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几乎忽略了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给《新课标》的设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快速成长发育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人生旅途中立志向、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良好心理、品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有助于他们学会交往,学会调控不良情绪;也有利于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但就目前现实而言,心理问题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就显得至关重要。所谓“健康人格”,主要包括健康的品质、意志以及健康的心灵等。探究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的前提。
1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经过长期的了解观察并归纳总结,笔者认为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1.1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不仅白天紧张的听课,笔记,作业,回答教师的提问,紧跟教师的思维,晚上还要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第二天早晨又要早早起床投入到新的紧张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理压力显而易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不同的层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但成绩总是不理想,结果出现少数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下降的情况,这固然存在多方面因素,但不排除疲劳战术,神经衰弱思维局限从而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如果此时家长和教师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些,从而加以有效疏导的话,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好多中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脾气暴躁,甚至出口伤人,看周围的人都不顺眼。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会由此产生逃避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却乐意接受一些消极叛逆等不良思想意识的引导,不再致力于努力奋斗,而是自暴自弃,无心学习,这类学生有的萎靡不振,忧郁不安;有的情绪冷淡,对批评、表扬无动于衷,不喜交往,行为孤僻;有的沉迷小说,网络游戏等;更有抽烟、酗酒、打架、斗殴、逃学、极少数学生产生轻生的念头、离家出走等等。
1.2意志方面的优柔寡断、虎头蛇尾、易受暗示、自制力差。一般表现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凭感情用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有诱因时,难以集中精力,容易动摇;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放弃学习,自甘堕落;当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2 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四个主要成因,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把中学生培养成有“健康人格”、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中学生一般带有纯真与幻想,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但同时又有自觉性差,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的特点,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一种爱心。因而与他们及时进行双边双向及多向的沟通交流是了解认识他们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成绩、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等;群体关系:班级风气、舆论倾向、层次结构、同学关系、学生干部等;学生环境:家庭类型、生活条件及、家长职业、学生地位、家长态度等。
(2)了解学生的方法: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如各类登记表、统计表、成果记录表等;对本人或知情人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了解如谈话、问卷、座谈等;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以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总之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2.2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针对一部分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的学生,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及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制定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和系列监督机制,在学生课桌的右上角和左上角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没有人比你更聪明,只有人比你更努力”。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坚强的毅力、自制力,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学习的两极分化的局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针对一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心理特点的学生,我又先后开展了“班级岗位竞选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本班的故事”让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并让学生与兄弟班级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學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热爱集体具有责任心,是非观念明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能以身作则,能够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
1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经过长期的了解观察并归纳总结,笔者认为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1.1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不仅白天紧张的听课,笔记,作业,回答教师的提问,紧跟教师的思维,晚上还要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第二天早晨又要早早起床投入到新的紧张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理压力显而易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不同的层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但成绩总是不理想,结果出现少数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下降的情况,这固然存在多方面因素,但不排除疲劳战术,神经衰弱思维局限从而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如果此时家长和教师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些,从而加以有效疏导的话,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好多中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脾气暴躁,甚至出口伤人,看周围的人都不顺眼。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会由此产生逃避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却乐意接受一些消极叛逆等不良思想意识的引导,不再致力于努力奋斗,而是自暴自弃,无心学习,这类学生有的萎靡不振,忧郁不安;有的情绪冷淡,对批评、表扬无动于衷,不喜交往,行为孤僻;有的沉迷小说,网络游戏等;更有抽烟、酗酒、打架、斗殴、逃学、极少数学生产生轻生的念头、离家出走等等。
1.2意志方面的优柔寡断、虎头蛇尾、易受暗示、自制力差。一般表现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凭感情用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有诱因时,难以集中精力,容易动摇;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放弃学习,自甘堕落;当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2 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四个主要成因,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把中学生培养成有“健康人格”、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中学生一般带有纯真与幻想,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但同时又有自觉性差,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的特点,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一种爱心。因而与他们及时进行双边双向及多向的沟通交流是了解认识他们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成绩、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等;群体关系:班级风气、舆论倾向、层次结构、同学关系、学生干部等;学生环境:家庭类型、生活条件及、家长职业、学生地位、家长态度等。
(2)了解学生的方法: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如各类登记表、统计表、成果记录表等;对本人或知情人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了解如谈话、问卷、座谈等;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以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总之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2.2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针对一部分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的学生,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及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制定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和系列监督机制,在学生课桌的右上角和左上角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没有人比你更聪明,只有人比你更努力”。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坚强的毅力、自制力,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学习的两极分化的局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针对一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心理特点的学生,我又先后开展了“班级岗位竞选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本班的故事”让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并让学生与兄弟班级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學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热爱集体具有责任心,是非观念明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能以身作则,能够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