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研究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临床用血服务中输血管理、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质量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约束标准。应用文献分析、输血不良事件分析、制度标准解读等方法梳理国内外临床用血服务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按问题的普遍性、高发性、关键性、影响度4个方面筛选出问题要素内容。搭建了以临床用血服务流程为主线,以事项要素为节点的标准框架,形成了包括4个环节、20个关键要素的临床用血服务标准文本。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北京市卫生资源投入现状,分析卫生资源投入影响健康产出的大小和方向。方法为避免时间序列的"伪回归",收集北京市相关指标宏观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分析资源投入和医疗卫生需求对健康产出的影响。结果千人均实有床位数、政府卫生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健康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医护比和人口抚养比对健康产出具有负向影响,但医护比和政府卫生支出差异导致的健康产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资源
介绍了在医院智慧运送平台研发与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与探索按单计价的数字化运送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积极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思维,搭建智慧运送平台,进一步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后勤管理驱动优化。让后勤运送人员通过信息化平台工具,实现多劳多得,形成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发展。
针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的风险环节,围绕住院患者该疾病防治过程中病种质量管理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标准化的条款制定。结合该病种临床诊疗业务流程,形成疾病评估、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和持续改进4个核心规范部分,包括16个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其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以约束医疗行为,为构建我国住院患者VTE防治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探索一条符合医疗质量管理的规范化路径。
目的了解我国脑卒中连续性护理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收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于2018年4月26—29日对分布于全国24个城市的36名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由访谈小组人员主持会议,专人录音和记录,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目前,大部分综合医院在完成急性期的救治后,都在尽自己的努力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出院患者继续进行护理支持
目的构建以病情和自理能力为依据的公立医院分级护理等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6家三级甲等医院各12个普通内外科成人病房的住院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简单临床评分(SCS)评价患者自理能力及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直接护理工时测量表记录患者24 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根据不同病情及自理能力患者24 h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进行护理等级划分。结果共调查患
通过梳理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急救绿色通道管理问题,借鉴国际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及其质量安全管理标准,针对急救绿色通道服务特殊需要,研究国内急救绿色通道服务流程,并抽象出急救绿色通道救治共性管理问题,研究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关键要素,针对关键要素制定要素规范条款,形成一条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急救绿色通道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成为其标准化管理的遵循和评价依据。
期刊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原理,参照国内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经验,结合我国医院管理现况与实际,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标准,以统一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级分类、风险预防、报告处置和持续改进等关键环节,从而解决医疗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学管理探索一条标准化路径。
本研究针对术前、术中、术后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约束标准。应用文献分析、纠纷案例分析、手术不良事件分析、制度标准解读和临床专家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外手术服务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按问题的普遍性、高发性、关键性、影响度4个方面筛选出问题要素内容;搭建了以手术服务诊疗流程为主线,以事项要素为节点的标准框架;形成了包括3个环节、8个节点、27个关键要素、82条标准的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文本。
介绍了医院通过完善医疗设备绩效基础数据管理体系架构、实施全程监管、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应用智能新技术等多种措施并行,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绩效评估数据提取准确性,实现医疗设备绩效考核模式的有利探索。认为信息系统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保证及时有效地收集到大量基础数据,并且通过多环节多部门联合协作,保证了绩效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