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并不自由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美国货币学派首领,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其妻合作的《自由选择》,八十年代初曾制作成电视系列片,在欧美日本广泛映出,赢得了西方各国朝野的普遍赞赏。撒切尔夫人曾是其最热心的听众之一,她执政伊始,便明确宣布以弗氏经济学说作为施政基础。现在撒切尔夫人已进入第二届任期,成为本世纪英国第一个连选连任的保守党首相,这与英国经济形势近期内在若干方面的好转不无关系。里根总统也曾把弗氏学说放进“里根经济学”的大拼盘中,在连续的不景气之后,今年美国经济突然出现了回升。许多人对此颇感惊讶,另一些人则肯定这是弗里德曼学说的功效。究竟如何评价,尚须待以时日。但本书所表达的西方公众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长期信奉的过分的政府干预,通货膨胀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广泛厌恶,并从而赢得声誉,却是事实。书的最后一章《潮流在转变》曾被选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主编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作为导言,意指其代表了一种新的潮流。尽管通读全书,我们并没有发现所谓“新潮流”包含了什么振奋人心的东西,而只不过是放任主义的旧梦重温,但毕竟它是出现在新的背景上,从而值得一切关心当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人们给予重视。
  
  一
  
  本书之所以命名为《自由选择》,是试图劝说人们回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阐明的“自由竞争”和托马斯·杰斐逊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所肯定的“在上帝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上去,前者代表经济自由,据说这种自由被多年来的政府干预剥夺了很大一部分;后者代表政治自由,它也因政府权力的日益集中而逐渐丧失。弗里德曼认定只有返归上述政治加经济的自由状态中去,美国与西方其它国家才能摆脱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危机,再度步入繁荣之途。
  弗氏认为,从一九二九年迄今,在半个世纪之长的时间跨度里,美国与西方各国的政府与人民都陷入了一种可悲的迷误中,散布雾障并错误地引导了历史潮流的是费边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传统”和凯恩斯学说等等。而穷本溯源,则由于当初错误地解释了大萧条的成因,今天又没能正确地说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现实根源,从而一错再错,把西方社会与经济推入了百病缠身的困境。
  三十年代初大危机的原因究竟何在?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对应着一个狭小而脆弱的消费基础,于是借助危机的野蛮暴力,周期地消灭一部分社会生产力便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固有规律。而垄断资本在二十年代的急剧扩张又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空前地激化了矛盾,地底的岩浆已经燃烧与酝酿过度,它必然要寻找地表的任何豁口,冲将出来,形成奔腾喧嚣的火山爆发。当年因挤兑风潮而引起的美国银行业危机和货币体系的崩溃只是火山的喷口,虽然它确实反转来加深了危机的破坏程度,但毕竟危机本身是命中注定,在劫难逃的。
  但弗里德曼不是这样看。他认为,倘若没有人为的错误,一九二九——三三年的情形便会象周期史上其它“衰退”一样,安然过去,而决不至于酿成灾难性的大萧条。联邦储备系统即美国中央银行对此应负直接责任,在现金短缺的紧要关头,联储的头头们热衷于争权夺利,而没有及时向流通界注入足够的货币量,从而使经济进一步紧缩,并演变成迁延多年的萧条。货币是关键,这就是弗氏货币主义理论对大危机原因的全部解释。从流通领域寻找危机根源,这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史上,是古已有之的。
  在解释近年来蔓延于西方世界的通货膨胀现象时,他仍然恪守“货币万能”论。他肯定通货膨胀在任何场合都总是一种货币现象。若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超过了货物与劳务的增长速度,按同名货币计算的物价就会上涨,而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他慨叹美国中央银行对如此显豁的道理竟未能领悟,而只是呆板地记取大萧条中压缩货币供应的“灾难性教训”,结果走到另一极端,即对通货增长过快的后果反应迟钝,从而造成了经济的“滞胀”局面。把“滞胀”统统归罪于货币发行量的过度增加,有失片面,因为关键是垄断资本在追逐利润与超额利润的进程中面临困境而又欲图摆脱,便不惜增发货币去刺激经济。只是事与愿违,越弄越糟罢了。不过弗里德曼毕竟强调了资产阶级政府是增发货币的根源。增印纸币好象是政府在变魔术,凭空变出政府收入,实际则是偷偷向人民手里的货币征税。这比征直接税要方便得多,它可以避免纳税人的反抗,轻而易举地弥补日益浩大的政府开支。问题是任何政府一旦搞通货膨胀上了瘾,就会象酒鬼难以戒饮一样不可收拾。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若不及时制服,足以摧毁整个社会”。八十年代初的西方社会已面临此境,所以务须不惜一切代价克服通货膨胀。办法是既要控制住货币发行量,又要刹住政府开支日益增长的势头。后者的直接原因,是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日益扩张的所谓“福利国家”。
  
  二
  
