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语步结构进行了认知识解视角下的解读。发现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更丰富详尽,语步结构较为统一;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更简洁精炼,语步组织更灵活。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学术论文写作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特别是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语步结构;结论部分;学位论文;比较研究
1. 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的结论部分既要求作者能够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又需要做到纵观整个研究过程,精炼此次研究的结果,同时将研究发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体现作者研究的意义。因此结论部分的撰写是学术论文非常重要也是极具挑战的一部分。目前学界对于学术语篇结论部分各个语步序列的突显程度差异的认知动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特定学科的期刊文章或博士学位论文,鲜有针对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研究。本文试图采用体裁分析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从认知识解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组织结构与英语母语者的差异,并探讨差异背后的认知理据。
2. 研究设计
2.1 语料收集
本文检索出2000-2019年中国知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30篇社会科学方向省级以上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00-2019年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库中2019全美排名前50高校的30篇社会科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取论文的结论部分作为工作语料库。根据计算机语言学界的一般标准(Xiao,2003),即1 个英文单词等于1.6-1.7个中文汉字,中文的总字数除以1.6以使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得到表1 所示信息。
2.2 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了体裁分析的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语篇功能和作者的交际目的,将语篇划分为不同的语步和步骤。分析基本按照Nwogu(1997)的方法进行。经过三次仔细阅读,并参考Yang&Allison(2003)等人的研究结果,对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做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得到的语步模型如表2 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语步与步骤
经过研读和分析,确定60篇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均含有结论。具体的语步、步骤分布情况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包含了“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概括此次研究”这一语步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也比较高,分别达到了60%和53%。超过半数的中美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选择对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延展,“研究推论”这一语步的出现频率分别占到了67%和53%。不同的是,一半的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包含了“评价此次研究”语步,而美国方面这一语步仅达到30%。通过统计,发现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都具有的稳定语步是“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推论”。“评价此次研究”语步在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出现频率为50%,而美国则是30%。因此,可以总结出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评价此次研究”-“研究推论”;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研究推论”。总体而言,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更多,结构较为统一。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较为简洁,各语步下的步骤位置都较为灵活多变。下面就四个语步所包含的步骤分别进行讨论。
3.1.1 概括此次研究
“概括此次研究”这一语步一般出现在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起始位置,主要展现作者在论文结尾对此次研究的整体回顾和总结。这一语步包括了“背景信息”和“总结研究过程”两个步骤。但是“背景信息”步骤在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这一语步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23%和20%,不能算作组成该语步的稳定步骤。而“总结研究过程”步骤在两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出现频率都超过了50%,分别为56%和50%。这一步骤针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对此次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使得读者对于此次研究有更清晰和系统的了解。
3.1.2 概括研究结果
语步“概括研究结果”在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出现的频率均为100%。这一语步是论文结论部分的主体和核心。作者通过“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及其所包含的步骤,达到展现研究成果,回顾研究重要发现的目的。该语步包含了“总结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结果”和“评价研究结果”三个步骤。其中“评价研究结果”由于在中国和美国相应的语料中所占比例皆低于50%,因此无法算作该语步的稳定步骤。“阐述研究结果”步骤在“概括研究结果”语步中的出现频率为100%。这一步骤的主要功能在于再次對研究结果进行简要解释,使得读者可以在文章的末尾对研究的重要发现有更完整和清晰的理解,是“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的核心。同时,“总结研究结果”步骤也在该语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该步骤通常与“阐述研究结果”一起,在大部分语料中呈现出“总结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结果”的顺序。
3.1.3 评价此次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在这一语步的分布频率上差异较大。且该语步中各个步骤的出现频率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评价此次研究”语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指出研究局限”这一步骤,占50%,其次是“陈述研究意义”步骤,占33%,最低的是“评价研究方法”,仅占13%。美国这一语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步骤为“陈述研究意义”和“评价研究方法”,均占17%。而“指出研究局限”这一步骤所占比例最低,为10%。从对研究的评价上看,中国写作者更偏向于反思研究的不足。而美国写作者更偏向突出研究的重要性。 3.1.4 研究推论
“研究推论”语步在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中所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说明中国和美国的写作中都较为重视对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但不同的是,中国该语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总结实践启示”步骤,占50%。而美国该语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推荐进一步研究方向”,也占了50%。可以发现,中国写作者较为注重该研究在实践或理论上的启示,而美国写作者更偏向于该研究在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和拓展。
3.2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对比
3.2.1 详略度
详略度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对同一场景进行描述的详细或具体程度
