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概念
   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把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否存在心理障碍,要看心理问题是否能自我调节和是否构成健康发展的障碍。对小学生是否有心理障碍,通常使用四种判别标准进行综合评判:一是运用心理测验和统计学标准;二是根据经验标准;三是生物医学标准;四是社会适应的标准。单从一种评判角度和标准来进行判别会有一定的缺陷,如心理测验实施中本身存在着信度和效度等问题,在统计处理中存在着对正态分布划分的主观型和对两端的价值评价问题;按社会适应标准评判时存在着社会习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问题;而生物医学标准是建立在心理障碍的产生一定有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变化的假设基础上的,而事实上,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通过医学诊断都无能为力。因此,在判别小学生心理障碍时,应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标准从多个角度进行判断,并联系学生个体的整个学习生活的心理活动全貌。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分类
  学习是小学生主导活动,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因此,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适应方面。结合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有关标准,以症状表现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可以把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认知障碍
  主要包括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
  2.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不良习惯、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等。
  3.情绪情感障碍
  主要包括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
  4.儿童期特种障碍
  主要包括口吃、选择性缄默、睡眠障碍、抽动症、遗尿症、异食癖、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
  
   (三)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大都为多因素的,而且同一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同一种因素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有许多心理症状的因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说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小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从遗传和解剖生理因素进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人体和脑的物质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在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某些心理障碍,如智力发育迟滞的一些类型、精神分裂症等常常与遗传有关。遗传作用是通过遗传基因来进行的,但是即使带有某种心理疾患的遗传基因,也可能终生不发病。因此,与其说遗传了某种疾病,不如说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小学生有某种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倾向。遗传因素作用不宜扩大。解剖生理因素主要指的是脑损伤会导致儿童明显的心理障碍,如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和损伤。还有一些心理障碍,如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难以获得病理解剖支持,引起这些症状的因素,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因素。
  其次,小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小学生在不断地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各种要求,这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如儿童入学后,新的生活、学习活动对他们提出了诸如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与同学友好相处等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反映在小学生身上就必须学会有目的的记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及与同学交往等本领,而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与这些新要求相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中,学生心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心理挫折也就随之出现。小学生的心理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一般地,儿童生理发育快于他们的心理发展,7~8岁儿童大脑重量已达到1000克,接近成人的1400克,神经系统细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认知、理解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
  二是心理过程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儿童心理过程中认识、情感和意志发展的不协调,这三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不仅受其生理发育制约,而且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对不同心理过程影响不同,便会导致心理过程不协调,如认知过程障碍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情感过程发生障碍会导致意志薄弱。
  三是个性结构发展不完整。个性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的,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人生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各种成分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如有的学生性格自卑、退缩,就会阻碍能力发展。
  四是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不一致。外在要求上的不一致常常会反映在学生自我意识中出现困惑和冲突,如学校鼓励学生要帮助别人,而家长却告诫孩子不要轻易帮助陌生人,这会导致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障碍。
  
  2.家庭环境因素
  许多研究认为,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态度、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1.溺爱型。父母过分宠爱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使他们养成任性、固执、自私和不合群等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心理。2.专制型。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迫孩子服从他们的意愿和安排。如果孩子达不到其要求,就用体罚和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长期以来,使一些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对考试产生恐惧、对父母产生仇恨。3.放任型。父母不注意自身文化素养,其不良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而且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不良行为习惯。4。过度教育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迫孩子学习一技之长,或规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或参加各种竞赛,使孩子的童心、童趣受到压抑和摧残,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3.学校影响因素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而且使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得当,遵循教育规律办事,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就会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造成学习负担过重和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抑郁情绪、过分焦虑和恐惧情绪、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问题。
  
