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定于2010年9月23日至9月2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会议内容包括:(1)继续教育: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血液病领域的最新进展;(2)大会特邀报告:特邀国内外专家相关领域专题报告;(3)大会报告,从投稿的论文中择优选出;(4)专题发言:按红细胞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细胞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与易栓症;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基础研究等5个专题中则择优选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后的远隔部位疼痛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4例伴有远隔部位疼痛的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观察疼痛出现的部位,与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关系及治疗方法.结果 14例伴有腰骶疼痛的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疼痛部位位于第4、5腰椎有椎旁肌(6例)、髂脊上下(5例)以及季肋下(3例),有5例在骨折灌注骨水泥后疼痛消失,7例经局部封闭注射后疼痛消失,2例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结论
快速眼动(REM)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以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现象消失并伴随不愉快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可能是α-突触核蛋白病的前驱表现.对RBD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RBD与α-突触核蛋白病的准确关系,寻找能够识别具有发生α-突触核蛋白病高危因素RBD人群的生物学标志,早期识别发生α-突触核蛋白病的高危人群,并为其提供神经保护治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的疾病谱及死亡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传染病逐渐下降,心脏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为了掌握辽宁省丹东市心脏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及其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丹东市1997至2006年居民心脏血管疾病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期刊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是指细胞外液的尿酸水平呈超饱和状态,其发生原因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尿酸生成过多和(或)肾脏排泄减少所致.在生理状态下的尿酸是体内主要的内源性水溶性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类似维生素C.在应激状况下,尿酸水平短暂升高,被认为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
期刊
患者男,38岁,2000年8月因体检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行淋巴结活检,经北京大学病理系高子芬教授和香港John Chen教授会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细胞型,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哑型)。
期刊
年轻患者的肾动脉狭窄以多发性大动脉炎居多,从本院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炎(52.13%);2000年以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为主(70.17%).累及心血管系统的Behcet's病并不少见,但以瘤样扩张居多,肾动脉狭窄实为罕见。
期刊
21世纪神经外科学步入微创神经外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的时代.回首过去的10年,我国已经建立起微创神经外科学,并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1-2]).在2009年第14届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大会(WFNS)和第八届全国神经外科年会(江西南昌),我国学者的报道充分展示这一成就.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肾移植术后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723例,IPA发生率为2.21%.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42.9岁.12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5例为CD25单克隆抗体,7例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6例感染出现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或ATG对症治疗.结果 IPA感染主要发生在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以0.9%生理盐水为灌注液时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电解质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灌注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肾结石患者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体位均为侧卧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鈥激光碎石术.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Na~+、K~+、Cl~+离子变化;手术中液体灌注的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变化.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浙江舟山医院超声科,应用微泡造影剂SonoVue及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122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35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结果 35灶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3种模式:模式Ⅰ,病灶呈环状不规则缓慢向心性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