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欲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起伏较大,在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会有强有弱。当学习欲望强烈时,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参与,身心愉快;当学习欲望低迷时,学生偷懒逃避,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往往忽略刺激学生学习欲望的环节。这自然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如何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应该成为一个体育教师值得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欲望的不利因素
  
  1.体育学习中的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体育课教学与体育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体育课是教学活动,带有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组织的教学活动。这和体育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参与活动内容有很大区别。
  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比较,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同样是篮球内容,学生对于投篮的学习欲望比传接球的学习欲望要强烈得多;同样是田径项目,学生对于跳高、跳远的学习欲望要比耐力跑学习的欲望明显强烈得多。
  综观学生的表现和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
  2.机械的重复消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习欲望是伴随着兴趣而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新内容时兴趣会特别浓,那种学习欲望是自发的,来自于内心的。然而就某一知识技能而言,要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就必须有一个多次操练的过程。体育学习中技术、技能、知识的掌握过程更是如此。
  但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复地重复某一练习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会将原本高涨的学习欲望降到低点。例如在50M快速跑的组织教学中,如果教师整堂课仅只设计四条跑道,一个同学一条跑道,组织同学们进行机械性的重复跑:第一次练习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们会拼足全力,你争我夺,练习会非常投入。第二次碰在一起的还是这四个人的话,第三轮,第四轮……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将随着悬念和新鲜感的消失而消退。
  3.挫折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经过努力,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复地努力,重复地失望,对于学生学习欲望的衰退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在我上课的班中就有几位学生,由于身材矮小,实心球的考核达不到标准,几次下来对这项目失去了信心,缺乏了学习的动力,以后凡碰到力量性的练习,总要偷工减料,认为反正是一样的结果。
  4.周边不良氛围对学生学习欲望产生消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他会受到周围同学和整个集体氛围的感染。当不良的学习态度占上风时,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欲望。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组织30M的追逐跑练习,队伍中有一位同学说了声:“大家都慢点,累死了!”就这样一带二,二带三,原本在前面认真练习的同学也松懈了下来。不良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二、在体育教学中消除不利因素的方法
  
  1.制订教学计划应凸现以人为本,设计教学流程应科学、合理。
  在教学的源头就应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定各类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流程时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科学、合理、严谨。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既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有周详的预设。
  例如,杜绝出现大热天学习耐力跑,大冷天学习单杠之类的违背常理的现象,可将因为学习内容而影响学习欲望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某些强度大,难度大的学习内容,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说明要透彻,示范要清晰准确,解说要领要重点突出。保护帮助措施到位,消除学生萌生的顾虑和畏难、畏惧的心理。
  2.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勇于创新。
  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作为指导者的教师需要在提高业务能力上狠下工夫。把握好各类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例如我校张凤芸老师的一节《抛绣球》研究课,张老师采用对墙瞄准抛球的练习方法。在墙上画一个相当于比赛时彩环直径的圆圈或画一个直径更小的圆圈,在教学中伴随歌手祖海的歌曲《抛绣球》轻快明朗的曲调,组织学生侧位站立,肩对着墙,进行抛球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后再增加难度,背对抛球方向进行背向抛球练习。这样一个简单的道具既解决了学生出手的角度和准度,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学习的欲望。老师的智慧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学到了技能。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汲取,充实自己的知识,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厚实的基础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漂亮的示范,一组色彩鲜艳的器材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新奇的练习手段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克服因体育学习内容和机械的重复练习产生的不利因素,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欲望。
  3.注重情感交流,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体育教师也有个性上的差异,在性格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善于交流,有的不善于表露。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师“权威”,从课开始紧绷着一张脸,到课结束还是一张同样的脸,学生有出色的地方也没有一句表扬,有出格的地方只有两道狠狠的眼神。碰到这种老师学生会有学习的欲望吗?连你这个老师都不喜欢,他怎么会对你的课有兴趣!当然过于“放任”的师生关系看似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涨,但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的是“放羊式”玩的兴趣而不是学的欲望,这是不可取的。
  学生间的交流有时会超过教师的作用。今年体育中考前的一堂复习实心球的投掷课,有个学生力量并不差,由于出手角度低,虽然各种辅助练习都试过,成绩依然达不到及格的标准。他的同伴将自己的体会告诉他,让他在出手一刹那眼睛看住对面前上方的一个标志物,不要低头,他一试果然远了好多,高兴地把同伴抱了起来,嘴里嚷着“你是我的偶像!”那种激情溢于言表。
  体育教学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的多向过程。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情感上的慰藉,消除挫折的影响,点燃“我能成功”的希望之火,最大限度地唤起学习的欲望。
  4.严格要求,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一个好的团队会带动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不甘落后。在这样的氛围中能迫使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当你落后时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来鞭策你去追赶,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时在课中表扬一个学生动作做得漂亮,这组的同学会以他为榜样努力接近和赶超他,自觉地投入练习,甚至我有时还会在课后被学生拖住帮他纠正动作。这来自于在平时的在细节上严格要求,使学生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也有的学生在课中以懒散的言行去影响整体,如,“你跑这么快干吗呀?”“省点力气吧!”“你要表现自己啊!”把想认真练习同学的积极性都打掉了,碰上这种涣散斗志、瓦解士气的情况,必须及时解决。否则,情况不解决将拖垮一个团队。
  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与竞争。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塑造健全的人格,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这是长久保持学习欲望的保证。
  
  三、结论与建议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他们各具个性,都有较强的可塑性,只有让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体育课教学才会有序有效,才能改变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但兴趣会迁移、会改变。只有当兴趣转换为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才会在体育学习中去主动地学、快乐地学,可持续地学。
  初中体育教学只有确立并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在激发、提高学生学习欲望上下工夫,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活力。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初中生物学在我市一直未纳人中考科目,只是近年将其列入初中会考科目,但生物会考成绩对学生的升学未起到实际作用,以致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下面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粗浅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  (1)生物课程未列人中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考试是指挥棒,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某门课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中考。考试不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还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因此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强调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忽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继承,忽视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直接经验.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往往出现上课都能听懂,做作业时感觉难以下手,学生分
"两推一选"是党内民主的重大改革,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其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既是制度创新,又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表现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三者有机统一;要
我国民办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瓶颈。对劝学所筹款兴学的路径考量,研究其筹措、使用教育经费的利弊得失,对解决制约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具有重要
实施《军队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军队为与地方医院制剂生产接轨的基小要求,也是医院制剂室提高管理水平和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2006年南京军区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必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注意情境创设,诱发学生兴趣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与现实脱节,具体规定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流动票箱缺乏有效监管,村委会干部三年一换,任期过短等问题。通过推行设立中心会场投票
在新课标中,坚持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称之为“双主体”。因此,应努力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课堂环境。新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共享”式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用真实的情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一、目前的师生关系    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仍然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大体上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已进入各类矛盾凸显和发展机遇并存的历史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冲突。面对着这样的情形,如何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协调好各个阶层、各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