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从阅读课的现状来看。阅读课缺少语文的本质特点。有的课花样很多,表面上很生动,课件做得很详尽,引用课外资源很多, 但远离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内容并没有理解; 有的课仍在内容上反复提问,美其名为提高人文性,但是在语言上学生获得甚少; 有的课很重视朗读,但是读得没有层次,除了对内容的理解外,在语言理解、读书方法获得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效果微乎其微, 等等。这些都需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上去认真学习、落实。如不坚决反对虚效,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又怎能提高实际效果呢?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包括口头和书面语) 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 为了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我觉得必须完以下几项任务:(1) 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5)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 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 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6种能力, 其他各项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统一完成的, 在交流语言和思想情感中, 提高认识能力。语文能力中的6种能力都很重要, 但是表达( 说话、作文) 能力更为突出, 因为说话、作文能力是6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小学生学了6年母语, 还不会表达, 说不清, 写不明, 那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语文教学达到学生自能读书, 自能作文, 自能交流, 才能称得上教学取得了实效。
  (二)阅读教学必须发挥语言的魅力
  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 关键在于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发挥语言的魅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有灵魂的。所谓语言的灵魂, 就是语言内涵的思想、文化、情感因素。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要贯彻“文道统一”的教学原理。可是, 我们往往将文与道分开。语文教学弘扬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任何思想是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讲得非常清楚了。他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 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就是要发挥语言的魅力。那么,文学性强的篇章,是否更要在语言因素上下些工夫, 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有足够的语言训练活动。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是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 所以阅读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从文本因素来看, 凡是选为文本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因素有四: (1)语言规范, 而且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 便于背诵、记忆、吸收、积累。(2)凡是好文章都反映了文章写法,鲁迅曾说过:“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3)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美感与情感。(4)每篇文章都含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依据这四点,教学时: (1) 使儿童吸收规范的语言。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 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诵读、背诵。(2) 使儿童学习文章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 还要教学生习作, 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 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3)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为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因此,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审美能力。在阅读美文的审美活动中形成个体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有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4)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但是这四点是相互联系的,必须在掌握语言过程中统一完成的。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如果在思想上有所悟, 情感上有所动,心灵上有所净化, 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如果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辞发”,这就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三)阅读教学必须体现读写结合
  阅读文本, 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 既要学读,又要学寫。所选的阅读篇目是名家名篇, 促使学生吸取和积累下大量的规范而优美的语言, 为作文打基础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还要在阅读课上体现读写结合, 加强课堂小练笔。
  首先, 阅读教学要使读与写密切结合起来,要区分阅读和阅读教学。阅读———读懂文章内容, 明白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 写了什么景, 写了什么人, 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就可以了。而阅读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读书,还要教会学生习作。因此, 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内容上, 不能停留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还得要使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阅读课就需要完成两个过程: 一是从语言———思想内容角度, 理解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角度, 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 如果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 特别是后一过程, 主要是从语言形式上使学生掌握语言。但是近几年来的阅读课,往往停留在第一个过程———对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对于理解作者的语言精华和表达方法, 理解作者的表达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也就是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 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从读中学习写作是比较薄弱的。就是说,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采用什么方法表达的; 哪些词句写得好, 好在什么地方, 变换一下说法和写法行不行? 使学生真正从语言上受益。   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行的, 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要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 说语言, 说认识,说体会, 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内容,写要点,写心得, 写真情。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欣赏语言和判断语言的能力。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 尤其要强调说和写的训练。大作文以外, 要重视平时结合阅读的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一篇课文讲读过程中, 除了读书之外, 要有10- 1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写练习。就是由读迁移到听、说和写, 可以是内容的迁移, 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迁移。如我在教完老舍先生的《我们家的猫》时, 要求学生学写“用举例的方法写你喜欢的小动物”; 要求用“说他……吧……可是……”的句式写一段话。这是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的迁移。我在教学《树上的鞋》一课时, 在阅读完课文后, 我让学生续写结局。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一次写话, 为了让学生感受小主人那份爱心, 再让学生深入文本再现感人场景。在朗读之后, 教师安排这样的写话练习:“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这是内容上的迁移。这个小练笔的设计, 非常有意义, 不但练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更说明只有学生真正有了感受, 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有的老师会提出, 这样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这样做必然联系到阅读课如何教的问题。我认为, 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的教法。例如, 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 是否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 初读、细读———可以要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探讨, 重点通过对语言的理解, 感悟思想、感情, 学习语言表达; 阅读欣赏———可以朗读; 巩固运用———可以设计听、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
