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殷商起至鸦片战争前,伴随着探索世界的脚步,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用三千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伟大迁徙的壮阔诗篇。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追溯至殷商,足迹迄今已经遍布世界,人数达千万。
方寸之间,世界万千。邮票作为历史文化的缩影,对时代风貌的刻画,真实而生动。华侨的奋斗史,也被各国邮票收录其中。这一枚枚、一件件,讲述着动人的华侨故事。方寸之间,华侨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精神,展露无遗。邮票折射出的多彩华侨生活和别样异国风情,也为人们了解丝路文化、异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飘扬过海開启移居海外漫漫迁徙路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自殷商起,至鸦片战争前,近三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伴随着探索世界的脚步,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踏上了移居海外的漫漫迁徙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以自己的坚韧不拔和聪明才智,与侨居地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为侨居地的社会发展进步、文化多元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伟大迁徙的壮阔诗篇。
新加坡邮票:海南中国式平底帆船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陶瓷输出和阿拉伯半岛及东南亚香料输入的主要通道,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凭借着国内先进的航海技术,公元1500年到1800年间的华商远航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输出丝绸、陶瓷、茶叶、手工制品,换取东南亚的香料与热带产品以及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欧洲殖民者加入亚洲贸易网络后,通过开辟的国际航线和殖民贸易据点,将中国和亚洲商品推向欧美市场,巩固和活跃了东南亚贸易圈。
菲律宾邮票:
菲律宾蔡智勇家族宗亲协会百年纪念
(1909—2009)
华侨华人到海外为维护自身权益,彼此联合互助互济。成立了以血缘、地缘、和业缘等为纽带的社团。2006年至2009年,菲律宾邮政部门先后5次发行华侨宗亲总会百年纪念邮票。
新加坡邮票:1910年的华人家庭
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在明代已有华侨前往贸易和经商。17世纪、118世纪,在马六甲已出现华侨社区。新加坡原是个无人居住的海岛,英国殖民总督莱佛士下令招徕外国籍人开荒,规定开垦出来的荒地归开荒者使用,华侨是开发新加坡的功臣,是岛上的重要居民之一,并因此成为新加坡主要居民。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邮票:
中国航海家郑和
明朝初年,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南京出发,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郑和作为唯一的东方人,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鉴真东渡日本
公元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鉴真6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秘鲁邮票:华人抵达秘鲁150周年纪念
早在1849年,第一批“契约华工”历经120天抵达秘鲁的卡亚俄港,拉开中国移民拉美的序幕。此后25年间,陆续有10万名华人迁移至秘鲁,他们主要从事垦荒种植、开采鸟粪、开矿筑路、建设港口等艰苦工作。在秘鲁3000多万人口中,大约有1/10的人有中国血统,是拉丁美洲华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文化在秘鲁有着深远的影响。秘鲁全国有中餐馆5000家,秘鲁人称中餐馆为chifa,即广东话“吃饭”的发音。
牙买加邮票:
庆祝中国移民到达牙买加150周年
(1854—2004)
牙买加中华会馆1891年成立于首都金斯顿。创始人为陈入、张胜(伯)、黄昌、陈东高等。会馆以联络、团结和保护同侨为宗旨,成立之初,会员约500人。馆内奉祀关帝神位,以求福荫。致力于华侨教育、公益、慈善、赈济、卫生事业,以及对外交涉、保护侨胞权益、调解侨界纠纷、救国事业等,创办华侨公立学校、华侨留医所、老人院、华侨公报中华义山等。
筚路蓝缕推动居住国的历史进程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契约华工、欧战华工等形式的移民大量涌入东南亚、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及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居住国经济的发展。
海外华侨华人凭着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修建铁路、疏通运河、开采矿场,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无论是在蕉风耶雨的南洋,抑或夕阳落处的欧美,都有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奋斗身影。
华侨华人凭借奋发有为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为居住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日渐融入当地生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
他们在东南亚、南北美洲各国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果蔬和经济作物,把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传播到海外,促进了各地农业品种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胼手胝足,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将不毛之地开发成为富饶之乡,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丰功伟绩。
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部铁路75周年纪念邮票(1869—1944)
1869年5月10日,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犹他州合龙,正式宣告了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建成。这条铁路原计划建筑14年,但由于勤劳坚毅的华工积极参与,仅用了7年时间。在1865年到1869年间,约有14000多名华工参加筑路工程。
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纪念建州100周年,在弗吉尼亚市建立了华工纪念碑,汉字碑文写道:“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著。”州长还宣布今后每年10月24日为“向华人先驱者致敬日”。 新西兰邮票:金矿开采
1866年初,12名来自澳洲维多利亚的华工踏上新西兰海岸,开启了持续数十年的新西兰华工淘金热,亦开启了绵延150余年的华人移民新西兰之旅。
华工纪念碑碑文,纪念华人抵达巴拿马
1885年11月7日北美最长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的建成对加拿大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统一意义非凡,华工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1881年1月至1884年6月,共有15701名华人进入加拿大,在铁路建设的4年间则达17000多人,其中1万多人直接来自中国。
1881年,法国人主持的巴拿马运河工程动工。前后30年间,近万名华工先后被运河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從中国招来开凿运河,其中有800多人丧生。1914年,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为纪念华工在开凿运河中所作贡献,巴拿马人特意在当初运河工程最艰难的地方库莱布拉山山顶,树立起一座“契约华工亭”。
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在法国殖民时期称云南铁路,从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全长854公里,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1910年1月正式通车。1904年,清政府从云南、广东、广西、四川强迫招工20万人前来修建滇越铁路。铺路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仅1904年就有5000多工人被欧打、饿病至死。1905年死亡7000人,到1907年,共有3万多工人被折磨致死,真可谓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滴血!
