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野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研究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党委统战部门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党建的视野出发调查了全国118所高校党委统战职能及其统战部门建设的基本状况,从中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建;高校党委;高校统战部;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7-0037-03
  长期以来,对高校统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客体或对象的研究,主要研究高校统战人士政治思想、参政议政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状况,但对于高校统战的主体即高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统战部和统战部的工作状况研究较少。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我们从高校党建的视野出发,以高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统战部的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于2011年4月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预调查。2011年5月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本科以上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3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高校统战部部长。截至2011年9月收回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39.3%。在有效问卷所属的118所高校中,“985高校”21所,占17.95%;“211高校”52所,占44.44%,普通高校45所,占37.61%。“211高校”的统战部部长是本次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
  一、党建视野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现状
  (一)高校统战部部门单列或合署办公情况。科层化、部门化是现代性对现代政治机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机构设置合理化的基础所在。从调查结果看,有65.81%的受访高校统战部工作独立、部门单列,还有34.19%的受访高校统战部是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中,“985高校”中,合署办公比例为4.67%,单列的为95.24%。“211高校”与普通高校合署办公都为40%左右,单列办公为60%左右。合署办公的高校中,与组织部合署办公的为主流,占54.76%,其余分别与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等部门合署办公。这说明,“985高校”统战部的部门化、科层化建设基本完成,“211高校”和普通高校应成为高校统战部部门化、科层化建设的重点,尤其是普通高校部门单列的任务更为繁重。在合署办公中,与组织部合署办公占主流印证了高校统战部是高校“第二组织部”的社会观念。
  (二)高校统战部人员结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统战部中工作人员为1-3人的是主流,占81.2%;其次是4-5人,占15.38;工作人员为6-8人的只占3.42%。进一步分析,“985高校”中多数(57.14%)统战部工作人员为1-3人,33.33%为4-5人,9.52%为6-8人。“211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只有4.55%,是4-8人,其余的都在3人以下。普通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全部在5人以下,合署办公的高校统战部中,工作人员全部不超过3人。
  (三)高校统战部工作经费状况。调研数据显示,有55.17%的受访高校统战部工作经费处于1万-10万元之间,甚至还有工作经费低于1万元的高校。有25.79%的受访高校统战部工作经费处于10万-20万元之间。两个数据相加,有80.94%的高校统战工作经费低于20万元。工作经费处于20万元-30万元这个区间的只占9.48%,处于30万元-40万元和40万元-50万元的高校都是3.45%,工作经费处于70万元-80万元的高校不到1%。而且工作经费高于30万元的高校以“985高校”为主。“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的经费大都低于20万元。在合署办公的高校中,80%的高校统战经费没有单列,而是与合署部门一起使用。
  (四)高校统战部部长和工作人员任职情况。调研数据显示,任职时间低于1年的占10.34%,任职时间为1-3年的占38.79%。两个数据相加,有49.3%的高校统战部长任职时间低于3年,没有达到任满一届的5年时间,说明总体上高校统战部长岗位流动性比较强。任职时间为4-7年的占39.93%,任职时间为8-11年的有7.76%。比较有意思的是,还有3.45%的受访统战部长任职时间为16年及以上。我们再来看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的任职情况。调研数据显示,平均任职时间为1-3年的占29.57%,平均任职时间为4-7年的占51.3%。两个数据相加,有80.87%的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任职时间低于7年。任职时间为8-11年的占14.78%,其余的任职都是12年以上,其中任职16年以上的不足1%。数据表明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的平均任职年限也不长,流动性也比较强,只是相对于统战部长而言流动性相对较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否定了“进了统战部、退休差半步”的传统观念。
  (五)高校统战部长任所在高校党委委员和所在省市政协委员状况。高校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党委委员担任统战部长,这也是高校党委领导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机制。调研数据显示,只有30.77%的受访高校统战部长担任党委委员,有69.23%的受访高校统战部长没有担任党委委员,即大多数高校统战部长没有担任党委委员。这对于在高校调动资源,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的统战工作合力非常不利。主观上,大多数高校统战部长认为有必要由高校党委委员担任统战部长(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59.83%,认为有一定必要的占34.19)。高校党委委员担任统战部长涉及到高校统战工作生态环境优化和统战资源的开发,而不仅仅是权力配置。关于高校统战部长担任政协委员的情况,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77.78%)高校统战部长没有担任所在省市政协委员。
  (六)高校统战部与学校相关部门关系设置状况。主要调查两个问题:一是高校统战部门对本校基层院系、附属单位等党外人士配备安排中是否有决定权或建议权,二是高校统战部与组织部工作联系是否已经制度化。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校(68.10%)的统战部长对本校基层院系、附属单位的党外人士配备安排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有决定权的只占整个受访对象的4.31%。还有20.69% 的受访对象在党外人事安排中既没有建议权,更没有决定权。调研数据显示,只有56.03%的受访高校实现了组织部和统战部工作联系的制度化。   (七)高校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参加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组织的统战培训状况。调研数据显示,首先,有38.94%的受访高校党委书记参加过中央党校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培训,也有29.2% 的受访高校党委书记没有参加过中央党校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培训,还有31.86%的受访统战部长表示不知道所在高校党委书记是否参加过上述两个单位组织的统战培训。其次,高校党委分管统战的副书记参加培训的情况是:有49.06%的受访高校党委副书记参加过上述两个单位组织的培训,有33.96% 的高校党委副书记没有参加过上述两个单位组织的培训,还有16.98%表示不清楚。综合上述两组数据,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没有参加过中央党校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统战培训。
