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是收获阅读成果的保障,教师需要对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和实践。名著阅读应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是“千姿百态解读”的过程。
  关键词:名著阅读;过程管理;阅读成果
  名著阅读的推进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开学初把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布置给学生,过程中不闻不问,等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开始“算总账”。这种做法主要是以考试结果来判定学生的阅读质量,“过程管理”则相对粗糙,未被重视。笔者一直以为,名著阅读,重在“过程管理”,“过程”有了,结果自然能得到保障。
  一、名著阅读应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
  “突击式”“运動式”的读书,热度很难持续,且读书的效果要打折扣。每天读一点,整本书不知不觉地就读完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读完的页码上做好记号,请家长协助做好督促工作。
  当然,只有量的积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的“质的飞跃”。每读完一周,教师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检查;也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者分享交流活动。最好的方式,是每周上一次“导读”课,“以内养外”:一方面检验读书效果,相机提升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布置下周的阅读任务,指引方向。
  一本书要读多久,是因书而异,也要因人制宜。阅读过程的时间设置,是根据一本书的阅读难度、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阅读分享的需要来决定的。这全凭语文教师的眼力和功夫。
  有些书,是值得反复读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出不同的滋味来,这是反复咀嚼的结果。比如《夏洛的网》,五年级学生读,读到了“伟大的友谊”;初一学生读,读到了“生命的成全”;初三学生读,读到了“人性的单纯与复杂”……伴随着成长,学生的阅历与阅读理解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能发现一本书中更多、更新的东西。
  二、名著阅读应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文本理解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基于自己的阅读积累和语言感悟。但是名著阅读过程又要顾及整体推进,这就需要教师兼顾名著阅读目标与评价设计的个性与共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批阅实现个性化指导,也可以在名著导读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比如,同样的读书作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作业的质量当然不同。此时,教师应变固有标准为灵活标准,以学生的原初阅读基础为“标准”,当学生的阅读理解达到了应该达到的高度,就给予较高的评价。哪怕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要他“全力以赴”了,即使他的作业质量不如优秀学生,也要给予同样的高度评价。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学生,阅读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没有达到符合其阅读基础的高度,就要适度提高评价标准。这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教师需要尊重阅读的个体差异,但在设计名著阅读目标时,首先要有一个共性的目标。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班级的阅读现状考虑,设置共性的阅读目标,引领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平面滑行,也不人为拔高。比如,初二学生对《水浒传》部分情节的原初认识,就是血腥的“杀人”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同样是杀人,武松的杀人、李逵的杀人和林冲的杀人,有什么不同?这个探究目标,就是名著阅读的共性目标。学生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再鼓励读有余力的学生去探寻,比如:在林冲的“杀”与“不杀”之间,你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三、名著阅读应是“千姿百态解读”的过程
  每一本名著,都是作者运用独特的语言密码对语言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的成果。面对不同的名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进入这本名著的最契合的路径。即使是同一本名著,对不同的章节,也应当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导读活动。
  有些教师在名著阅读活动的组织上,常常是“三板斧”。“一板斧”是“写读后感”。不管读什么书,也不管读一本书的哪个章节,一律要求写读后感,让学生写到“吐”。“二板斧”是“摘抄美词美句”。我不反对适度摘抄,但如果只用“摘抄”来检验阅读成果,或者只用“摘抄”来推进阅读,就矮化了阅读对于思维品质的要求。“三板斧”是“圈点批注”。有的教师将其作为名著阅读的万能钥匙,但一本书的阅读,应该是精读和略读的结合,不是任何章节都适合“圈点批注”;而且,学生阅读过程中很多的“圈点批注”,教师根本无暇检查,于是“圈点批注”就成了放任式读书。原初阅读认知长期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提升,渐渐地,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丧失了。
  名著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常见的阅读活动有:内容简介,给主人公写信,摘录好句好段,写读后感,写好书推荐语,制作读书小报、专题黑板报,重新拟订小标题,设计书签,话题讨论,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人物采访,辩论会,写简短的书评、人物述评……这些活动,既是导读的形式,也是对阅读进行过程性考查的有效方法。