  4.社会影响因素
  在教育社会化的今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带来不同文化反映出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社会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许多书籍、计算机游戏软件和影视作品中带有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也容易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1.心理障碍的概念
  关于心理障碍的界定,通常使用四种辨别标准:运用心理测验的结果,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照社会习俗和规范,观察当事者的痛苦程度。上述常用的辨别标准都有某种缺陷,如心理测验本身的信度、效度及其实施中的问题,统计处理中对正态分布划分的主观性和对两端的价值评价问题,社会习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问题,观察对象的痛苦程度与其心理障碍并不一一对应的问题等等。所以,我们在辨别、了解心理障碍时,应该同时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标准,联系个体的整个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全貌,才能正确界定心理障碍的问题。
  心理障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的失衡、失调现象,是人的意识流动不通而引起的异常心理行为反应。类似的概念有:行为异常、心理异常、心理变态、心理疾患、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等。具体地讲,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它往往使人产生认知偏差,情绪偏差,作出不适应、不理智,甚至极端错误的行为反应。
  
  2.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中学生心理障碍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1)认知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如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群体生活习惯不了解和缺乏认识而采取的过激、鲁莽、无知的行为反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评价过低,缺乏自信,一遇难题就头脑发胀、手脚不灵,经常表现出过度焦虑、惶恐不安、神情恍惚的反应;对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尽管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但从不吸取教训,加以改正,仍然我行我素,表现出盲目的冲动性反应;对别人的缺点、优点不能正确对待,常采取不合实际的攻击言论和行为反应;在社会交往中常表现出来的偏见、多疑、嫉妒、敏感、保守反应等,都是由个体心理上的认知冲突、认知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2)情意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如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冤屈、责骂,受到同学的无端猜测或嘲弄、羞辱,使中学生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陷入了高度受压抑和恐惧之中的情绪反应;在无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考落榜、考试失败而引起的高度悔恨、内疚、自责反应;由于多次考试低分受到指责和训斥,而引起的遇到考试、见到分数就犯愁的焦虑反应;由于受到恐惧情境的刺激,大脑皮层细胞对恐怖情境极为敏感,一遇到恐惧情境就吓得胆颤心悸,甚至陷入麻木状态的恐惧反应等等,都是由于个体情感意志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3)欲求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如中学生由于亲人去世或家庭的瓦解,使他们迫切感受到需要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失而复得,这就可能使他们整日郁郁寡欢,甚至变得哭笑无常,致使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中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与信任,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若教师不顾实际,任意地指责、羞辱、嘲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敌意,甚至以破坏公物等方式来与教师作对;中学生期望自己的师长人格高尚,学问功底深厚,能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但老师水平不如学生所望,不能满足学生欲求,就会使中学生产生一种无法解脱的精神痛苦,产生种种不满的异常举动;与人交往是中学生正当的需求,若不能满足,就可能产生孤独、抑郁、冷漠、畏惧等不良情绪障碍和倔强、离群、不协作等不良行为。上述都是由于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二)中学生行为异常的心理学因素
   1.紧张状态和消极情绪
  紧张状态都要伴随某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情绪活动可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两大类。伴随紧张状态而出现的消极情绪是指愤怒、憎恨、忧愁、恐惧、焦虑、痛苦等。这些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作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反应,能动员机体的潜能,去达到重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另一方面,这种消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又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或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如果消极情绪非常强烈或持续出现,甚至会引起心理机能或生理机能的病变。例如,在狂怒或恐惧等强烈的激情状态下,就会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制力,甚至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
  
  2.动机的冲突
  动机的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一个或几个追求的目标,由此产生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动机冲突的情景是经常发生的。例如,中学生一方面要家长的供养,另一方面又受着家长的限制。这时,中学生就有依赖于父母和独立于父母这两种相反的动机,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情绪波动,陷于困惑和苦闷,影响心理健康。
  
  3.挫折的情景
  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挫折情景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怎样对待挫折情景以及耐受力如何,各人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不能忍受挫折的打击,往往会产生攻击、退化、执拗或妥协等不良行为。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的平衡,这是适应力好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能在生活经验中体验到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必逃避,也无法逃避,能够面对现实,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克服。中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因此,在学校里,教师不仅要教育中学生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挫折情境,鼓励他们在失败后还能再接再厉,而且有必要提供适当的挫折情景以锻炼中学生的耐挫力。
  
