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写作伦理的追问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小词新作《棘》书写了一个叫“雾云”的村庄里的故事,这一充满诗意的村庄名本身却也暗含云深雾远、虚无缥缈之意,被塑造的八位女性也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人生经历。即使有着刻板印象和二元对立的天然窠臼,也依然难以不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该作做一番初步考察,但在考察之中,《棘》蕴含的更丰富的内涵也跳将出来。
  《棘》之于女性叙事新空间的贡献或许在于被说得泛滥甚至被污名化的女性主义最基本的诉求已经开始浸染偏远的乡村,女性的独立与奋进,甚至是消极与放弃不再是一个城市的、精英主义的话语,乡村中的普通女性开始有了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和主观意志。宋结衣甘愿被群嘲,身陷罗生门式多角情感漩涡,却也坚持主动择爱并于迷雾中生下婴孩;姜玉玉拒绝男性的占有和定义,主动追求活在电影的不切实际之中,坚信要为艺术献身……这类角色出现的同时当然也伴随着画四娘的悲观和逃避,伴随着张黍的邪恶与堕落,还有让人伤感的于秋茧的无望等待、柳叶黄的疲惫日常。两相对照之间,雾云村的女性群像得以建立。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群体的一个端点是神秘衰老的于喜楼携带的最后的革命遗产与历史踪迹,另一个端点是青春年少却难以认知自身的映山叵测的未来。左小词严密的结构之中将女性艰难一生中可能面临的不同困境悄然展示,并不追求给出答案,也鲜少悲悯或憎恶,有的可能只是对存在主义的白描。
  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是徐徐。这是一个非典型的80后或者90后,从乡村到大城市又回到乡村,她其实是在无意间回应了青年学者杨庆祥“怎么办”的质疑。可喜的是近来很多作家都开始重视这一问题,都在尽力推进“怎么办”的真正道路,比如去年鲁敏的长篇新作《奔月》正是对“逃离成功”以及“娜拉走后怎样”的直接应答,而左小词在此也给出了自己“设计”的答案:回到乡村。左小词的第一步是让徐徐回到镇上,过上看似富足的小日子,这本来也构成一种结局,但左小词不满于此,她进一步将徐徐的退守之路推向极端,彻底回到“村庄”,而这个“归来”的雾云女性却以自己的认知和行动摧毁了一个乡村投资项目,看似简单的情节里正是接受了现代文明教育的“外来者”以一己之力阻挡现代性入侵乡村的故事内核。当现代文明开始入侵的时候,率先屈服的是姜岫等男性,在男性力量缺失的现实乡村中,保卫乡村的是外出归来的女性徐徐。这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否是一种有效且必要的方式?或者说,是否应该成为一种有效且必要的方式?土生土长的雾云人是否有意愿对现代文明进行抵抗?换句话说,他们是否需要徐徐这个已经缺乏在地性的现代人为他们代言?土生土长的如于秋茧便对徐徐提出了质疑,“你读了大学,学到的就是这种方式?”
