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预售商品房转让及效力认定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预售商品房转让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理论界对此观点各异,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截然不同的裁判结果。本文将先从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性质、法律现状入手,分析其现阶段的效力,从而为此类案件的审判提供思路;再结合现阶段预售商品房转让市场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政府调控角度对预售商品房的转让提出建议。
  关键词:预售商品房转让;性质效力;立法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6条的规定:商品房预售的,商品房承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房再行转让的问题,由国务院规定。然而,国务院尚未对预购商品房再行转让的问题作出规定,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亦未对此作出规定。而该案属于典型的预售商品房的转让,其中所涉及的更名等手段属于躲避政府监管、偷逃国家税收的违规行为,但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有效制约,法官在审判时总难以找到针对性的法律依据对此进行处罚。立法的缺失加之理论界对预售商品房转让态度的各异,导致司法裁判大相径庭。本文将先从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性质、法律现状入手,分析其现阶段的效力,从而为此类案件的审判提供思路,再结合现阶段预售商品房转让市场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政府调控角度对预售商品房的转让提出建议。
  二、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性质认定
  对预售商品房转让行为的性质进行认定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概念:预售商品房和预售商品房转让。法律对预售商品房的概念没有明确定义,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多数学者则认为预售商品房仅指尚未竣工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期房。笔者认可第二种观点,预售商品房即为期房,据此,本文中预售商品房转让是指商品房预售法律关系中的承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商品房再行转让给第三人的一种法律行为。关于预售商品房转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学术界观点不一,主要有期待权说、准物权说和债权说。期待权说认为,“承购人对预购的在建商品房待竣工后的所有权享有期待权”。准物权说认为,在商品房预售中,交易标的物极不稳定,承购人所面临的风险要比一般现房买卖大的多,而且,相较于预售人,承购人往往处于弱者地位。为维护承购人的利益,“可考虑将承购人对待建房屋拥有的权利视为一种准物权,具有特别效力”。债权说认为,在转让行为发生时,当事人并没有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其享有的是基于交付购房款后请求交付房屋的债权。
  笔者认可债权说的观点。物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也就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权利,与其对应的债权是一种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简而言之,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权利。预售商品房转让仅改变的是预售法律关系的主体,商品房的位置、质量、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具体内容并不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预售商品房转让人在转让行为发生时,尚未取得预售商品房的所有权,其享有的是请求开发商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并交付相关产权证明的权利,即债权。民法上的债发生原因主要可分为合同、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预售商品房转让双方达成的合意属于合同中的债的移转,即保持债的内容和客体不变,变更债的主体。因此,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法律行为应首先适用《合同法》。《合同法》中的债的移转分三种情形:债权转让、概括转让和债务转让。
  三、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效力认定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合法有效
  存在有效的债权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预售商品房转让有效的首要前提是存在有效的商品房预售关系,这主要取决于预售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规定,有效的商品房预售,对预售人的主体有以下要求:一是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是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是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预售人具备上述主体资格后,对尚未竣工、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即可进行预售,承购人可采用全额付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与预售人签订预售合同,在交付全部购房款后取得请求预售人交付房屋的债权。此外,若商品房预售合同对转让行为有约定的,应当从其约定。如分期付款中,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必须付清前二次应付款项后方可转让的,应从其约定,否则转让无效。
  此外,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为了预防“一房二卖”,保障承购人的优先购买权,国家对商品房预售合同实行了登记备案制度。然而,在实践中,预售商品房转让存在大量的炒卖现象,有的炒房者甚至与开发商联合,通过规避备案登记制度,在将预售商品房转让后,采取更名改签的方式,逃避税收,牟取利益。因此,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严禁预售商品房转让,如上海、成都、深圳。那么,预售商品房未登记备案是否会影响其转让的效力?笔者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是房地产管理部门对商品房开发企业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为管理性规范,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力,但备案登记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法定义务,未履行应依法受惩。
  (二)签订合法有效的商品房转让合同
  预售商品房转让,该民事行为在民法上称之为合同。合同包含了该转让行为最全面的信息,如标的、价款、履行期限等等,因此必须符合《合同法》对于一般转让合同的规定:一是合同双方均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具有法律规定的缔约资格;二是合同内容具体明确;三是合同内容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四是不违法国家强制性规定。
  在审判实践中,较多受让人会以转让人牟利为由主张转让合同无效,主要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91条,即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然而,《合同法》对于转让行为并无不得牟利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釋(一)》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时,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
  可见,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和立法本意来看,预售商品房的转让的效力并不受是否牟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善文.关于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售房转让与交付房转让的法理思考[J].经济与法,2007,10.
  [2]崔建远.民法9人行.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第3版,第106页.
  [3]钱明星,姜晓春.房屋预售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1996,5.
  [4]刘国庆.预售商品房转让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5.
其他文献
摘 要:民事自由裁量权是指民事审判中法官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对个案酌情作出裁判的权利。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是实现民事诉讼公平、公正的必然选择。由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是侵犯权利人的无形资产,隐蔽性、规避性强,权利人举证难,赔偿数额更是难以计算,因此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一直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难点之一。  关键词:赔偿数额;无形资产;分担比例  1目前自由裁量确定赔偿数额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审判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权利主体,当我们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会不可避免地与来自其他人行使的权利相碰撞,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权利冲突问题。对权利冲突进行深刻的理论研究,对于如何
相伴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而成熟起来的市民社会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传播进入全新的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增多,接受方式也从原来单一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转变为主动传播新闻信息。媒介
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课堂理论知识,针对目前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
摘 要:法律风险的存在可能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经营活动带来巨大损失。文章在对法律风险相关概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风险,并且结合目前我国企业采取的防范措施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分析,以期在丰富这方面理论基础的同时,给予广大企业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全面推行依法治国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更是将依法治国提
银行存款合同附随义务是存款合同和附随义务的组合概念。在存款合同限定下,其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当事人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而负担的通知、协助、保密、保
朱玺在《宁夏史志》2010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对如何做好县级年鉴的编纂工作进行探讨。1.年鉴主编的培育问题。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年鉴队伍,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其中对主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发展趋势,对职工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针对劳动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扩大.网络虚拟财产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应被纳入继承范围,其继承也应当具有合法性.根据网络虚拟财产的分类不同,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