休戚与共在融合中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既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又是移居国社会的组成部分。
华侨华人与侨居国各族人民一起,患难与共,积极支持和参加侨居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为侨居国的民族独立,以及传播优秀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侨华人移居海外,是一个与不同族群互相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华侨华人一头连着海外,一头系着家乡,他们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和义务,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
华侨华人在移居地落地生根,其文化传统与信仰也势必逐渐融合到当地的文化之中,在各地形成混杂多样的独特面貌。
菲律宾邮票:扶西黎刹
扶西·黎刹(1861—1896),祖籍福建刺桐上郭村。留学欧洲,著有《社会毒瘤》《贪婪的统治》,揭露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对菲律宾人的残酷统治,号召人民发动革命推翻暴政。领导反殖民主义者的武装革命,争取独立,遭到西班牙当局血腥镇压。1896年12月30日,在马尼拉被西班牙殖民地政府枪决,年仅35岁,菲律宾政府将此日定为国定假日黎刹日。扶西·黎刹被尊称为“马来人之骄”“马来伟人”“第一个菲律宾人”和“菲律宾国父”。
古巴邮票:华侨记功碑
1511年,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人民曾经进行过长达30年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华人也参与其中。仅在1868—1878年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中,参加起义的华工就有1000余人。1959年革命胜利后,古巴人民在哈瓦那市中心建立一座两丈多高的圆形纪念碑,上书:“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没有一个是叛徒。”
印有郑王铜像的纸币
郑信(1734—1782年),中国潮州人后裔,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郑昭(王)。他击退了缅甸的入侵,统一了泰国各部,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中、泰两族为了缅怀郑王的功绩,在吞府大罗门圈上铸造郑王铜像。
加拿大邮票:唐人街牌坊
2013年5月,加拿大邮政局发行一套八款的“唐人街的牌坊”主题纪念邮票。以水彩画反映的唐人街中式牌坊,分别取自维多利亚、温哥华、埃德蒙顿、温尼伯、多伦多、渥太华、米西索加和蒙特利尔8个城市的唐人街,为当地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中2002年建成的温哥华千禧门的邮票由居住在温哥华的华裔胡乐怡设计。
新加坡邮票:虎豹别墅新加坡邮票:同济医院越南邮票:中国戏曲中国-印尼联合发行邮票:舞狮
虎豹别墅,又称万金油花园,建于1937年,世界上共有三栋。分别位于中国福建、中国香港地区及新加坡,均是著名药店商人胡文虎先生出资建造。新加坡的虎豹别墅将建筑及雕塑合为一体,将许多家喻户晓的华族民间故事集合于一处,“西游记”“八仙大闹海龙宫”“白蛇传”及其他故事里的人物都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
新加坡同济医院是1885年由广东籍华商何道生,梁炯堂等发起建立的慈善医疗机构。
赤子情怀誓作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海外华侨华人不管行路多远,离乡多久,始终不忘摇篮血迹、乡土故里。他们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支持中国革命;他们义无返顾、排除万难、投身新中国建设;他们投资办厂,实业报国,捐赠公益,善行天下,与祖国人民携手同心铸就了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
为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潮流中,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辛亥革命中,华侨是倡导者和推动者,孙中山先生曾称赞“华侨乃革命之母”。
而新中国的诞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腾庆祝,掀起回国热潮,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受到鼓舞,其中很多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纷纷回国工作。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辗转回国,用他们的所长建设家园。他们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科技事业、经济文化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
华盛顿发行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首日封
为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潮流中,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辛亥革命中,华侨是倡导者和推动者,孙中山先生曾称赞“华侨乃革命之母”。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在日本流亡时曾化名中山樵。1903年,章士钊将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梦》翻译为《大革命家孙逸仙》时因笔误,将“孙文”与“中山樵”两个姓连了起来,遂成“孙中山”。
越南邮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45周年
—延安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的诞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腾庆祝,掀起回国热潮,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追溯至殷商,足迹迄今已经遍布世界,人数达千万。
方寸之间,世界万千。邮票作为历史文化的缩影,对时代风貌的刻画,真实而生动。华侨的奋斗史,也被各国邮票收录其中。这一枚枚、一件件,讲述着动人的华侨故事。方寸之间,华侨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精神,展露无遗。邮票折射出的多彩华侨生活和别样异国风情,也为人们了解丝路文化、异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飘扬过海開启移居海外漫漫迁徙路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自殷商起,至鸦片战争前,近三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伴随着探索世界的脚步,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踏上了移居海外的漫漫迁徙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以自己的坚韧不拔和聪明才智,与侨居地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为侨居地的社会发展进步、文化多元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伟大迁徙的壮阔诗篇。
