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落实机制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ouh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引进源于需求,用以弥补人才培养对人才需求的不足。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储备的不足,引进人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结合最新公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人才引、留、用途径,并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的落实机制,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部湾区域引进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北部湾;人才引进;落实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50-0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为广西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前,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瓶颈”。作为广西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北部湾经济区集中了广西主要的优势资源和生产力,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由于北部湾受到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与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引进人才成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模式现状与原因分析
  1.1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模式现状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上能够依靠国家的支持,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中可以更加宽松,从政策上对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借助毗邻东南亚国家、与东盟密切联系的战略区位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和与东盟产业相关项目时对留学人员(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留学人员)更具有吸引力。但是,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模式现状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带动模式正处于规划或初始阶段;科研载体实力不强,成为实施科研院所引进模式时的主要阻碍;产业集聚规模不大、效应不强,高新技术项目上的实力需要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新技术项目+专业人才”引进速度;海外引智引才模式作用中,仍处于与发达地区争夺海外人才的劣势。
  1.2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现状的原因分析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人才集聚的载体。广西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本土人才的科研条件、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同时广西地区缺少重大科研课题和重点工程项目,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比较狭小。
  其次,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投资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教育事業发展乏力。主要是受到广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GDP总量较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始终无法大幅提高教育资金投入,尽管中央对广西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教育投入的绝对量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教育投入仍然严重不足。
  第三,人才管理制度和政策不健全,缺乏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时间短,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人才政策制定盲目,缺乏可行性研究,也缺乏对未来政策的战略研究和科学预测;有的人才政策法规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差,有些政策僵化,不能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变化,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而有些却又过于灵活,一年一个样,政策的严肃性不够。人才管理制度方面,岗位管理不规范,官本位现象突出。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浓厚,现行的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导致“官本位”现象越来越突出,单一的职业生涯通道使专业技术人才不能潜心从事研究工作,并且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人才流动方面由于编制、单位所有制等因素存在较大障碍,影响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发挥其价值。
  第四,区域人才信息交流落后。北部湾经济区内缺乏统一的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外部人才无法或难以了解到经济区内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政策、区域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总的来说,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才引进模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开发利用。
  2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模式的引、用、留路径
  人才培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人才引进亦如此。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存在着人才的“选、育、留、用”路径。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其概述为“引、用、留”。当然,“引”的过程也必然存在“选”的因素,而在“用”之前同样会进行适当的“育”,对于“留”的环节,一方面由于人力成本的原因会有选择性的“留”,另一方面即便是“走”,也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人才有再次“用”的机会。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引、用、留”路径。
  引: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而优势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无论是本产业还是其带动的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人才作支撑。人才引进起点采用以产业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带动模式。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九大重点产业,以此为方向有针对性地引进这九大产业的相关人才。
  在产业集聚带动模式确定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实行形式多样的柔性配套模式。(一)科研院所引进。依靠当地有实力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吸引专家、学者、科研人才等加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当然当地必须拥有具有实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或者当地具有能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驻进或可供其利用的资源等核心优势。(二)载体引进。主要是指通过引进项目(人才发展平台)以及项目所需人才(人才)的引进模式。“高新技术项目+人才”和“创业项目+留学人员”是其具体形式。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是有具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优势。因此,通过载体引进模式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引进人才的主要模式。(三)海外引智引才。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人才交流的国际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同样可以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加入。
  用: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能力的人做不同岗位的事情。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用人的同时不但要懂得知人善任、用人之长,还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和政策。如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职称晋升制度、人才流动制度、人才评价制度等,这不仅能激励人才积极工作,同时对于吸引人才也有重要作用。
  留:同资金、设备相比较来说,人才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如何把这一观念用于人才工作之中,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人才跟着环境走”,用“事业”、“感情”、“待遇”其中的任意一项想留住人才显然已不太可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在留住人才方面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同时它也是人才引进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当然,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留住引进来的每一位人才不太可能,从人才成本的角度考虑也无法满足。对于“走”的人才,可以通过聘请其担任专家顾问、项目指导、兼职的形式定时、定期实地或远程为经济区的发展服务。
  图1 人才引、用、留路径与人才引进配套措施
  3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配套措施完善
  人才的“引、用、留”首先是人才要引得来,为人才提供一个能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让他们认识到在这里能有一番大作为;其次是要发挥其用,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安排岗位,将其才能发挥到极致;最后才是留人才,这需要为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同时还必须有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等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现状,人才吸引力不足,引不来留不住人才,一直是制约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将北部湾经济区各项人才规划、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真正达到吸引人才、有效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完善人才引进的落实机制势在必行。
  3.1 加强人才开发引进的载体建设
  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特别科技领军人才的领衔作用,鼓励支持领军人才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才和兼职科研人才,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或与内外地高校、实验室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搭建人才开发载体,进而进行高层次人才开发。
  第一,可试验借助南宁高新区、北海科技园区等加强留学人员或创新型人才的创业园建设,落实扶持人才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帮助创新型人才创办企业成长壮大。同时,要加快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扩大建站引才规模。
  第二,充分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打出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个极点”的品牌效应,依托九大重点产业的产业优势,以产业为载体集聚人才。同时,加快经济区工业园区建设,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和承载能力。
