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G20以聚类支撑细分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细分中,由于市场聚类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日产G20从挫折中崛起
  
  1990年4月,日产公司向全球推出了最新产品“无限G20”,为既有的无限系列车增添了第三种车型。G20采用四缸发动机,拥有140马力的功率,属于普通跑车。然而,市场的最初反应却令人失望。经调查:日产公司意识到根本原因,在于面对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同类汽车,G20丝毫没有让人感知到它的不同。
  日产公司管理者决定改变策略:1 . 通过市场细分先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2 . 确定自己所选择的细分市场顾客心目中对产品的期待,以及竞争对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定位;3 . 最后确定自己的产品价值定位。
  通过调查,日产发现:无限车的目标顾客为25~35岁、年收入在5~10万美元之间的消费者。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顾客对产品所看重的价值属性、该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对产品在该细分市场顾客心目中的价值定位。
  此后,日产公司设计了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价值定位,最终获得了产品成功。
  而在这个成功的背后,显然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市场细分,二是市场聚类。
  
  把握市场细分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讲,购买者成千上万,分布广泛,购买习惯和需求千差万别。任何规模的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购买者互相差异的整体需求。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应当也只能为自己规定出一定的市场范围和目标。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1956年就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它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
  市场细分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顾客的需求、欲望和寻求的利益,以及希望解决的问题等需求变量进行市场细分;第二阶段:描述所定出的细分市场;第三阶段:依据各细分市场的需求概率、提供服务的成本(如分销成本)、产品的生产和差异化成本以及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目标市场机会之间的匹配程度等变量,评价各细分市场的吸引力;第四阶段:根据细分市场的利润潜力、与公司战略的匹配程度,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细分市场;第五阶段: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定位原则,使之吸引目标顾客并增强公司的良好形象。
  
  把握市场聚类
  
  市场细分并非一项简单且轻易可以完成的工作。事实证明:没有找准市场切入点或没有真正掌握市场细分精髓从而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理念,企业决策者有必要寻找一种科学规范的方式来做事情。
  作为一种细分市场的定量分析工具,聚类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营销决策者的青睐。聚类分析是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中对象的相似性更强,目的在于使同类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使不同类对象的异质性也最大化。
  用聚类分析法细分市场,首先要界定衡量所有个体(个人、家庭或决策单位等)之间相似性(或不相似性)的衡量尺度;其次要寻找一种方法,能将每个个体分配给每个细分市场,其中最常用的有系统聚类法、糊聚类法、K—均值聚类法和有序样品聚类法。
  仍以日产公司为例。通过调查,公司首先确定无限车的目标顾客大约为25~35岁之间、收入在5~10万美元之间的人群以及该人群可能会关注的价值属性;然后,调查了该人群对每一款车在所确定的属性水平上的认知;最后根据消费者对市场上现有车型的各种评价打分来区别,哪些车是与G20同属一类,也就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同质化的细分市场,从而成为G20的竞争对手;而哪些车是属于与G20差别很大的另一类,它们不是G20的竞争对手。调查结果见表:
  


  在本案例中,聚类分析是样品聚类分析,引入的变量有“引人注目”、“噪音小”、“宽敞”、“大众”、“经济”、“前卫”。聚类方法采用了类平均法中的组间联结法,即计算距离时只考虑两类样品之间距离的平均值。而测度则采用了欧氏距离。
  根据调查结果,以上九个样品显然可分为三类,而奥迪90、本田序曲、宝马318i,就是无限G20车的竞争对手,都属于豪华、舒适、价格高昂型的车。而其他款式则是其替代品。
  
