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沃土。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
  1.适度的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一句适时、适度的表扬,可能就会带给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特别是在转化班中的后进生上,适时、适度的表扬显得尤为重要。如,刚开始当他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肯定他,给其多些表扬,让他感受到“我能行”,在他有了好转之后,就不要太多表扬,当他达到一定要求后,我们又可以对其进行及时适度的表扬,鞭策其继续前进,向困难发起挑战,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
  2.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可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颖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3.有效的方法,拓宽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保证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培养孩子一般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练习的习惯等。我们还应培养孩子特殊的学习习惯,如,善于质疑的习惯、手脑并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主动合作的习惯等。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数学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现实即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且其中具有相当的数学思维的含量和思考价值。
  因此,我们得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把数学融于生活情景或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链接,让数学不“板着面孔”出现,便于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相信在这样的数学课中,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饱满,思维十分地活跃,对数学课不再厌恶。
  四、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构建需要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通过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我们课堂上的数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有指向性。在“认识乘法”一课中,出示主题图时,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明确的问题,如“在这块草地上,有几种动物?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接下来学习乘法的含义就顺理成章了。如果你的问题过于笼统,如“发现了什么?”那么学生的回答就会不着边际,学生怎会有数学思考呢?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推动学生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对问题设计的深究,通过精心的点拨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才能如此活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五、教会学生必要的方法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及其技能。”如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接着让学生猜一猜,相邻两个体积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根据10、100,自然想到了相邻两个体积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引导学生:“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样证明?”学生根据旧知识,面积单位进率间的推导过程,很快地推导出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在教学中,还应适当渗透“假设”思想,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几倍?体积扩大几倍?” 这道题的题目简单,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教学中,我教学生采用“假设法”,赋予正方体的边长以“具体值”,就能很快解决此题。这类题条件比较单一,缺少具体的数量,这也是学生思考时的难点所在。在解题时给某一个量假定一个具体的数值,就可以变“未知”为“已知”,变“抽象”为“具体”,学生的思维有了落脚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实现新课程要求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促进学生发展的沃土。
其他文献
在初中新课标英语教学推进中,学生考试接受系统化的英语教育,相较于小学时期的英语学习,知识点更加多样化,难度也更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英语课堂的效果,教师需要在新课标
[摘 要] 数学直觉是一种非逻辑的、自发的和“不可解释”的思维形式,它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双基,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组块,培养学生的直觉顿悟。强调数形结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直觉理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满足学生的直觉渴望。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直觉诱发。注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优势互补,培养
[摘 要]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评价与指导的密切结合。多元化评价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也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养成了自评互评的习惯,体育成绩也随之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 体育 多元化评价 促进作用  
一、教材插图的作用  随着教科书编纂的发展,教材中插图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洪宗礼先生主编,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一套语文教材。就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而言,六册书共计包括了彩页插图50幅,黑白插图134幅,如此之多,插图越来越成为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本中的一幅幅插图画面美观,大部分都由文学素养深厚和绘画技艺精湛的专家绘制,大都能准确地抓住文本关键场景,能忠实地配
过度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致使黄土高原干旱灾害频发,造成了该地区巨大的农业和经济损失。本文基于黄土高原1961—2017年的逐月降水格点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
[摘要]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有保障,才能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总是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之中。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因此安全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小班的幼儿与中大班的幼儿相比较,更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时间所占比例非常大,如何让小班的幼儿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小班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多种手段帮助幼儿丰富词汇  在与孩子的交往观察中发现:词汇丰富的孩子,都比较善于交流,喜欢表现自己。而词汇较贫乏的孩子,一般都沉默寡言,在他人面前比较胆小。一般说三岁幼儿可掌握1000个词,六岁幼儿可掌握3000至4000个词。在《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任务:“丰富幼儿词汇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传统教育体系和结构的重构势在必行。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各个国际组织都根据自己的预判发布了面向未来的学习与教育文件,重点阐述
围绕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学生的现实情况,认为情境激趣、巧问推进、反思提升是有效的教学路径和方法,通过《一次函数的应用》的具
分析乡村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整个乡村景观规划分为农业型、历史文化型和休闲旅游型3种类型,研究乡村产业对乡村景观形成的影响。探寻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