  三十年代大危机是社会化大生产对私人占有外壳的猛烈冲撞。这个破裂的外壳把财富与贫困的两极对比醒目地昭示于众,从而激起了人民大众对社会不平等的抗议浪潮和变革现状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美国发生了“新政”改革运动,资产阶级政府逐步放弃了自己长期扮演的“警察与守夜人”,即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外部条件的保卫者这种消极角色,开始积极地干预经济活动。凯恩斯则指出:市场机制常常导致消费与投资的双重不足,政府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干预,在私人经济活动减弱时通过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和防止经济衰退。在战后年代里,凯氏学说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对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整套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压倒的影响。但罗斯福在“新政”名义下实施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在当时与凯恩斯学说并无关系。改革是应急的,措施也大多是照搬本世纪初英国与北欧改良主义和上世纪末俾斯麦德国的一些做法。但随着时序的展开,“新政”的影响与凯恩斯学说相互佐证,似乎由此而为垂死的资本主义寻得了一剂起死回生的良药。战后,直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年代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执政党也确乎乐此不疲。
  弗里德曼认为这是一种迷误,它导致政府力量的日益膨胀,导致经济活力的日渐丧失,并最终使得通货膨胀横行无忌。他用了本书的最大篇幅,历历沉痛地批判了从“新政”开始,后经约翰逊“伟大社会计划”大大向前推进了的所谓美国“福利国家”,指责它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畸形儿,对于百病缠身的今日西方社会来说,它既是病状又是病根。“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这一动听标记掩盖了一场十足的灾难。
  所谓“福利国家”问题,是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评论多以“社会福利制度”指代,但其实际含义要宽泛得多。它既包括济贫性质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对于退休与失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包括教育与卫生事业的社会化,以及法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等内容。“收入均等化”则被认为是其目标,这是指针对不同收入等级(主要是工薪劳动者内部),以不同的税收措施,实现收入由高向低的某种程度的转移。这种做法很少触动上层巨富们的利益,但却起到了分散劳动者的贫困、病残与失业损失的作用。
  弗里德曼对上述“生产成果均等”的“福利国家”理论与实践大张挞伐。他列举了英国、瑞典和美国的大量失败教训,证明在福利救济、社会保险、教育卫生的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国家插手,便必然出现效率低下,成本上扬,贪污盛行,工作热情下降和懒惰之风滋长的局面。他呼吁抛弃“收入或结果均等”这种人为的平等观,回到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主张的“人人机会均等”的理想中去。他认为,实行“公平分配”,代价是剥夺个人自由和消灭自由竞争,结果则并未出现平等奇迹。例如英国,上世纪搞机会均等,经济高速增长,本世纪搞结果均等,财产收入的课税最高已达百分之九十八,劳动收入的最高税率达百分之八十三,还有越来越重的遗产税。尽管这些岁入的大部分被用于各种福利事业。但结果却是产生了新的特权阶级来代替或补充旧的同类,“平等”徒有其名,财富与收入的大改组才是实质。受益的是握有铁饭碗的新官僚、工人贵族和新的百万富翁,他们想方设法逃税漏税,向海外转移财产。而大批训练有素,才华横溢的公民则不堪税负的压迫,纷纷外走,去别国施展才能。总之,平等运动严重挫伤了工作动力,使民族精华意气消沉,导致英国成为二十世纪病夫。“英国病”而今在蔓延,例如美国在结果均等方面尽管走得不那么远,但类似病状亦已显露。弗氏说,疗救的办法是重新强调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在上帝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信条的具体化,它的真切含义是法国大革命的一句名言:前程为人才开放,每个人都有权在社会生活中谋得与自己的才能和素质相称的一席地位,其它诸如出身、民族、肤色、信仰等因素均不应妨碍人尽其才。要实现这一理想,凭政府力量不行,强制性地“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福利国家”更是适得其反,而唯一行之有效的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这正是本书的主题,批判凯恩斯,反对“福利国家”,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为此,弗氏还特别“批驳”了“机会均等”导致社会不平等的论点,他认为工业的进步,机器的改进,一切西方资本主义的伟大成就,主要是增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对于有钱人关系甚少。而这正是得益于我们承认了人的能力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多样化。亨利·福特和洛克菲勒就是机会均等的产儿,拳王阿里也是。如果你一文不名,挨冻受饿,那也别眼红阿里一场比赛便腰缠万贯,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正是因为不公平,我们才彼此受益。
