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提升记忆力的游戏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提升记忆力的游戏,家长们也试试吧。
  拍手掌
  从孩子4岁起,就可以和他玩这个游戏。家长自己先拍几下手,然后问孩子刚才拍了几下?他答对后,再重复。孩子稍大时可增加难度,如拍了几下,停顿,再拍,再停,再拍。然后问孩子:刚才三次共拍了多少下手?
  做手工
  跟孩子一起做一张钟面的拼图,方法是把钟面剪散后叫孩子再拼回来。安装时分针时,可指示他放在某个时间上。
  画格子
  家长可以预备一张大方格纸以及一些常见的动物卡片或数字卡片。然后,在第一个格子中摆进4种动物或数字卡片,等孩子仔细观察一会儿后,再拿掉卡片,让孩子动脑筋帮助这些动物或数字回到自己的家。若孩子找到了,爸妈再放6张动物或数字卡片到另一个格子上,重复步骤。
  记路形
  这个办法适合五到六岁的孩子。去公园时,给孩子介绍周围的标示物,例如卖冷饮的地方、售票处、公共车站、书报亭等。回家制成一幅简单的地图,画出标志物。下次再去公园时,拿出地图,叫孩子指出主要标志物。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吃完饭后抬屁股走人,留下父母在那里收拾;家中一旦有好吃的,父母总是让孩子吃,却很少有孩子主动给父母吃;父母生病时,孩子很少问候……这样的情况看多了,怎能不让人担忧?  孝敬长辈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必修课程。一些父母总是觉得孩子现在不懂事,在一些小事上不懂得孝敬长辈无所谓,只要能在大事上孝敬就可以了。但是想想看,一个在平时的小事上面都不孝顺尊敬父母的孩子,在遇到重大的
期刊
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可以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顺畅地建立起数学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教孩子学习数学时,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尽量少走以下弯路。  忌:忽视“数学敏感期”  孩子在4岁左右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抓
期刊
在美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视,并把社交能力视为孩子的一种重要能力。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呢?  教会孩子说不同的礼貌用语  美国人注重教孩子礼貌用语,Please(请),Thanks(谢谢),You are welcome(不客气),My Pleasure(我的荣幸)这些有魔力的语句,孩子都运用得非常娴熟。有一次出去野餐,看到一家人吃饭时,每个拿到妈妈递
期刊
主要乐器情况  钢琴  钢琴是乐器之王,属于键盘乐器,它的价格和学习费用都相对比较昂贵。钢琴属于最难学的几种乐器之一,但相对来说,入门比较容易。另外学钢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漫长而枯燥的练习,因此需要激发孩子的持久兴趣,并保证孩子充足的练习时间。  小提琴  小提琴是乐器王国里的皇后,相对于其他的乐器,小提琴的入门比较难。在所有的乐器中,小提琴把音域、表现力、美三者都做到了极致,同时也把难度推向
期刊
分析:  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因教育方式不当而引起幼儿逆反情绪的案例。结果导致父子矛盾升级——孩子跟爸爸较上劲儿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个性是可以遗传的,在这对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个性特点。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对成人的一些要求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们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于他人,有点儿“我行我素”。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一味训斥,甚至打
期刊
宋庆龄,一生都非常关心少年儿童,她曾说:“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她把对少年儿童的培养称之为“缔造未来”。宋庆龄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她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这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树立正确的家
期刊
对孩子而言,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系统,树立自信,会为他将来成功度过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把自信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中呢?在此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无条件地给予爱  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好看与否,健康与否,父母都会爱他,这将是孩子自信心滋长的最佳土壤。作为父母,应该慷慨地给孩子爱,更多地拥抱他、亲吻他。在帮他改正某个错误时,明白地告诉他,你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给孩
期刊
案例:  我家孩子5岁多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我觉得孩子这样不好,该怎么教育他才好呢?  分析: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
期刊
天佑喜欢各种各样的汽车玩具,爸爸妈妈也给他买了不少来满足他的心愿。可是,无论是哪个到手的玩具,最后都逃不过这样一个噩运:被拆得七零八落。  相信很多家长都面对过孩子的“破坏行为”,甚至还努力帮孩子将他的“杰作”来个“破镜重圆”。那么,为何东西到了孩子手里就会立刻变成废品,难道孩子天生就是破坏狂吗?  读懂孩子的行为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
期刊
儿子5岁时的一个夏天,我们带他去小镇附近的湖边玩。儿子欢快地在湖边跑来跑去,一会儿在岸边堆沙堡,一会儿在湖中淌水,非常惬意。  当然,儿子最喜欢做的事是观察湖中的各种生物:小鱼、小螺丝、小虫,其中最吸引儿子的莫过于那群穿着黑色的外衣,晃着大脑袋,摇着细尾巴,自由自在地游动着的讨人喜欢的小蝌蚪。只见儿子拿出他的玩沙工具,跟在蝌蚪后面,用塑料盆小心翼翼地抓到了几条小蝌蚪。  儿子问我们:“小蝌蚪长大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