  第三,推广“项目+人才”模式,创建柔性人才聚集地。项目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器”,也是聚集人才、引进智力的“强磁场”。项目与人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项目的建设和完成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和平台,以人才智力为元素,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调整“两轮驱动”的办法,吸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学科带头人、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层次重点人才集聚的“小高地”,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在区域内进行“候鸟式”或“租赁式”的流动。营建两个适宜人才创业的平台:一个是把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平台-实验室,要建设一批对社会开放的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另一个是把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平台-风险投资资金,由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建立种子资金,支持科技人员和留学人员创业,同时引入风险投资资本,让精于技术推广应用的科技人才从事应用开发工作,把好技术、好项目迅速转化为产业。
  第四,争取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在经济区建立分支机构或分校。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快科研院所、高校建设步伐,促进重点研究领域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3.2 建立区域人才信息交流平台
  良好的人才市场环境能够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广阔天地,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价值,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政府可控性最强的因素。人才引进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信息交流平台,破除区域内各自为政的人事工作格局,统筹协调,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是要实现人才信息共享,在广西人才网、北部湾人才网以及区内各地区网站的基础上实现共享人才信息,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信息在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国际国内大型人才网上的搜索引擎力度,以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吸引到所需的人才;其次要加强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各市在已建成的人才數据库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包括公务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特殊人才、留学归国人才、外国专家以及人事法规文件等各类专业数据库,同时建立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而重能力、重业绩、重认可的统一的人才标准;最后要提高人才市场跟进服务水平,引导人才市场跟踪重点项目的筹划、立项与建设,同步实施人才信息库和动态信息收集制度,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发展目录,引导人才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流动,优化人才流动配置,充分利用人才资源。
  与此同时,以区域总体人才需求为主题,政府为主体,区域经济发展为品牌,开展大规模赴外招聘活动。
  3.3 建立健全各项人事管理政策和制度
  用人离不开管理。一个地区或一个组织如果有良好的管理功能,就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强化公共人才服务。建立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实行全方位、“一站式”办好涉及政府部门的相关手续,消除部门、单位、户籍、身份、档案等对人才的制约。
  第一,在人才选用上,通过构建符合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不同特点的选用机制,创造一个公开竞争、开放流动的环境,完善并规范各用人单位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和辞聘解聘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高级人才管理办法,真正使能者有其位、适者有其岗、庸者让其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形成正确的用人向导。
  第二,在人才考核评价方面,创新评价机制,坚持科学的“大人才观”。不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高技能工人、“田秀才”、“土专家”都可以是人才。根据各种人才不同的特点,建立完善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形成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等不同门类的考核评价规范。同时,正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现实状况,允许引进的高端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不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从事多项工作,兼职兼薪。
  第三,在分配激励方面,改革平均化、单一化分配制度,推行差别化的多元分配政策,确保资本、智力等生产要素合理参与分配,真正让贡献大、效益高、业绩多、素质好的人多收多得,形成有效的驱动力。事业单位应搞好以聘用制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技术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探索股权、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利润分享、风险收入等多元分配形式,对急需、特殊人才,要大胆采取切实可行的分配方式,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确定薪酬和待遇。
  第四,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和完善各类高级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障,确实维护引进人才的合法权益。
  最后制定区域人才回归的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学子回乡建设,无疑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引进以及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血缘”、“业缘”、“学缘”“地缘”等国人重视的情感因素,积极推动域外人才回归。
  3.4 人文和生活居住环境建设
  激烈的人才竞争背后,是人才机制的竞争,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有了好的环境,没有人才可以开发人才,可以引进人才。为此,要继续关注人才环境的完善与优化。
  首先要建设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因此,基于北部湾地区目前的现状,要使引进的人才能真正安心、努力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必须大力加强医疗卫生、学校、道路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其学习、工作、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时必须广泛进行宣传,进一步更新人才理念。在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成一切发展都要靠人才、任何跨越都需依托人才的科学理念,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后,要千方百计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在户口、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下功夫。例如政府应协助解决高层次人才的户口及随其流动的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对无法解决配偶工作的,政府应按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实行政府投保高级专家医疗保险制度,经政府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其年度体检费和超医疗保险费用由政府承担。建立高层次紧缺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实行紧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制度,鼓励经济区内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以及在经济区工作并连续参加养老保险2年以上的外来劳动者参加经济区紧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子江,梁凯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发展规划,关键词解读[N].人民政协报,2008-04-04.
  [2]袁旭.以产业为载体的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模型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3]韦滨.北部湾经济区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9).
  [4]张维洁,姚文燕,武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的比较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2).
  [5]邝经邦,张卫国,张丽恒.西部人才开发配套政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5).
  [6]张晓阳.当前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特点、影响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7]新华.北部湾开发“新蓝图”广发“英雄帖”[J].今日南国,2008,(8).
其他文献
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外贸发展的影响1、构成市场准入障碍,影响福建产品市场的继续扩大.
摘 要: 随着科学发展力的创新,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从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智能化系统在报业工作中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新闻信息管理、数字报管理系统、报纸印刷系统方面,以各系统技术特点、功能实现为出发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报业工作中智能化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智能化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新闻信息管理系统;数字报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案件的爆发,以注册会计师职业为代表的会计界和以律师职业为代表的法律界对于虚假财务报告的判定标准存在的差异引发了各种争议。将从
不少人说,当老师无非就是靠一张嘴、一支笔。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这句话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说明教师的“嘴”,亦即口头表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摘 要:分析阐述了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建筑市场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造价;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74-02    1 引言  清单报价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行,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和使用这一崭新的建筑招投标计算计价制度,它改变了目前建筑市场上以国家定额为主,忽视企业各自的差异和复杂市场环境变化,以相对静止和
台湾地区的证券市场由集中交易市场、柜台市场和兴柜市场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柜台市场相当于创业板市场.
为了了解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笔者自2007年起深入我县各农村初中课堂听课(共200多节,平均对每位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听了两节),所听的课都属于常态课。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价与考核,以往的专家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采用BP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价,旨在解决人力资源发展所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BP反向传播模型;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