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8例,依据病灶良恶性情况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将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恶性病变患者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形态多为分叶状,界面相对清晰,而对照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光滑形,其形态多为近圆形,且界面模糊,同时研究组恶性病变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 CT 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具有理想效果,可以对良性以及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从而使患者治疗以及预后得到改善。
关键词: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026-01
肺磨玻璃结节属于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肺部占位性疾病类型,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将手术病理检查当作诊断疾病的重要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创伤性相对较大,且花费较高,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1]。近几年来伴随着多层螺旋CT 技术的逐渐完善,螺旋 CT 因其具有高诊断率以及高准确率等优势,在路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研究探讨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8例,依据病灶良恶性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3±1.2)岁。研究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4.5±1.1)岁。且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应用荷兰飞利浦 64 螺旋 CT 扫描机对患者肺尖至两侧肋膈角进行全面扫描。其中扫描参数值如下:电压设置成120KV,电流设置成180mA,层厚设置成5mm。同时给予患者碘普罗胺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保持在5mL/s,确保完成增强扫描;然后把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快速输送至处理工作站,并应用骨算法完成三维重建,其中层厚设置成1mm,之后完成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同时需要由两名副级主任医师共同对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3]。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实性成分含量以及邻近结构。
(2)观察分析两组影像征象。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中,(%)类计数数据,行X2检验检测;()类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测;P<0.05时,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见表1。
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形态多为分叶状,界面相对清晰,而对照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光滑形,其形态多为近圆形,且界面模糊,同时研究组恶性病变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伴随着螺旋 CT 技术的逐渐完善,其在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螺旋CT 诊断后,良性结节的CT 图像会呈现出明显的近圆形,且结节的界面相对模糊,同时还会伴随着有一定程度的胸膜增厚情况;而恶性结节CT 图像会呈现出分叶状,其结节的界面比较清晰,同时还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等情况[4]。研究发现,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形态多为分叶状,界面相对清晰,而对照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光滑形,其形态多为近圆形,且界面模糊,同时研究组恶性病变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磨玻璃结节直径大小能对肺腺癌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且病灶面积越大,则患者结节发展为恶性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同时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病灶的形态变化对于进一步鉴别疾病具有一定价值。同时,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这说明磨玻璃結节内实性成分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侵袭程度的一项关键性指标。
综上所述,螺旋 CT 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具有理想效果,可以对良性以及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从而使患者治疗以及预后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朱甲鹤,史臣尧,王建福,等.多平面重建技术在MSCT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058(045):86-88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 256101
关键词: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026-01
肺磨玻璃结节属于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肺部占位性疾病类型,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将手术病理检查当作诊断疾病的重要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创伤性相对较大,且花费较高,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1]。近几年来伴随着多层螺旋CT 技术的逐渐完善,螺旋 CT 因其具有高诊断率以及高准确率等优势,在路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研究探讨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8例,依据病灶良恶性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3±1.2)岁。研究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4.5±1.1)岁。且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应用荷兰飞利浦 64 螺旋 CT 扫描机对患者肺尖至两侧肋膈角进行全面扫描。其中扫描参数值如下:电压设置成120KV,电流设置成180mA,层厚设置成5mm。同时给予患者碘普罗胺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保持在5mL/s,确保完成增强扫描;然后把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快速输送至处理工作站,并应用骨算法完成三维重建,其中层厚设置成1mm,之后完成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同时需要由两名副级主任医师共同对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3]。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实性成分含量以及邻近结构。
(2)观察分析两组影像征象。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中,(%)类计数数据,行X2检验检测;()类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测;P<0.05时,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见表1。
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形态多为分叶状,界面相对清晰,而对照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光滑形,其形态多为近圆形,且界面模糊,同时研究组恶性病变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伴随着螺旋 CT 技术的逐渐完善,其在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螺旋CT 诊断后,良性结节的CT 图像会呈现出明显的近圆形,且结节的界面相对模糊,同时还会伴随着有一定程度的胸膜增厚情况;而恶性结节CT 图像会呈现出分叶状,其结节的界面比较清晰,同时还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等情况[4]。研究发现,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形态多为分叶状,界面相对清晰,而对照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光滑形,其形态多为近圆形,且界面模糊,同时研究组恶性病变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磨玻璃结节直径大小能对肺腺癌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且病灶面积越大,则患者结节发展为恶性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同时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病灶的形态变化对于进一步鉴别疾病具有一定价值。同时,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这说明磨玻璃結节内实性成分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侵袭程度的一项关键性指标。
综上所述,螺旋 CT 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具有理想效果,可以对良性以及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从而使患者治疗以及预后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朱甲鹤,史臣尧,王建福,等.多平面重建技术在MSCT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058(045):86-88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 25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