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当“软实力”遭遇“硬障碍”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首页十分简洁,因此页面上傅莹的笑脸就显得格外醒目。点击鼠标,这是一篇大使致辞,署名的正是傅莹。致辞的内容称得上别具一格,甫一开篇便说:“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间的人们互相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变得愈发重要。”在文中,傅莹把网站定位为“英国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这位大使,果然格外重视不同国家间的了解与沟通。
  
  危机大使的媒体公关
  
  傅莹的幽默与机智,让人难以拒绝的柔性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一改往日中国官员“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也正是她屡屡在关键时刻发出直击人心灵的声音,成就了她“危机大使”的美誉。
  
  2009年年末,北京地铁。赶早高峰的上班族们捧着各种早报、晨报或免费拿来的地铁报,浏览昨日发生的新闻。这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英国毒贩阿克毛被处以死刑的消息,也报道了英国首相布朗的“震惊”和“失望”。读到这里,一个年轻人气鼓鼓地把报纸一拍:“鸦片战争的账还没算呢!唧唧歪歪!”挤在他身旁的人们,虽然彼此陌生,此刻却颇有默契地发出了笑声。
  一个证据确凿的案件,却因为牵扯到了民族情绪、政治考量、不同国家间的社会文化差异,而变得纠结起来,不仅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还引发了一段不大不小的外交风波。可见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距离,并不只是相隔8个时区那么简单。而这,不过是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所面对的一件突发状况而已。
  自2007年傅莹出使英国以来,中英关系并不平静。然而,就在公众的注视中,傅莹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机。
  2008年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英国部分媒体不仅不报道骚乱实情,甚至不顾新闻道德和准则,刻意剪辑录像或加工图片,制造假象。中国政府和驻英使馆向有关媒体提出严正交涉,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媒体的致歉。但是,这些迟到的致歉根本无法挽救业已形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大使馆遭到暴力威胁,北京奥运会遭媒体唱衰,而更加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半个月后奥运圣火将开始海外之行。在伦敦,圣火能不能得以有尊严地传递?
  傅莹决定正面出击,进行一次媒体公关。
  2008年3月28日,傅莹来到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新闻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早餐》,接受现场直播的电视采访。傅莹身穿中式服装,一头银色的短发,气质优雅干练,她怀里抱着两只憨态可掬的“福娃”,又使她平添几分亲切。
  “最近几个星期,人们每天都在议论北京奥运会,但是议论的方式和内容却让人错觉北京奥运变成了联合国首脑峰会,要负责解决全部的重大国际、国内问题。”听到傅莹的这句话,主持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显然,时常关注国际新闻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傅莹继续说:“政治问题当然很重要,但讨论和解决它们有很多合适的方式,政治问题是不可能在足球场和游泳池里解决的。”“还奥运一个单纯的意义”——傅莹的这句话,道出了关注奥运会的人们的心声。
  而谈起即将到来的火炬传递,傅莹既没有表现出忧虑,也没有大谈奥运火炬的神圣意义,而是来了个“换位”思考。她说:“不少中国人印象里的英国人,还是穿着黑色风衣、打着雨伞的形象,而透过火炬传递的镜头,没到过英国的中国人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英国。”包括主持人在内的很多伦敦市民终于感受到,奥运并不仅仅属于北京一个城市,圣火传递可以把伦敦和北京紧紧连接在一起。
  事实上,北京奥运会只是个“由头”。英国人对西藏问题的误解和偏见由来已久。如何让英国民众尽快了解事件的真相呢?傅莹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媒体。
  2008年4月5日,就在奥运圣火抵达伦敦的前一天,傅莹在英国的主流大报《泰晤士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奥运火炬不暗淡》(The Olympic torch is undimmed),细腻地描绘了自己过去在西藏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佐以翔实的数据,将西藏的历史与现实娓娓道来。“西藏的美丽,曾吸引我数次前往……每次看到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善男信女,看到藏族老奶奶摇着转经筒,看到年轻的喇嘛激烈地辩论教义,谁能不深深感动于他们的虔诚呢?”在她的笔下,西藏的形象不再神秘遥远。
  第二天,伴随着2008年伦敦的最后一场雪,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开始了。伦敦是圣火境外传递中路线最长、时间也最长的一站,但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伦敦也将成为圣火遭到暴力阻截的第一站。傅莹大使作为火炬手参与传递,但很快就发生了“藏独”分子抢夺火炬这令人震惊的一幕。
  4月13日,傅莹就在英国另一家主流媒体《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她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同行的中国志愿者所受的委屈,讲述了中国年轻人的愤慨,还讲述了自己的女儿对整个事件的不解,惟独把愤怒深深地藏在了字里行间。“在那些大声抗议、示威的人当中,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西藏。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西藏是备受喜爱的一片热土。”面对西方媒体不分青红皂白的随意评论,傅莹则毫不客气:“在西方,很多人抱怨中国对媒体不够开放。而在中国,我们则认为西方媒体应该学会如何努力获得尊重。”
  在一周之内,两度在英国主流大报上撰文,这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后,媒体上便不断传来傅莹的声音。2009年7.5事件后,傅莹发表在《卫报》上的文章再度成为热点。这篇《团结流淌在中国的血脉中》(Unity is deep in China’s blood),以那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开篇,对英国读者而言可谓新颖别致。文章紧接着回顾新疆的历史,谴责恐怖分子的行径,读来十分引人入胜。此文发表后,在《卫报》网站的读者跟帖中就有读者说:“这篇温和的文章,从中国人的角度反映了最近乌鲁木齐事件的事实和感受。我相信所有国家都珍惜团结、反对暴力。”
  但是,傅莹也并非总是柔声细语,在祖国需要的时刻,这位女大使同样能够做到有理有节、掷地有声。
  2009年3月29日,伦敦金融峰会前夕,面对BBC的摄像机镜头,傅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误读:“当人们给中国扣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外汇储备等各种帽子的时候,中国民众会感到这是在吹捧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而在英国毒贩阿克毛被我国依法处决前后,傅莹干脆利索地拒绝了英方的所谓谴责抗议,就连英国的网友也拍手称快道:“中国这次干得漂亮!”
  傅莹所表现出的幽默与机智,让人难以拒绝的柔性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一改往日中国官员“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也正是她屡屡在关键时刻发出直击人心灵的声音,成就了她“危机大使”的美誉。当中国的对外宣传陷入被动时,难怪有人慨叹:中国的傅莹太少了!
  
