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竹”中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宜的材料能充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户外游戏活动也需要提供孩子感兴趣的材料,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投入持久地玩,身心得到更有益地发展。其中,竹材料作为乡土化的材料,对拓展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内容,提升教师对户外游戏指导的能力,确保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有效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竹材料在户外游戏材料有效运用的原则,不同材料的不同指导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指南》提出了有质量的两小时户外游戏要求之后,各个幼儿园都相继开展了户外游戏的研究,我们幼儿园也不例外。在对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充分开发挖掘的同时,我们也在挖掘户外游戏的材料。众所周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能激发他们玩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投放材料时就充分考虑了生活化、本土化两个原则。那么,在袁花,什么是孩子熟悉的又能挖掘其运动游戏的东西呢?幼儿园前面那座郁郁葱葱的毛竹山,为我打开了思维的空间。袁花家家都有毛竹,我想,何不将这满山的毛竹作为户外游戏开展的材料呢?于是,我就对竹子作为户外游戏材料具有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1.对孩子而言——更熟悉。幼儿园前有座毛竹山,我园就坐落在毛竹山下。而幼儿园的孩子们,家家周围都围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每当阳春三月,孩子们跟着大人在竹林里挖笋、剥笋、玩捉迷藏、爬竹竿、吊竹竿旋转等。因此,竹子是我们幼儿园孩子非常熟悉的东西。
  2.对家长而言——更方便。因为每家每户都有竹子,在发动家长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较为简单方便。同时,通过收集材料还可以间接地让家长知道:原来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游戏的材料。
  3.对幼儿园而言——更本土。不一定只有价格昂贵的高科技玩具才能满足孩子。竹子作为游戏材料,更能体现农村幼儿园的本土化特色。
  显然,将竹子作为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材料之一,无论是对孩子的发展还是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而纵观当前幼儿园游戏材料:智能的、机械的、毛绒的应有尽有,都是我们小时候不敢奢望的,唯独缺少的就是本土化的、生活中随手可取的玩具。玩具私人化、智能化是不是会让孩子更加远离“玩”的初衷。不会爬树,不会翻跟头,伴随着上一代童年的老游戏距离当今的孩子已经遥不可及了。正因为如此,现在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明显地下降了。
  于是,我大胆实践自己的设想: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环境中蕴藏的竹材料,积极探索幼儿园户外活动竹材料的运用,努力让孩子在好玩又具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中萌发运动兴趣,积累运动经验,发展各种动作的技能,使得孩子的身心获得健康和谐发展;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材料,同时也从中提升教师对户外游戏指导的能力,确保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一、科学把握竹材料运用于户外游戏材料的原则
  1.安全性。在幼儿园中安全是首要的前提,只有保证材料投入的安全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材料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和引导性。
  2.适宜性。我们的区域是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划分的,所以在材料的投入方面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投入不同层次的材料。
  3.层次性。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应正视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做到个别教育。
  4.趣味性。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挖掘材料的趣味性,以便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充分挖掘竹材料在户外游戏中的多种形式
  实践证明,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幼儿学习的适宜方式,而材料是幼儿自主探究展开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竹材料作为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生活材料,更加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竹材料在户外游戏的运用中,主要有三种呈现的形式,分别为原生态竹子、半成品材料和成品的材料。
  1.原生态竹子。幼儿园前面就坐落着郁郁葱葱的毛竹山,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竹子长高,长的竹竿可以直接搬过来让孩子玩。幼儿园就利用了户外的场地投入了一些原材料竹子。如:操场前面就放置了一排高低、粗细各不同的竹竿,让孩子们进行爬竹竿比赛。此外,孩子们还自发地想出了拿着两根竹子跳竹竿舞,玩“乾坤大挪移”锻炼反应能力,这些对培养孩子的合作性、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2.半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是需要经过简单加工之后,供孩子游戏玩耍的。这些材料也能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多种运动能力。如我们制作了竹筒,可以让孩子在建构区中进行垒高、平铺等技能;竹筒高跷可以让孩子练习平衡;竹扁担可以让孩子练习挑担;等等。
  3.成品的材料。成品材料做成的玩具比较精致,且老师们在做之前进行了一定的预设。主要通过孩子们不断地探索发现更多不同的玩法。如大小不同的竹马,制作的时候主要考虑到层次性。竹梯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玩法,可以当成主材料,也可以当成辅助材料。
  三、不同类型竹材料的不同指导模式
  竹材料对幼儿在户外活动游戏中的运动兴趣和发展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材料固然重要,但根本还在老师的指导,不同类型的材料要有不同的指导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凸显材料的价值。
  (一)原材料:引导幼儿专注持久地玩
  竹子具有普遍性,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玩法,但是由于材料单一、情节不丰富及孩子的年龄特点等,导致孩子并不能很持久地玩。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孩子专注持久地玩竹子呢?