新加坡邮票:海南中国式平底帆船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陶瓷输出和阿拉伯半岛及东南亚香料输入的主要通道,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凭借着国内先进的航海技术,公元1500年到1800年间的华商远航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输出丝绸、陶瓷、茶叶、手工制品,换取东南亚的香料与热带产品以及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欧洲殖民者加入亚洲贸易网络后,通过开辟的国际航线和殖民贸易据点,将中国和亚洲商品推向欧美市场,巩固和活跃了东南亚贸易圈。
菲律宾邮票:
菲律宾蔡智勇家族宗亲协会百年纪念
(1909—2009)
华侨华人到海外为维护自身权益,彼此联合互助互济。成立了以血缘、地缘、和业缘等为纽带的社团。2006年至2009年,菲律宾邮政部门先后5次发行华侨宗亲总会百年纪念邮票。
新加坡邮票:1910年的华人家庭
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在明代已有华侨前往贸易和经商。17世纪、118世纪,在马六甲已出现华侨社区。新加坡原是个无人居住的海岛,英国殖民总督莱佛士下令招徕外国籍人开荒,规定开垦出来的荒地归开荒者使用,华侨是开发新加坡的功臣,是岛上的重要居民之一,并因此成为新加坡主要居民。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邮票:
中国航海家郑和
明朝初年,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南京出发,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郑和作为唯一的东方人,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鉴真东渡日本
公元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鉴真6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秘鲁邮票:华人抵达秘鲁150周年纪念
早在1849年,第一批“契约华工”历经120天抵达秘鲁的卡亚俄港,拉开中国移民拉美的序幕。此后25年间,陆续有10万名华人迁移至秘鲁,他们主要从事垦荒种植、开采鸟粪、开矿筑路、建设港口等艰苦工作。在秘鲁3000多万人口中,大约有1/10的人有中国血统,是拉丁美洲华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文化在秘鲁有着深远的影响。秘鲁全国有中餐馆5000家,秘鲁人称中餐馆为chifa,即广东话“吃饭”的发音。
牙买加邮票:
庆祝中国移民到达牙买加150周年
(1854—2004)
牙买加中华会馆1891年成立于首都金斯顿。创始人为陈入、张胜(伯)、黄昌、陈东高等。会馆以联络、团结和保护同侨为宗旨,成立之初,会员约500人。馆内奉祀关帝神位,以求福荫。致力于华侨教育、公益、慈善、赈济、卫生事业,以及对外交涉、保护侨胞权益、调解侨界纠纷、救国事业等,创办华侨公立学校、华侨留医所、老人院、华侨公报中华义山等。
筚路蓝缕推动居住国的历史进程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契约华工、欧战华工等形式的移民大量涌入东南亚、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及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居住国经济的发展。
海外华侨华人凭着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修建铁路、疏通运河、开采矿场,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无论是在蕉风耶雨的南洋,抑或夕阳落处的欧美,都有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奋斗身影。
华侨华人凭借奋发有为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为居住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日渐融入当地生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
他们在东南亚、南北美洲各国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果蔬和经济作物,把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传播到海外,促进了各地农业品种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胼手胝足,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将不毛之地开发成为富饶之乡,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丰功伟绩。
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部铁路75周年纪念邮票(1869—1944)
1869年5月10日,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犹他州合龙,正式宣告了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建成。这条铁路原计划建筑14年,但由于勤劳坚毅的华工积极参与,仅用了7年时间。在1865年到1869年间,约有14000多名华工参加筑路工程。
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纪念建州100周年,在弗吉尼亚市建立了华工纪念碑,汉字碑文写道:“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著。”州长还宣布今后每年10月24日为“向华人先驱者致敬日”。 新西兰邮票:金矿开采
1866年初,12名来自澳洲维多利亚的华工踏上新西兰海岸,开启了持续数十年的新西兰华工淘金热,亦开启了绵延150余年的华人移民新西兰之旅。
华工纪念碑碑文,纪念华人抵达巴拿马
1885年11月7日北美最长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的建成对加拿大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统一意义非凡,华工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1881年1月至1884年6月,共有15701名华人进入加拿大,在铁路建设的4年间则达17000多人,其中1万多人直接来自中国。
1881年,法国人主持的巴拿马运河工程动工。前后30年间,近万名华工先后被运河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從中国招来开凿运河,其中有800多人丧生。1914年,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为纪念华工在开凿运河中所作贡献,巴拿马人特意在当初运河工程最艰难的地方库莱布拉山山顶,树立起一座“契约华工亭”。
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在法国殖民时期称云南铁路,从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全长854公里,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1910年1月正式通车。1904年,清政府从云南、广东、广西、四川强迫招工20万人前来修建滇越铁路。铺路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仅1904年就有5000多工人被欧打、饿病至死。1905年死亡7000人,到1907年,共有3万多工人被折磨致死,真可谓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滴血!