  请注意,弗里德曼是从右的方面批判当代西方社会的。他的“机会均等”就是自由竞争。问题在于,象福特与洛克菲勒这类垄断大亨不但是自由竞争的产物,也是扼杀自由竞争的元凶。垄断寡头用协议瓜分市场,用垄断价格破坏市场机制,这已久成事实了,“机会均等”充其量只通行于一小撮垄断巨头之间。弗里德曼对此并不否认,但他认为借助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即可解决问题。他以包括福特汽车公司在内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例,认为只要让全世界的汽车业都来与它们竞争美国的买主,垄断价格的幽灵便肯定会消逝。十分明显,他在此寻求的不过是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扩张。至于自由竞争,则加尔布雷斯说得对,弗里德曼“硬要把十八世纪十九世纪行之有效的东西套在今天头上,这是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评里根经济政策》,载《世界经济译丛》一九八一年二月号)。尽管这样,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评在若干方面仍然不乏现实根据。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使垄断资本必须借助国家力量对劳动力再生产进行社会规模的调节,这就是所谓“福利国家”得以发展的原因。但这种调节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与行政的弊病,这些弊病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又深化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家调节在一定时期内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较高就业并降低了危机深度。但随着调节规模的扩大,政府的税收与支出便势如奔马,无法驻足。高税收使人宁肯赋闲而不工作,或回到以实物和劳务相互交换的非货币经济生活中去。高支出则豢养了大批掌管福利事业的官僚,在巨额政府开支中他们捷足先登,首先中饱自己,并结成一个强力利益集团。而福利开支尽管逐年增长,贫困却未减少,教育与医疗质量也每况愈下。弗里德曼说,原因是官僚们“化别人的钱去满足别人的需要”,没有私利刺激,仅凭良心办事,而良心毕竟靠不往,所以必然浪费金钱和不计效果。问题还不止于此,官僚机构的膨胀还麻痹阻抑了微观厂商与市场机制的活力,引致了宏观经济的“滞胀”与高失业并存的局面。无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国家广泛干预下的这种变态,乃是其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
  
  亚当·斯密曾把自由市场机制概括为一个著名比喻:“看不见的手”。斯密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人人都追求自我利益,锱铢必较地盘算一己的得失,但社会总体的利益却由此得到增进。虽然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不自觉的,但却是必然的,这要归功于市场力量,或曰自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指引。
  弗里德曼对斯密的这只“手”推崇备至,他认定这只回春妙手简直可以医治今日资本主义的全部疾病。在本书第一章《市场的力量》中,作者别出心裁地利用少儿读物中常见的关于“铅笔家谱”的儿童故事,深入浅出地向经济学门外汉宣讲价格的作用机制。
  作者首先肯定了铅笔的自我标榜:“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制造我。”
  这并非夸大其词。笔木取自森林,砍伐,运输,则有赖于炼铁,制锯,筑路和汽车等工业,此外还牵涉到开采石墨,制作铅芯,橡胶与炼铜等多种行业,而所有这每一行业又可引出一连串与之相关的其它行业,如此前后相续,无穷相加,恰如一滴水能够反映出太阳的全部光辉一样,一支铅笔的制作在某种程度上竟可以显露出一个社会全部产业结构的复杂联系。各行业千百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铅笔的制作,但他们对于这种复杂的合作并不知情,起协调作用的神奇力量是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不是发布强制命令的指挥中心。价格是自由市场上买者与卖者自愿交易的产物。其协调作用首先是提供信息。市场价格比行政方式能更准确,更可靠也更便捷地向生产者发布指令,它只传递最重要的情报,且只把情报提供给最需要它的人,这与文牍主义的公文旅行所造成的旷费时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信息不畅等弊病适成对照。价格还提供刺激,使人们有效地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实行成本概算,生产者只有尽其所能地寻求新原料与新技术以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方能多多赢利。价格还刺激消费者从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中只挑选价廉物美者,这又反过来会向生产者提供信息。总之,正是得益于这种价格机制,资产阶级才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仿佛凭魔力从地底下呼唤出超越以往一切世代的惊人巨大的财富,并锻造出廉价商品的重炮去摧毁一切过时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企业家尤其应当学会利用市场与价格机制(不放弃计划经济的主导作用),去谋求迅速大量地增进国民财富。
  但弗里德曼阐述价格机制,意在批判“福利国家”和政府干预,所以他特别强调应该由市场价格来决定收入尤其是工资的分配。否则,价格就难以发挥传递信息与提供刺激的作用,“看不见的手”也无法自由地追求其目标了。弗氏感叹西方今天真是这种情形,政府干预太厉害,它起的作用正好与斯密的手相反,处处给社会与经济生活造成麻痹与失灵。回到斯密,这就是“自由选择”。
  问题是,斯密所描绘的自由竞争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今日资本主义已不是昔日黄花,甚至也不是半老徐娘,而是进入垂暮之年了。归宿已定,选择并不自由。
  
  (《自由选择》,〔美〕弗里德曼著,胡骑等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二年五月版,1.30元)
其他文献