  “中国声音”的广阔空间
  
  “在从事外交工作近30年里,我从未像今天这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有这么多人认真聆听,推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今天这般广阔的空间。”——傅莹
  
  2009年11月,英国《太阳报》刊登了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说《X元素》(X Factor)这档电视选秀节目的选手,就住在中国大使馆的旁边,“粉丝”们没日没夜的守候与喧哗打扰了大使馆的日常工作,于是,中国大使傅莹“发飙”了,还“上诉”到了英国外交部。这条新闻,要描写有描写、要细节有细节,简直让读者想不信都不行。
  这件事算不上大,因为一份大众娱乐报纸,杜撰了一条“新闻”,倒也无伤大雅。可是这事儿要说小,却也不小。《太阳报》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天的发行量都在300万份以上,实际读者可能超过1000万。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处理起来很棘手,发个正式通告吧,未免小题大做,而故作大方又显得虚伪——用脚趾头都猜得出来,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确实被《X元素》的“粉丝”们给烦得够呛。
  傅莹再次作出反应。
  首先,二话不说,先把招儿接下来——“这真是太逗了,当读到关于我们大使馆卷入‘外交纠纷’的报道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也陷入了《X元素》的热潮之中。”
  接下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报纸爆料,我们就爆更猛的料——其实,大使本人也是《X元素》的“粉丝”,而且点评起选手来头头是道,甚至不吝赞美之辞:“他们十分有天赋,他们能拥有如此众多的粉丝,一点也不奇怪!”
  再来一招“借东风”——向英国民众介绍一番中国的“超女”、“快女”等选秀节目,趁机让他们了解,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年轻人也有着同样的娱乐与时尚。
  最后,话锋一转——“但是在中国,制片方可不会让选手住到居民区里去,否则成千上万的‘粉丝’一来,还不得把居民区淹没了吗”,坦然承认大使馆已经不堪忍受“粉丝”骚扰了。
  一套“太极拳”打下来,不仅把误会澄清了,还让英国人看到了大使可爱的一面,甚至了解了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时尚生活。不得不承认,傅莹的沟通技巧实在高明。
  傅莹善于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当然有她身为女性、生来就比男性更会讲故事的因素,但这并非全部原因。她的媒体公关意识和媒体实践,在同时代的外交官中是比较超前的,而她的自信——对自身水平和能力的自信、对中国前景的自信,则使她在媒体前挥洒自如。早在任驻菲律宾大使期间,傅莹就主动与当地媒体交流,针对记者们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好奇和关注,经常主动“喂料”,让这些媒体记者自觉不自觉地当起传播中国的“义务宣传员”。傅莹更是频繁出现在菲律宾的大学、研究所,发表演讲,回答问题,介绍真实的中国,发出中国的声音。而在任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傅莹发出的“中国声音”更加响亮了!外界对“中国声音”更加倾听与重视。
  出使澳大利亚期间,傅莹应邀做一场关于中澳关系的演讲,竟然有550多名听众闻讯赶来,而且都是自掏腰包、购票入场,这样的规模在澳大利亚实属罕见。看到这个阵势,主办方对傅莹开玩笑说:“比尔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东亚合作进程始终是由东盟主导,中日韩只是尾随其后的参与者如今却出现了新的特点:危机驱动减弱,东盟推动乏力,安全阻力增强,秩序竞争加剧    2008年12月13日,首次中日韩领导人单独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此举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同时也自然引人遐想:牵引东亚合作的中日韩三驾马车是否由此起步?    “数千年”和“十年”的跨越    1999年11月28日,在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的提议下,中日韩
周边惟一未建交的国家  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不丹是惟一未建交国。不丹号称“雷龙之国”,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东、北、西三面与我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不丹全国面积3.8万平方公里,约等于600个新加坡,人口近70万,比我国澳门特区略多一些。不丹是个王国,自2008年3月举行首次国民议会(下院)选举后,开始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不丹虽未与我国建交,但并不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两国领导人在遇重
