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而具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为了拓宽语文渠道,增强开放性,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自己的沉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课外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能动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自主的、和谐的过程,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学习的过程,是融实践、生活、社会,融听说读写等各种因素一体的综合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有如下规定:逐步养成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我尝试着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把学生解放出来,向学生推荐读物,提供指导,让学生能真正和书籍交上朋友。
  1.正确引导,加强课内外联系。小学生的心灵像一朵朵盛开的洁白无瑕的花一样纯真。从心理角度说,他们的心境又处在不稳定阶段,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同时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对课外书籍都感到新奇,都想去阅读。
  我结合语文教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如教学《飞夺卢沟桥》,让学生读《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教学《钱学森》时,让学生读写科学家的书籍或名人传记;教学《负荆请罪》时,让学生读历史故事或成语故事的书籍,这样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教给学生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学生最初阅读由于不懂方法,盲目进行,在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读课外书不是漫无目的,就是贪多。只满足了解一下故事情节。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先给予鼓励。然后进行点拨,并结合语文教学加以引导。
  要他们读书时做到用心读,用心想,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总要回头自问一下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写了些什么?这样便有了些印象。如果再读一读印象就更深刻了,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并让学生从“读书时间”、“书名”、“作者”、“学生会的生字”、“学会的词语”、“摘录的好句”、“主要内容”、“读后感想”八个方面写读书笔记。这样一般学生一个学期能从课外书中学会生字100多个及许多优美词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推动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我首先在班级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让课外阅读小组的成员介绍经验或做法。并树立读书标兵,让全体同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定期召开故事会,让一些学生在故事会上讲自己读会的故事,使全体同学感受他们会讲故事的乐趣。促使全体同学变得愿读书、爱读书。另外,还经常召开朗诵会,书中人物化装表演会,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学期结束评选“读书模范”、“故事大王”等。
  
  二、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1.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
  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与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造性地习作指导
  
  习作课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创造性习作的前提是创造性的习作指导。习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效的“关注”不应当是一种旁观,而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教师首先要在心理上“屈就”学生,甚至自己当一当儿童。只有这样,教师的创新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反之,學生的心扉不会向老师全部敞开。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因此,我在习作指导中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还给他们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在生活中激发出美的火花,在习作的过程中健康发展。
  总之,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能即时,即地,快速的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时代气息。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将语文教学由课内不断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河北省涿州市柳河营学校)
其他文献
如何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据观察,凡是真实程度高的活动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学习动机,从而使其主动积极地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五种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真实的语境。  一、信息差策略  此策略涉及利用信息差、制造信息差和信息共享的原则。信息差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信息共享体现了
期刊
为适应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生活化的能力,保证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写作的习惯,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合力优势。  笔者尝试了一条这样的写作路:时间上将训练贯穿学生每天生活的始终,内容上遍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方法上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掘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感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掌握寫作知识和潜能开发的最佳情景,提高学生进行生活作文的能力,真正达到“实实在在写生活,活泼灵动写生活”
期刊
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材料来思维,而形象材料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素材,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这些思维素材,就可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教与学相一致,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相一致。  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化学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期刊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  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師应成为
期刊
有很多的同學面临这样的困境:有太多的东西要学,而时间又不够.这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得法,如鱼得水。  一般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我对这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做了调查,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两个环节:  一、预习  我对班上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其实预习就像农民种地要备耕,工厂生产要备料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最主要的途径是“渗透教育”,即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说讲的、“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条件。同时健康的体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谈不上一个人的优良的思想品质的形成。而培养健康的性格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
期刊
近几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人提出了重视“文化细节”的教学主张,由于它蕴含着深厚的情理相扣理念。因此,受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  语文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语文课文中总会有些精妙的文化细节,它总是形成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中。虽是构成教学行为的较小单位,但是,教师在解读文本和实施教学时,如果能够深度地探寻这些“文心”,沿着文字脉搏,引领学生细细咀嚼,即使是学生的感悟难点,只要教学方法设计巧妙,也能使学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实施途径,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已成为事关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课程目标能否圆满完成的重要工作。本文试图就新课程教学实践层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施途径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课堂创新教学——语文新课程的长久主渠道  自从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编班上课以来,班级授课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一直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
期刊
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茫然、彷徨、厌学,是当前中职校在校生的普遍现象,令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棘手,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必须分析原因,寻求对策,采取科学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中职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归因探讨  1.当前社会对职教的定位不准确,错误地认为中职生没有发展前途,使中职生没有积极、明确
期刊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简言之,即尊重人性、张显个性、重视创造性,它的核心目标是指向人的发展与完善。人的合理需求、团队的归属感、可持续发展均为“人本管理”的构建因素,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理念的三大着力点。  如果说人的合理需求是稳固团队战斗力的前提,成员归属感是团队凝聚力的保证,那么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便是团队生命力勃发和延续的基点。  “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施行,尤其强调把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