  (四)认真备课 细读文本
  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 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 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和确定课文的主题思想; 其次, 确定本篇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第三,确定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第四,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现在教学的参考资料很多,为教师着想,特别是为农村教师着想提供一些教学参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太多,多了就会使教师产生依赖思想,不少教师备课都依据教参,照着教参复述,这是要不得的。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些篇幅不長的文章, 内容浅显, 不难理解, 大多是照抄教参。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凡有经验的教师, 备课时从不先看教参,总是反复阅读教材。因为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语言表达特点决不是一读就能理解的, 要反复钻研。即使看教参,也要把教参上写的变为自己从教材中体会出来的认识。况且教参上写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这一点我对全国名师赵立军讲的《珍珠鸟》感受颇深。特别他在讲作者怎样呵护珍珠鸟,珍珠鸟如何信赖作者部分,赵老师并不是翻来覆去让学生读,而是用“我是冯骥才……我用……”“我是珍珠鸟……我用……”“我就是这样的冯骥才”“我就是这样的珍珠鸟”“我就是呵护你的冯骥才”“我就是信赖你的珍珠鸟”这样的对话体会,还提前告诉学生不做集体应对,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和思维能力。但如果老师没有吃透教材,就驾驭不了课堂,收不到如此高的效果。还有《麻雀》一课,它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不少参考资料都认为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作品,但如果你读了屠格涅夫传记及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从而了解了他的身世。其童年是在他母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了农奴主的残暴、专权, 使他从小就痛恨农奴主,认为农奴制度不合理。作者以老麻雀为了掩护小麻雀而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和猎狗搏斗的题材, 实际上表现的是弱者只要敢于决一死战,必然能战胜强暴的庞然大物的思想。这样把握该课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就要放在老麻雀敢于与猎狗决一死战上, 情感上要同情弱者、憎恨强暴。从这件事情来看, 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把握, 不是那么简单的。有的课文主题思想明显, 有的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要认真钻研。多读些参考书, 从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上,从文章作者的其他作品中, 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备课一定要细读文本,体会语言,要做到“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要使语文教学收到实效,从根本上说, 要求教师做一名真诚的教师,教真实的语文课。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语文素质———提高人格修养,提高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科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考验。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时期,学生尽管在英语知识的驾驭能力方面还不足,但是却拥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如果抓住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英语写作的大门,那么就会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尝试从当前学生英语写作的障碍以及具体入门教学措施两方面进行简要地论述。  随着我
期刊
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学起来轻松,成绩就较好,如果方法没到位,学起来就晕头转向,只顾应付,事倍功半。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学习方法。  1、笔记方法  作用: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做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生通过做笔记可以清晰地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要求:一般来说课堂笔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学生自己看书初步了解所学历史知识阶段,可以对教材中出现的时间、地点、
期刊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挑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从时政新闻、生活热点话题、幽默的语言、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热点;幽默;多媒体;活跃;思想品德课堂  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想要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就必须激活学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就愿意做,不感兴趣的就漠不关心。新课程改革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导学案”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导学案”激起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关键词】预习;交流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关键词】有效预习;有效参与;有效
期刊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愉快的情绪能促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运转, 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和牢固的记忆。愉快教学能使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成为英语的主人。那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营造和谐愉快、积极探索的教学氛围呢?  一、提倡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  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
期刊
随着科学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体育工作已经不再只是对学生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要求,更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智力能力,健全人格的培养,强化德育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为了能让中学体育工作在以上诸方面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筆者就中学体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略表遇见。  一、于体育教学特征中去发掘德育的潜质。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教师在古文教学中都采用逐词逐句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生怕学生在哪个环节上出现纰漏从而影响考试成绩。这种教法,它的好处是学生在积累相关古文知识方面比较落实。但因为教法死板,常常导致学生学习古文兴味索然,甚至有些学生上课时就只看一些古文翻译书或教材全解之类的书而懒怠听老师的引导。最终,学生对古文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字词的初级阶段,将所学古文知识转化为自主阅读的能力较差,自然,更谈不上真正发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呢?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二、要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三、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四、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  【关键词】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其中,语言文字积累的途径是听和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