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即“读整本的书”,如此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加强阅读的连续性。本文通过慎选版本,巧览序目,确定“项目”,选定“方法”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
关键词: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然,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指引学生习得恰当的方法,指引学生进行有效地整本书的阅读。下面,简单介绍下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一、慎选版本
整本书阅读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慎选版本,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这种对书籍的鉴别能力的习得,将会促使学生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
“哪种本子校勘最精审,哪些本子是作者的最后修订稿,都得给他们说明,使他们遇到那些本子的时候,可以取来复按,对比。”“这方面的指导,宜运用校勘家、目录家的知识,而以国文教学的观点来范围它。”
小学高学段,版本选择知识不必太过高深,但要给学生渗透指导,比如:哪些著作适合阅读原著;哪些著作中的注解哪些人解得比较客观;作品如需看译本,哪些人翻译的较好;修订版与初始版的区别等。
例如,五年级学生下学期第二单元“走进中国的古典名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西游记》《红楼梦》等整本书阅读时,因这些书是古典名著,书中不乏有许多文言词汇,所以建议学生选取含注解的版本;又因已进入高年级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文言的能力,而许多青少年版的书籍大多做了删减,这些删减既删去了晦涩难懂的内容,却也删去了许多书中之精华;所以,我推荐学生读的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精装版的无障碍阅读全本。这个版本,既有原著原汁原味的精彩,文中又穿插了适当的注音、释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又可以引领学生品鉴原著的“原味”。
二、巧览序目
“读书看序目是一种好习惯。”“序”即写在书前的内容。序文中,大多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我们概览全书。自序,一般情绪写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成书过程,顺着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维线路;他序,一般则会点评作者及书中内容,提示此书的价值所在,详览序文可以在读书前便明确此书“该看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即将会看出什么”;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与序文进行比照,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目录即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读目录,可以猜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串联目录,可以通览全书概要;聚焦目录,还可以检索信息,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例如,五年级下学期《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巧览”回目——因《西游记》为章回体小说,有100回,每回都有自己的题目,且这些题目字数相等,内容相对,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很有艺术美感,因此称为“回目”,不但能猜出每一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将这些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串连成一个长篇故事;而且,可以检索出我们想要的信息,比如“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这个问题,我们不用读完全书,通览回目,即可找到答案“五行山下定心猿”“鹰愁涧意马收缰”“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可见,在閱读整本书之前,学会巧妙地阅览“序”和“目录”,将会指引学生更有计划、有次第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三、“项目”为重
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初步学习了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但只是对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梳理、了解。进入高学段,为了使整本书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学生必须逐步学习如何确定主题,让整本书阅读“有的放矢”,即项目性学习,也就是每一次的阅读,看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中看出什么来。
对于整本书来说,如何确定“项目”便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我们设立了五个项目:一读品文段,感知离奇的故事情节;二读析人物,走进个性取经团;三读赏风景,欣赏别样的风景名胜和异域风情;四读观打斗,盘点精彩的打斗场面;五读析文采,品鉴精妙的语言艺术。一本《西游记》,五遍读下来,学生不但能感知到离奇的故事情节,解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盘点书中的精彩场面描写和绝美的风景名胜、异域风情,还可以学习里面精妙的语言艺术,潜移默化中受到古典名著的熏陶。
四、“方法”为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本书阅读中,必须以合适的方法作为指引,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关键点,并且从中读出自身的理解与体悟来。
1.边阅读,边预测
预测,在学生阅读活动中,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推测后边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例如,四年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教学中,多次用到了“预测”这个阅读方法。学生根据老屋的话、当时的情景等进行分析,预测故事下下一步发展。再如,《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三调芭蕉扇”,学生可根据悟空对铁扇公主的称呼,与牛魔王的关系,以及前边智斗红孩儿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预测故事的发展。读到后边,又可以将书中的发展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对,以此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2.点划评注写感悟
点划评注,是学生阅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在哪点”“在哪划”“在哪评注”“评注什么”才是教师真正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他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便是“点划评注”,把
握作者的情感。看来,点化评注的内容必须围绕着自己所读的主题展开,也必须围绕文本的主题展开。正如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先示例在“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这句中划重点,意思是眼睛要看“积雪”“灰黑色”“秃”“晴朗”这些形容词,评注:“当我们看到晴朗和积雪,头脑中应该是一片明亮的温暖的色彩,但是作者中间插如了‘灰黑色’‘秃’这样的字词,使这个明亮的色彩一下子暗了下来。文章一开头便添上了灰色沉重的一笔。”
整本书的阅读中,既有“项目”引路,那么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能够凸显本次阅读项目的地方进行“点划评注”。
3.思维导图做笔记
思维导图,“这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通过线条、颜色、词语等简洁明了的‘符号’,整理、展示我们的思维脉络,使之明晰化、条理化和层次化。当这种‘树状图’行进延展之时,就是我们的头脑在扫描、捕捉、选择、演绎、提炼、归纳和突出的过程。”“阅读中,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抓住要点和关联,读得明白,读出真味。”
因此,整本书阅读中,采取思维导图式的做笔记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捕捉重点,提炼关键点,归纳和总结中心内容。那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呢?用实例来说明。
“整本书阅读”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慎选版本,巧览序目,确定“项目”,选定“方法”等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梁永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3(14).
