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侦查背景下犯罪情报学实训教学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强大推力下,数据侦查引领犯罪情报工作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犯罪情报学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存在实训内容设置不平衡、缺乏模拟实训软件及基础数据库、实训教师队伍亟须加强等问题。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来完善理论教学体系,精选实训项目加大实训教学比重,探索教学方法灵活组织实训教学,加强师资建设紧密联系实战前沿的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数据侦查;犯罪情报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76-02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强大推力下,侦查基础工作发展突飞猛进,创新理念不断飞跃,同时大数据的爆发式发展引领犯罪情报工作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数据导侦已经成为侦查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这对侦查员进行犯罪情报搜集、检索、分析、应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适应实践工作的变化,犯罪情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破现有框架,尤其实训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实战、接轨一线工作,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以完成让学生系统掌握犯罪情报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适应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打击、预防、控制犯罪的现实需要。
   一、犯罪情报学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犯罪情报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是侦查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的犯罪情报学课程,从最初的设立、探索、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学校自2003年制定刑事侦查学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设立刑侦基础业务课程,在其中涵盖犯罪情报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设置,正处于学校专科办学起步阶段,它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产物,是侦查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反映,体现了当时警务变革的核心内容——情报信息引领警务变革。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10年,学校开始本科办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整体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优化,加之当时的侦查工作已全面由传统单一的由案到人或由人到案转变为信息化侦查工作模式,犯罪情报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为犯罪情报学的理论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17年新一轮犯罪情报学课程建设启动,课程组着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熟经验。此次对实训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实训课的设置情况;二是研究实训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別是对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软件教学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研究;三是实训教学效果的研究。
   二、犯罪情报学课程实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滞后于侦查实践工作
   犯罪情报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跟不上侦查实践工作的发展。近年大数据的爆发式发展,倒逼侦查工作不断变革,但是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知识点建设,需要多年的积累、沉淀及提炼,其改革与发展也是稳步渐进的。并且教学大纲的修订,实训教学的设计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因此虽然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发生快速变化,犯罪形势也随之不断变化,但是犯罪情报学的教学内容总体上仍然以传统情报工作为主,理论知识点多架构在以人力情报为主的知识体系上。教学内容的滞后,又导致实训教学的滞后,同时,实训内容因为教学条件限制等原因,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课时上都远未达到预期要求。
   (二)受软硬件条件所限,实训内容设置不平衡
   虽然学校有公安网专用机房,近100台计算机接入公安内网,但由于对公安网使用的严格规定,学生仅仅能够完成网页浏览等相关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达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要求,难度极高。因此,现阶段,对学生的实训项目,关于犯罪情报的存储主要还是以手工形式进行,而犯罪情报的搜集和检索只能依托互联网进行。至于犯罪情报分析项目的训练,主要集中于案件的分析判断,数据碰撞、分析等无法开展,可以说,这与实际侦查实践工作完全脱节。
   (三)缺乏模拟实训软件及基础数据库
   第一,为解决无法使用公安内网上若干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问题,曾经有教师尝试自己设计类似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自己设计案件、数据,之后在实训中由学生将案件及数据以犯罪情报存储的形式录入系统,然后再使用这些数据完成之后的其他实训项目,然而此种方法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难以继续。第二,公安内网中各种数据库非常多,如果照搬原样全部拷贝一份,仅靠几名教师完成这样的仿真教学环境设计,也是不可能的。第三,有了数据库系统,还需要海量数据的支撑,实验室电脑存储的几类,大约千、万条的信息,是无法与上文所列举的江苏省公安内网拥有的1454类9776亿条数据进行比较的,在实训中,体会也完全不一样。
   (四)实训教师队伍亟须加强
   犯罪情报学专业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讲授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侦查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从院校毕业后就走向讲台,没有在一线实战部门工作过,自己的知识也来源于课堂,可以说是缺乏一线实战经验,教学工作中需要面对如何加强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问题。虽然教师每3~5年都会去侦查部门进行业务学习,但是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这个周期一般都会长达5年之久,这样是无法应对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实践工作的。为了应对飞速发展的犯罪情报工作,教师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去侦查一线业务实践,以掌握最新犯罪情报工作的变化方向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以实践支持理论,与理论相结合。    三、数据侦查背景下犯罪情报学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一)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理论教学体系
   犯罪情报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尤其在现阶段,应该在依托大数据、信息化侦查基础之上对学生的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着重训练。实训教学内容的选取,建立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框架上,因此,课程实训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应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将大数据侦查与传统犯罪情报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打好实训教学的基础框架。例如,在犯罪情报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中,以往主要讲授犯罪情报分析的方法,而具体分析的内容涉及较少,经过改革后,尤其是在加入数据侦查相关内容后,讲授内容更加丰富,类似侦查实践部门使用频繁并且在将来是工作重点的轨迹分析、高危人员分析等都可以展开深入论述,同时类似在依托强大的公安内网各类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的某类犯罪模型分析与建模、犯罪预测等工作,都可以纳入教学范围内。
   (二)精选实训项目,加大实训教学比重
   实训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有所提高。通过精选实训教学的内容,并合理设置实训课时,可以增强犯罪情报工作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侦查工作变革的联系,引导犯罪情报学的实践和创新,构建以数据侦查为基础的犯罪情报学实训教学模式。在选择实训项目时,首先,要考虑理论教学内容,前文已经讨论,此处不再赘述。其次,实训项目设置应以训练提高学生的犯罪情报实战能力为目标,要考虑侦查员需要具备的犯罪情报工作核心能力。侦查员需要具备的犯罪情报工作核心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最后,要考虑实训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每一项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实训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实训项目。