  左小词关涉的其实是在任何时代、任何作家的文学书写中最难以解决的写作的伦理问题,作家何以保证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物和对象代言?所有的存在意义、所有的抵抗和拯救无疑都是作者与读者的文学想象与阅读接受,正如我们都习惯于为他人“安排”一条道路,画四娘之于映山,张黍之于冯全车,王进金之于葵哑巴……乡村以及乡村中的女性乃至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是否具有自身的、真正的主体性?当然,这是一个天问,写作的意义或许也正在于多副笔墨、多元视野的不断探索。无数的作家为我们描绘“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不一定“都与我有关”,但也都让我们认知和塑造了自己的以及他者的世界。
  左小词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她也没有停于此处的纠结,她更进一步的创新和特别在于在徐徐的“失败”之后给出了更为平和普适的文学探索,在小说的结尾,徐徐离开了雾云,画四娘老去,宋结衣和姜玉玉各得其所,柳叶黄与张黍停留于现状,于秋茧教了映山绣花,徐徐回城后帮助了葵哑巴,葵哑巴依然坚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借河流而生的这些平凡而特别的女性的有效出路似乎就要跃然纸上:守望相助。当然,左小詞关涉的可能不只是女性的出路,也是所有人的出路,不能完全代言,只好登高一呼:好人们,守望相助。这或许才是终极的存在意义。
  最后,值得进一步强调和警惕的是,我们的作家们都越来越擅长书写各自的“自留地”,但在现代性进程的巨大浪潮中,城市同质化的同时乡村也在同质化,确切地说,作家笔下的乡村正在书写中被“同质化”,那就尤应警惕以免陷于拘谨之窠臼。虽然形形色色的城市和乡村都各有特色,但所有个体本身就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地大物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写法也自够作家们再写上百年,但背后的意义究竟何在?多副笔墨与多元视角之下要维护的写作伦理本身也构成了文学意义与文学艺术本身的永恒追问,守望相助的人们与他们的生存意义需要作家们进一步的删选或深化。
其他文献
铁流 徐锦庚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9787532944699  2014-01 36.00  这是关于《共产党宣言》首译本在中国流传的史诗性作品,记录了《共产党宣言》从国外流传到中国,并在中国迅速传播、星火燎原的真实历史细节,以及围绕它的翻译、传播,在最艰苦的战争岁月和新时期建设中发生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
孟向荣  中国文史出版社  9787503474408  2016-03 36.00  本书是一部对溥仪撰写、曾畅销几十年的《我的前半生》一书的出版过程的研究专题汇编。书稿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我的前半生》从准备、撰写,到成书、修改、出版,以及出版后的社会反响、版权纠纷等详细过程,尤其是对书稿修改的描写更为细致(涉及主管单位、中央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创作者、有关方面专家及普通读者等),体现了《我的前半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展宏图,激荡改革潮。纪念“八
安徒生童话的版本太多了。在“安徒生童话翻译第一人”叶君健先生的散文中,他曾记述自己参观安徒生博物馆,看到不同国家精美的安徒生童话版本,但可惜没有中国版的安徒生。叶先生知道,那是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套能够称得上精美的安徒生童话版本。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时,欧洲的Brio出版社精心策划的典藏版本,出版商自信地声称“200年来,终于有人将安徒生童话之美如此完整地呈现在纸间”。《典藏版安徒生童话》邀
一、唐代官方所设的书院  书院这一名稱肇始于唐代。  唐代书院有官方所设的,也有私人所建的。唐代中央政府所设的书院相继称为乾元书院、丽正书院与集贤书院。说到这种书院,就不能不提到唐玄宗(685-762年)在位时整理内库(即皇宫府库)图书的活动。  原来,我国的图书事业发展到隋代已具有较大的规模。唐王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了隋朝政府的藏书,另一方面又一再从民间搜集、收购图书,并命人整理、校勘、写录、收
吴敏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787518406141  2016-04 48.00  国际马拉松冠军吴敏,将她十余年的跑步生涯凝结成这本书,从中你能收获一套科学安全的跑步方法,以及一个跑步改变人生的故事。
唐奕  中央编译出版社  9787511729019  2016-02  56.00
张胜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787509777732/2016-01/69.00  本书历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性事件,如深圳、珠海、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小平同志的深圳视察,东莞的经济腾飞,浦东新区开发,以及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细致描绘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阐述了中国人的力量、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梦想,以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系。作者将电
吴敬琏 厉以宁 等/中信出版社/  9787508658124/2016-03/49.00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也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众多新动能的重中之重。  本书集结国内最权威的专家学者、
贾大山著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73036  2014-01 33.00  本书为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作品集。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调,雕刻出日常生活中乐观的辛酸、优美的丑陋、诡谲的幽默和困苦的温馨,文字质朴,情感温厚,创意精致,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当代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