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强迫性思考的牢笼头碰头后,思想会发生变化吗?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怪的念头阎老师: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了,我想向您咨询一下。 您说两人头碰头后,思想会不会发生变化?今天早晨起床时,我同寝室的同学不小心用头撞了我的头, 当时我就想:别把我头脑里的知识撞到她头脑里去,心里十分害怕。除此之外,我还有其他一些奇怪的想法。例如,在做题时,只要遇到选择题,我都要把所选答案反复擦掉重写,而且还要擦到我指定的次数, 比如五次或七次,否则心里就会不安。前几天,我爸过生日,我想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我住校),刚拿起话筒,马上就想:不能打,一打电话,我爸就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想放下,又不甘心,毕竟爸爸过生日,我应该祝贺一下。如此三番,到底电话也未打成。我的思想整天纠缠在这些事情上,不能自拔。
  
  
  
  
  
  小文
  小文的情况属于强迫症。我在回信中向她介绍了关于强迫症的一些知识,请她认真回忆一下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对她影响较大的事件,并请她来咨询室面谈。
  
  
  探索病因
  
  
  小文如约来到咨询室。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我父亲脾气暴躁还爱喝酒,他每次喝酒后,不是找茬跟妈妈吵架就是训斥我。他一心指望我好好学习,为他争光。因此,他对我严加看管。记得我小时候,父母都上班,我放学回家常常是一个人(自己带钥匙),我很害怕,就跑到邻居家玩到很晚,作业自然没有完成。回家后,爸爸狠狠揍了我一顿。第二天,我控制不住又跑出去玩了,一边玩一边想:回家爸爸又该揍我了。就这样,我的小学阶段几乎就是在害怕、恐惧、矛盾、挨打中度过的。”
  “现在你爸爸还打你吗?”
  “自我上初中后,就很少打了。不过,初二时发生的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天阴得很,妈妈让我把阳台上的花搬到屋里,而爸爸不让。他俩各执己见,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终我还是听妈妈的。没想到,我爸爸一脚就把花盆踹烂了。这件事给我的打击非常大。他怎么能这样……这样对待别人?”她说这话时,泪水在眼里打转。
  稍微平静后,她说:“老师,这口阎淑贤 张 群件事就像长在我心里的一枚钉子,从未对人说起过。”
  “你以后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要学会宣泄,不要憋在心里。”
  “其实爸爸还是很爱我的,就是脾气不好。”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过什么事“我自小学以来,成绩一直很好,但中考却意外失利,花了8000元钱才上的重点高中,当时我爸有点儿不同意,说:‘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就倒着走。’上了高中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我拼命学习,起初成绩还好,可最近这次考试却出了前十名,我感到很恐慌,爸爸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因此我很紧张、害怕。”
  “在这种紧张压力下,你的强迫症状就出现了。你回去再思考一下:除了上面我们谈到的两个因素,你的性格是不是对此也有一些不利影响。”
  
  自我审视
  
  
  
  “老师,我回去想了一下,觉得自己是个矛盾体,好像有两个‘我’在斗争。比如上星期六,我在家洗衣服时,把我爸的呼机从兜里掏出来,一个‘我’说:放在这儿。另一个‘我’说:放在那儿。如此反复,就不知放哪儿好了。”
  “最后你怎么办的?”
  “后来我心烦极了,胡乱扔在一边了事。”
  “如果你开始时就这样想,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在你的头脑中,你是否认为你的主观行为可以控制外部的客观世界?比如:你写A,要重复写五遍就好,写四遍就不好;你打电话,你爸就有不好的事发生,不打就不会有。是这样吗?”
  “好像是。”
  “那外部世界是不是由你的某些行为来控制的呢?”
  “不是的。”
  “所以,该发生的终究要发生,不该发生的,即使你重复写四遍或打了电话,也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你的行为和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你尽可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另外,你想过考不上大学后该怎么办吗?”
  “没想过,太可怕了!”
  “现在设想一下,万一你考不上大学,会怎样?”
  她想了想,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再复习一年。”
  “对呀,我们应该追求完美,但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追求成功,但也要能接受失败。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打开牢笼 放飞心灵
  