  聚类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讲,根据聚类分析方法将市场细分后,就可以将细分的结果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决策。然而,运用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因为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仍需要我们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 . 应保留多少个组?
  这个问题在统计学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决策者将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以往经验,再根据进行聚类分析后要达到的管理目的来确定组的数。但是,组的个数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结果的不确定。由于没有统一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就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
  2 . 分组是否合理?
  从特定个体样本中得到的组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该取样框架呢?目前还没有统计方法或数学方法能用来判断组的好坏,这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对结果做出判断。此外还要考虑:每组中的基变量均值在直观上是否合理?这依实际情况,其结果也不确定。因此,有时会因为分组的不合理导致决策失误。
  3 . 是否根本无法分组?
  此种可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只有几个基变量能区分各个个体,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市场上不存在能明确区分开的细分市场。此时,如果照搬聚类分析法来细分市场,完全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这样的理论指导对决策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聚类分析方法还是比较粗糙的分类方法,但由于它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备受人们青睐。从日产公司G20款车案例就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第一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 缨
其他文献
我刚从湖南的“瓷都”华联瓷业集团回来,与许君齐董事长相处三天,使我兴奋。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新一代年富力强、有头脑、爱学习、懂管理的企业家的茁壮成长。是的,我们需要更多乃至一代的卓越CEO。    称职CEO的条件  最近,我听到有一位名校教授在其EMBA班上提出:中国企业的CEO应具备的条件就是:  1 . 忠于企业事业。  2 . 要得到企业广大员工干部的认可与拥护。  3 . 有驾驭企业全局
期刊
面对这股全球暖化与全球化的大潮流,中国已到必须勇敢面对及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新舆论:全球暖化危机    北京今冬之暖,破百多年记录;日本东京则创130年最晚下雪记录;卫星显示,北极冰洋正在快速缩小,喜玛拉雅冰川正在迅速后退;孟加拉湾一小岛(曾住数千人)去年年底全部沉没……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暖化的问题很快地成了全球舆论的焦点。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亲自制作的环保记录片《你所不愿面对的真相》获得
期刊
权力一方面是职场做事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人生追求的终极。因此它无时无刻不在背后决定你的职场成败。    比企业战略等“事业问题”更令经理人关注的,是经理人自身的“命运问题”。  而真正决定职业“命运”的,是MBA教材里所没有,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事业”的“权杖问题”。因为连接个人能力与组织战略的,恰恰是经理人做事的权力。  因此,能否解决好权杖问题,正在成为职业经理人职涯走势能否顺利的决定因素。 
期刊
颁奖,来自官产学的智慧与掌声    2006年11月4日上午8点半,筹划运作历时6个月的“2006年度管理中国总评选”活动,终于在“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开幕式上30多位官产学三界领导、贵宾与800多位企业家的瞩目与掌声中,及几十家主流媒体记者的闪光灯下,走向最高潮——评选揭晓及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当14位因为卓越的管理成就而获奖的企业家或企业代表,伴随庄重的音乐及眩目的追光灯走上最前台
期刊
日本生产管理体系的高效却并未在其金融管理体系中体现,症结何在?    以丰田公司管理模式为范例的日本生产管理体系在全世界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在认真学习日本管理模式和经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金融管理体系并没有取得生产管理那么引人瞩目的效率,比起美国的金融业的差距更是明显。  为什么日本企业管理效率会有如此大的不平衡现象呢?    日本生产体系因何高效?    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日本生产管理体系
期刊
如果把成长模型作为成长为冠军企业的具体行动指南,通常难遂人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成长模型中的一般性因素与本企业的特殊性因素结合起来。    创业家是冠军企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当这种推动力发挥作用之后,企业就踏上了成长为冠军的征途。通过调查研究几十家中国冠军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冠军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一个核心——企业领袖,两对成长因子——战略与文化、学习与创新,三类成长要素——起点、目
期刊
如何挺过“病危期”?    从2005年7月海信与原科龙控股方顾雏军达成收购科龙意向,到2006年4月24日科龙电器正式宣布海信以6.8亿元完成对顾所持科龙股份的收购,再到2006年12月14日实现股权过户真正完成收购,前后历经17个月……这起中国家电业迄今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且一度不被看好的并购案才算最后板上钉钉。  然而,众所周知,更复杂、更艰难的是并购之后的整合。尤其是这一次。 
期刊
对人才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以及无休止的加薪,都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每两年都会跟全球CEO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并将访谈结果汇编于《全球CEO调查》。根据2006年的《全球CEO调查》显示:CEO对人力资源领导的要求在发生变化。CEO们希望找到新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鼓励员工去表现和创新。  同时,由于CEO们普遍认为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最佳源泉,他们更加重视对人才的激
期刊
编者按:  最近,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求助,要求组织一些合理化建议方面的稿件。这位读者的烦恼是:“我公司去年搞了个合理化项目,开始大家都很积极,收到很多好的建议,给公司带来很多好处,同时提建议的员工也得到不同的奖励,可今年连一份建议也没收到。”这位读者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据编辑了解,很多企业都在员工中开展各种合理化建议活动,甚至通过严格的制度化,要求员工每周或者每月必须提供合理化建议多少条。但是,
期刊
谁丧失了听力?——改变从自身开始    哲理的故事  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先生担心他的太太在慢慢地丧失听力,就带太太去看医生,他对医生说:“我们夫妻俩本来听力都挺好的,可最近我太太的听力好像正在慢慢丧失了,这样我们就没法正常交流了,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她是不是真正丧失听力了呢?”  医生想了一个点子,对这位先生说:你回家到屋子的后边去叫你太太的名字,如果在很远的距离她听不到,你就移近一点再叫,如果她还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