休戚与共在融合中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既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又是移居国社会的组成部分。
华侨华人与侨居国各族人民一起,患难与共,积极支持和参加侨居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为侨居国的民族独立,以及传播优秀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侨华人移居海外,是一个与不同族群互相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华侨华人一头连着海外,一头系着家乡,他们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和义务,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
华侨华人在移居地落地生根,其文化传统与信仰也势必逐渐融合到当地的文化之中,在各地形成混杂多样的独特面貌。
菲律宾邮票:扶西黎刹
扶西·黎刹(1861—1896),祖籍福建刺桐上郭村。留学欧洲,著有《社会毒瘤》《贪婪的统治》,揭露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对菲律宾人的残酷统治,号召人民发动革命推翻暴政。领导反殖民主义者的武装革命,争取独立,遭到西班牙当局血腥镇压。1896年12月30日,在马尼拉被西班牙殖民地政府枪决,年仅35岁,菲律宾政府将此日定为国定假日黎刹日。扶西·黎刹被尊称为“马来人之骄”“马来伟人”“第一个菲律宾人”和“菲律宾国父”。
古巴邮票:华侨记功碑
1511年,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人民曾经进行过长达30年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华人也参与其中。仅在1868—1878年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中,参加起义的华工就有1000余人。1959年革命胜利后,古巴人民在哈瓦那市中心建立一座两丈多高的圆形纪念碑,上书:“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没有一个是叛徒。”
印有郑王铜像的纸币
郑信(1734—1782年),中国潮州人后裔,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郑昭(王)。他击退了缅甸的入侵,统一了泰国各部,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中、泰两族为了缅怀郑王的功绩,在吞府大罗门圈上铸造郑王铜像。
加拿大邮票:唐人街牌坊
2013年5月,加拿大邮政局发行一套八款的“唐人街的牌坊”主题纪念邮票。以水彩画反映的唐人街中式牌坊,分别取自维多利亚、温哥华、埃德蒙顿、温尼伯、多伦多、渥太华、米西索加和蒙特利尔8个城市的唐人街,为当地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中2002年建成的温哥华千禧门的邮票由居住在温哥华的华裔胡乐怡设计。
新加坡邮票:虎豹别墅新加坡邮票:同济医院越南邮票:中国戏曲中国-印尼联合发行邮票:舞狮
虎豹别墅,又称万金油花园,建于1937年,世界上共有三栋。分别位于中国福建、中国香港地区及新加坡,均是著名药店商人胡文虎先生出资建造。新加坡的虎豹别墅将建筑及雕塑合为一体,将许多家喻户晓的华族民间故事集合于一处,“西游记”“八仙大闹海龙宫”“白蛇传”及其他故事里的人物都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
新加坡同济医院是1885年由广东籍华商何道生,梁炯堂等发起建立的慈善医疗机构。
赤子情怀誓作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海外华侨华人不管行路多远,离乡多久,始终不忘摇篮血迹、乡土故里。他们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支持中国革命;他们义无返顾、排除万难、投身新中国建设;他们投资办厂,实业报国,捐赠公益,善行天下,与祖国人民携手同心铸就了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
为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潮流中,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辛亥革命中,华侨是倡导者和推动者,孙中山先生曾称赞“华侨乃革命之母”。
而新中国的诞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腾庆祝,掀起回国热潮,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受到鼓舞,其中很多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纷纷回国工作。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辗转回国,用他们的所长建设家园。他们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科技事业、经济文化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
华盛顿发行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首日封
为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潮流中,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辛亥革命中,华侨是倡导者和推动者,孙中山先生曾称赞“华侨乃革命之母”。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在日本流亡时曾化名中山樵。1903年,章士钊将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梦》翻译为《大革命家孙逸仙》时因笔误,将“孙文”与“中山樵”两个姓连了起来,遂成“孙中山”。
越南邮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45周年
—延安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的诞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腾庆祝,掀起回国热潮,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