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红教授运用四逆散化裁治疗胸痹 姜丽红教授运用四逆散化裁治疗胸痹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逆散出自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用于治疗阳郁厥逆、肝脾气郁证。姜丽红教授认为四逆散不独治厥逆,实则是疏通气机、调畅气血之基础方剂,临诊中常用于治疗胸痹,其机制在于心肝同病、心肝同治,从肝治心,疏肝解郁以助心行血,肝气和则心气和。

【关键词】姜丽红;四逆散;胸痹;心肝同治

胸痹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姜丽红教授临床常运用四逆散化裁治疗。现将老师临床诊治的思路及验案进行疏理和总结,报告如下。

1胸痹辨识

1.1古人论胸痹

在我国现知最早的医学方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中已有“胸痹”的记载:“以右足践左足上,除胸痹、食热呕。”《灵枢·本脏》:“肺小则少饮,善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胸痹是由病位和病机相结合而命名,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即闷为痛之初,痛为闷之渐。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阐明胸痹之病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原文中“阳微阴弦”虽是脉候, 但历代医家认为“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 “阴弦”则为标实,本病虚实夹杂,以阳微为本,阴弦为标,二者缺一不可,若仅有胸阳之虚,而无阴邪之盛,或仅有阴邪之盛,而无胸阳之虚,都不会引发本病,从胸痹的病因病机中我们不难看出治疗胸痹应以调整阴阳为基本原则。

1.2当代论胸痹

在现代中医内科学教材或中医类书籍中有关的胸痹论述都归属于心脏之疾。周仲瑛等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认为胸痹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当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其合并症,以及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出现的胸膺满闷疼痛。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密切相关。病性则分虚实两类,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之虚,“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阻。多在情绪激动、饱餐之后、劳累过度、寒冷刺激等因素作用下而誘发。一般分为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型,临床用药多数从心本脏论治。

1.3新辨

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姜丽红教授在临诊中发现许多受情志因素影响的患者虽有胸痛之症状,而心脏却无器质性之病变,这类患者如果按冠心病论治,以心治心,疗效多不佳。姜丽红教授认为这类患者不应只从心论治,而应从肝而辨,疏肝解郁以助心行血,肝气和则心气和,从而达到调整阴阳的效果。

2四逆散

2.1四逆散临床应用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方剂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本方以柴胡为君药,《本草经解》卷二记载:“柴胡轻清, 升达胆气, 则十一藏从之宣化, 故心腹胃肠中, 凡有结气, 皆能散之。”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本经疏证》论芍药:“其味苦酸, 苦者能降不能开, 故凡阴冱之结于上, 非开无以致其力者, 忌之;酸则能破能收, 故凡阴结既破, 不欲其大泄降者, 宜之。”《本草思辨录》:“能入脾破血中之气结”,芍药入肝脾, 在四逆散中关键在于“破”, 破血中之气结, “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 气机郁结于胸中, 日久影响血运, 可有气血郁滞之象, 配以芍药一方面破血中之气结, 另一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指出:“肝为风木之脏, 因有相火内寄, 体阴用阳, 其性刚, 主动, 主升, 全赖肾水以涵之, 血液以濡之。”以芍药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 防止柴胡疏利太过, 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也可针对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影响肝之疏泄的病因敛肝柔肝。故以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综合四药,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痛和镇静作用。

纵观近代临床报导,四逆散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疾病。

2.2四逆散治疗胸痹

姜丽红教授认为四逆散不仅能治疗消化系统之疾病,更能通过其临证加减辨证治疗胸痹病。患者因情志因素而引起的胸痛,其标在心,其本却在肝,故在临床治疗时应心肝同治。

其一,心肝生理相关,病理相干。肝为心之母, 肝属木, 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肝生筋, 筋生心”, “筋生心”, 乃“木生火也”, 即肝生心也。肝为母脏,心为子脏, 母病及子,子病犯母,两者一旦功能失调, 必相互影响。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基本动力,肝藏血,调节人体循环血流量,正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云:“肝藏血, 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经,人静则血归于肝, 何者,肝藏血故也。”心肝互相协调则心有所主, 肝有所藏, 脉道充盈, 气血运行有序, 脏腑组织营养充足, 机体功能正常。《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论》道:“盖气者, 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 气温则血滑, 气寒则血凝, 气有一息之不运, 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心主神明,肝藏魂,情志活动与心肝关系密切。人的精神乐观,心情舒畅,肝的疏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心的气血运行也就畅行无阻。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精神抑郁,情志不畅,肝失疏泄, 横逆而上冲,导致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调,心脉失养,即可形成“气留不行,血壅不濡”的胸闷胸痛。其二,心在膈之上, 肝在膈之下, 两者在解剖部位上十分邻近。而在经络上两者亦有联系, 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均交于心中。心与肝在生理上是通过经络而相互联系,反之, 在病理上两者也能通过经络相互影响。其三,心肝在疾病的病因病机相互转换过程中亦是密不可分的。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已有“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而以上这些描述心痛所涉及的部位,正是肝经经络所循行之处。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痛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令肝郁而心痛。”强调了心肝在疾病转换中相互影响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策略的能力。听说读写不仅仅是四项基本能力,还是提升高中生英语能力的必要手段。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这也成为了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相应的教科书和指导材料来学习英语的,这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学习环境十分有限。加之高考的压力,教师和学生的重心也几乎都放在阅读上
学位
报纸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浅全麻复合腰椎旁神经阻滞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6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浅全麻复合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指标,比较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T1、T2、T3的TNF-α、IL-6、FIB、DD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