韩浩月  “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热播剧《山海情》大结局传递的愿望,也给观众留下了念想。从9.1分开播,到9.4分收尾,《山海情》剧组打了一场“漂亮仗”。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从剧名看,怎么都不像热播剧,但优秀的创作团队,可以改变一切先入为主的印象。由侯鸿亮、高满堂、孔笙等组成的金牌幕后队伍,把扶贫剧创作推到了一个高點。该剧由编剧团队实地采访创作而成,主要人物均有原型对应,也破了电视
先严远生公因反对帝制不幸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美国旧金山遇害后,其挚友闽县林志钧(字宰平)先生,即苦心搜集遗文,择其尤关政治、文艺及思想问题者,编为《远生遗著》四册,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二0年六月发行初版,后来印过好几版。一九三一年,商务印书馆向当时的内政部申请审定,准备重印,部方认为其中《对于三大势力之警告》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共五篇文章,应予删削。我未同意,以致一直不曾重印。等到一九三
近年来《文心雕龙》研究专著漫议    有人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作过这样的统计:近三十年来共出版了二十四部专著,发表了约六百篇文章。其中,仅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短短五年里,就出版和发表了专著十八部、论文四百余篇。这些都充分显示着《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昌盛的新时期,现仅就笔者涉猎的一些专著,谈一点感受。  《文心雕龙》的校勘工作十分繁复。诚如杨明照先生所说,“一字一句的差错,并非无关宏旨”,老一辈
读《领导科学基础》有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决定》又提出,要求在一九八五年底以前完成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任务,并且订出规划,采取切实措施,造就出大批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
评长篇小说《新星》的主题思想    这是新时期文学中一部气势夺人的作品。它的主人公以一个睥睨一切的哲人、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一个单枪匹马的斗士的三位一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试图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县份,把现实放进历史的长河里,站到历史哲学的高度,剖析改革潮流的历史必然性和目前阶段的战略态势,并对这个伟大潮流的未来作了宏观的构想和展望。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他试图从历史的剖析中写明现实,
李白、杜甫是我国古典诗坛中的双子星座,他们两人生前都是极端坎坷潦倒,的,然而死后的情况却不一样。杜甫经过元稹、白居易和宋人的推崇,整理和注释《杜甫集》者辈出,号称千家。可是《李白集》的整理和注释却寥寥无几,一千多年来只有南宋杨齐贤、元萧士、明胡震亨、清王琦等四家,相比之下,对李白的研究确实如同白居易所说的那样,“就中沦落不过君”了。  清王琦辑注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汇集了杨、萧、胡三家注的长
抗日战争期间,大学教授的薪水几至不够买薪买水,王了一先生当时也半赖卖文为活。可是他在《卖文章》一文里却提出三条“卖而不求善价”的意见:“如果有良好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我们可以贱卖;如果校对谨慎,我们可以贱卖;如果那刊物的作者群中没有我们所羞与为伍的人,同时它又拥有千万数识货的读者,我们可以将稿子双手奉送,甚至可以倒贴几文!”  了一先生在这里连用几个“我们”,足见并非“一家之言”,倒是很能代表“写
某高等院校印行的诗稿一册,附有注解。其中有句诗用了“苏州刺史肠”的典故,注者在韦应物诗中找出有“肠”字的句子作为此典的出处。  知道韦氏曾被称为“韦苏州”,那很应该;不过唐代诗人担任过苏州刺史职务的,并不止韦氏一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是。如果遇见苏州刺史的事都归到韦氏身上,没有抉择,也不合实际。  这典故实在属于刘禹锡,与韦氏无干。据传刘氏任苏州刺史或以后的时候,曾到一个官至司空的人家宴会,酒席
一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西方的文化也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媒介物,越来越迅猛地倾注到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就今天人们的认识水平看,恐怕不会再象近代史上有些人那样,把近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从作为一种文明的总体中肢解出来,变成一种超“道”和“体”的“器”和“用”了。我们已经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要振兴民族、发展经济,一定要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西方文化,引进有益的成果,甚至迎接它的挑战。
正如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的那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中心的一环,都有这种为时代所规定的特色所在。现代民族的形成和崛起在世界范围内由西而东,这独具特色的一环曾分别体现为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德国古典哲学,十九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则是社会政治问题的激烈讨论和实践。文学始终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而展开的。就其基本特质而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是现代中国的民族文学。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