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2021“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四批)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奉”行动典型案例(第四批)》。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重奉出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和“山寨”酒水饮料行为,依法严查劣质钢筋、线缆、儿童玩具和翻新“黑气瓶”,大力整治“神医”“神药”等虚假医疗广告和中介机构“乱收费”现象,查办了一批与群众紧密相关、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
其他文献
上海市金山区紫金大桥为钢梁-钢拱下承式系杆拱桥,主跨跨径188 m。大桥主拱为提篮式钢箱拱,矢跨比为1/5,内倾角度12°,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主拱肋截面为矩形,宽2.2 m,高2.8 m。两片拱肋之间设置6道钢箱横向风撑,风撑外设椭圆形装饰结构。大桥主梁为采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钢梁,全宽40 m。吊杆采用高强平行钢丝束,纵向间距9 m。主拱与主梁连接处采用整体式节点板,拱肋水平推力通过整体节点板传递给钢主梁,大桥外部呈简支支撑体系。大桥主墩采用柱式墩,每个墩柱下设置一个矩形承台,横向两个承台之间
混凝土碳化是诱发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混凝土碳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选择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徐浦大桥三座上海地区在役斜拉桥。基于2013年至2019年的碳化深度检测数据,分析了碳化深度和碳化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碳化过程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地区大跨度斜拉桥的耐久性分析提供参考。
在不中断高速公路交通的前提条件下,改扩建工程配套的交通组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依托G1503上海绕城高速公路吴淞江桥改建工程,结合改建工程施工工艺,通过道路交通流量分析,预测施工后的交通运行情况,从而优化确定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根据统计交通量,分析得到,周边高速公路存在分流潜力,而周边地面道路分流能力有限,且货车对区域环境影响较为明显。对比三种分流路径方案,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绕行确定了高速公路网络绕行的基本策略,通过较大范围的引导来缓解施工节点压力。交通组织方案实施后,为改建工程顺利推进发挥了保障作用
针对高架桥面沥青铺装避免振动碾压的要求,通过马歇尔击实法及Superpave旋转压实法两种沥青混合料成型方法,测试在相同压实功作用下,选用不同原材料的SMA-13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及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以及具有相同初始质量及相同成型高度情况下的压实功,探讨不同原材料制备的SMA-1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结果表明:采用RST-B2作为改性剂、聚酯纤维作为纤维稳定剂制备的SMA-13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相比其他原材料组合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佳的可压实性能,其达到标准高度所需
为排除级配离析对温度离析的影响,采用室内成型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首先提出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确定该级配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为4.3%。然后在不同温度下成型马歇尔试件,研究成型温度与试件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型温度越低,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参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摊铺温度要求,确定以165℃为标准温度,研究温度差与密度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评价标准。
为研究路基路面材料在实际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征演化规律,选取路基土、水泥稳定碎石及沥青混合料三种常用工程材料,通过安装在振动压实仪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压实过程中动态响应的原始数据。参考目前主流的三种智能压实控制指标(CMV、RMV以及CCV),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相应指标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速度时频图谱可以将室内振动压实过程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初始压实、振动调整以及稳定压实;采用不同压实控制指标,对路面材料压实稳定状态的判定结果不同;不同
随着机场管理和服务日益的精细化以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场运营通信需求增强,对通信管道建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基于机场工作区建筑及市政道路布局的特点,探讨通信管道线路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总结分析了管材管型选用、人手孔位置类型选用、管道容量确定、横断面及特殊节点方案以及管线之间协调避让等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为准确描述城市地下快速路换道行为特性,基于8自由度驾驶模拟试验,获取了不同交通流情况下,全时全员车辆高精度轨迹数据,并提取了471个自由换道和164个强制换道样本。分析主车与目标车道前、后车以及当前车道的前车间隙特征,选取车速为性能指标,均方根百分比误差为拟合优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GIPPS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及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自由换道决策时,与目标车道前车的间隙远大于与目标车道后车的间隙,而强制换道决策更多受驾驶任务影响,周围车辆间隙大小无显著差异。自由换道间隙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强制换道间隙符合伽马分
险态场景仿真测试是提升自动驾驶车辆驾驶能力和降低道路测试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基础是险态场景的构建。依托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实际数据,在甄别自动驾驶模式避险脱离事件的基础上,提出道路测试险态场景辨识关键指标,并利用随机森林、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四种监督分类模型,对险态场景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基于上海城市道路场景实际测试数据和实际记录脱离原因数据,验证了实际数据驱动的道路测试险态场景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BP神经网络辨识险态场景的效果最好。研究成果为构建道路测试险态场景提供依据。
结合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考虑到取材的便利性,综合考虑内蒙古地区的高低温、水稳定性、疲劳及抗渗透性等路用性能。从级配的选择、试验试件成型的方法、采用的体积参数等,吸收Superpave设计法的精髓,针对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提出了完整的、以马歇尔体积设计法为基础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最终的结果表明,针对三种不同的沥青结合料,AC-16C型密集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为4.91%、5.3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