  1.材料的丰富化
  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如牛皮筋,孩子就可以自发地进行跳牛皮筋的游戏。这样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大胆地尝试不同玩法。
  2.活动情景趣味化
  游戏是最基本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活动中创设孩子感兴趣的、能吸引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情节,才能让孩子更喜欢。
  (二)半成品材料: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玩
  提供给孩子一些半成品的材料,如:竹筒、竹竿等,孩子就可以将这些替代成千万种不同的东西。作为教师应考虑如何进行适当地指导,以激发孩子更大的创造性。   1.提供创新的环境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考虑到动静的结合及各个区域之间的整体联系,既能体现独立性又能发挥依赖性。让孩子能够自主地选择材料、玩伴、地点、玩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游戏。
  2.挖掘创新的材料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点,给予及时调整、添加或完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动作发展及创造的需要。如: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将竹马进行了适当调整,做成了高度、长短、大小不一的竹马。孩子们的玩法也都不尽相同。材料也是孩子创造培养的一大关键。
  3.引导创新的玩法
  教师应该注重材料的一物多玩性,充分发挥半成品材料的使用价值。如竹筒,在户外的巧手区,可以用竹筒当成调色板或者在竹筒上画画;在野战区中,可以让孩子把竹筒当成望远镜供“士兵”观察“敌情”;等等。
  (三)成品材料:引导幼儿合作性地玩
  1.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师言语的刺激和引导能有效地助推孩子合作意识的形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孩子喜欢和同伴进行合作,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2.创造合作的机会
  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游戏,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游戏,才能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并及时给予有效地指导。如:爬竹梯、玩竹竿等活动,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幼儿在活动时需要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进去,这时就出现了协商的机会,可以从两两合作过渡到小组合作,最后进行自主选择同伴进行合作。
  3.引导不同的合作方法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老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交流,及时抓住孩子们交流的点进行更深层次地引导,让孩子能够更自主地进行合作游戏。如:野战区中进行打仗的游戏,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就会拓展游戏的情节;如医疗队进行救援,教师及时发现后马上进行语言的暗示,引导孩子能够合作进行抬担架等救援活动。此外,教师还需要给孩子一些合作方法的暗示,如两两合作、小组合作等。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挖掘了竹子作为户外游戏的主要材料,对提升幼儿园户外游戏的价值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依照竹材料不同的呈现形式,设计各个户外区域的竹材料内容。活动中为孩子提供的竹材料和设计的活动内容都能吸引孩子的活动欲望和兴趣,同时,幼儿在运动时,还能得到身体的锻炼和更多的发展。但在有限的竹材料挖掘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出更多的利用价值。P
  [参考文献]
  [1]裘海琴.开发利用竹资源 促进农村幼儿发展[J].幼儿教育,2008(21)
  [2]高玉峰,高美婵.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教育[J].今日科苑,2007(10)
  [3]钱叶月.论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Z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主讲人:黄瑾  手机扫描二维码,播放现场报告视频。  黄瑾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幼儿园课程开发及教育活动设计等。  内容简介:黄瑾教授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由于当前部分教师对数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认知存在偏差,致使幼儿数学教育中存在不少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活动。所谓的“核心概念”是有助于儿童掌握和理
期刊
“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0~6岁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黄金期,为了让我园幼儿有一个快乐阅读的童年,让全体师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提升,我们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规范孩子的日常言行、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入手,开展了以“好书相伴、你我同行、启迪智慧、柔软童心”为主题的“机灵豆读书节”活动。  一、园所篇:书香飘动,香满园  在“机灵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的指引下,我们班两位老师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充分挖掘班级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家园合作,让家长亲身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有了家长的支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园的老师,有了家长的配合,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孩子们
期刊
华爱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游戏理论、幼儿心理学等。代表性著作有《幼儿游戏理论》《教化与造化的智慧》《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等。  内容简介:看懂幼儿游戏行为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却看不懂幼儿游戏行为,不能及时捕捉到其中蕴含着的教育契机。对此,华爱华教授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教学行为反思与儿童行为观
期刊
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幼教中心三所幼儿园为例,通过面向近百名教师对园本培训的看法以及园本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园本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培训动力不足等问题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结合相关理论、融合园所特色提出相应的观点和见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园本培训实践培训模式及机制保障的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园本培训对教师参与培训的内驱力、园本培训的成效性、教科研参与度等都起到很大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执教教师:夏渭 班级:大班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内容简介:教师抓住孩子对色彩敏感的特点,从衣服上的彩色条纹出发,生成了本节课。第一部分,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上不同的条纹,并思考条纹在色彩、排列方式上的差别,为引出条纹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孩子了解了不同的条纹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之后,教师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身边具有条纹的物体有哪些。第二部分,教师引导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其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于幼儿来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而如何借助这些差异资源,激励幼儿的创作表现,笔者以所磨砺的大班借形想象美术教学活动《尼莫的朋友们》为例,通过活动中差异资源的预设、捕捉、利
期刊
刘占兰,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农村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课程(尤其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科学教育)。  内容简介:刘占兰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名师是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最高阶段,代表其职业发展最高水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阅读的开展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各地早期阅读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针对早期阅读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以长沙市为例进行调查研究,浅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希望对其他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查湖南省长沙市不同类型幼儿园(包括公办园、私办园、其他类型)
期刊
执教教师:黄晓莉 班级:中班  单位: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  内容简介:本节课分成导入、欣赏、诵读、拓展等环节,由浅至深,层层推进,在欣赏和诵读中,幼儿渐渐掌握了《暮江吟》。在导入环节,教师抓住诗歌中“新月”的意象,巧用儿歌《小小的船》作为铺垫,引导孩子快速进入主题。  而在欣赏和诵读环节,教师围绕诗歌中“残阳”“江水”“露珠”等意象,以形象具体化的表演和多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孩子很快通晓了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