   通过几次咨询,我发现小文有很强的领悟力,所以我鼓励她用意志去克服强迫症状,通过自我控制进行自我治疗。具体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头棒喝 阻断思维
  通过分析,我为小文指出她的思维和行动过分依赖自己头脑中的“应该”、“必须”等呆板的教条,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 “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必须打开牢笼,让被囚禁的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当头棒喝便是打开牢笼的妙法。所谓“棒喝”是借用禅宗中的‘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德山常以大棒惊吓学生,使执迷不悟的学生顿然开悟;而临济则以模棱两可的问题问学生,当学生犹豫不能做答时,临济则大喝一声以示警醒。具体地说,就是每当头脑中出现强迫观念时,就突然站起来或高举双手握紧拳头并大喝一声:“停!”从而达到驱除强迫观念和意向的目的。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心中说“停”。通过多次练习,小文逐渐掌握了这一方法。
  第二阶段: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小文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她把其与父亲的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自己,使自己处于矛盾和焦虑之中。因此,我主要是帮她减轻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出现症状时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去理它,去做该做的事,做完之后就不再去想。如该打电话就打电话;呼机想放哪儿就放哪儿;字写得别扭,也由它去。
  第三阶段:面对现实 重塑人格
  1.我与小文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争取其父母的支持,使他们转变教子方式,减轻小文的思想压力。
  2.我帮助小文进行深层次的自我探索,改变她的不合理观念,如“我不能失败”,“我的行为能控制外部世界”等。鼓励她积极投身现实生活,认真做好应做之事。
  
   咨询后记
  
  
  强迫症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在中小学生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
  
  1.强迫观念(1)强迫回忆:对过去的事情反复回忆。 (2)强迫怀疑:怀疑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对做过的事经反复考虑和检查后仍不放心。如反复检查作业、反复锁门等。(3)强迫联想:看见或听见某一事物便出现与其有关的联想。如本文中的该生认为“写五遍就好,否则就不好”,“打电话就会有不好的事发生,不打就不会”等。 (4)强迫性殚精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反复无效的思考,当事人虽感荒谬,却难以控制。
  2.强迫动作包括(1)强迫洗涤:长时间反复洗手,明知无必要,但无法控制。有的扩展为洗澡、洗衣、刷碗等。 (2)强迫计数:不可克制的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见到楼梯、地板块、电线杆、窗子等就反复计数,否则就烦躁不安。(3)强迫性仪式动作:总是要做一定的动作以此象征吉凶祸福。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认知领悟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和家庭疗法。由于咨询者有很强的领悟力,家长也积极配合,效果很好。从开始咨询到结束不到三个月时间,当事人就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他文献
为探讨山东省淋病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现将1996~1999年淋病疫情报告资料整理分析.
品质冠军,一个“真颜色”概念,是迈尔斯-布雷格性格类型指示的延伸及改造,是专门设计来为人类提供对其性格及人与人关系的深入了解的。其目标在于用品质冠军密码导向有效的自我领导,从而为所有种族、信仰、性别、文化背景及性格的人们创造一个理解他人的心理桥梁。  品质冠军盾形徽章以其彩色的现代医学轮的形象设计来使人们对人的个性差异及心理健康发展有更具体与感性的认识。该盾形徽章是一个世界通用的形象记号,代表:我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愤怒的危害,因人而异,学会不同的制怒方法.2.能力目标:使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形成自控能力.3.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轻松、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们用O15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对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E.coli O157:H7进行初筛,然后再用免疫磁珠捕获集菌及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该诊断卡可检测到每
1999年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流动人口数已近200万,流动人口的法定管理传染病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已超过了本地人口.东莞市自1992年开始有流动人口的疫情统计资料,为更好地控制传
去年底,我有幸被公派赴加拿大进行为期三周的基础教育考察。时间虽短,感触良深。我相信,所有“跨出国门看教育”的人和我一样,都有很多的收获,得到不少的启示。为此,我特别邀请两位优秀人才,请他们就“国外教育见闻对中国教育的启示”问题撰写文章。尽管现在出国考察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谈“启示”的文章也常能见到,但这两位作者的视角、所写的内容都比较独特、新颖,有吸引力。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对我们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中小学生意外死亡在全死因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突然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
[活动目标]1.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成就动机;2.制定可实现目标,形成潜意识行动;3.坚定信心,克服障碍.
北京市丰台二中是北京市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之一.自2000年开始参与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的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