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情况,这非常正常,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特殊的,也是“唯一的”,就像叶圣陶老先生倡导的“学生就像一粒粒自然界中的种子”。如何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这需要教师在刹那间做出回应,改变原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对待某些特定的“意外”, 教师实现对教案的“再创造”,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真实、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有时,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与精彩。
一、案例描述
1.发生意外
《研究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记得,当时我在上这一课时,曾经遇到了一点意外。
在半节课后,我拿出一根没标明磁极的磁铁,问:“用今天的知识你能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吗?”
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不等我“点将”就自告奋勇地冲了上来。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伸出左手接过,转到右手时,一不小心,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2.发现问题
有个爱起哄的学生叫起来:“老师,你的磁铁南北极分家了,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哈哈……”其他同学一听这话也大笑起来。我举起两块磁铁,对大家说:“磁铁断了以后,真的是南北分家吗?”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还有的不知所措。
3.实验证明
见同学的意见不统一,我提出,何不用实验来证明呢?于是我请那名同学用刚才上课学到的方法辨别断磁铁的南北极。只见他将断的磁铁的一端(红色的)与完好无缺的磁铁(标明磁极)的南极接近,两者吸在一起了,再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他说:“这块红磁铁断的那端变成了南极。”我趁机提醒他用蓝磁铁(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南极)试一试,结果,蓝磁铁断的一端是北极。没等我说什么,有的同学就嚷起来了:“奇怪,这磁铁摔断后居然能长出南北极。”
4.动手再验证
磁铁的两极可以帮助我们指示方向
可是,有的同学还是不相信,提出要用别的方法实验。我请了一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他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又指南北了。他连声说:“真的呀,有点像蚯蚓,断了头长头,断了尾长尾!”多么形象的比喻呀。
5.新发现
又有学生提出:“如果把磁铁再连接在一起,南极会变吗?”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如此善于思考,兴奋地邀请他来为大家演示。他小心地将断开处接近,高兴地叫起来:“老师,它们又吸在一起了。”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他又将注明南北极的磁铁的一端接近断磁铁的两端,“哈,断磁铁合在一起,又成了一对南北极了!”
6.总结规律
如果把一块磁铁分成两半,就变成两个新磁铁,每一个新磁铁仍有两极
这时,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对刚才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于是,我说:“同学们,对磁铁的磁极你们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一个学生连忙举手说:“磁铁总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另一个是南极。”摔断磁铁的那个学生说:“一块磁铁,如果从中间断开,它就变成了两块磁铁,它们各有一对磁极。”还有几个同学补充道:“如果把磁铁跌成三块,它们就有三对南、北极。”“如果把磁铁跌成四块,它们就会有四对南、北极。”“不论把磁铁分割得多么小,它总是有北极和南极。”……听着同学们的总结,我内心充满了喜悦。我接着说:“也就是说,北极和南极总是成对出现,无法让一块磁铁只有北极或只有南极。”
二、案例反思
这是个典型的课堂意外,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但我凭借自己的机智捕捉到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及时进行课堂调控,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1.意外调整预设,呈现更加真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本案例中,我对无意之间摔断条形磁铁的同学没有斥责与批评,而是及时调整了原先上课的程序,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对摔断磁铁事件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上来,化弊为利。“一根磁铁摔成两根,南北极变没变?”“摔断的磁铁为什么还有南北极?”“合成一根磁铁后,南北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连串即兴生成的新预设,多么好啊!这些问题课前备课教师是想不到的。试想,如果教师冷对这次意外,死抱住原来的预设,上成了“教案剧”,浪费了这么鲜活的“意外生成的有价值问题”资源,多么可惜啊。
调整了预设,实现了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如果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那么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发现、创造思维就会随风而去。
2.智慧点拨火花,生成更加精彩
课堂上出现了意外,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是教师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呼唤教师快速思考,呼唤教师即兴点拨;它需要教师施展长期蕴积的教育艺术,也需要教师发挥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机智。在本案例中,我没有责怪学生摔断磁铁,学生的一句“磁铁南北极分家了”一下子给了我灵感,“南北极”不正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吗?“南北极真的分家了吗?”我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断磁铁”的磁极问题,不但化解了意外,更重要的是把探究科学知识引向深入。在探究“断磁铁”的磁极时,又紧紧抓住“断成两段”这一意外拓展开来,断成三段、四段,再植上去,多种情况下磁铁两极变化,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磁铁南北极会不会“分家”“增加”“减少”“不变”等等,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拓展,智慧不断闪现,课堂的“精彩”自然就会不断地生成。
科學课的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过程中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学习科学的主体,对身边的有趣现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我们的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活,探究磁铁的兴趣被激发。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铁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和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
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我想,课堂出现意外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在意外出现时因势利导,用童心去观照,用爱心去理解,用热心去呼应,用巧心去启思,那意外肯定会转化为学生创造性的火花,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一、案例描述
1.发生意外
《研究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记得,当时我在上这一课时,曾经遇到了一点意外。
在半节课后,我拿出一根没标明磁极的磁铁,问:“用今天的知识你能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吗?”