[2]潘国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7(08).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然,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指引学生习得恰当的方法,指引学生进行有效地整本书的阅读。下面,简单介绍下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一、慎选版本
整本书阅读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慎选版本,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这种对书籍的鉴别能力的习得,将会促使学生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
“哪种本子校勘最精审,哪些本子是作者的最后修订稿,都得给他们说明,使他们遇到那些本子的时候,可以取来复按,对比。”“这方面的指导,宜运用校勘家、目录家的知识,而以国文教学的观点来范围它。”
小学高学段,版本选择知识不必太过高深,但要给学生渗透指导,比如:哪些著作适合阅读原著;哪些著作中的注解哪些人解得比较客观;作品如需看译本,哪些人翻译的较好;修订版与初始版的区别等。
例如,五年级学生下学期第二单元“走进中国的古典名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西游记》《红楼梦》等整本书阅读时,因这些书是古典名著,书中不乏有许多文言词汇,所以建议学生选取含注解的版本;又因已进入高年级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文言的能力,而许多青少年版的书籍大多做了删减,这些删减既删去了晦涩难懂的内容,却也删去了许多书中之精华;所以,我推荐学生读的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精装版的无障碍阅读全本。这个版本,既有原著原汁原味的精彩,文中又穿插了适当的注音、释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又可以引领学生品鉴原著的“原味”。
二、巧览序目
“读书看序目是一种好习惯。”“序”即写在书前的内容。序文中,大多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我们概览全书。自序,一般情绪写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成书过程,顺着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维线路;他序,一般则会点评作者及书中内容,提示此书的价值所在,详览序文可以在读书前便明确此书“该看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即将会看出什么”;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与序文进行比照,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目录即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读目录,可以猜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串联目录,可以通览全书概要;聚焦目录,还可以检索信息,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例如,五年级下学期《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巧览”回目——因《西游记》为章回体小说,有100回,每回都有自己的题目,且这些题目字数相等,内容相对,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很有艺术美感,因此称为“回目”,不但能猜出每一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将这些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串连成一个长篇故事;而且,可以检索出我们想要的信息,比如“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这个问题,我们不用读完全书,通览回目,即可找到答案“五行山下定心猿”“鹰愁涧意马收缰”“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可见,在閱读整本书之前,学会巧妙地阅览“序”和“目录”,将会指引学生更有计划、有次第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三、“项目”为重
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初步学习了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但只是对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梳理、了解。进入高学段,为了使整本书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学生必须逐步学习如何确定主题,让整本书阅读“有的放矢”,即项目性学习,也就是每一次的阅读,看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中看出什么来。
对于整本书来说,如何确定“项目”便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我们设立了五个项目:一读品文段,感知离奇的故事情节;二读析人物,走进个性取经团;三读赏风景,欣赏别样的风景名胜和异域风情;四读观打斗,盘点精彩的打斗场面;五读析文采,品鉴精妙的语言艺术。一本《西游记》,五遍读下来,学生不但能感知到离奇的故事情节,解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盘点书中的精彩场面描写和绝美的风景名胜、异域风情,还可以学习里面精妙的语言艺术,潜移默化中受到古典名著的熏陶。
四、“方法”为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本书阅读中,必须以合适的方法作为指引,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关键点,并且从中读出自身的理解与体悟来。
1.边阅读,边预测
预测,在学生阅读活动中,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推测后边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例如,四年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教学中,多次用到了“预测”这个阅读方法。学生根据老屋的话、当时的情景等进行分析,预测故事下下一步发展。再如,《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三调芭蕉扇”,学生可根据悟空对铁扇公主的称呼,与牛魔王的关系,以及前边智斗红孩儿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预测故事的发展。读到后边,又可以将书中的发展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对,以此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2.点划评注写感悟
点划评注,是学生阅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在哪点”“在哪划”“在哪评注”“评注什么”才是教师真正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他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便是“点划评注”,把
握作者的情感。看来,点化评注的内容必须围绕着自己所读的主题展开,也必须围绕文本的主题展开。正如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先示例在“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这句中划重点,意思是眼睛要看“积雪”“灰黑色”“秃”“晴朗”这些形容词,评注:“当我们看到晴朗和积雪,头脑中应该是一片明亮的温暖的色彩,但是作者中间插如了‘灰黑色’‘秃’这样的字词,使这个明亮的色彩一下子暗了下来。文章一开头便添上了灰色沉重的一笔。”
整本书的阅读中,既有“项目”引路,那么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能够凸显本次阅读项目的地方进行“点划评注”。
3.思维导图做笔记
思维导图,“这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通过线条、颜色、词语等简洁明了的‘符号’,整理、展示我们的思维脉络,使之明晰化、条理化和层次化。当这种‘树状图’行进延展之时,就是我们的头脑在扫描、捕捉、选择、演绎、提炼、归纳和突出的过程。”“阅读中,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抓住要点和关联,读得明白,读出真味。”
因此,整本书阅读中,采取思维导图式的做笔记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捕捉重点,提炼关键点,归纳和总结中心内容。那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呢?用实例来说明。
“整本书阅读”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慎选版本,巧览序目,确定“项目”,选定“方法”等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梁永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3(14).
[2]潘国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7(08).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