萨拉青卷土重来——德国不需要欧元  欧元区债务危机已经持续两年了,目前似乎还看不到尽头。危机深重之际,德国成了扶危济困的欧洲救世主,也因为仗势压人成了众矢之的。乐观的人相信一两年就能走出危机,但总理默克尔却让国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说危机可能持续几十年,更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长贫难顾,德国人对欧洲的救助意愿降到低谷。此时此刻,谁要能消费一把德国人的愤愤不平,必能赚尽眼球和实惠。  蒂洛?萨拉青最近
美女间谍落网    多年以后,安娜·查普曼回忆起这个下午和她整个一生时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  6月26日下午4点半,安娜坐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一家餐厅里,这位身姿曼妙的女郎看上去年轻纯洁,一个男人走过来,与她说了几句旁人听不懂的暗语,然后自我介绍说是俄罗斯驻美国领事馆的雇员。  安娜倚坐着,听着这个男人的交代,心绪却返回往昔的日子。她情不自禁地又想起她的初恋和新郎,那个来自海岸边的英国男人阿列克斯。
3月下旬造访美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据说是美国专门留给几内亚总统的特殊“待遇”:第一,没有共进晚餐,奥巴马在白宫和家人大快朵颐,内塔尼亚胡一行则被“晾”在白宫,没人理会;第二,没有合影,会谈结束后没有发布任何一张合照,据说记者也未曾获准拍摄。美国白宫发言人称,双方只是“朋友式”会面,并非“礼仪式”会晤,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说奥巴马“怠慢”以色列政府首脑是不准确的。不过,以色列及外部观
贫富差距与民生问题将成为马英九连任的重大挑战。    目前,在岛内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的斗争与较量中,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的较量形势较国民党颇为不利,于是它开始调整策略,试图从“族群政党”转向“阶级政党”,攻打“民生牌”、“治理牌”与“阶级牌”,将“贫富差距”作为攻打马英九当局的武器。随着形势的发展,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将成为未来蓝绿较量与下届“总统”大选的攻防新焦点。    民进党开打“贫富差距牌”
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指出的,欧元区和欧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场涉及主权债务、评级机构、市场震荡的经济危机,更是一场“政治危机”。    欧元区,这个11年来看似坚固的“木桶”,当前正受到希腊等一系列“短板”国家的严重威胁。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在欧盟救与不救的犹豫中继续升温,欧盟正在小心地试探市场与评级公司的耐心。市场信心一旦丧失,将需要更高的成本才能补救。而以希腊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取代金融机
欧洲联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称,欧盟之所以获奖,是考虑到“欧盟及其先驱者过去60年一直贡献于推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以及民主与人权”。诺贝尔奖委员会赞扬欧盟27国集团在二战后我世界重建做出努力,在柏林墙倒塌后帮助东欧国家维持稳定。  一丝暖意,还是一片唏嘘  诺贝尔和平奖因其评判标准过于模糊而成为诺贝尔奖项中最富争议的一个。1933年,《大幻觉》一书的作者诺曼·安吉尔因宣告
位于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大苹果比萨和意大利面”餐馆的老板斯科特,获悉在佛州选举造势和为医改宣传的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会顺路造访他的小店,遂驱车赶到比萨店。  斯科特除开有一家小比萨店之外,还负责一项血液捐献基金,由于积极从事草根公益行动,斯科特曾受到白宫表彰。  但吸引奥巴马光顾这家比萨店的,恐怕是其他因素。斯科特是一名共和党人,却在2008年大选时把票投给了民主党的奥巴马。斯科特说他忠于共和党,但
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各国代表为如何落实《哥本哈根协议》争论不休的时候,在学术界,围绕着一根“曲棍球杆”的大论战也在无止无休地进行着。美国《每日科技》杂志不无担忧地说:“这些天来有关气候变化的学术争论越来越不像知识分子间的探讨,而像是肮脏的政治了。”  “曲棍球杆”,指的是科学界描述千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变化的曲线。这条曲线的形状左边非常平坦,但右边突然间飙升,很像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