  4.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例如,有—位同学比赛得了第一名,有的学生就会说:“假如都得第一名,不全是最后一名了吗?我才不去得那个第一名呢!”这种说法可以使这些学生摆脱自己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自卑、挫折感,而暂时获得安慰。人们常说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典型。
  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积极作用,可以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另一种是消极作用,可以理解为“自我欺骗”。我们应尽量地引导中学生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的产生。
其他文献
你的理论,也许会有人反对;你的言谈,也许会有人怀疑;你的穿着,也许 会有人不赞成;你的长相,也许会有人不喜欢;甚至你赠送的商品也可能会有人半信半疑, 然而你的爱心一定能温暖他们,就像太阳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冻土。   你的爱心就像一把无与伦比的箭,能穿透一切通向成功道路上的障碍。   你要用全身心的爱去迎接一切。     一、爱心训练    (一)信赖感训练  依赖感是一个人发出爱心的基础,当一个人
期刊
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中学心理辅导的特殊性质与对象,将故事作为心理辅导的一个有效工具,把故事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一个中介,让故事打破学生心中的顾虑,让故事激发学生心中的希望。本文以一例个案的处理情况来描述这一方法在我们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老师,我觉得活着真没什么意思,我成绩不好,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我人缘极差,看不惯所有的同学,他们老想着怎样对我发难。我的生活可真是一团糟,我觉得我是没希
期刊
第八节 德育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般的学科教学,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提高他们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向、理想追求准备好心理基础。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讲授法虽然心
期刊
E时代青春期教育现状    网络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具有的全球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同时,它打破了受教育者与学校、家庭间的传统沟通模式,使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性相应提高,这使学校的青春期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01年在上海市进行的一项青春期教育调查中,当问到“给你性意识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时,有26.43%的学生认为是电脑网络,认为是教师的
期刊
一些中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出现“走神儿”现象:在上课听讲或做作业的时候,一些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有意去思考的一些念头;会反复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当当事人想竭力排除这些恼人的念头时,念头的出现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严重影响学习。在重大考试之前的紧张的复习中或者在考场上,一些中学生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扰,以致影响考试的成绩。  这种违背当事人意愿、看起来“不可控制”的“走神儿”在内容上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思维观
期刊
一、“莫扎特效应”的含义    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是法国心理医生拖麦提(A.Tomatis)编撰出来的一个术语。拖氏认为,在各种形式的乐曲中,莫扎特的音乐对人体有很强的治疗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证实了“莫扎特效应”。该研究的被试是一些大学生。在实验中测试
期刊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悲哀、忧虑、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一、中小学生的情绪效能    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这就是下面要探讨的中小学生的情绪效能。     (一)影响自身行为的
期刊
第三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排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动机不足  主要表现:①上课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分心、走神。②不能主动完成作业,有时甚至抄袭或缺交作业。③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肯认真学习。④非常看重考试分数,常常为一分、两分的高低耿耿于怀。  2学习习惯不良
期刊
一节劳作课后,学生们都交了作业:泥鸭、布娃娃等。只有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交给老师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后很不满意地说:“我想,不会有比这更糟的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老师,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了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拿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拿的那只说:“这是我做的第二只板凳,而交给你的是我第三次做的。你看这只板凳比前两只要好一些吗?”  在这个
期刊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学区 庄龙辉    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学生说谎话,我认为小学生说谎的心理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暗示 学生的年龄决定其接受心理暗示的程度。如小一些的学生常会遇到长者这样的提问:小朋友,好久不见,你想我吗?这样的问题就包含了一种暗示。小学生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可能有过“不想”的表示,但被家长否定了,那么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一定只会说一个答案,尽管那可能是谎话。  心理
期刊