲜明的扣题,果断有力的结尾能够让作文更具完整性,这类首尾呼应、词语优美的作文就会打动阅卷老师,成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实用性后,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加以练习,在日记、周记中鼓励学生借鉴优美词语或句子,长久以往积少成多,学生就能够把各种技巧、优美语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结合实际更能给作文增添色彩
不仅要注重作文的技巧与实用性,还应该在作文中运用事例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作文更具说服力、更加精彩[4]。随意编造的谎言不能运用到作文中,如为表达父爱写出这样的事例,“爸爸为了将高烧不退的我送到医院,抱着我在雨中跑了一个小时”,虽然有真实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不太符合常理致使这些的事例说服力低,无法吸引阅卷老师。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不同,可以讲述生活中与父亲发生的趣事,通过细节的描写表达父亲含蓄却浓烈的愛,真实的叙述更富有感情色彩,才能成为亮点为作文加分,提高作为分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在高中语文这一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写作时合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并融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考试时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教师也应该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美好,在写作时结合实际、运用实例,在教授技巧、手段之外教授学生写作的真谛,才能使学生创造出更好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徐竹.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研究[J]. 新课程(下), 2017(4):10-10.
[2]桑立薇.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考试周刊, 2018(16):54-54.
[3]杨文华.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2):82-82.
[4]张春燕.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34):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