  除去为了读懂名著、更深刻地理解名著的活动,教师也应该鼓励有创意的阅读,即发现一本名著公认的阅读结论之外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的“新”,就是学生与名著之间生长出来的阅读空间。教师的阅读体验不一定都是对的,不一定都高于学生,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能促进教师的阅读思考。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迷信固有的阅读结论,更不要带着结论去读书。师生共读一本书,然后坐下来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就可以用“一种思想启迪另一种思想”。教师鼓励学生“不跪着读书”,才能促使他们有更多的发现。
  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是获得阅读成果的基础。“过程”到位了,“成果”也就丰富了;“过程”意识强化了,“成果”就得到落实了。
其他文献
摘要:用“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指向作为评判标准,当前的不少课堂显然还没有“达标”,没有实现转型,教师仍在掌控课堂。对课堂转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分析:“师本”与“生本”的问题,要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并以学生问题中的冲刺挑战性问题引领教学;“讲授式”与“探究式”的问题,要转变教学方式,将“讲授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本性”与“挑战性”的问题,需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的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助力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素养发展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扎实推进,应当紧扣教学目标,明确价值方向;立足实际调查,明析认知水平;创设具体情境,引领认知发展;借助拓展作业,促进知行合一.
摘要:作品的叙述者“我”,既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意图的承载者。传统的阅读视点,常忽视“我”的重要作用。转换阅读视点,认识“我”的意义,需要读者发现有限视角的叙述价值,探寻真正的主人公,辨清“我”的多重分身,做到阅读时读者身份的自我沉浸。转换阅读视点,发现“我”的价值,需要设计具有亲历性、评价性、参与性的阅读情境。转换阅读视点,更需要尊重读者阅读水平的差异,有区别地开掘“我”的文本价值。  关
本科教育的回归,意味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入加速阶段.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模式、方式和方法都会发生变革.在实践中,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着导师指导意愿不强、导师高级职称偏少、导师类型相对单一、导师指导机制松散、导师激励手段有限等困境,阻碍和限制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强化学生职业规划的常态化和有效化手段,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需要在信念整合、师资强化、类型丰富、机制健全和激励完善等方面进行实践改革和探索.
《考工记》里说,在古代打造一把良弓,需要历时一年,历经“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等过程。反之,急于求成、省略步骤,制造出来的弓就会有“斫挚不中,胶之不均”的毛病,且易折断。一把良弓是这样,同样,一名青年教师也是如此,惟有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在“事上练”“石上磨”,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因此,“事上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秘诀。  在事上练出过硬的本领。“纸上得来
期刊
学习理解类活动有助于梳理概括语篇内容,应用实践类活动有利于描述与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迁移创新类活动则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习活动观下的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三类教学活动要逐层递进,促使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条宏观的学习路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理解和巧妙架构.
“真学课堂”的学习单,是集课前预习单、课中研学单、课后练习单为一体的课堂导学单.预习单让学生学有所备,研学单让学生学有所悟,练习单让学生学有所得.“三单”协同,帮助学生解构旧知、理解新知、重构认知、巩固拓展、迁移应用,经历真实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难文”所谓难,并非指文章本身,而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而言.所以,教师教学前对于学情的了解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情,以学定教.统编教科书单元的双线组织结构,是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着眼的“大处”,教师要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每类课文的作用,综合考量,整体备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科书是教师施教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统编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盐,乃百味之首,调料之源,无盐不起味。盐在食中,了无痕迹,虽无其形,卻有其味。“无痕” 思政,如盐在食,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这是思政教育的理想境界。  贴近学生,开启“无痕”思政起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独立
期刊
小学数学中,与分数或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融入加减变化后有多组分数或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小学没有学过方程的方法时,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份数法”:将分数或倍数关系转化为份数的比的关系,利用不变量搭桥,找准对应的份数,再利用变化量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数,从而求出其他未知量.份数和每份数是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基本量,更贴近学生习惯的“整数视角”.这个方法体现了基本量思想和方程思想,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