(侯学昌& 卢卫中,2019)。从详略度维度来看,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所含语步和步骤更多,内容更为丰富详尽。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语步更少,内容更简洁。这与段天婷(2017)中英文语言学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研究正相反。在期刊论文中,英文语言学期刊论文结论部分篇幅普遍較长,作者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在结论实现更多语步。而中文语言学期刊登载的学术论文的结尾一般较短,鼓励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清主要问题,短小精炼,集中传达作者最主要的思想(段天婷,2017)。根据前文收集的中美语料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篇幅普遍较长,作者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在该部分实现更多的语步和步骤;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篇幅普遍较短,作者需要在结尾部分简洁明了地展现研究的精华。
3.2.2 聚焦
聚焦指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某个或某若干个属性上面(侯学昌& 卢卫中,2019)。从这一维度看待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不同,可以发现,从结论部分这一宏观辖域内的语步组织看,中国和美国写作者都选择聚焦在“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上,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结果是整个研究的核心,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是论文结论部分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辖域的步骤组织看,中国和美国在该语步下的步骤聚焦上也呈现出相同的认知倾向,都集中于研究结果的阐述。究其原因,可以认为在结尾部分对研究所得结果作进一步阐述可以使得读者对于研究所得结论有更加清楚的理解,同时也为作者在结尾总结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意义做铺垫。
3.2.3 突显
突显指由语言结构所呈现出的诸多不对称现象。突显情景中的某个因素,既是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也是认知主体识解方式的体现。(Lan-gacker,2013)从这一维度解读,发现中国和美国该部分的写作都突显了“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但是在突显程度上略有不同。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概括研究结果”语步出现频率最高,而“概括此次研究”、“评价此次研究”和“研究推论”这三个语步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概括研究结果”相较其他语步得到了突显。与中国相比,美国该部分的这一语步得到了更大的突显。其他三个语步与“概括研究结果”语步在出现频率上的不对称性更甚于中国,使得这一语步在结论部分更加突显。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出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并从识解理论的视角对两者在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异同进行了解读。发现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较为丰富,语步数量更多,呈现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评价此次研究”-“研究推论”的结构;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更为简洁精炼,大体呈现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研究推论”的语步结构。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主要聚焦于“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突出整个研究的核心。中国和美国写作者在认知识解理论突显这一维度,都倾向于突显对研究结果的概括,只是两者的突显程度略有不同。对比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学术论文写作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特别是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Langacker,R.(2013).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Nwogu,K.N.(1997).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6):119-138.
[3] Xiao,Z.(2003).Use of parallel and comparable corpora in language studying.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1).
[4] Yang,R.&Allison,D.(2003).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2):365-385.
[5] 段天婷.(2017).中英文语言学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体裁对比分析[J].中国ESP研究(1):52-62.
[6] 侯学昌,卢卫中.(2019).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国政治文本英译研究——以《十九大报告》英译为例[J].东方翻译(4):18-24.
作者简介:
赵红1995.06.16女汉族重庆硕士在读无职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语步结构;结论部分;学位论文;比较研究
1. 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的结论部分既要求作者能够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又需要做到纵观整个研究过程,精炼此次研究的结果,同时将研究发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体现作者研究的意义。因此结论部分的撰写是学术论文非常重要也是极具挑战的一部分。目前学界对于学术语篇结论部分各个语步序列的突显程度差异的认知动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特定学科的期刊文章或博士学位论文,鲜有针对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研究。本文试图采用体裁分析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从认知识解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组织结构与英语母语者的差异,并探讨差异背后的认知理据。
2. 研究设计
2.1 语料收集
本文检索出2000-2019年中国知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30篇社会科学方向省级以上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00-2019年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库中2019全美排名前50高校的30篇社会科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取论文的结论部分作为工作语料库。根据计算机语言学界的一般标准(Xiao,2003),即1 个英文单词等于1.6-1.7个中文汉字,中文的总字数除以1.6以使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得到表1 所示信息。
2.2 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了体裁分析的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语篇功能和作者的交际目的,将语篇划分为不同的语步和步骤。分析基本按照Nwogu(1997)的方法进行。经过三次仔细阅读,并参考Yang&Allison(2003)等人的研究结果,对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做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得到的语步模型如表2 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语步与步骤
经过研读和分析,确定60篇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均含有结论。具体的语步、步骤分布情况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包含了“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概括此次研究”这一语步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也比较高,分别达到了60%和53%。超过半数的中美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选择对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延展,“研究推论”这一语步的出现频率分别占到了67%和53%。不同的是,一半的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包含了“评价此次研究”语步,而美国方面这一语步仅达到30%。通过统计,发现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都具有的稳定语步是“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推论”。“评价此次研究”语步在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出现频率为50%,而美国则是30%。因此,可以总结出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评价此次研究”-“研究推论”;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研究推论”。总体而言,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更多,结构较为统一。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较为简洁,各语步下的步骤位置都较为灵活多变。下面就四个语步所包含的步骤分别进行讨论。