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不等我“点将”就自告奋勇地冲了上来。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伸出左手接过,转到右手时,一不小心,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2.发现问题
有个爱起哄的学生叫起来:“老师,你的磁铁南北极分家了,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哈哈……”其他同学一听这话也大笑起来。我举起两块磁铁,对大家说:“磁铁断了以后,真的是南北分家吗?”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还有的不知所措。
3.实验证明
见同学的意见不统一,我提出,何不用实验来证明呢?于是我请那名同学用刚才上课学到的方法辨别断磁铁的南北极。只见他将断的磁铁的一端(红色的)与完好无缺的磁铁(标明磁极)的南极接近,两者吸在一起了,再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他说:“这块红磁铁断的那端变成了南极。”我趁机提醒他用蓝磁铁(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南极)试一试,结果,蓝磁铁断的一端是北极。没等我说什么,有的同学就嚷起来了:“奇怪,这磁铁摔断后居然能长出南北极。”
4.动手再验证
磁铁的两极可以帮助我们指示方向
可是,有的同学还是不相信,提出要用别的方法实验。我请了一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他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又指南北了。他连声说:“真的呀,有点像蚯蚓,断了头长头,断了尾长尾!”多么形象的比喻呀。
5.新发现
又有学生提出:“如果把磁铁再连接在一起,南极会变吗?”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如此善于思考,兴奋地邀请他来为大家演示。他小心地将断开处接近,高兴地叫起来:“老师,它们又吸在一起了。”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他又将注明南北极的磁铁的一端接近断磁铁的两端,“哈,断磁铁合在一起,又成了一对南北极了!”
6.总结规律
如果把一块磁铁分成两半,就变成两个新磁铁,每一个新磁铁仍有两极
这时,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对刚才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于是,我说:“同学们,对磁铁的磁极你们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一个学生连忙举手说:“磁铁总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另一个是南极。”摔断磁铁的那个学生说:“一块磁铁,如果从中间断开,它就变成了两块磁铁,它们各有一对磁极。”还有几个同学补充道:“如果把磁铁跌成三块,它们就有三对南、北极。”“如果把磁铁跌成四块,它们就会有四对南、北极。”“不论把磁铁分割得多么小,它总是有北极和南极。”……听着同学们的总结,我内心充满了喜悦。我接着说:“也就是说,北极和南极总是成对出现,无法让一块磁铁只有北极或只有南极。”
二、案例反思
这是个典型的课堂意外,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但我凭借自己的机智捕捉到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及时进行课堂调控,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1.意外调整预设,呈现更加真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本案例中,我对无意之间摔断条形磁铁的同学没有斥责与批评,而是及时调整了原先上课的程序,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对摔断磁铁事件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上来,化弊为利。“一根磁铁摔成两根,南北极变没变?”“摔断的磁铁为什么还有南北极?”“合成一根磁铁后,南北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连串即兴生成的新预设,多么好啊!这些问题课前备课教师是想不到的。试想,如果教师冷对这次意外,死抱住原来的预设,上成了“教案剧”,浪费了这么鲜活的“意外生成的有价值问题”资源,多么可惜啊。
调整了预设,实现了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如果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那么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发现、创造思维就会随风而去。
2.智慧点拨火花,生成更加精彩
课堂上出现了意外,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是教师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呼唤教师快速思考,呼唤教师即兴点拨;它需要教师施展长期蕴积的教育艺术,也需要教师发挥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机智。在本案例中,我没有责怪学生摔断磁铁,学生的一句“磁铁南北极分家了”一下子给了我灵感,“南北极”不正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吗?“南北极真的分家了吗?”我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断磁铁”的磁极问题,不但化解了意外,更重要的是把探究科学知识引向深入。在探究“断磁铁”的磁极时,又紧紧抓住“断成两段”这一意外拓展开来,断成三段、四段,再植上去,多种情况下磁铁两极变化,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磁铁南北极会不会“分家”“增加”“减少”“不变”等等,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拓展,智慧不断闪现,课堂的“精彩”自然就会不断地生成。
科學课的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过程中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学习科学的主体,对身边的有趣现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我们的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活,探究磁铁的兴趣被激发。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铁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和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
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我想,课堂出现意外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在意外出现时因势利导,用童心去观照,用爱心去理解,用热心去呼应,用巧心去启思,那意外肯定会转化为学生创造性的火花,绽放出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