  (八)高校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问卷所涉及的“顶层设计”主要是指通过上层的政治设计来形成推动高校统战发展的具体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教育部和全国各省市教育工委是否有必要单独设立统战处以加强统战工作的问题。首先,询问了各高校所在省市教育工委是否单独设立了统战处,结果发现只有少数(41.03%)省市教育工委单独设立了统战处,多数(58.97%)省市教育工委没有单独设立统战处。在回答您认为各省市教育工委是否有必要单独设置统战工作部门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时,有94.87% 的受访对象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一定必要,反映了高校统战部长的强烈呼声。其次,关于教育部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目前主要归口于思政司管理,没有单独设置统战工作部门主抓高校统战工作。在回答您认为教育部是否有必要单独设置统战工作部门这个问题时,有64.9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有24.7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数据表明,大多数(89.75%)受访者认为教育部有必要单独设置统战工作部门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
  二、党建视野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一)高校统战部部门化程度不足。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就是理性的科层统治结构,科层化要求科层结构中的每个部门都实现部门化。对于科层结构中的每一个工作部门而言,部门化意味着人财物独立、工作人员稳定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调研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没有实现部门单列,普通高校合署办公的现象尤其显著;大部分高校统战部工作人员只有1-3人;超过一半的高校工作经费低于10万元,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低于20万元的则占整个高校的80%;近一半的高校统战部长任职时间低于3年,不到一届。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高校统战部部门化程度不足。
  (二)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机制制度化程度低。在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机制中,大量做法并没有被明确下来并被广泛接受及由此形成稳定的预期。只有三之一和二分之一的高校党委书记或分管副书记参加过中央统战部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培训,大部分没有参加过培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高校统战部长担任所在高校党委委员,不到五分之一的高校统战部长担任所在省市的政协委员;在高校基层院系、附属单位党外人士人事安排方面,有超过五分之一的高校统战部长既没有决定权,也没有建议权;约有60%的高校所在省市教育工委没有单独设置统战处。总之,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机制在机构设置、组织培训、人事安排和人员配备方面没有稳定化和固定化,制度化程度低。
  (三)高校统战人士的新情况对高校统战部门工作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新世纪以来,高校统战人士表现为组织扩大、人员增加、结构更新、思想活跃、安排困难等等。这就要求高校统战工作进行及时转型,要求高校统战部门的工作进行主体转型,使高校统战工作的主体能够与高校统战人士客体相匹配而开展崭新的统战工作。但现有的工作人员偏少、培训不足,统战部长任职时间过短,形成了高校统战人士强而高校统战部门工作人员弱的局面,高校统战人士对统战部门工作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三、党建视野下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对于高校统战工作而言,以往长期关注高校统战工作的客体,即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民族宗教侨联等具体工作领域的建设,而对于组织开展上述领域工作的高校统战部门即统战工作的主体长期关注不够。作为高校统战工作责任主体的高校党委,长期只关注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推荐使用(包括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党派安排),对于高校党委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关注不够。所以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把高校统战部门自身建设看成是高校统战的主体建设,以主体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统一战线的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战工作是具有很强艺术性的工作,在高校统战人士知识深厚、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样、认同多样的条件下,高校统战工作者既要熟悉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还要有极强的亲和力、广博的知识和优良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消弭与高校统战人士在知识、学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距,把握主动权,实现对高校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
  (三)强化高校统战部工作机制建设。关键是要推进高校统战部部门化建设,在“985高校”统战部部门化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要持续推动“211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部门化建设。一是要实现部门单列,二是要实现人财物独立,三是要实现基本队伍的稳定性,四是要有明确的业务范围,五是要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实现统战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强化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机制。高校党委是高校统战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从责任制出发建立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机制。首先,要持续推动高校党委委员担任统战部长。这样一是能够协助党委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高度来认识统战工作,使统战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二是统战部门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党内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牵头协调作用。其次,要持续推进高校统战部长担任所在省市的政协委员。这是加强统战部与人民政协联系的一条重要渠道,是高校统战部门加强对高校政协委员联系引导的重要方式,以消除统战部对高校政协委员在政协履职情况的“无知”状态。再次,要持续推进高校统战部副部长兼任组织部副部长。推进高校统战部与组织部工作联系的制度化,增强统战部在高校基层院系、附属单位人事安排中的建议权甚至决定权。
