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教学;数学基本思想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内容占比很大,分布在小学的三、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并且分数的内容和其他数学知识联系也很紧密,因此,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而且分数在小学数学知识中是一块相当复杂的内容,所以在小学分数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作用很大。
一、創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数学问题,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连续性,只有通过连续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把新知与旧知联结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时老师常常会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对分数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一种熟悉的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创设“分东西”的生活情境,但是该情境却不具备连续性,让学生对新旧知之间的联结不明显,对新知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情境的连续性,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中走进问题、理解问题。
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还要注意情境的合理性,不能让学生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进行探究。对于许多数学老师来说,新授课时往往不能创设出连续的情境来,经常会设置一个简单的情境来导入新课,然后就单纯地开始讲授新知,没有注意到连续情境的重要性。在分数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可用具体生活情境引入新知,也可由旧知的复习导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这两种方式都能快速地切入教学的内容中,为以后的探究活动留下时间。但是这类情境的创设由于缺乏连续性,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跳跃感,不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构起分数教学模型,加强分数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每个阶段学习中,由于学生的认知经验的差异性,所以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也就有了阶段性,不同年级渗透的数学基本思想和重点是不同的。在分数教学中,数学老师多采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而较为抽象的图形模型和表征模型却很少用,这是因为这两种模型不好操作,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经验的积累。
比如,在“分数与除法”内容中,老师就要重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在分数教学模型选择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型,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抽象思想。因为分数抽象模型不可能一次建立,需要经过多次的概念的建立,同时还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学背景下,许多老师注重的是知识获取的结果,而不看重过程,使用单一模型,导致学生的单一理解,难以把分数的各个概念进行联结。老师平常不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模型,学生自然对各概念的联系理解不深刻,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分数教学中,老师要开放学生的思维,建立学生有兴趣的数学模型,比如借助媒体、软件进行动态演示,这样就能极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模型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深入其中,主动探究各概念之间的联结。比如,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时,可以引进分数乘法的知识,因为分数的乘法是分数除法的逆运算,这样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递进与转化,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了新知。所以,在分数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扩大分数的教学模型建立,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基本思想,在教学中要做好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把数学知识与数学基本思想联结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对数学基本思想进行研究。
三、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分数内容学习中,学生可通过综合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解决分数问题的体验,进而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基本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基本的活动经验。
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平时老师在教学时还以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分数问题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新课标明确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提高分数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实际学习中,对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有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规范他们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做好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重视学生解决分数问题的活动体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3).
[2]郑毓信.分数的教学与数学思维[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5):4-6.
编辑 高 琼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内容占比很大,分布在小学的三、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并且分数的内容和其他数学知识联系也很紧密,因此,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而且分数在小学数学知识中是一块相当复杂的内容,所以在小学分数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作用很大。
一、創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数学问题,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连续性,只有通过连续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把新知与旧知联结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时老师常常会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对分数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一种熟悉的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创设“分东西”的生活情境,但是该情境却不具备连续性,让学生对新旧知之间的联结不明显,对新知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情境的连续性,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中走进问题、理解问题。
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还要注意情境的合理性,不能让学生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进行探究。对于许多数学老师来说,新授课时往往不能创设出连续的情境来,经常会设置一个简单的情境来导入新课,然后就单纯地开始讲授新知,没有注意到连续情境的重要性。在分数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可用具体生活情境引入新知,也可由旧知的复习导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这两种方式都能快速地切入教学的内容中,为以后的探究活动留下时间。但是这类情境的创设由于缺乏连续性,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跳跃感,不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构起分数教学模型,加强分数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每个阶段学习中,由于学生的认知经验的差异性,所以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也就有了阶段性,不同年级渗透的数学基本思想和重点是不同的。在分数教学中,数学老师多采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而较为抽象的图形模型和表征模型却很少用,这是因为这两种模型不好操作,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经验的积累。
比如,在“分数与除法”内容中,老师就要重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在分数教学模型选择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型,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抽象思想。因为分数抽象模型不可能一次建立,需要经过多次的概念的建立,同时还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学背景下,许多老师注重的是知识获取的结果,而不看重过程,使用单一模型,导致学生的单一理解,难以把分数的各个概念进行联结。老师平常不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模型,学生自然对各概念的联系理解不深刻,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分数教学中,老师要开放学生的思维,建立学生有兴趣的数学模型,比如借助媒体、软件进行动态演示,这样就能极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模型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深入其中,主动探究各概念之间的联结。比如,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时,可以引进分数乘法的知识,因为分数的乘法是分数除法的逆运算,这样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递进与转化,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了新知。所以,在分数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扩大分数的教学模型建立,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基本思想,在教学中要做好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把数学知识与数学基本思想联结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对数学基本思想进行研究。
三、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分数内容学习中,学生可通过综合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解决分数问题的体验,进而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基本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基本的活动经验。
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平时老师在教学时还以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分数问题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新课标明确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提高分数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实际学习中,对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有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规范他们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做好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重视学生解决分数问题的活动体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3).
[2]郑毓信.分数的教学与数学思维[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5):4-6.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