   (三)探索教学方法,灵活组织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项目选定之后,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对照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不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充分关注其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以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其主动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据背景下犯罪情报工作的思维意识和实践技能。主要采用讨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犯罪情报搜集实训项目中,需要首先使用案例法,利用一个案例让学生建立起来对犯罪情报搜集过程的感性认识,然后使用任务驱动法,交由学生完成在毒品犯罪案件中网络购买涉毒犯罪工具的相关情报搜集,训练其在网络世界中寻找信息、挖掘信息的能力,过程中可能还会使用自主探究法去学习犯罪暗语的相关知识,甚至网络信息的知识,以扩大搜集面及搜集渠道。
   (四)加强师资建设,紧密联系实战前沿
   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首先,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鼓励教师多走出去,采用业务实践、一线调研、同行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例如,调整业务实践的周期,将之前每5年去基层业务实践一年的工作,调整为每2年出去半年,其他时间采用与一线民警定期交流的方式达到持续不断学习的目的。其次,针对教官无法长期来校授课的难题,可以邀请教官来校开讲座,挑选各章节2~3个实训项目,达到贯穿整个实训环节的目的。最后,针对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的问题,出去多开会,多学习多培训,还将一些一线业务能手及专门开发犯罪情报分析软件的工程师请进来,为教师进行专题授课。
   现阶段,数据侦查實践工作的迅猛发展,要求犯罪情报学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紧紧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犯罪情报工作所要求的侦查员应具备的业务核心能力,构建实训教学内容体系。将教学重点落在培养学生大数据思维下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依托大数据、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网上作战能力的培养,以展现新时代的特点。
   参考文献:
   庄华.信息侦查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探索[J].侦查论坛(第十六卷),2018(11):383.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制订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虽然每个高校的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大学生制订准确的职业生涯目标有助于为大学生指明方向,而如何制订出准确、且适合于每个不同的个体的目标是中心,将结合S大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从三个方面具体尝试建立适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关
期刊
[摘 要] 贵州省六盘水市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并有着“西南煤海”的称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日渐衰退的矿产资源对当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带来阻力,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因此,可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建设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分析六盘水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矿产资源概况,对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资源型
期刊
[摘 要] 根据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燃烧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教学内容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课程建设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耦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育人目标。  [关 键 词] 能源动力;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到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小到影响学生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应主动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从全新视角入手,尝试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看作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共育模式,加强高校就业教育与思想
期刊
[摘 要] 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美术学专业课程美术鉴赏与批评内容的一部分,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是课程设计者在后现代教育观下需要重新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广西美术类非遗;高校美术课程;美术鉴赏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界是一个蕴含丰富而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它以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解放性和教育内容的均衡性等核心理念而备受关注。菏泽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中,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围绕通识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定位,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强化课程团队,加强课程管理,打造有特色、有灵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指明了方向。通过对习近平高校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梳理,研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意义,从教材、教法、师资三方面实现创优实践,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构建思政课程共同体,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群建设,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概论”课程特点的优化发展教学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习近平高校教育思想;思政课;实现路径  
期刊
[摘 要]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也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最具底蕴、最让学生感到亲切的,莫过于各地的地方文化。地方高校扎根地方办教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素材和丰富营养。以吴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进行课程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院校对人才的培养集中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对财经管理类院校来说,最好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把“企业搬进校园”。基于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模式,结合财务综合实训的特点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实践表明,该模式下的财务综合实训教学有利于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促进课堂教学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結
期刊
[摘 要] 2017年农业农村部批准江苏海洋大学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建设的依托单位。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启动提升了江苏省贝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贝类学相关课程是一系列内容极其广泛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更是水产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基于此,以贝类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为例,分析了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在水产专业相关教学中的作用,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