  (五)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要建立健全对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整体谋划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设计,对高校统战工作改革的目标、重点、有限顺序和主攻方向等进行整体设计,重点在于推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是建立高校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参加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体系的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高校党委分管副书记参加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的工作制度,三是持续推进各省市教育工委建立统战处以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四是在教育部单独设置分管高校统战工作的部门,建立统战部与教育部联系的具体工作机制。当然,高校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整体规划和长远谋划。
  本文为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2011年“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研究”课题。作者肖存良系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王小林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主任;陈莉系复旦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 特约编辑:胡中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街道)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凝聚党员群众,大力推进“六步曲”工作方法的积极探索,分析了当前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瓶颈问题,并对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  区域化党建;松江;创先争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4-0054-03  区域化党建,就是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在
期刊
[摘 要]在执政方式现代化条件下保持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必须予以探索和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从上海市市级机关党员队伍看,在展现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同时,也存在责任意识不强、脱离群众问题较突出、现代化的执政意识和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亚忠诚”现象的影响、群众观念薄弱、“网络执政能力”不强、缺乏组织归属感。要进一步保持机关党员队伍
期刊
[摘 要]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和实践。而民主协商制度则早于半个世纪前就已在中国作为一种民主制度付诸实践。民主协商和协商民主的内涵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协商民主,适应现阶段中国国情,对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非凡;协商民主符合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中国应大胆借鉴并将之拓展到社会各领域。  民主协商;协商民主;内涵;异同;意义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62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专业市场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的必然要求。但专业市场中党员流动性大、分散广,党组织难设置、党员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难发挥等因素,影响着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必须更新工作理念、创新组织设置,积极搭建载体、灵活开展活动,坚持多措并举、凝聚各方合力,以扎扎实实的努力增强专业市场党建工作有效性,促进专业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关键词]专业市场;党建
期刊
[摘 要]创评“五好”党组织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社区(街道)在非公企业领域探索运用项目化建设的思路推进“五好”党组织创评工作,不仅实现了创评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夯实了企业党建工作基础,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创评“五好”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方法启示。  [关键词]创先争优;“五好”党组织;项目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期刊
记者:杨秘书长,您好!一部反映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最近教育部下发通知将其作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辅助教材,这更加显示了它所蕴涵的深厚价值。请您向本刊读者介绍一下这部文献纪录片的一些情况。  杨金海:《思想的历程》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电视台共同策划、制作的一部8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该片的主要
期刊
[摘 要]史量才的遗墨“物不受变则质不纯,人不涉难则志不明”,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变革进取、心系天下、崇尚气节”的精神。《申报》的第二次改革等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史量才的思想进步起到了正向激励与积极导向作用,这种作用不仅成为《申报》的发展动力,更成为孕育史量才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石。  史量才;《申报》;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
期刊
记者:张院长,您好!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决策就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顺应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如何理解这一重大历史性决策的深远意义?  张峰:这一重大历史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
期刊
记者:程所长,您好!去年出版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下简称《国史稿》),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据报道,这套150万余字、历经20年打磨的历史巨著发行量已突破上万套。作为《国史稿》的副主编之一,您能介绍一下具体编写过程吗?  程中原:《国史稿》是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编写多卷本的《国史稿》,是中央赋予当代所的一项首要任务。作为当代所的一名研究工作者,我20来年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国史的编研,
期刊
[摘 要]努力创新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现实要求。上海市外滩社区(街道)根据城市发展和区域特点的客观要求,不断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逐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长效机制,为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和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D267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