3.1.1 概括此次研究
“概括此次研究”这一语步一般出现在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起始位置,主要展现作者在论文结尾对此次研究的整体回顾和总结。这一语步包括了“背景信息”和“总结研究过程”两个步骤。但是“背景信息”步骤在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这一语步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23%和20%,不能算作组成该语步的稳定步骤。而“总结研究过程”步骤在两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出现频率都超过了50%,分别为56%和50%。这一步骤针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对此次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使得读者对于此次研究有更清晰和系统的了解。
3.1.2 概括研究结果
语步“概括研究结果”在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出现的频率均为100%。这一语步是论文结论部分的主体和核心。作者通过“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及其所包含的步骤,达到展现研究成果,回顾研究重要发现的目的。该语步包含了“总结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结果”和“评价研究结果”三个步骤。其中“评价研究结果”由于在中国和美国相应的语料中所占比例皆低于50%,因此无法算作该语步的稳定步骤。“阐述研究结果”步骤在“概括研究结果”语步中的出现频率为100%。这一步骤的主要功能在于再次對研究结果进行简要解释,使得读者可以在文章的末尾对研究的重要发现有更完整和清晰的理解,是“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的核心。同时,“总结研究结果”步骤也在该语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该步骤通常与“阐述研究结果”一起,在大部分语料中呈现出“总结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结果”的顺序。
3.1.3 评价此次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在这一语步的分布频率上差异较大。且该语步中各个步骤的出现频率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评价此次研究”语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指出研究局限”这一步骤,占50%,其次是“陈述研究意义”步骤,占33%,最低的是“评价研究方法”,仅占13%。美国这一语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步骤为“陈述研究意义”和“评价研究方法”,均占17%。而“指出研究局限”这一步骤所占比例最低,为10%。从对研究的评价上看,中国写作者更偏向于反思研究的不足。而美国写作者更偏向突出研究的重要性。 3.1.4 研究推论
“研究推论”语步在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中所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说明中国和美国的写作中都较为重视对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但不同的是,中国该语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总结实践启示”步骤,占50%。而美国该语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推荐进一步研究方向”,也占了50%。可以发现,中国写作者较为注重该研究在实践或理论上的启示,而美国写作者更偏向于该研究在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和拓展。
3.2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对比
3.2.1 详略度
详略度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对同一场景进行描述的详细或具体程度
(侯学昌& 卢卫中,2019)。从详略度维度来看,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所含语步和步骤更多,内容更为丰富详尽。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语步更少,内容更简洁。这与段天婷(2017)中英文语言学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研究正相反。在期刊论文中,英文语言学期刊论文结论部分篇幅普遍較长,作者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在结论实现更多语步。而中文语言学期刊登载的学术论文的结尾一般较短,鼓励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清主要问题,短小精炼,集中传达作者最主要的思想(段天婷,2017)。根据前文收集的中美语料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篇幅普遍较长,作者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在该部分实现更多的语步和步骤;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篇幅普遍较短,作者需要在结尾部分简洁明了地展现研究的精华。
3.2.2 聚焦
聚焦指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某个或某若干个属性上面(侯学昌& 卢卫中,2019)。从这一维度看待中美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不同,可以发现,从结论部分这一宏观辖域内的语步组织看,中国和美国写作者都选择聚焦在“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上,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结果是整个研究的核心,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是论文结论部分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辖域的步骤组织看,中国和美国在该语步下的步骤聚焦上也呈现出相同的认知倾向,都集中于研究结果的阐述。究其原因,可以认为在结尾部分对研究所得结果作进一步阐述可以使得读者对于研究所得结论有更加清楚的理解,同时也为作者在结尾总结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意义做铺垫。
3.2.3 突显
突显指由语言结构所呈现出的诸多不对称现象。突显情景中的某个因素,既是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也是认知主体识解方式的体现。(Lan-gacker,2013)从这一维度解读,发现中国和美国该部分的写作都突显了“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但是在突显程度上略有不同。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概括研究结果”语步出现频率最高,而“概括此次研究”、“评价此次研究”和“研究推论”这三个语步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概括研究结果”相较其他语步得到了突显。与中国相比,美国该部分的这一语步得到了更大的突显。其他三个语步与“概括研究结果”语步在出现频率上的不对称性更甚于中国,使得这一语步在结论部分更加突显。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出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结构,并从识解理论的视角对两者在结论部分语步结构的异同进行了解读。发现中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内容较为丰富,语步数量更多,呈现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评价此次研究”-“研究推论”的结构;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更为简洁精炼,大体呈现出“概括此次研究”-“概括研究结果”-“研究推论”的语步结构。中国和美国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都主要聚焦于“概括研究结果”这一语步,突出整个研究的核心。中国和美国写作者在认知识解理论突显这一维度,都倾向于突显对研究结果的概括,只是两者的突显程度略有不同。对比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学术论文写作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特别是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Langacker,R.(2013).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Nwogu,K.N.(1997).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6):119-138.
[3] Xiao,Z.(2003).Use of parallel and comparable corpora in language studying.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1).
[4] Yang,R.&Allison,D.(2003).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2):365-385.
[5] 段天婷.(2017).中英文语言学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体裁对比分析[J].中国ESP研究(1):52-62.
[6] 侯学昌,卢卫中.(2019).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国政治文本英译研究——以《十九大报告》英译为例[J].东方翻译(4):18-24.
作者简介:
赵红1995.06.16女汉族重庆硕士在读无职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