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已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并把这种行为升华为一种习惯。实际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只有让学生的探究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实现数学的最高理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探究品质?我现就个人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循循善诱,率先垂范,引领学生走进探究,品味其间趣味
任教十年来,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没有学会“探究”而只是一味凭经验。容易的问题凭借着经验可轻松过关,可当解题遇到困难或凭经验解决不了时,学生便常常把问题搁置一边,等待同学或老师的讲解,周而复始,就让数学探究深深锁于心底。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给了我启示,于是我决定为学生做出探究示范,教给他们探究策略,鼓励他们进行探究。
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我故意装着不明白或寻求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结果“头破血流”,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我会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我也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
例如这样一道题目: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问题: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n张桌子呢?
待学生们读完题,稍作思考后,我对他们说:“哎,老师看出了点门道,你们看,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坐8人,因为有一条边重合,少坐2人,那么三张桌子就少坐了4人,接下来……”还没等我说完,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错了,错了。”“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看,两张桌子坐8人,应该是2条边各少坐了2人,是4人,所以三张桌子就少坐了4×2人……”“哦,到底是老师对了,还是你的观点正确呢?”“是老师错了。”学生们明白了我的用意,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都会心地笑了。“那谁能说说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我还知道另外一种方法,同样多的桌子拼在一起,坐的人会更多……”在我的示意下,那位学生走上了讲台,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在我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师生比高低”的场景。
二、变幻习题,多层练习,指导学生走进探究,体味其中妙处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渴望探究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努力探求创新的思路。而我也灵活恰当地运用课本中的习题,打开了学生通往探究之路的大门。
三、勤于动手,勇于实验,让学生沉浸于探究,流连忘返
当前教育中,有不少老师习惯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便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抄、学生记的过程。老师将很多的知识归纳总结,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因此,效率极低。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毫无疑问,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想让学生爱上探究,以探究为乐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前两个环节中,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走上了探究之路,那么动手操作便给了学生们更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是这样和学生一起完成下面的操作的: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用三种颜色将三个角表示出来,再用剪刀把三个角都剪下来。
(1)你想怎样处理剪下来的三个角?
(2)把三个不同颜色的角拼在一起,你会观察得出什么结论?
(3)你用什么方法能够解释“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经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找出了很多说明结论的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知所带来的乐趣。
所以说,采用铺垫方法逐步设计问题,有预见地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更能渐进地、持久地、均衡地发展。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便迎刃而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探究空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探究学习中还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只有如此才可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才可以让班级的探究之风日盛,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日浓。“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不断的追求。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认真利用教材、反思教材,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收获得更多。
一、循循善诱,率先垂范,引领学生走进探究,品味其间趣味
任教十年来,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没有学会“探究”而只是一味凭经验。容易的问题凭借着经验可轻松过关,可当解题遇到困难或凭经验解决不了时,学生便常常把问题搁置一边,等待同学或老师的讲解,周而复始,就让数学探究深深锁于心底。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给了我启示,于是我决定为学生做出探究示范,教给他们探究策略,鼓励他们进行探究。
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我故意装着不明白或寻求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结果“头破血流”,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我会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我也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
例如这样一道题目: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问题: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n张桌子呢?
待学生们读完题,稍作思考后,我对他们说:“哎,老师看出了点门道,你们看,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坐8人,因为有一条边重合,少坐2人,那么三张桌子就少坐了4人,接下来……”还没等我说完,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错了,错了。”“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看,两张桌子坐8人,应该是2条边各少坐了2人,是4人,所以三张桌子就少坐了4×2人……”“哦,到底是老师对了,还是你的观点正确呢?”“是老师错了。”学生们明白了我的用意,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都会心地笑了。“那谁能说说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我还知道另外一种方法,同样多的桌子拼在一起,坐的人会更多……”在我的示意下,那位学生走上了讲台,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在我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师生比高低”的场景。
二、变幻习题,多层练习,指导学生走进探究,体味其中妙处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渴望探究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努力探求创新的思路。而我也灵活恰当地运用课本中的习题,打开了学生通往探究之路的大门。
三、勤于动手,勇于实验,让学生沉浸于探究,流连忘返
当前教育中,有不少老师习惯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便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抄、学生记的过程。老师将很多的知识归纳总结,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因此,效率极低。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毫无疑问,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想让学生爱上探究,以探究为乐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前两个环节中,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走上了探究之路,那么动手操作便给了学生们更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是这样和学生一起完成下面的操作的: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用三种颜色将三个角表示出来,再用剪刀把三个角都剪下来。
(1)你想怎样处理剪下来的三个角?
(2)把三个不同颜色的角拼在一起,你会观察得出什么结论?
(3)你用什么方法能够解释“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经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找出了很多说明结论的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知所带来的乐趣。
所以说,采用铺垫方法逐步设计问题,有预见地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更能渐进地、持久地、均衡地发展。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便迎刃而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探究空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探究学习中还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只有如此才可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才可以让班级的探究之风日盛,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日浓。“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不断的追求。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认真利用教材、反思教材,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收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